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兩位倖存者,一個老死農村,一個晚年享正師級待遇

2020-12-23 騰訊網

狼牙山五壯士兩位倖存者,一個老死農村,一個晚年享正師級待遇

我們如今的和平,是先輩們浴血奮戰爭取來的,然而某些後代對抗戰的認識顯然不足,出現了抹黑、質疑抗戰英雄的事情,我們熟悉的「狼牙山五壯士」就曾遭遇到誤解,今天有必要和大家重新說一說。

1941年八九月間,日本侵略者調集日偽軍7萬餘人,向我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北嶽、平西根據地進行了歷時66天的大「掃蕩」,製造了田崗、東婁山等多起慘絕人寰的慘案。

8月中旬,軍區決定,第一團隨軍區機關和邊區機關一起行動,在狼牙山只留下七連堅持戰鬥。當時,七連的任務是,採取多種鬥爭方法,襲擊和迷惑敵人,掩護我軍主力和地方幹部群眾轉移,並配合主力部隊粉碎敵人的大「掃蕩」。

經過激烈而殘酷的戰鬥,七連只剩下馬寶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學義五人。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他們仍堅守陣地,多次擊退敵人的衝鋒,最後彈盡路絕之時,就用石塊與敵軍作戰。敵軍蜂湧而上,他們砸斷武器、寧死不屈,縱身跳下懸崖。馬寶玉等三人壯烈犧牲,葛振林和宋學義負重傷脫險,得以倖存。

同一年,當邊區司令員楊成武將軍得知縱身跳崖的5位英雄中有兩位跳崖時掛在懸崖中的樹上,已被山裡群眾搶救脫險,當即派隨軍記者前往採訪,當晚就寫出了《狼牙山五壯士》的通訊,通過報紙、電臺,向國內外作了報導,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事跡傳遍神州大地。

那麼,當時倖存下來的葛振林和宋學義後來的人生經歷如何呢?

當時,晉察冀軍區指示:送葛振林、宋學義二同志到抗大二分校學習深造。

宋學義畢業後,回到了七連,他英雄本色不減當年,每次戰鬥總是衝在前頭,屢建奇功。但由於戰爭的摧殘,身體每況愈下,特別是當年跳崖腰椎受了重傷,一直沒有痊癒,落下了殘疾。長途的行軍和戰場的拼殺,讓他越來越無法承受,有時候傷口發作起來,只能讓戰友背著。宋學義看到自己留在部隊只會給領導和戰友添加麻煩,就堅決跟首長要求離開部隊,首長們拗不過他,於是在1944年讓他復員,落戶在八路軍的「堡壘村」易縣北管頭村。

在這裡,他帶領群眾艱苦創業,戰鹽鹼,鬥黃沙,使北孔村發生了巨大變化。然而,長時間的忘我工作,積勞成疾,患了嚴重的肝病。1971年6月26日,宋學義病情惡化,與世長辭,終年53歲,遺體安葬在沁陽烈士陵園。

葛振林傷愈後也回到了七連,並重新組建了六班。新六班仍然是全連「尖刀班」,英勇頑強地馳騁在晉察冀抗日根據地上。日本投降後,葛振林又投入到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在戰場上他奮勇殺敵,驍勇善戰,屢建奇功。

朝鮮停戰回國後,他先後在湖南省警衛團後勤處、湖南省公安大隊等擔任領導工作,1982年離休,享正師級待遇。

離休後,葛振林發揮餘熱,作了作了近百場報告會,不但分文報酬不要,而且得知哪裡有了困難,他總是第一個捐款。2005年,88歲的老英雄走完了自己生命歷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你知道狼牙山五壯士嗎?其中有兩位倖存者,他們後來過得怎麼樣?
    就在前一天晚上,湖南衡陽一家影院取消了原本放映的電影,宣傳海報上寫著:為了紀念老英雄葛振林,今日上映《狼牙山五壯士》。平日冷清的影院,這一天熱鬧非凡,前來觀影的觀眾排起了長隊。老戰友向葛振林行最後的軍禮在老英雄的家鄉河北曲陽縣,在狼牙山,在解放軍廣州軍區「狼牙山五壯士」連,人們自發地舉行了追悼會。
  • 狼牙山五壯士,兩位倖存者叫什麼名字,他們後來過得怎麼樣了呢?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狼牙山五壯士,但是我們到底有多少人知道他們的名字,又有多少人還能記住他們的名字。請記住他們的名字——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他們寧死不屈,縱身跳下懸崖。萬萬沒有想到他們5人中還有2人倖免於難。那麼,狼牙山五壯士中的兩位倖存者叫什麼名字,還有他們後來怎麼樣了?
  • 同「狼牙山五壯士」一樣悲壯,「老帽山六壯士」,就發生在北京
    「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是抗日戰爭時期,我八路軍戰士為了掩護同志而發生的悲壯故事。但是,在他的隔壁其實還有一件悲壯的事情,就是「老帽山六壯士」。這個故事也一樣壯烈,可能很多人就沒有聽說過了。
  • 狼牙山五壯士跳崖後,村民爬絕壁建烈士塔,日軍慶祝時掉進地雷陣
    文|和佛賞花去 2005年3月21日,「狼牙山五壯士」最後倖存者,88歲的葛振林在湖南病逝。至此,狼牙山五壯士在天堂終於團聚了。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很多人是在小學的課本中讀到的,很多人是看著電影長大的,如今的孩子不知道是否了解這個激勵一代成長的故事,因為《狼牙山五壯士》已被從小學課本中正式刪除了。有專家認為,把《狼牙山五壯士》從新課本中刪除是因為它反映的戰爭年代與現代的和平社會已經存在了距離。其實,刪除《狼牙山五壯士》課文,在網上的爭論一直很激烈。
  • 此人是「狼牙山五壯士」,跳崖被樹掛住死裡逃生,活到2005年
    被寫入小學教材的「狼牙山五壯士」,是中國革命史上一段偉大的記憶,5名普通的八路軍戰士,用一腔愛國之心,譜寫了一段革命的讚歌。1941年,抗日戰爭的局面已經發生了轉變,依靠人民群眾的八路軍逐漸發展壯大,慢慢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開始由守轉攻。
  • 葛振林:「狼牙山五壯士」之一,死裡逃生,一生都在想著國家
    引言「巍巍燕山高,瀟瀟易水寒;英雄五壯士,威震狼牙山」,79年前,五位戰士在狼牙山上奮不顧身的一躍,被永遠定格在了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光輝歷史上。這位老人是當年「狼牙山五壯士」倖存者之一的葛振林,享年88歲。1941年的一躍,葛振林和戰友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大英雄,他們的事跡被寫進了書中,他們無畏的愛國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 《狼牙山五壯士》被移出教材,增加明星故事,專家的解釋令人憤慨
    「去魯迅化」的步伐並沒有停下,與此同時嶽飛、衛青、霍去病也被慢慢的移出了教材,更讓人憤慨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壯士》也從小學語文教材移除了。 《狼牙山五壯士》是家喻戶曉抗日英雄,他們分別是: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他們五個人為了大部隊安全轉移犧牲了自己,他們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將日軍引到狼牙山,憑藉著地理位置,五位壯士堅守了一天,殲滅數百日軍。
  • 「追尋先烈足跡」狼牙山五壯士|寧死不屈 視死如歸
    這是收錄在小學生課本裡的課文《狼牙山五壯士》的片段,它描寫了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晉察冀邊區的狼牙山發生的五壯士奮勇捨身跳崖的故事。這五位壯士分別是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一團七連六班班長馬寶玉, 副班長葛振林, 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1941年8月,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集中7萬日偽軍,對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進行毀滅性「掃蕩」。
  • 《狼牙山五壯士》被從教科書中刪除?你聽聽專家都說的什麼話
    2005年3月,一則重磅消息直接引爆了國內輿論——上海市新語文教材刪除了課文《狼牙山五壯士》!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課本中也已經將《狼牙山五壯士》一文從課本中移除!稍微年長一些的讀者,肯定都還記得那曾經令人悲憤不已而又熱血沸騰的《狼牙山五壯士》一文!肯定都還記得那五位站在山巔用手雷用石頭頑強抗敵最後英勇跳崖的英雄!
  • 「狼牙山五壯士」跳崖時,日本兵在做什麼?56年後揭開謎底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狼牙山五壯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讓無數後人為之感慨,為了人民,為了國家他們可以犧牲自己年輕的生命,他們義無反顧的跳下萬丈高的懸崖,用生命詮釋了什麼是英雄骨血,什麼是中華魂、英雄魂,那麼,在五壯士跳下懸崖的時候,當時的日本士兵們幹了什麼呢?這個疑問在56年之後從一個日本老兵口中我們得到了答案。
  • 教材為何要刪除《狼牙山五壯士》?專家給出解釋,卻令人憤怒
    特別是《狼牙山五壯士》它是中國抗日戰爭中,民族精神的高潮。我們不光感到質疑甚至是憤怒。《狼牙山五壯士》在教科書中存在了40多年了《狼牙山五壯士》是一名抗日戰地記者,在抗戰勝利時期寫的文章,發表在《晉察冀日報》上。這篇文章當時在日報上反響熱烈。在1978年被它被正式收錄在中小學語文教材中。
  • 狼牙山的2位倖存者,跳崖後大難不死,卻被質疑根本沒有跳崖
    正是他們的捨身忘己,才有了今天的盛世太平,而談到國家英雄,就不得不提到大義凜然,英勇赴死的狼牙山五壯士,他們分別是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學義。在他們面臨四面楚歌的時候,他們選擇以自己生命獻禮,最終生還僅僅葛振林,宋學義二人,至今也仍然在我們的心中永存。
  • 《狼牙山五壯士》,該不該被移除小學教材?
    在我們以前學習的課文裡,《狼牙山五壯士》是非常令人感動的愛國故事。每個讀過這個故事的人都會被5位英雄的事跡感動,他們也成了激勵中華民族前進的榜樣。不過最近卻有專家表示要把課文給移除課本,這是為何?1941年,日寇糾集了不少的鬼子對我敵後根據地進行著掃蕩。這次晉察冀敵後根據地受到了敵人的瘋狂掃蕩。
  • 課本為什麼要刪除《狼牙山五壯士》?專家給出解釋,卻令人憤怒
    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被刪除今年3月份,抗日老兵葛振林離世,他曾是狼牙山五壯士之一,他的離世有很多人想到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但近期人們發現,上海教育部門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把這篇文章從教科書中刪掉,這一決定還引起了很多人的議論,外界也給出了不少質疑,認為刪掉這種革命文章,不利於對於孩子們的愛國教育。
  • 當年逼狼牙山五壯士跳崖的日本老兵,52年後,前來中國下跪道歉
    而在這部電影裡面,黃曉明所飾演的角色就明確的提出了一個觀點,稱戰爭的背後是「政治」。這句話在歷史角度中其實也站得住腳。當一個國家的政治腐朽無能時,自然就會成為被挨打的那一方。在1931年到1945年期間,我國經歷了抗日戰爭,而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國也有很多英雄不斷的湧現。其中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相信很多讀者在小學課本中就已經瀏覽過。
  • 狼牙山五勇士:寧死不屈,視死如歸
    還有一個月,即將迎來狼牙山五壯士英勇跳崖79周年,五位英雄捨身取義,用生命和鮮血抒寫了了永不磨滅的壯麗華章。如今的狼牙山雄壯依舊,秀麗依舊,向來往的遊客將狼牙山五壯士義舉娓娓道來。英雄精神永存,古老狼牙山便是見證,這是對難忘歷史的銘記,是對革命精神的生動課堂,更是對紅色文化的傳承。
  • 《狼牙山五壯士》被移除課本,明星被編入教材,專家的理由令人憤怒
    像《狼牙山五壯士》就是大夥都非常熟悉的英雄愛國故事,每當看到這篇課文大家都會被他們的愛國情懷感動。當時這5勇士利用有利地形和敵人展開了英勇戰鬥,並故意讓日寇認為這就是大部隊,還將他們引上了狼牙山。即使彈盡糧絕,5位英雄仍用石頭來打擊日寇。 不過敵人畢竟有幾千,他5人終因寡不敵眾而處於劣勢,5人見成功拖延了敵人,於是跳崖自盡。後來葛振林與宋學義2名英雄倖存了下來。就這樣「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事跡流傳了下來。
  • 六年級上《狼牙山五壯士》:體會人物性格特點,掌握場面描寫方法
    六年級上《狼牙山五壯士》:體會人物性格特點,掌握場面描寫方法一、學習目標通過提取關鍵詞句和表格、統計圖比較,體會人物性格特點,初步掌握點面結合的場面描寫寫作方法。三、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這篇課文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後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於犧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
  • 餘桂元:為了中日關係,我同意刪除狼牙山五壯士,網民:軟骨頭
    如果說,中行悅做漢奸是出於朝廷逼迫了他做了他不願做的事情,那麼,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專家餘桂元同意刪除《狼牙山五壯士》的用意就非常難以令人揣測了。    起因在於,他不承認嶽飛是民族英雄,不僅如此,甚至還說,為了中日關係,同意刪除《狼牙山五壯士》。  在這種思維的主導下,很快,上海、湖南等地的《狼牙山五壯士》退出教科書,由必修課,轉變成了可學可不學的選修課。  不久,他的這種做法迅速引起了廣大網民的指責和唾罵,廣大網民紛紛罵他是軟骨頭,更有甚者罵聲極難入耳。
  • 他是狼牙山五壯士之一,樹枝救了他一命,為何帶著遺憾悲憤逝世?
    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狼牙山戰鬥中,我軍5位英雄英勇的同日軍和偽軍作戰,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五位戰士中,只有葛振林和宋學義在跳崖的過程中被樹枝掛住,才得以倖存下來。之前講過葛老的故事,今天和大家分享宋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