秦始皇陵耗時39年,如今出現大量殘骸,一個細節暗示危險存在

2020-12-17 曰古談今

秦始皇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人稱「始皇帝」,要說秦始皇一開始的時候還深得民心,經過變法讓秦國強大,以此統一六國,為我國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歷史作用。

但是統一六國之後他逐漸變成人們口中的「暴政」,在位期間修建了長城、靈渠、阿房宮等建築,為保護我國的疆土以及民生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後人也十分感激他在這些方面的成就;但是後來秦始皇動用全國之力為自己修建陵墓,甚至聽信「法師」的話,砍掉了大面積樹木,一時間秦國民不聊生,最終秦始皇於公元前210年去世

那麼秦始皇修建的陵墓到底多恐怖,動用全國之力,幾乎無人生還,山旁的石榴樹道出真相。

秦始皇陵修建過程

秦始皇為了修建陵墓動用了全國將近80萬的男性,一些不願參加的家庭就會遭受官吏的暴打,除非被打殘,不然都會被強制帶去修建陵墓;設計陵墓的人是丞相李斯,當初秦始皇聽到這個「方案」後十分高興,於是從他13歲登基時就開始修,一直到他去世的那天還未完工,一直到了秦二世登基一年後才全部完工。

修建陵墓總共耗時39年,後來經過專業的考古團隊勘察,整個陵園的佔地面積56.25平方千米,相當於78個故宮的大小

恐怖之處

1974年,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現震驚了世界,1、2、3號坑都分布有戰馬、戰車、傭兵等,根據歷史記載,兵馬俑的布局完全模擬了秦國軍隊的真實人物樣貌和身高;更恐怖的是考古學家發現了宮殿群和陪葬坑,根據考古發現,秦始皇陵是從內部關閉封死的,這也是至今還沒有人能真正深入陵墓的原因,也就是說在秦始皇死後,他的屍體連帶他身邊的隨從、丫環包括建造的農民都作為陪葬品和秦始皇一起埋到了地下。

同時為了保護陵墓不受侵害,秦始皇動用了大量的水銀在墓中模擬「百川江河」的局面,保守估計採用量在100噸左右,山上長了很多的石榴樹,它們大都圓滿紅透,但它們也是富含毒性的石榴,由於長時間被水銀汙染,這些石榴樹已經無法使用,這也是許多盜墓者不敢隨意進去的原因,除此之外陵墓中還有大量的機關,稍有不慎就會觸發機關,發生危險。

儘管已經過去幾千年,但就我們目前的水平依舊無法保證安全的進入陵墓,而陵墓是我國珍貴的歷史財產,所以我們也不能對其隨意破壞,因此我們只能寄希望於科技,來幫助我們繼續探索秦始皇陵的秘密。

相關焦點

  • 秦始皇陵最新考古發現:驚現單體金駱駝,屬全國首次出現
    先說最新的事情吧,考古專家對於秦始皇陵的挖掘已經持續了幾十年的時間,從兵馬俑的發現震驚世界,到如今的發現,讓世人知曉了秦始皇陵在修建之初時規模是多麼的巨大,那麼當秦始皇陵遇上了金駱駝,又會出現什麼樣的故事呢?
  • 秦始皇陵裡面到底埋了多少水銀?考古學家:看看山頂上的石榴樹
    專家們也研究出秦始皇陵的墓葬裡有大量的水銀,墓穴裡究竟是什麼樣子?現在還沒人知道秦始皇陵裡到底有多少水銀呢?看一下山頂上的石榴樹就知道了。公元246年,秦始皇命人建造了雄偉壯觀的兵馬俑,把它安放在自己的陵墓周圍,目的是讓千軍萬馬在死後仍能為他驅使。整座秦始皇陵建了整整39年,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設計最完美的一座陵墓。
  • 秦始皇陵被數次破壞,為何至今不開挖?周圍有「五爪金龍」是主因
    如果說長城的修築是為了抵禦遊牧民族,焚書坑儒殺掉的是坑蒙拐騙之輩,還是情有可原的話,無比豪華的秦始皇陵卻實在是空耗人力物力之舉。01秦始皇陵始建於公元前247年,至公元前208年才徹底修築完成,總共耗時38年,其耗時之長在帝王陵墓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 秦始皇陵打開歷史會改寫嗎?兵馬俑在史書中並未提及,原因成謎
    秦始皇死後便葬於秦始皇陵,這座皇陵的規模遠比想像中更大,建於秦王政元年到秦二世二年,耗時39年。坐落於陝西西安臨潼區城東5千米處的驪山北麓地段。驪山是秦嶺北麓的一個支脈,東西25千米左右,南北大約為7千米,海拔在1000米左右,斷層錯落,山巒與溝壑相間,形成一條南北走向的山谷,而秦始皇陵具體就在驪山北麓由河流形成的洪積扇上。
  • 秦始皇陵,沉睡千年的秘密,裡面到底放了什麼?
    當然這些的確是有原因的,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卻沒有想到只延續到了二世,然後就滅亡了,這大概也是在秦始皇意料之外的事情吧。其次就是秦始皇修築秦始皇陵和長城的確是耗費了不少的人力物力,這也讓許多人對秦始皇的評價出現了非常大的偏差。加上後來秦始皇試圖想要,也為他大大減分,但是古代的君王,有哪一個不想長生不老呢?
  • 秦始皇陵是一個水銀世界?周圍植物都含有劇毒,專家至今不敢發掘
    這部電影就是圍繞著秦始皇陵來展開的。而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他的陵墓必然會受到人們的關注。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至秦二世二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這座陵墓,由丞相李斯為陵墓的設計者,大將軍章邯監工,統一六國後,又從各地徵發了十萬多人繼續修建,總共徵集了72萬人力,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
  • 秦始皇陵究竟藏有什麼?專家遲遲不敢開挖,得知原因後難怪不敢挖
    然而秦始皇統一全國後並沒有繼續發展,而是貪圖享樂,開始尋求長生不老,不僅如此他還動用大量人力為他修建陵墓,在《史書》中記載,這個皇陵修建了40年之久。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1974年的一個春天,這個謎一樣的秦始皇陵被發現了,當時一群農民在打井時發現了兵馬俑,就這樣一個埋藏了上千年的「地下宮殿」被發現了。
  • 你知道秦始皇陵有多少水銀?看看山上的石榴樹,你就知道了
    要說中國哪個皇陵最受關注的莫過於秦始皇陵,而秦始皇是中國中第一個統一的皇帝。他奠定了2000多年的中國基本政治制度格局,也被明朝思想家李贄譽奉為千古帝王。他的陵墓應該是中國中最大的古陵墓,但是秦始皇陵中有大量的水銀,從山上生長的石榴樹就可以看出來。
  • 秦始皇陵已經被盜過了?關於它,你不知道的五件事情!
    為什麼有很多人說秦始皇陵已經被盜?在講它是否被盜之前,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關於秦始皇陵你絕對不知道的五大冷知識:第一,它只是一個普通的帝王陵墓嗎?如果把它和故宮作對比,它的總佔地面積是56.25平方公裡,相當於78個故宮;如果把它和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作對比,就參建人數和建造時間來看,胡夫金字塔動用了十萬勞工和奴隸,歷時20年才完成,而秦始皇陵從嬴政13歲的時候就開始修建,一直到他去世的第二年才完工,總共動用了七十多萬勞工,歷時39年才完成,可以稱得上是人類修建過的難度最大的工程;
  • 揭秘:秦始皇陵地宮飛雁真的存在嗎?看完《魔鬼聖經》你就知道魔鬼...
    採編:欣奇博士 秦始皇陵為什麼不能挖?地宮飛雁真的存在嗎? 秦始皇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皇帝,開創了我國古代真正意義上的疆土統一。秦始皇的陵墓據說也是巨大無比。
  • 秦始皇陵內藏一百噸水銀,讓專家至今不敢挖掘,必須感謝此人
    秦始皇陵一直都是無數專家嚮往的地方,大家都想看看這地宮裡面究竟藏著什麼,作為千古一帝的他,地宮肯定也是秘密甚多。但是秦始皇陵從發現至今,已經很多年,專家們卻一直不敢進行挖掘,這不得不歸功於秦始皇陵裡面數萬噸的水銀。我們都知道水銀是具有毒性的,如果不慎吸入是會致命的,所以至今專家們都不敢隨意挖掘。
  • 秦始皇陵中,竟然還有個「動物園」,很多動物極有可能已經絕跡了
    1982年,考古人員繪製出了陵園第一張平面布局圖,經探測,陵園範圍有56.25平方公裡,相當於近78個故宮,引起了世界的轟動。如今已探明秦始皇陵園內有大量的陪葬坑,目前所知的有400多個,目前只挖掘了四個,而這四個坑也一直在修復。陶俑目前只有一個是完整的,其它都因為屋頂坍塌而支離破碎。這些陪葬坑中,有些面積還相當的大,佔地幾千平方米。
  • 秦始皇陵人魚膏做成的長明燈,能千年不滅,究竟是什麼材料做的?
    尤其是對權傾天下的帝王來說,想要死後依舊享受榮華富貴,就要為自己修建豪華的陵墓,作為死後的住所,其中自然以秦朝嬴政修建的秦始皇陵最為神秘。秦始皇陵自秦始皇登基為秦王時開始修建,直到他死後第二年才修建完成,前後歷時39年,動用七十多萬人工,規模龐大,設計完善,堪稱中國歷代陵墓之最。
  • 為何秦始皇陵至今都無人敢挖?專家拿出雲衛星圖後,眾人恍然大悟
    比如說公元前238年,評定嫪毐的叛亂,同時又拔出了呂布為在朝中的勢力。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一直在為平定六國的統一計劃而在努力著。公元前221年後,秦始皇又建立了一個新的多民族國家,史稱秦。但是只是挖了邊邊角角的一部分,後來看到了一隻金色的鳥兒,從皇陵中飛了出去之後就再也不敢深入去挖秦始皇陵了。這則故事雖然變成了傳說,但是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另一個道理:中國歷史已經過去了2000多年的時間,但並沒有人敢去挖秦始皇陵,這背後的原因到底是為什麼呢? 1974年,人們發現了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存在。
  • 秦始皇陵有「萬噸」水銀,究竟是從哪來的?「野人洞」給出了答案!
    而研究完,考古人員發現,這周圍的確存在著汞含量超標的情況,因此這裡面肯定是有大量水銀的。根據研究人員的計算後,得出了一個驚天的數值:陵墓當中,有著上萬噸的水銀。 而且在當時,秦始皇為了自己的皇位,的確是在四處求藥,好讓自己長生不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徐福多次出海,但是出了出海之外,秦始皇還把希望,放到了鍊金術師的身上,這些鍊金術師,也就是如今的化學的前身。可這些人雖然對化學有點心得,但也不是什麼都懂,他們在煉藥的時候,經常會在裡面添加水銀,認為這樣就可以做出不老藥。秦始皇自然也是吃了不少,甚至出現了汞中毒現象。
  • 只憑兵馬俑,就令世界為之嘆服,若秦始皇陵被打開,裡面會有啥?
    1974年3月,家住臨潼縣驪山鎮西楊村的農民,在秦始皇陵東側約1.5公裡的地方,挖出一些已經破碎陶俑,正是他這無意中的發現,令「秦始皇陵兵馬俑」得以重見天日,更震驚世界。在這些秦俑之中,他們神態不一,裝束多樣,雖然年代久遠,但卻絲毫掩飾不住他們的磅礴氣勢,被世界譽為「第八大奇蹟」。
  • 秦始皇陵由人魚膏製成的長明燈,千年不滅,人魚膏到底是什麼?
    秦始皇嬴政我國史上第一個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建立起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而這位千古一帝的陵墓更是比其它歷史上的皇帝規模更大,更雄偉。秦始皇秦始皇陵南依驪山,北臨渭水之濱。建於前247年至前208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秦陵四周分布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其中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蹟」中的兵馬俑坑。
  • 秦始皇陵發現9座新墓葬,有一座與秦始皇關係密切,棺槨待揭秘
    李白有詩云「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幾十萬人修建幾十年的一個大工程(秦始皇13歲登基之後就開始修建陵墓了,前後修建了約38年,動用人力最多時約80萬人,相當於修建最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其規模必然會十分驚人。司馬遷《史記》中記載秦始皇陵「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異怪徙藏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 秦始皇陵有沒被盜過?專家在周圍打了4萬多探孔,最後發現了真相
    秦始皇作為中國的第一個始皇帝,給後人留下了無數的傳說和謎題,秦始皇陵就是其中最大一個謎題。這座陵墓秦始皇一共出動七十多萬的人力,先後建造了三十多年才草草完工,可想而知其規模有多大。據說墓中放入了無數的寶物,所以一直被盜墓賊惦記,從古至今有關秦始皇陵被盜的傳聞一直不絕於耳,那麼秦始皇陵到底有沒有被盜過呢?
  • 有生之年能看到秦始皇陵全貌嗎
    近日,由陝西省文物局起草的秦始皇陵保護條例修訂草案公布。 相比2005年發布的《條例》,此次修訂草案中「職責」更加明確,比如修訂草案在「秦始皇陵陪葬坑和陪葬墓」包括的對象中增加了「陵西大墓」,禁止進行開山採石、取土;禁止建設歪曲、損害秦始皇陵真實性的各類人造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