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人的家用電器購買清單中,少不了的一件就是吸塵器,但在眾多的品牌中該如何選擇一款稱心如意的吸塵器?吸塵器什麼牌子好?這類問題困擾了很多人。今天在線盤盤市面上的主流吸塵器品牌,一起來看看吸塵器該如何選擇!
測試PART1:大吸力
判斷一臺吸塵器好不好,最直觀的就是它的吸力是否強勁以及持久。
實驗利用3.5斤的蘇打粉,模擬中國一個普通家庭一個月的灰塵重量,看看這些吸塵器面對大量灰塵垃圾時,吸力會不會依舊強勁!
通過實驗大家可以明顯的看到,戴森是吸完五條賽道都毫不費力的,也是唯一一款不會有吸力衰減情況產生的吸塵器。
排名第二的是萊克,剩下的幾臺基本在第三條跑道處(差不多是吸塵器使用的第三周)開始有明顯的衰減。
有人會疑惑,為什麼吸塵器用久了就會有一種明顯吸不動的感覺?這時因為它的運作原理是通過吸入空氣,再將空氣中的灰塵和乾淨的空氣進行分離,排出乾淨的空氣而達到吸塵的效果。但一些吸塵器的分離做的不好,就會導致灰塵附著在濾網上,長此以往,濾網慢慢被堵塞,通過的空氣也就越來越少,吸力大大衰減,就會感覺越來越吸不動垃圾,只能非常頻繁的更換濾網才可以運作。
測試PART2:過濾實驗
一旦吸塵器過濾和密閉系統做的不夠好,四面八方就會噴出髒空氣,裡面的灰塵、塵蟎等其他灰塵中的過敏原就會被噴到我們的臉上,原封不動的被我們吸進去,這也是為什麼有些過敏的人在吸塵的時候還會不停的打噴嚏的原因。
從上圖很容易看出,除了戴森沒有白色的煙霧噴出,其他五款吸塵器都有不同量的煙霧從機器內噴出,也就是說這些吸塵器沒有辦法做到真正的有效過濾。
測試PART3:拆機
添可PURE ONE T1
戴森V11 Absolute
小狗T10
小米 米家
萊克M12s
飛利浦S+
深入探究這些吸塵器的【馬達】、【氣旋】和【吸頭】。
【馬達】
馬達是一個吸塵器的核心,隨著科技的發展,馬達越輕,功率越高是大家在追求的。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戴森是裡面最輕,但是功率最高的,且市面上大部分的馬達都用了鐵包裹這樣的材質,時間久了總會產生氧化從而影響吸塵器的使用壽命。只有戴森採用的酚醛樹脂,可以杜絕氧化、生鏽的情況。
【氣旋】
氣旋,在吸塵器中起到關鍵作用,主要是為了讓塵氣有效分離,增加吸塵效率、減少堵塞概率。
添可的氣旋基本上看起來就像一個望遠鏡,起不到什麼氣旋作用。
戴森據說是氣旋發明的鼻祖,有非常大的氣旋結構,下窄上寬,中間4個,外圈10個小的錐形氣旋,側面還有很多導風孔設計。
小狗和萊克的氣旋結構,下窄上寬的處理,形成簡單的氣旋結構。
小米的米家有九個氣旋裝置組合。號稱有颶風科技的飛利浦,螺旋形狀,可以起到一定的導風的作用。
【刷頭】
作為直接與地面接觸的配件,優秀的設計和材質將決定吸塵器的吸塵效果,否則就算有大功率馬達,想吸起全部灰塵也無濟於事。刷頭要有不同的材質設計,因為我們在刷頭高速旋轉的過程當中,將地上的塵物進行位移,同時產生靜電,將塵物吸附在地板上,很難吸進吸塵器中。
小狗的這個只是軟植絨的材質,顏色上有一個區分。另外三款也只做了一個軟硬度的區分。
戴森的刷頭則是採用了四條碳纖維刷頭加植絨的材質,吸塵的時候會產生靜電,碳纖維材質的刷條可以防止靜電的產生,讓灰塵被吸入塵桶中而不會被刷頭纏繞。
總結
戴森 V11 Absolute
特殊設計的氣旋結構和大功率馬達以及優良的工業設計使得整體體驗感非常棒,吸力強,無二次汙染,整體價格在6款產品中屬於中高價位產品,但對應其使用效果和工業設計來講還是非常值得入手的。
小米 米家
米家延續了小米生態鏈產品的理念,顏值比較高,但是吸力僅能滿足日常最基礎的清潔工作。在不及時清潔濾網的情況下,極易發生二次汙染。
添可PURE ONE T1
添可號稱是全球第一臺智能吸塵器,然而持續的吸力作為吸塵器的基礎來看在極限測試中表現不佳。增添的智能功能整體表現也比較「傻瓜」。
萊克M12s
萊克總體來說吸力效果是僅次於戴森的。二次汙染現象依舊存在,整體工業設計在使用起來比較繁瑣。價格也是六款吸塵器中最貴的。
飛利浦S+
飛利浦作為家電行業的老大哥,吸塵器這個領域還有待開拓的,吸力十分有限,二次汙染情況在實驗中堪比「吸油煙機」,總體水準匹配不了在其他小家電行業的好口碑。
小狗T10
在低端吸塵器領域銷量一騎絕塵,但是高端版本無論是工業設計、吸塵效果、還是二次汙染的控制整體表現十分不理想。
以上就是市面上六款主流吸塵器的測評,要想知道吸塵器什麼牌子好,要從多方面對吸塵器進行考量,希望大家都能買到一款稱心如意的吸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