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4「陝味」十足的《裝臺》,為何能還原 「陝西人間煙火味」

2020-12-22 娛樂獨角獸

文 | 崔百珎

由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同名小說改編的《裝臺》開播一周,豆瓣評分開畫8.3分,如今已走高至8.4分。與此同時,CSM全國網單機收拾率連續「破1」,單集最高收視份額4.98%,平均收視份額3.92%,酷雲直播關注度連續TOP1,開局已漸入佳境。

這部貼近基層群眾真實生活的劇,被網友美譽是「陝西文旅宣傳片」。無論是張嘉益和閆妮這一組國民度頗高的陝西籍主演生活化的創作,還是滿屏充斥了地域特色的眾多陝西美食,無一不展示了極具陝西地方特色的標誌性符號。

「小人物」的生活總能引起大多數觀眾的共鳴,獨具陝西標誌性的地方魅力,也吸引著看膩了「北上廣」大都市故事的網友和觀眾。

《裝臺》是個從一群小人物出發所講述的故事,也因其生活化的表達方式及貼近現實生活的劇情走向,為有苦有樂的百態人生提供了更具人間煙火氣的層層看點。接連不斷的生活裡的小麻煩、總不夠花的錢袋子、拉拉扯扯的家長裡短……老幼鹹宜的《裝臺》演出了小老百姓認真生活的熱情,演出了生活裡的艱辛與無奈,也演出了陝西人笑對坎坷向著幸福邁進的樂觀與勇氣。

還原陝味市井煙火,小人物悲歡引「共鳴」

近兩年,現實主義題材劇不乏優秀作品,但能夠展現某一地域風土人情的現象級影視內容數量寥寥。或許是得益於原作者及影視化創作者們有許多來自陝西的優勢,《裝臺》中呈現的大街小巷、人物對話都很像陝西人的身邊事。整部作品中並沒有濃重的表演痕跡和矯揉造作的布景陳設,反而更增加了現實生活的代入感。

無論是在西安取景的城中村街道兩旁的零星小店、密集的人流,還是蔡素芬抽著圍裙忙活的小廚房灶臺上的基礎款電飯煲、老百姓家裡常用的油鹽醬醋,都堆滿了十足的真實感和濃濃的市井氣息。《裝臺》從方方面面展現了舞臺搭建、拆卸行業裡小人物們,歷經生活磨礪仍揮灑勤勞的汗水認真生活著的現狀,也牽動著所有普通但認真熱愛生活的人的關注。就像西安人孫浩用陝普在片頭曲中唱的:「生活虐我千遍萬遍,我待她如同初戀。」

在《裝臺》網絡獨播的芒果TV在其首頁橫幅中,給這部劇打了一個有趣的標籤式詞語——「乾飯人乾飯魂」。獨具特色的陝西美食沒少在影視作品出閃現過,然而,真的能把食物吃得噴香引得屏幕前的觀眾頻頻吞口水,也需要一定的功夫。而一貫善於「吃」出色、香、味的好演員陣營中,絕少不了張嘉益。

張嘉益說,「這部戲是我拍戲以來,『吃道具』吃的最狠的一部戲。因為回家了可以隨時點,今兒肉夾饃、明兒鏡糕……這部戲吃飯的地,能不能做面啊,也可以點什麼面,心情跟劇情相結合。」除了張嘉益本人對陝西美食的熱愛,現實主義題材劇中少不了「吃戲」,包括他在內的《裝臺》中的演員們,借著手裡的臘牛肉夾饃、胡辣湯、臊子麵……大大咧咧邊吃邊聊,美食是戲、演員是戲,咀嚼著美食的演員演的更有戲。

美食家陳曉卿曾在某訪談節目上分享,舊社會「綁票兒」的綁匪,如何通過觀察被綁者吃魚的步驟、細節,延伸判斷這個被綁架的人家境如何、是否受寵。小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離不開老婆孩子,更離不開吃喝拉撒。《裝臺》裡就有一個從來都捨不得在外面買早飯的「大雀兒」,蹬著三輪車有一把子蠻力,擅長幹體力活卻在嘴巴上「不甚講究」。然而,等到一貫摳搜的鐵主任掏腰包請大家吃飯時,他其實也是個能一口氣吃倆肉夾饃再喝碗胡辣湯溜縫的「大飯量」。

從零碎的日常裡描摹刻畫出的人物形象是飽滿真實的,是充滿信念感、能夠帶動觀眾相信那就是真實人物的。「西漂」蔡素芬跟對象結了婚後第一件事,是去把交著租金的房子退了;奔波大半天緊著中午回家看「新媳婦」的刁順子,也不忘在路上給媳婦帶上幾個肉夾饃;年邁到吃不動烤串,卻還是忍不住捏著一塊「饃」又咬又掰往嘴裡送的竇老師……看上去,他們跟你我一樣,都是是生活奔波苦的普通人,也是樂於享受小幸福的老百姓。

不設「絕對正確」,《裝臺》演繹瑣碎「真實」

「我可太愛看張嘉益和閆妮演兩口子了!」多次合作過的這對螢屏搭檔很受觀眾好評。兩位演技過硬的演員操著一口帶著方言特色的口音,生活化的對視、交談,雖無華麗的衣著和妝容,但卻又巧妙的演繹出了年近半百的「刁順子」,及比其小了十來歲的第三任老婆「蔡素芬」。

影視化後的《裝臺》「土氣」十足,它區別於光鮮懸浮的都市劇,把目光放到了歷史氣息濃鬱、有城有村的西安。裝臺的一伙人脾氣秉性各異、外貌辨識度很強,樸素的穿著、隨處一蹲的小憩姿勢,毫無違和感的詮釋了在城務工的底層勞動人民的基本樣貌。

劇中沒有高大全的人物構架,也沒有絕對好或絕對壞的人物設置。這群靠力氣掙錢吃飯的「裝臺人」最多的「花花腸子」,也僅是在被拖欠了工錢之後,在樹蔭底下蹲著發幾句牢騷。即便,三兩個沒錢花的工人們,嘴上說要賣掉裝臺的物品補償工錢,但看上去卻更像是「激將」在紙殼子上歪著的「工頭」刁順子。

群像式刻畫普通人的影視作品中,大多數人物都能實現飽滿的人物形象很難得。但在《裝臺》這部不以「顏值」為噱頭的作品中,每一個人物都因其鮮明的優缺點令人印象深刻。沒有誰是完美無缺點的,也沒有誰是絕對的壞人,普通人身上的小毛病和他們內心的純良並不衝突。姻緣坎坷的刁順子在女兒面前和在「小媳婦」蔡素芬面前有「兩副面孔」,看上去忠厚老實甚至還有點窩囊,但在跟著自己的一幫弟兄們面前他又是個總想負責任的「大哥」。為了生計他可以點頭哈腰、代兄弟跪祠堂,但面對潑皮女兒卻大氣都不敢出。

如果剝開了品味劇中人物生活現狀背後的現實,或許還能窺見更深一層的人物性格差異。和刁順子一同住在「城中村」的疤叔,怎麼就能整日坐在太陽地裡懷抱寵物狗、守著開小賣鋪的前妻?隔三差五大方請刁順子一伙人吃飯的二代,究竟帶著怎樣的目的性,又是哪裡來的底氣追著潑皮刁菊花屁股後面跑?具備同樣生活條件和先天基礎的人,會因生活態度和價值觀的不同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現實社會裡人與人的交集,也總有千絲萬縷的勾連拉扯。

不蹭社會高關注度的衝突性話題,也能剖析現實生活中的點滴生活;人性中的弱點和優點一樣,都能呈現出引發大眾共鳴且極具真實感的人性魅力。有觀眾看了幾集節目表示不解,為什麼刁順子一伙人總是在「被騙」和「追債」?但這個劇也因此而更加現實,它極致的反映了底層勞動者生活的無奈和坎坷,話語權有限的「順子們」終究逃不過遍嘗辛酸苦辣的生存方式。

有看點,有爭議,嚴肅文學影視化仍難調眾口

《裝臺》的原著分屬於嚴肅文學的範疇,劇集《裝臺》的電視臺收視率出色及網絡平臺點擊量稀少的「兩極分化」,就從側面印證了嚴肅文學影視化創作不適用於網際網路傳播的定律。

首先,芒果TV的核心受眾群與央視1套的核心觀眾,存在較大的年齡、需求差異;其次,網絡獨播平臺的網播渠道並不足以打開,摒棄傳統電視媒介的年輕受眾群收看影視內容的信息壁壘。

(電視劇收視數據&全網熱度周數據)

有觀眾評論,劇是好劇,但「刁菊花」很勸退。

劇集開播不久,刁菊花這個在原著中堪比「瘋婆娘」的同名角色也引起了觀眾的厭惡。然而,沒看過陳彥原著的觀眾們或許不會意識到,影視化後的「菊」相比原著已經算「天使」了。

(豆友評「菊」是熊孩子)

已經「天使化」處理的刁菊花仍舊沒能收穫所有觀眾的滿意。沒看過原小說的部分觀眾覺得,刁順子的大女兒就是個潑皮無賴,很多行為都令人無法理解。看過原小說的部分觀眾則表示,這個人物形象在影視化二次創作後,已經丟失了其原本人物特色,順帶拉著整個影視劇都沒有那麼「嚴肅」了。

然而,《裝臺》的原作者陳彥卻對這部由自己的小說影視化改編而來的作品表示了肯定。他日前曾對媒體表示:「這部劇的編導和演員對於陝西文化的宣傳做了很多努力,也做得很好。比如飲食文化、戲曲文化以及整個西安的城市文化,都有比較充分的展示。可以說他們都是帶著一種情懷,一種對這個城市和家鄉的熱愛和眷戀的情懷在完成這部作品。」

不同於大眾對於網絡文學改編影視作品的態度,嚴肅文學作品影視化大多在改編階段就質疑聲不斷。畢竟,文學作品與影視內容的藝術表現形式,及吸引各自受眾群的核心要素差異顯著。相較於傳播更便捷的影視內容,嚴肅文學原著的娛樂性、傳播性並不強;與此同時,由於原著作者出於文學創作的考量,其中的人物、故事、情節等細節是否適用於影視化二次創作都是未知,如何兼顧影視作品的商業性與藝術性,也是二次創作中一定會遇到的挑戰。

嚴肅文學影視化改編過程中,原著內容保留份額在哪裡,人物角色的二次創作要做哪些調整,影視作品最終的整體基調是怎樣的……都有可能引發爭議點,也可能打造出新的看點。《裝臺》原著的嚴肅性決定了影視化改編後的作品,很有可能保留了一些具有悲劇元素的情節甚至人物,但從這一群兢兢業業認真生活的「裝臺人」越挫越勇的奮鬥過程中,又向眾人展現了底層勞動人民嘗盡辛酸仍不屈奮鬥的熱忱。

相關焦點

  • 豆瓣8.4《裝臺》太帶味了!一面饞得口水直流,一面被人性折服
    說實話,看張嘉益和閆妮的新劇《裝臺》是聞著味來的。央視開播不久收視率破2,豆瓣給出了8.4的高分,而知乎網友們的評價更神,直接送出了8.7分。除了張嘉益、閆妮和孫浩,這部劇到底有什麼魔力?因著這份好奇,小編一口氣追完了目前開播的所有劇集。還別說,《裝臺》真挺帶味。
  • 「陝味+」《裝臺》,叫好又叫座
    這部叫好又叫座的熱劇充滿了陝味元素:原著作者是陝籍作家,陝西出品單位雲集,劇中多名演員都是陝西人,全程在西安取景拍攝,加之陝西方言、陝西美食無處不在地滲透……正如「豆瓣電影」所言:《裝臺》最吸引人之處,就在於它地域特色鮮明,具有濃烈的陝西味兒。
  • 《裝臺》原著作者陳彥 解讀央視熱播劇背後的人間煙火味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裝臺》原著作者陳彥 解讀央視熱播劇背後的人間煙火味 來源:西安網 時間:2020-12-15 16:34 字號:
  • 「口碑王」張嘉益沒讓觀眾失望,豆瓣8.4分的《裝臺》真上頭
    央視一套黃金時間熱播,收視率破2,豆瓣評分8.4分,知乎評分高達8.7分,電視劇《裝臺》開播至第13集,觀眾的追劇熱情也是完全被挑起來。《裝臺》這部劇播出後,觀眾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有的觀眾被張嘉益、閆妮、宋丹丹等實力派演員的演技徵服;有的觀眾被該劇平實、接地氣的煙火劇情吸引;還有的觀眾為陝西的美食深深著迷。
  • 陝劇《裝臺》裝著「樸素」的野心,從一個行當裡看見一個煙火人間
    都市情感電視劇《裝臺》剛開播就受到一片好評,收視率一直攀升,豆瓣評分8.4。此劇是茅盾文學獎獲獎者陳彥的代表作,李少飛執導,馬曉勇編劇,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宋丹丹、秦海璐特別出演,這部劇整體來說,陣容強大,看點十足。
  • 《裝臺》裡裝的,是西安的煙火
    當所有聚光燈都映照著各路流量藝人們的盛世美顏時,《裝臺》反其道而行之,硬是靠著一群「大叔大媽」們打開了一片天地,著實是現階段罕見的一股清流。 《裝臺》成功就成功在它演出了人間的「煙火氣」。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我們需要這種「接地氣」的電視劇,能讓大家在拼命追趕飛速前進時代潮流的同時,得到一絲喘息的機會。
  • 《裝臺》:你真的看懂了嗎?這才是「裝臺」的真正含義
    刁順子1句話,深度還原《裝臺》靈魂!這才是「裝臺」人真正含義「半個城中村,一群裝臺人。」由張嘉益、閆妮主演的陝味民俗特色劇《裝臺》,開播以來,收視破2,央視一套黃金檔新高、豆瓣開分8.4、口碑領跑同期國產劇、芒果TV點擊超過1.4億,相關話題更是熱搜不斷,堪稱本年度「現象級」的熱劇之一。
  • 央視評《裝臺》:平民現實主義的煙火與溫情
    由張嘉益、閆妮主演的「陝派電視劇」《裝臺》近日在央視一套熱播。開播以來,該劇收視率創7月以來央視一套黃金檔新高,豆瓣開分8.4,相關話題在各大媒體平臺引發強烈反響,堪稱本年度「現象級」的熱劇之一。該劇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陳彥的同名小說,在古城西安取景拍攝,以普通裝臺工人刁順子的生活為對象,用平民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在熱氣騰騰的市井煙火中上演了一出人間溫情大戲。
  • 電視劇《裝臺》昨晚播出,除了陝味還有飯...
    這是人生的「裝臺」,也是「裝臺」的人生!電視劇《裝臺》昨晚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追劇的同學有沒有被張嘉益老師吃餓了?張嘉益乾飯人再次上線!張嘉益閆妮默契搭檔再聯手實力演員加盟演繹陝味人生電視劇《裝臺》是由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宋丹丹、秦海璐特別出演,陳小藝、凌孜、尤勇智、孫浩、姬他等實力演員聯合出演的品質大劇。
  • 看了《裝臺》,我成了陝西話十級學霸
    演繹生活小美好書寫人生酸甜苦辣張嘉益和閆妮的金牌組合再度聯手溫暖現實主義大劇《裝臺》《裝臺》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陝西籍作家陳彥的同名長篇小說,主演中,張嘉益、閆妮、尤勇智、孫浩等都是陝西人,用觀眾的話說,這是「陝西人寫的陝西故事,西安人演的西安煙火」。格外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還原地道的「陝味」生活,劇中還穿插運用了「陝普」完成對白。
  • 《裝臺》豆瓣8.4分 根據什麼小說改編 大結局是什麼
    電視劇《裝臺》正在熱播,寫實接地氣的劇情、演員們細膩鮮活的表演以及原汁原味的陝西話和西安美食獲得收視第一和豆瓣8.4分的好成績。  劇中,西安籍演員閆妮一改往日形象,挑戰了一次「小女人」角色。  劇中,蔡素芬從甘肅來到陝西落腳,與男主角刁大順萍水相逢後結為夫妻,而蔡素芬與刁順子女兒刁菊花的對手戲,也是該劇的一大看點,面對刁菊花的刻意刁難,蔡素芬始終包容隱忍。在閆妮看來,蔡素芬的這種選擇既有她為生活所迫的不得已,也是蔡素芬與生俱來的個性使然。「她一個人從甘肅來到陝西,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有一個人給她提供住處,她先要把自己紮根在這裡。」
  • 讓陝味《裝臺》告訴你,什麼是大戲背後,人生如戲的幕後人生
    陝味《裝臺》作者陳彥,由張嘉譯,閆妮,陳小藝,尤勇聯訣主演,講述了裝臺人刁順子的三次婚姻和他的人生經歷。最開始我不明白什麼是「裝臺」,後來才知道是搭建演戲的戲臺子的工作人員。裝臺人是文藝團體以外的人,但又是這個群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詩中遊長安丨《裝臺》熱播,讓人間煙火又落到了長安
    於是張嘉益、閆妮聯手,為觀眾送上了暖心之作《裝臺》。劇一經播出,全網熱議、口碑喜人。 用觀眾的話說,這是「陝西人寫的陝西故事,西安人演的西安煙火」。
  • 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裝臺》引觀眾跨圈層情感共振
    自開播以來,《裝臺》的播出數據一路向好,豆瓣評分8.4,在網播平臺劇集評論區收穫了大批點讚,被觀眾譽作2020年末「最結實」的電視劇。 ,從現實主義的敘事角度捕捉人民溫度,呈現出一幅體現底層老百姓生活百味的煙火畫卷。
  • 咥《裝臺》美食,品陝西味道,永興坊12.12非遺文化狂歡節精彩來襲
    (陝西方言,火爆的意思) 現場眾多《裝臺》同款美食 把人饞到不行 快克利馬擦 (陝西方言,馬上的意思) 跟著坊君走 到現場免費咥
  • 刁順子1句話,深度還原《裝臺》靈魂!這才是「裝臺」人真正含義
    《裝臺》播出首周,央視一套收視破2%,芒果TV點擊超過1.4億,豆瓣開分8.4,知乎8.7,成績一路飄紅的背後,盡顯貼近生活、細節紮實的大劇活力,成為了年底當之無愧的國產劇大熱門。電視劇《裝臺》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陳彥小說《裝臺》同名小說,圍繞「煙火生活」的主題,以刁順子的追愛日常以及他們裝臺組的平凡生活為切入點,來展現一代人身上滿滿的正能量。「一個城市是一個舞臺,人生也是一個舞臺,那種底層基座式的牢固不可缺少。」
  • 瞪眼牛煎包又見人間煙火味
    瞪眼牛出品的煎包,皮脆料足,一口到餡,有汁有味,可以是一頓講究的早點,也可以是正餐的配菜,更可以是深夜加班後靈魂的慰藉。總之,非常方便都市來去匆匆的消費者堂食享用或打包攜帶。走進任何一家瞪眼牛煎包門店,消費者很容易被懸掛、張貼在店內的創意橫幅吸引。「牛大骨提前加量慢火熬製」「就愛人間煙火味」,這既是瞪眼牛煎包的特色所在,也體現了品牌的定位。
  • 電視劇《裝臺》央視熱播 展現地道「陝味」文化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蔡英 賈舒) 正在熱播的現實主義大劇《裝臺》,逗趣的陝普、濃厚的煙火氣息,展現了原汁原味的陝西生活文化和風土人情。劇中「裝臺」人生的艱辛與溫暖,也引起了我省文藝工作者的共鳴。電視劇《裝臺》片頭曲一響,陝西方言帶著獨有的樂觀昂揚,瞬間將觀眾帶到古城西安。劇中「裝臺人」面對生活經濟的壓力,面對來自各個行業的「刁難」,還要堅持負重前行,舞臺搭建群體的故事和遭遇,讓從事裝臺工作20多年的朱冬生感同身受。裝臺工作人員朱冬生:「感覺挺真實的,還是真實,有些對白都是我手底下這些朋友說的話。」
  • 《裝臺》倉促大結局,細節沒交代,為啥豆瓣還能8.4分?
    刁大順把大哥刁大軍初戀的孩子接了回來,帶著他幹裝臺,這也算是給大哥一個交代; 黑爺的「家」被城管拖走了,後備箱掉出來的捐款憑證讓大家對他刮目相看,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喝卻把錢都捐給了有需要的人; 疤叔被八嬸接回了家,修行之日也到頭了,破鏡重圓甚是歡喜; 菊、
  • 一部《裝臺》火了舌尖上的陝西美食 餐廳成了粉絲打卡地
    「《裝臺》確定不是一個美食節目?大晚上讓我看小南門的辣子蒜羊血,直接看餓了。」網友小陳在微博上「吐槽」。陝西人寫陝西故事,西安人演西安煙火。這部以古城西安為背景的都市群像劇,熱鬧鮮活,講述了在西北城市底層的「裝臺人」——為舞臺布景而忙碌的人群的生活。從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的視角出發,講述一群普通小人物生活中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