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小夥,1張紙賣了21萬,還被博物館收藏,你一定覺得不可思議。
這個小夥名叫秦坤,他擅長現代摺紙藝術,即用一張紙,不剪、不裁、不拼接,塑造出多種藝術造型。
我們先來猜一猜,他的作品裡,到底是哪一個賣出了21萬的天價?
是五官立體、十分霸氣的《三頭龍騎士》?↓↓
復原度超高的《大聖歸來》?↓↓
還是這隻唯妙唯肖的《螳螂》?↓↓
不賣關子了,售出21萬天價,被捷克買家收藏的就是這只不足掌心大的「螳螂」。可以看出來,這隻「螳螂」非常逼真,實在難以想像是用一張紙折成的。
摺紙藝術最早發源於中國,但是像秦坤這樣的摺紙藝術家,在我們國家還是比較少的,真正把摺紙藝術發揚光大的是日本。
日本把摺紙奉為國粹,不但有摺紙協會,還把摺紙列為了全國小學必修科目。
因為摺紙對孩子的好處太多了!
一、幫助開發孩子的大腦
手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所謂」心靈手巧「就是如此。
科學研究表明,手指運動可以影響大腦的多個功能區,這些功能區的面積比軀幹運動影響的區域至少要大三倍。
同時,當手指簡單活動時,腦血流量增加10%;當手指做複雜活動時,就是增加至35%以上。腦血流量越大,思維就越敏捷。所以動手能力強的孩子,大多都很聰明。
摺紙需要孩子手、腦、心的配合,孩子專注於指尖的活動,而手指也在大腦的指令下完成精細的動作,這個過程不斷地刺激大腦,不僅能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再是能提高記憶力和思維能力。
二、建立數學思維
摺紙不僅涉及到美學,還與數學、幾何、物理等自然科學緊密相關。經常玩摺紙,有利於孩子建立數學思維。
在摺紙時,孩子通過觀察、觸摸,甚至創造,親手將形狀摺疊出來。這個過程中,孩子將把圖形與圖形之間的關係、圖形與空間立體物件的關係徹底內化,形成一種寶貴的思維方式——幾何思維。
這就為孩子日後學習理科知識奠定了基礎。
三、提升孩子的創造力
把一張平面的紙變成立體的三維造型,本身就是一件富有創造力的事情。有些紙藝大師甚至把它做到了極致,比如日本紙藝大師中村開己的這兩個作品:
《跳動的心》:把摺紙和機關術結合在一起,只要你的手不停,這顆」心臟「就會一直轉動下去。
還有這幾隻呆萌的企鵝,在紙偶裡放上硬幣配重,就能自動站起,超級有趣。
摺紙裡包含著無數有趣的創意,等待孩子們去開發。
可是給孩子的摺紙玩具,既要有趣,又要難度適宜。為了培養孩子們的摺紙興趣,大師們也是煞費苦心。
上文提到的摺紙大師中村開己先生,就專門為孩子設計了一套摺紙書,一經上市就受到寶媽和孩子們的熱烈追捧,火遍全網,就是我們今天團購的這套《驚掉下巴——中村開己的動態紙玩具》。
這套書簡直有趣極了,先給大家看看動圖:
會後空翻的小猴子↓↓
張大嘴巴露出小紅帽的大灰狼↓↓
灰姑娘的南瓜馬車↓↓
看起來很高級的樣子,其實做法一點也不難。大一點的孩子自己就能上手,小一點的孩子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也能做個差不多。
書中紙模採用了壓線和模切工藝,可以輕鬆取出,並且方便摺疊。
隨書附贈詳細說明書和製作視頻,重點部位都有標註,幾歲的孩子都能做。
贈送必備的製作工具。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使用的乳白膠,是知名企業生產的環保膠,你可以放心給孩子用。
我本來以為紙做的玩具,一定很脆弱,沒想到拿到手質感那麼好。紙板厚實有型,只要不被暴力對待,可以玩好久。
下圖這只會彈跳的企鵝,從圖中可以看出來紙的質地非常厚實。
這套書一共能做18個紙偶,孩子可以做很久,更能玩很久。
現在全國各地已經陸續開啟「暑假模式」,與其讓孩子成天看電視玩手機,不如讓孩子在做手工的過程中找到樂趣,還能鍛鍊他各項能力。父母與孩子一起製作的過程,更是美好的親子時光呢!
這套書在日本賣得很貴,在沒有引進之前,很多寶媽和愛好者只能通過代購購買,一不小心還會遇到假貨。
現在我們有了中文引進版,正版只需99元!相當於99元買了18個玩具,更是給孩子帶來了動手的機會、開發智力的機會,是不是超值!
爸爸媽媽快點擊下方連結,趕緊抱一套回家吧!你的孩子一定會扔掉手機,玩到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