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人稱「始皇帝」,要說秦始皇一開始的時候還深得民心,經過變法讓秦國強大,以此統一六國,為我國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歷史作用。
但是統一六國之後他逐漸變成人們口中的「暴政」,在位期間修建了長城、靈渠、阿房宮等建築,為保護我國的疆土以及民生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後人也十分感激他在這些方面的成就;但是後來秦始皇動用全國之力為自己修建陵墓,甚至聽信「法師」的話,砍掉了大面積樹木,一時間秦國民不聊生,最終秦始皇於公元前210年去世。
那麼秦始皇修建的陵墓到底多恐怖,動用全國之力,幾乎無人生還,山旁的石榴樹道出真相。
秦始皇陵修建過程
秦始皇為了修建陵墓動用了全國將近80萬的男性,一些不願參加的家庭就會遭受官吏的暴打,除非被打殘,不然都會被強制帶去修建陵墓;設計陵墓的人是丞相李斯,當初秦始皇聽到這個「方案」後十分高興,於是從他13歲登基時就開始修,一直到他去世的那天還未完工,一直到了秦二世登基一年後才全部完工。
修建陵墓總共耗時39年,後來經過專業的考古團隊勘察,整個陵園的佔地面積56.25平方千米,相當於78個故宮的大小。
恐怖之處
1974年,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現震驚了世界,1、2、3號坑都分布有戰馬、戰車、傭兵等,根據歷史記載,兵馬俑的布局完全模擬了秦國軍隊的真實人物樣貌和身高;更恐怖的是考古學家發現了宮殿群和陪葬坑,根據考古發現,秦始皇陵是從內部關閉封死的,這也是至今還沒有人能真正深入陵墓的原因,也就是說在秦始皇死後,他的屍體連帶他身邊的隨從、丫環包括建造的農民都作為陪葬品和秦始皇一起埋到了地下。
同時為了保護陵墓不受侵害,秦始皇動用了大量的水銀在墓中模擬「百川江河」的局面,保守估計採用量在100噸左右,山上長了很多的石榴樹,它們大都圓滿紅透,但它們也是富含毒性的石榴,由於長時間被水銀汙染,這些石榴樹已經無法使用,這也是許多盜墓者不敢隨意進去的原因,除此之外陵墓中還有大量的機關,稍有不慎就會觸發機關,發生危險。
儘管已經過去幾千年,但就我們目前的水平依舊無法保證安全的進入陵墓,而陵墓是我國珍貴的歷史財產,所以我們也不能對其隨意破壞,因此我們只能寄希望於科技,來幫助我們繼續探索秦始皇陵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