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一時的日本家電,為何在中國銷聲匿跡,最後連品牌都保不住?

2022-02-05 威爾旅行

稱霸全球的日本家電為何突然銷聲匿跡,黯然退場的背後是誰造成的,為何他們會淪落到品牌不保,長按點讚加關注,我們一起去看看日本家電衰敗史。

相信不少七八零後的朋友,家裡還有著一台歷史悠久的家電吧,大家不妨看一看他的品牌,十有八九是東芝、日立、松下、夏普、索尼其中之一,這些品牌都有一個特點——日本製造,雖然日本歷史並沒有我國悠久,但論起家電的發展史我們就遠遠落後於人家了,明治維新被譽為改變日本的一次改革,他直接讓日本擺脫了民族危機,並且走上了資本主義的道路,日本也毫無疑問地成為了當時的亞洲第一強國,這為他們日後學習西方技術奠定了基礎,遊戲圈有句話說得好:打不過他就加入他,顯然日本深諳此理,面對曾經爆錘的對手它低下了頭顱,此舉換來的就是大量美國技術湧入日本,而日本企業的規模也不斷擴大,一眾家電企業就在這種情況下成長了起來,什麼冰箱、黑白電視都被陸續研發出來,跟著家電興起的還有日本的國際貿易業,大量的日本家電湧入美國市場,在十年內美國本土品牌就被打壓得毫無生存空間了。

據日本經濟企劃廳數據,1970年美國電視機市場本土佔有率為85%,到了1980年本土佔有率就不足10%了,日本完成了他家電制霸的第一步,而他們的第二步就是進軍中國市場,在改革開放之後中日關係迎來破冰期,那時候日本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家電大國了,而我國連一家像樣的製造商都沒有,所以日本家電佔領中國市場沒遇到任何壓力,事實也證明壟斷的力量是十分恐怖的,在那個每月300元工資的年代,一臺日本電視的售價最高達到了近萬元,放到現在就是拿著十萬元去買電視機,日本家電也成為了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代表,電視機、冰箱、電視機和洗衣機成為了新四大件,這個時代百姓有一種盲從心理,日本不管制造什麼都是好東西,但沒過多久他們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日本為了減少製造成本,開始將部分零部件生產放在我國,而這恰恰成為了他們衰敗的最關鍵原因,一方面我們不斷學習西方技術,另一方面我們有了自己的生產線,國產家電的出現幾乎是必然的事情,小天鵝、金星、新飛等品牌相繼出現,中低端永遠是市場的主導力量,同樣配置的家電,國產品牌的價格是日本家電的三分之一,傻子都知道該如何選擇,到了後來我國推動科技行業的發展,各式各樣的新技術從深圳走向全國,國家家電迎來了發展的又一高潮,格力的出現、美的的崛起,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不管在低端還是高端市場,日本家電都不具備絕對的主導地位,退出中國市場也就成為了必然,雖然日本家電在中國的故事結束了,但是他的悲劇生涯還沒有結束,日本家電黯然退場後,中國迎來了家電品牌的大戰,崛起衰敗成為了那個時候的日常產物,很快國內市場就呈現一片飽和了,這一桌吃完了但沒吃飽怎麼辦,很簡單跑到另一座繼續吃就行了。

中國製造的家電開始衝擊國外市場,一些負隅頑抗的只能成為時代的眼淚,而聰明的選擇和中國企業合作,以代加工的方式存活在這個行業當中,當初霸佔我國家電市場的日企,自然也感受到了來自東方的浪潮,但他們走的路似乎都進了死胡同,松下投入全部精力研發等離子電視,然後變得無比拉胯,好在小夥子還算機靈迅速退出家電市場,現在他已經是特斯拉的最大電池供應商了,夏普和松下一樣選擇研發新技術,企圖用這種方式完成華麗逆轉,不過他們的下場比松下可悽慘多了,連轉型的機會都沒有就被中企收購了,日本冰箱之父東芝選擇直接轉型修核電站了,但核電站不是電冰箱,一不留神落了個血本無歸,最後淪落得和夏普一樣的下場,就連我們最熟悉的索尼都敗下陣來,不過好在索尼有其他業務作為支撐,如今也算是在另一領域混得風生水起,輝煌一時的日立落得個變賣業務的下場,最慘的三洋現在連渣渣都找不到了,時至今日日本已沒有能夠支撐起牌面的家電品牌了。

然日本家電在一些老人心中依然是高端的,所以才有中國老太跑去日本旅遊,買了個電飯煲回來拿出內膽一看中國製造,這種行為我們不做批判,但日本家電曾經的統治力可見一斑,日本家電的衰敗看似是廉價市場衝擊導致的,實際上是他們不懂得按市場需求做出改變致使的,了解需求永遠是最有利的競爭資本,最後提出一個提問,您家裡的第一臺電視是什麼品牌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日本第一大手機品牌:當地銷量僅次於蘋果,在中國為何無人問津?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DC發布的日本手機出貨量報告顯示,日本市場賣得比較好的前三名分別是蘋果、夏普以及三星。科技數碼圈子日新月異,有許多老牌手機已經慢慢被消費者遺忘了。在國內銷聲匿跡的夏普手機,如今仍在日本市場熱銷,引發外界各種好奇。
  • 日本家電品牌,「闖入」中國42年,打敗海爾、格力,年賺5300億!
    導讀:日本家電品牌,「闖入」中國42年,打敗海爾、格力,年賺5300億!在中國的家電市場上,最近這幾年也崛起了不少的家電品牌,像格力、美的、海爾、TCL、長虹等品牌都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品牌;但我們仔細地觀察中國的家電市場,我們會發現在中國還有一大品牌的家電也十分的受人歡迎,它就是松下家電,這是一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老品牌了,但是松下卻不是一個中國品牌,而是隱藏在中國長達42年之久的日本家電巨頭品牌!
  • 明朝倭寇曾經猖獗一時,為何到清朝就銷聲匿跡了?看後就明白了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倭寇之亂變得猖獗一時。但是如果你熟讀歷史,卻發現在清朝時期倭寇反而銷聲匿跡了 ,這是為什麼呢?下面給大家分析一下。實際上,清朝時期沒有倭寇作亂並不是大家想像的清朝強大,倭寇害怕,而是因為以下幾點。時代不同倭寇是日本內亂的結果。
  • 中國家電打趴日本家電,令人意外:日本家電敗走是因為質量太好?
    曾經在家電市場,日本品牌在我國市場能夠佔據一定話語權,負責加重電器採購的沒人不知道松下、日立、東芝的牌子。日本家電產品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這段時間,在我國的家電市場是著實輝煌過。很多家庭會認定日本品牌的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等大型家電,哪怕價格不算便宜,也會有很多人認為這些品牌的質量很好性價比高,家中購入一臺電器能夠用很多年,設計也十分地吸引人,日本家電一度受到追捧。但是這幾年,日本家電在我國好像悄悄沒落了。
  • 日本家電巨頭「賣身」,曾風光一時,負債千億後「黯然退場」!
    說起家電品牌,很多朋友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美的、格力了。不難發現,電器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內的家電品牌已經崛起了,並佔據了相對比較高的市場份額。但其實,最初國內電器市場剛剛起步的時候,大部分都是日本品牌,日本的電器品牌是非常多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日本的三洋集團。
  • 日本家電敗走中國,只因質量太好?中國家電的崛起靠的是什麼?
    但是在上個世紀末到本世紀初,國內家電行業的「領頭羊」並不是這些國產品牌,當時國產家電普遍都不慍不火,絕大多數人更願意買日本的家電品牌,包括松下、日立、東芝等等。時至今日,這些日本的家電巨頭雖然依舊在中國銷售,但幾乎已經被國產家電品牌打翻在地,大有敗走中國的狀態。那麼為什麼曾經如此受歡迎的日本家電品牌近些年會在中國逐漸沒落呢?事實上,日本家電在中國成功的秘訣是質量好,如今敗走中國在一定程度上同樣也是因為質量太好。
  • 日本相機系家電連鎖引進女性家電品牌
    中國家電網訊:除剃鬚刀、熱水器外,事實上大部分家電產品均可以歸類為「女家電」。而在日本則有一家專門為女性設計家電產品的公司,其品牌(Amadana)則躋身「潮女」品牌前列。  據悉,日本都市型相機系家電連鎖三巨頭之一,行業第5位的BIC相機有樂町店本館自3月20日開始,正式引進Amadana品牌。
  • 「百年老店」松下電器,今被中國家電品牌壓制,營收卻多好幾倍?
    現在說起我國的家電品牌的話,大家肯定會首先想到的就是格力、美的這些近兩年比較火的大品牌,我國的家電行業現在一直發展得非常好,其中格力因為「董小姐」的親自代言在國內的知名度飛速的提高,大家也記住了那句讓人記憶猶新的廣告語:好空調,格力造。
  • 從中國撤離後又乖乖回來了!日本巨頭投資2.2億,在華新建工廠
    推薦語:說起日本的家電企業,很多國人都不陌生。在國產家電企業還沒有真正崛起時,日本家電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甚至還有專門去日本代購馬桶的荒唐事件。隨著國產品牌的不斷發力,日本家電品牌的日子並不好過,撤離的也不在少數。
  • 泰羅奧特曼人間體東光太郎為何在泰羅完結之後,銷聲匿跡?
    泰羅奧特曼人間體東光太郎為何在泰羅完結之後,銷聲匿跡? 哈嘍,大家好,咱們今天一起來聊一聊奧特曼中最具有輝煌歷史的一刻的兩位奧特曼。
  • 美國百年家電品牌敗走中國市場,氣數殆盡,惠而浦已成落日遲暮?
    總部位於美國密西根州奔騰港,旗下擁有Whirlpool、Maytag、KitchenAid、Indesit、Hotpoint、Brastemp等國際品牌,其中有7個品牌的年銷售收入超過10億美元。然而,這樣一家跨世紀的輝煌企業,這兩年的日子也過的如坐針氈。
  • 輝煌一時的55BBS域名被拍賣,CBSi中國旗下的媒體們現狀如何?
    近日有域名界人士發現,曾經「輝煌一時」的女性購物網站55BBS.COM域名在以 7680 元的價格被拍賣。CBSi在中國一度擁有中關村在線、萬維家電網、蜂鳥網、電腦之家、手機中國、愛卡汽車網、網上車市、至頂網、Onlylady、我愛打折等眾多媒體品牌,成為中國最大的矩陣互動媒體公司。
  • 日本家電巨頭深耕中國42年,營收遠超格力美的,一年撈金超5000億
    不過,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在國內的家電市場,還有一個家電品牌也同樣深受歡迎,它就是來自日本的松下電器。據公開資料顯示,松下電器成立於1918年,距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雖然松下電器是一家日本企業,但據筆者了解,松下電器已經在中國深耕42年之久,品牌影響力雖算不上出色,但其營收卻遠超格力、美的。早在2018年,松下就已經成為中國家電市場最能賺錢的電器品牌,一年撈金超5000億。作為對比,美的年營收在2782億元,海爾、格力分別為2007億元、1981億元。
  • 藏在中國42年日本家電隱形巨頭,打敗格力、美的,年入超5300億
    日本百年家電巨頭:別人都以為它沒落,實際年營收5100億是美的2倍推薦語: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各種家用電器的需求量可謂大增。由此,也助推不少國產品牌開始崛起。本文要介紹的這家日本家電巨頭,在中國深耕了42年不久。不僅每年賺取5200億元,更擊敗格力、美的等巨頭,它就是松下電器。擁有百年歷史的老品牌中國消費者對於松下這個家電品牌,一定不會感到陌生。畢竟在中國品牌也沒有崛起的時候,它是很多國人的選擇。
  • 日本品牌日立,家電不及國產品牌,另闢蹊徑,成中國電梯銷量霸主
    30年之前進入我國千家萬戶的冰箱、彩電、洗衣機等優質電器多來自於日本的松下、索尼、日立、夏普等品牌,但現在放眼望去,進入中國家庭的家電基本已經被國產品牌佔領,美的、海爾、格力等本土品牌成為了中國人選購家電的首選。
  • 日本電器巨頭:進入中國四十多年,看似輝煌不再,其實滿世界賺錢
    時光倒退四十年,日本的家電行業可謂如日中天,特別是在中國市場上,可以說是風頭無兩。為什麼當年日本家電這麼輝煌呢?除了過硬的技術和質量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夠早。其實國產電器能有今天,一定程度上得感謝日本電器,因為當年有些日本電器公司給我們提供了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知名的松下電器就是其中之一。公開資料顯示,松下早在1978年就開始跟中國合作了。雖然說松下是進來賺錢的,但客觀上也確實為中國帶來了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幾乎是從原材料到整機,從最普通的小家電到最複雜工業機器,松下都是自己帶到中國來的。
  • 德國AEG:從國際高端家電品牌看當今中國發展
    隨著全球家電產業日新月異的發展,現如今經歷了三個階段:1980年之前由歐美主導,2000年之前由日本主導,2015年之前由韓國主導。很多人都會問,全球家電的下一個主導者是誰?其實在我們心中早已經有了答案:他就是中國。這一天,最多五年就會到來。即將到來的時代,主導者將變成中國。這是一個不容質疑的結論。
  • 家電併購黃金時代落幕
    儘管這兩年我國家電廠商的海外併購戰事逐漸冷靜,但卻是在向新的領域擴展。家電巨頭們的跨界併購趨勢也漸顯端倪,美的就是這個方向中發力較猛的一個代表。近年我國家電市場的併購戰事有何具體轉變?為何在海外市場密集出招後又逐漸 「銷聲匿跡」?過去併購大爆發的黃金時代又給國內家電企業帶來了哪些變革性的影響?
  • 高端家電品牌AEG為贏得中國市場做準備
    日本式家電超越歐美稱霸家電的過程正是日本向發達國家發展的過程;韓國式家電超越日本的過程是韓國向發達國家發展的過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家用電器市場,三星、 LG都把中國市場作為他們的首要目標。日本電子業巨頭松下公司之前曾宣布:「失去中國市場,就等於失去世界。」另一巨頭索尼公司也宣布,不會輕易放棄中國市場。
  • 回眸家電30年:海爾實現中國品牌的世界崛起
    海爾全球創牌「三步走」重塑「中國名牌」2018年1月1日,世界權威市場調查機構歐睿國際發布的數據顯示,世界家電品牌份額排行榜上,第4名是美國企業,第3名、第2名都是來自韓國的企業,而第1名是來自中國的海爾。中國品牌領先美韓登頂世界第1,放在30年前甚至10年前是無法想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