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擁有半個多世紀歷史,已經在香港中環開了22年的著名茶餐廳翠華「倒」在了疫情中。
這是包括林青霞、溫碧霞等很多港星都很鍾意的茶餐廳。
很多內地觀眾知道它,還是通過那部經典的《志明與春嬌》,那裡面餘文樂曾說,「從蘭桂坊出來後,一定要去翠華。」
3月25日正好是這部香港電影史上「最純情」的三級片,《志明與春嬌》上映十周年的日子。
當記掛著那份浪漫,想去回顧下有些發黃的日子和人時,忽然發現「有些事不用一個晚上做完」的竟然不是回憶,餘春嬌已然從去年年末到當下,一直火得發燙,紅到發紫。
餘春嬌自然就是大笑姑婆楊千嬅。
2020年快過去四分之一了,從前那些沒空寫歌的音樂人們都圈在家一兩個月仍然沒見到創作出一首能聽的歌出來。
反倒是在這三個月最火的兩首歌,一首是大熱劇《想見你》而爆火的《Last Dance》,是1996年的老歌,另一首就是楊千嬅的《處處吻》,迄今也有16年了。
兩首老歌成為了這兩三個月裡最熱的兩首歌。
尤其是《處處吻》,從去年年末開始在抖音、B站上成為很多短視頻、鬼畜的BGM出現,進而惹起了各種翻唱,各種改編,各種混剪,「一吻便偷一個心,一吻便殺一個人」成為了短視頻金句。
當年楊千嬅專輯中並不起眼的這首歌,儼然成了現象級的流行歌曲。
甚至楊千嬅自己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已經46歲的楊千嬅,直到去年才第一次在祖國大陸開了演唱會。
但一首《處處吻》讓她在疫情期間已經接到多個內地演唱會的邀約,原本在內地名氣並不大的楊千嬅已經在音樂平臺上的女歌手熱度上排到了前幾位。
視港劇港片如敝履的當下年輕人,竟然就因為這首《處處吻》而成了楊千嬅最忠實擁躉。
如果作為成長在粵語歌流行年代的你沒聽過《處處吻》,那麼恐怕要被年輕人嘲笑了。
再早半年,提起楊千嬅的歌,都絕對不會是《處處吻》,而《可惜我是水瓶座》《小城大事》《少女的祈禱》《再見二丁目》,都是她的經典之作。
《處處吻》是林夕作詞,雷頌德作曲的百威啤酒的廣告曲,知名度和影響力曾經遠遠不及他倆為楊千嬅創作的《烈女》。
《烈女》的知名度不在於曾經獲得了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勁歌金曲獎,而是很多人把它看作是當年楊千嬅在和鄭中基分手後重新振作的自白。
當年的太子基千辛萬苦追到了楊千嬅,卻又時常流連其他的溫柔鄉,最終戀情一拍兩散。
鄭中基曾被追問說出至愛過的三個女人。他不假思索地答出首位是初戀,第二個便是楊千嬅,前妻阿Sa竟然沒被提及。
鄭中基只是說和楊千嬅彼此性格不合,不得不分手。
戀情過去多年,二人都小心翼翼地避免出現在同一場合。
2013年香港金像獎上,鄭中基憑藉《低俗喜劇》獲得最佳男配角,為他頒獎的恰恰是當屆憑《春嬌與志明》獲得影后的楊千嬅。
二人的獲獎影片都是彭浩翔導演的作品,由楊為鄭頒獎顯然是組委會的設計,但是楊鄭卻不知情。
二人禮貌握手,楊千嬅標誌性的大笑姑婆滿面笑容,鄭中基倒是顯得矜持很多。
直到2017年壓軸登場。一場遲到了十多年的擁抱才終於讓看客們心滿意足。
有一個場面叫時隔多年,有一種友情叫不計前嫌。
這種事情不止一次地發生在楊千嬅身上。
從她主演過的多部影片可知,她多數飾演的傻白甜身上都會找得到鄭秀文那種惹人憐愛的神經質,自帶光環。
香港詞人中有兩個偉文,一個是筆名林夕的林偉文,一個是黃偉文。
黃偉文和楊千嬅就有過一場眾人皆知的情感糾纏。
2015年年初,楊千嬅發行了一支讓人百聽不厭的單曲——《最好的債》,詞作者是黃偉文,講述了一對已分道揚鑣的老友,在多年後開始拋下嫌隙,試著與對方和解。
這是黃偉文時隔十年後再一次給楊千嬅寫歌,詞中的故事就是他和楊千嬅的故事。
當年楊千嬅剛入歌壇時,水瓶座烈女的性格很有好人緣,唱片公司就讓林夕和黃偉文為她寫歌。
林夕是前輩,香港歌手裡鮮有沒唱過他寫的詞;黃偉文是後輩,更加時尚先鋒。二人都很鍾愛楊千嬅,據說王菲都嫉妒林夕寫給楊千嬅的歌詞比寫給她的好。
楊千嬅和黃偉文因年齡相近,很快就玩成了「閨蜜」。
我們在楊千嬅演出的一些影片裡,像《新紮師妹》《玉女添丁》《乾柴烈火》裡,都很容易發現黃偉文的身影。
據說不少連片酬都沒有,純粹是為了幫助提攜新人的楊千嬅。
相對楊千嬅的大咧咧,黃偉文心思細膩,因而常能寫出符合楊心境和氣質的歌來。
譬如楊千嬅在千禧年終於拿到叱吒女歌手金獎,在臺上泣不成聲地說「我什麼都沒有,唯獨胸口有個勇字」。
臺下的黃偉文立刻構思了《勇》,成為楊千嬅主演的《新紮師妹》主題曲,標籤了她大無畏、敢愛敢恨的港女形象。
還有那首提及楊千嬅都要說到的《可惜我是水瓶座》,據說就是楊千嬅失戀時在酒吧買醉,一旁的黃偉文觸景生情,於是寫出了這首詞。
據說那晚楊千嬅豪飲八杯的長島冰茶,那烈酒甜中帶澀,其中甘苦讓人在聽到「拿來長島冰茶換我半晚安睡」後無不動容。
而也正是這首楊千嬅標籤歌曲的《可惜我是水瓶座》,成為了二人幾年後決裂的導火索。
2005年黃偉文發行自己入行十年的精選集時,在封內每首歌前都有標註,在《可惜我是水瓶座》就赫然寫著:
「其實我一直都懷疑楊小姐從來都不喜歡我為她寫的歌詞,那些道謝,直覺上都是客套話,但一直不太喜歡卻一直採用,也許才是種更偉大的包容。而我,真的,都盡了力了」。
另一首寫給楊千嬅的《野孩子》則更加直白地寫著:
「以前會想:『如果同期沒有《姊妹》,這首歌會不會更受歡迎?』現在覺得:『即使當時有姊妹,一首好歌還是不損它的好。』或者仍然野,我都不再是孩子了。還能拒絕長大嗎?」
至此二人的「決裂」已經滿城皆知,從此「焦不離孟」的楊黃組合再不見。
那一年彼此都舉辦了入行十年的演唱會,但彼此都沒出現在對方的場上,之後十年黃偉文沒再給楊千嬅寫過歌。
其實說起二人的矛盾,卻好像又沒什麼具體事,說起來和另一個偉文有關。
作為歌壇前輩兼票房保證,林夕的詞一直都會是楊千嬅專輯的主打歌,即便是有了《勇》,有了《可惜我是水瓶座》,黃偉文的歌始終無法到達第一順位。
黃偉文知道是唱片公司的決定,但是閨蜜也從沒有給自己一點安慰,楊千嬅也沒想到自己的「粗枝大葉」讓心思細膩的黃偉文越來越受傷。
「決裂」後甚至在背靠背接受採訪,都沒有任何交流。
黃偉文善於將自己的情緒直接代入歌中,在陳奕迅那首很多人認為醫生最好聽的歌的《最佳損友》中,他就將自己和楊千嬅的種種寫入進去。
據說,曲作者郭偉亮特意打電話讓楊千嬅聽,而正在開車的她聽到「來年陌生的,是昨日最親的某某」時已無法自持,停在路邊哭了個痛快。
儘管如此,「命運決定了 以後再沒法聚頭」,之後的幾年二人依舊各忙各的,再沒有同框。
但歌中不是唱到「多想一天 彼此都不追究 相邀再次喝酒 待葡萄成熟透」嗎,在看客一次次坐實了二人嫌隙加劇,劇情開始反轉一路往高潮狂奔而去。
2009年,香港娛記探聽到羅家英和汪明荃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一個小教堂結婚,於是就赴美探查。
沒想到不僅一年前劉德華和朱麗倩在那兒偷摸註冊的資料找出來了,當紅的楊千嬅和丁子高在此註冊的猛料也被挖出來了。
一年後楊千嬅夫婦在香港擺酒,賓客接踵而至時,扎著紫色領帶的黃偉文突然出現了,楊千嬅感動得梨花帶雨。
兩年後,黃偉文在紅磡開作品演唱會,多位歌手到場捧場,海報上獨不見楊千嬅。
那時大笑姑婆正待產,不出現也實屬正常。
但連唱六晚的最後一場,本來風平浪靜的場內忽然響起了讓全場騷動《可惜我是水瓶座》的前奏——挺著大肚子的楊千嬅出現了!
三首歌后,黃偉文穿著紫色套裝,捧著紫色鮮花,推著一輛紫色的嬰兒車出現。
顏色是楊千嬅最喜歡的,人是她最期待的,只是她忙喊「糟了糟了」,淚水決堤,妝容白畫了。
二人相擁著坐升降機下場時,場上適時地想起了《最佳損友》的前奏,陳奕迅的演繹真是港劇最擅長的煽情。
而其實陳奕迅也曾經是和楊千嬅傳出最多緋聞的人。
二人在1995年香港新秀歌唱比賽前相識,當時從英國回來的大學生陳奕迅最後得了冠軍,那時還是護士的楊千嬅得了季軍。
2000年楊千嬅拿到了香港叱吒樂壇女歌手金獎,一年後陳奕迅也拿到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正式宣告後四大天王時代的新王上位。
兩人同時出道,又在同一家公司,合作過數部影片,難免暗生情愫。可就在感情漸漸升溫時,楊千嬅被公司安排出國進修,陳奕迅卻在此時被何超儀介紹了一個叫徐濠縈的女孩。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在楊千嬅和陳奕迅合演的《每當變幻時》裡,一起從草根開始奮鬥的男女主角歷盡艱辛卻始終無法在一起,這像極了楊陳二人的故事。
陳奕迅曾在演唱會上唱梅豔芳的名曲《似是故人來》,「但凡未得到,總是最登對」,不言而喻。
甚至在《康熙來了》中,陳奕迅也在小S的追問下直言自己和徐濠縈的婚姻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模樣,而楊千嬅和丁子高的才是。
有時,錯過便是錯過了。
在接連錯過陳奕迅、鄭中基之後,楊千嬅終於拿下了小五歲的,有「花旦殺手」之稱的前歌手丁子高。
二人戀情曝光時,很多人都不看好,可如今已經相攜走過十年。
十年前,楊千嬅唱而優則演,拿遍了歌壇上能拿到的所有獎盃,但是在演戲上,雖然譽為不斷有突破,卻只有一堆提名。
和梁朝偉主演的《地下鐵》,得到金紫荊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和吳彥祖主演的《千杯不醉》,得到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和陳奕迅主演的《每當變幻時》,得到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女演員獎提名……
成為丁太后,和林峰主演的《完美嫁衣》拿到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女演員獎。
和餘文樂主演的《春嬌與志明》,拿到了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成為丁太后,她和黃偉文、鄭中基先後相逢一哭一笑,填滿了嫌隙,泯去了尷尬。
為什麼我們願在一首回鍋的《處處吻》外翻炒這麼多陳年舊事,因為我們發現最終擊潰人心裡防線的,有時候並不是如山的狂瀾,而僅僅是一個不經意的細節。
有時候我們走過千山萬水,卻發現一個眼神彼此都不能心領神會。
是有了經歷後開始反省,還是在遇見合適的人後開悟,想想,都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