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方制裁影響,華為手機業務遭受重創,出貨量在全球各個市場都出現較大下滑。
但正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手機業務雖然陷入「困境」,但華為另一王牌,卻擊敗小米、蘋果,拿下中國第一。
12月1日,IDC公布《第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內容顯示,Q3季度華為的智能穿戴業務,實現60.5%的巨幅增長,以941.4萬臺的出貨量排名中國第一,所佔市場份額28.6%。
而曾經在中國可穿戴市場「稱王」的小米,則被華為擠至第二的位置,出貨量724.1萬臺,同比下滑7.7%。蘋果雖然與華為一樣,也有巨幅增長,但最終還是以586.8萬臺的出貨量、17.8%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
那麼,在Q3季度的中國可穿戴設備領域,華為憑什麼能碾壓蘋果,並反超了小米?
從產品方面來看,華為旗下的智能手錶,為華為貢獻了不菲的銷量。
華為智能手錶中的GT系列,一直都是可穿戴設備市場的王牌產品,具有外觀時尚、功能強大的優勢,例如,華為的運動手錶GT2。
除了GT系列保持一如既往的強勢外,華為推出的TalkBand 6,也深受市場歡迎,進而推動手環產品線再創新高。
從戰略體系來看,在華為「1+8+N」體系中,可穿戴設備是重點。
華為在手機市場沉澱許久,並且經驗豐富,而通過手機拉動可穿戴產品時,自然擁有諸多優勢。再加上華為對可穿戴設備十分重視,因此自2019年起,華為在該領域就始終保持「火力全開」的狀態。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曾表示,華為可穿戴設備的增速,已經連續2年都保持在100%以上,2019年更是達到170%。
從市場狀況來看,華為被美國打壓,導致大眾對其的遭遇有「同情感」。
眾所周知,自2019年起華為就被美國政府各種打壓,進入2020年後,美方對華為的打壓更是不遺餘力。而在這期間,華為的努力與堅持,使得國內消費者對華為產生「同情感」,在選擇產品時,有意傾向於華為。
再加上華為的可穿戴產品本就表現不俗,不僅解決了傳統可穿戴設備的續航問題,還可以與多種場景交互,為可穿戴設備提供更多可能。同時,華為產品價格也相對合理,消費者自然願意為華為可穿戴產品買單。
對於華為可穿戴設備,拿下中國銷量第一,你有什麼看法?
文/有魚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