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歸還畢卡索畫作,看博物館與猶太后裔之爭

2020-12-13 澎湃新聞

近日,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in Washington)宣布他們會將畢卡索(Pablo Picasso)的一幅《女子頭像》彩粉畫歸還給一位受納粹迫害的猶太裔德國銀行家的後裔,以解決這場圍繞作品歸屬的爭議。目前,這幅畫無法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的網站上找到。與此同時,對於在二戰中遭受迫害的猶太裔收藏家與藝術品商人的後裔來說,他們與美術館博物館的藝術品所有權之爭似乎屢見不鮮。

畢卡索

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歸還的這幅彩粉畫描繪了一位不苟言笑的女子,作於1903年,是畢卡索藍色時期的作品,畫中女子身份未知。目前,這幅畫無法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的網站上找到,只能通過畢卡索同時期的女子畫像來猜測它的風格。歸還的這幅作品是銀行家保羅·馮·孟德爾頌-巴託爾迪(Paul von Mendelssohn-Bartholdy)在納粹掌權的數月後賣掉的至少16幅名作中的一幅,1935年,孟德爾頌-巴託爾迪受納粹迫害而死。

《女子頭像》,1903,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藏

孟德爾頌-巴託爾迪是著名作曲家費利克斯·孟德爾頌·巴託爾迪(Felix Mendelssohn)和猶太啟蒙運動哲學家摩西·孟德爾頌(Moses Mendelssohn)的親戚。1933年,孟德爾頌-巴託爾迪被德國銀行和銀行家中央協會(Reich Insurance Office)除名,1934年,又被驅逐出帝國保險辦事處(Reich Insurance Office)。到1938年,其家族銀行被「雅利安化」,變成一個非猶太人所有的機構。

1934年,《女子頭像》被賣給了藝術品經銷人賈斯廷·K·唐豪瑟(Justin K. Thannhauser)。據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稱,美術館在2001年以捐贈的形式獲得了這幅畫。

博物館表示,轉讓作品所有權的決定是「為了避免訴訟帶來的沉重損失,」做出此決定並不意味著「承認提出歸還的合理性與正當性」。

孟德爾頌-巴託爾迪繼承者中包括柏林歷史學家和政治學家朱利葉斯·秀伯斯(Julius Schoeps),繼承者的一位發言人聲稱,作品的售出毫無疑問是因為迫害。他們的華盛頓律師約翰·J·伯恩(John J. Byrne)指出,孟德爾頌-巴託爾迪遭受了抵制、土地的剝奪與各種除名。

「到1934年,他的收入縮至1932年時的14%,」伯恩說道,「他的贍養費是收入的兩倍,這樣的人是因為經濟壓力才會拋售藝術品。」

事實上,孟德爾頌-巴託爾迪後裔與博物館關於作品所有權的爭議並不是第一次發生。2009年,古根海姆博物館和現代藝術博物館這兩家紐約博物館與孟德爾頌-巴託爾迪的後裔就他在同樣的境況下賣給唐豪瑟的另兩幅畢卡索作品達成協議。

《牽馬的男孩》

這些博物館原本試圖避規避所有權的轉讓要求,聲稱這一要求「毫無基礎」,並請他們從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那裡證明自己所有權的合法性。關於《煎餅磨坊》(Le Moulin de Galette)和《牽馬的男孩》(Boy Leading a Horse)這兩幅作品的最終條款並未公開,但兩幅作品仍在這兩家博物館的館藏中。

另一幅曾為孟德爾頌-巴託爾迪擁有的畢卡索作品《天使費爾南德斯·德·索託的肖像》(Angel Fernández de Soto)在1995年時由安德魯·勞埃德·韋伯基金會獲得。2010年,在同其繼承人達成協議後,這幅創作於1903年的作品以帶佣金518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68億元)的價格在倫敦佳士得拍賣中售出。

《天使費爾南德斯·德·索託的肖像》

猶太后裔與博物館的所有權之爭

孟德爾頌-巴託爾迪的後裔並不是唯一與博物館發生作品所有權之爭的猶太家族。2016年,在柏林舊國家畫廊(Alte Nationalgalerie)展出的一座名為《蘇珊娜》的大理石雕塑宣布將被歸還給猶太出版商魯道夫·莫斯(Rudolf Mosse)的繼承人,作品由韓霍德·貝佳斯(Reinhold Begas)創作。莫斯曾創辦著名自由派無黨籍報紙《柏林日報》,該報紙在納粹上臺時被迫停刊。監管柏林國家博物館(Berlin s state museums)群的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The Prussian Cultural Heritage Foundation)表示,這座1869年的雕塑將繼續作為柏林博物館借展作品,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是監管柏林國家博物館。

莫斯的女兒菲利希亞·拉赫曼-莫斯和女婿漢斯·拉赫曼-莫斯(Felicia and Hans Lachmann-Mosse)1933年逃到瑞士,後來移居美國。他們的財產,包括繼承的藝術收藏,在1934年被搶奪一空,作品被拍賣後家族沒獲得任何份額的收益。

韓霍德·貝佳斯創作的《蘇珊娜》

2012年,魯道夫·莫西的繼承人設立了「莫斯藝術歸還計劃」,追蹤他收藏中遺失的部分,其中包括馬克思·裡貝曼(Max Liebermann)、卡爾·史畢茲維格(Carl Spitzweg)、威廉·萊博(Wilhelm Leibl)、漢斯·馬卡爾特(Hans Makart)以及阿道夫·曼澤爾(Adolph Menzel)的作品。2015年,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向繼承人歸還了8件作品。

古爾夫寶藏中12世紀的聖物箱

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並非總是與猶太人達成圓滿的協議。2019年,美國最高法院受理了一批猶太藝術經銷商們的後人要求歸還古爾夫寶藏(Guelph Treasure)的訴訟,他們聲稱這些藝術品是在納粹時期重壓之下售出的,其價值至少高達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5億元)。古爾夫家族是德國貴族世家,這批古爾夫寶藏由11至15世紀的42件藝術品組成,主要包括鑲有寶石的聖物箱和十字架,其中最有價值的是一隻12世紀的聖物箱,由金、銀、銅製成,形似教堂。一戰時期,古爾夫家族對德國不倫瑞克的統治結束,20年代,家族成員開始出售古爾夫寶藏。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對於這一案件的受理提出抗議,指出該案件應該在德國境內裁定,此外,他們認為收回所有權的要求缺乏根據,因為那些藏品並非因迫害而被迫拋售。目前,對於案件的訴訟仍懸而未決。

(本文編譯自NYTimes與The Artnewspaper網站相關報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二十年來現身拍場之最重要立體派畫作——畢卡索《女子坐像》將於5月26至30日假香港蘇富比展出!
    二十年來現身拍場之最重要立體派畫作畢卡索《女子坐像
  • 來山水美術館看畢卡索
    來山水美術館看畢卡索
  • 畢卡索畫作緣何最受竊賊"青睞"?
    在這份榜單裡,畢卡索榮登榜首。   除了博物館館藏的畫作外,1989年11月,畢卡索的孫女瑪麗娜·畢卡索莊園珍藏的15幅畢卡索藏畫也被盜走,總價值則約達2000萬美元。所幸幾天後的11月9日,警方破獲了這起轟動法國的畢卡索名畫盜竊案,主謀竟是瑪麗娜家中的警衛。警方最後確認,嫌疑人在另一名休班警衛的幫助下,前一天晚上「從容」地把藝術品轉移出去,然後第二天再報警。
  • 價值1.8億畢卡索名畫被毀,網友笑噴了:這畫的是「吹風機豬」
    遊客外出旅遊不再是看山玩水,逛一些人頭攢動的著名歷史遺蹟。還可以去安靜的鄉村旅遊;去舒適的海邊度假;去刺激的遊樂園釋放內心的壓力。也很多遊客每次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或者是國家,都會去當地的博物館和美術館逛一逛。之所以去館內觀賞是因為,一座博物館見證了這座城市以及國家的曾經,也就是歷史。
  • 把畢卡索博物館帶回家
    每次孩子拿著畫要表揚時,家長就像收到了美術老師布置的作業:請從藝術角度賞析這幅畫作。雖說每個孩子都是個天生的藝術家,但是我們既不知道他們是哪個畫派的,也不知道他們創造的是什麼畫法。說得不好了,怕打擊孩子積極性,所以都只能誇,誇到詞窮就很尷尬了。天下沒有不想讓小朋友接受藝術薰陶的家長,但是市面上大多數的藝術啟蒙書只能翻閱,缺少互動,成年人時常都會覺得枯燥,更何況是小朋友。
  • 畢卡索畫作《坐在扶手椅上的女子》佳士得紐約拍賣會
    佳士得將於 10 月 6 日推出巴布羅· 畢卡索 (Pablo Picasso) 的《坐在扶手椅上的女子》(Femme dans un fauteuil, 1941 年作,估價: 2,000-3,000 萬美元),作為紐約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的領拍之作。
  • 英國美術館價值1.8億元畢卡索名畫被人惡意撕毀
    12月28日,倫敦的泰特現代美術館中,一名20歲的男子沙克爾·馬西(Shakeel Massey)把一幅價值2千萬英鎊(約人民幣1.8億元)的畫作撕毀。此畫為畢卡索1944年創作的《女子半身像》,原型是畢卡索的情人朵拉·瑪爾。美術館方面已經把這幅名畫撤下,並請專業人士對損失進行評估。目前,該男子被警方現場逮捕,並以刑事毀壞罪被起訴。
  • 畢卡索博物館——「我畫了一輩子,才畫的像個孩子」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Göteborg KonstmuseumFemme aux Bras Croisés (Woman with Folded Arms)到了玫瑰時期,畢卡索將藍色調改為粉紅色調,畫中色彩鮮明,
  • 藝術兒童暑期歐洲之旅精彩回放(1):畢卡索美術館
    藝術兒童工作室在2015年暑期尋訪歐洲的旅程中,訪問了法國和西班牙兩個國家的十多個城市,沿途拜訪了許多藝術大師的展覽館、故居、還包括建築作品、文化遺產、……這璀璨之旅的第一站就是位於巴黎的畢卡索美術館。
  • 你家的畢卡索藝術掛畫,居然能用來放音樂?
    2018年5月8日拍賣的 畢卡索《拿花籃的女孩》 1.1億美元成交一起君給大家推薦的這款由巴黎畢卡索博物館官方授權的藝術畫作它的雙重身份著實神秘,又令人驚喜第一批預售3天就已經被搶空我們也是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到了一件樣品巴黎畢卡索博物館,世界上收藏畢卡索作品最多的博物館剛拿到這件好物本君真是喜歡到痴迷畫面選用仿油畫質感的紙張,肌理感十足色彩也與原作
  • 畢卡索《藍色房間》竟然還有隱藏的第二幅作品
    2014年的時候,一組來自於菲利普斯收藏管館、康奈爾大學、國家美術館及溫特圖爾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和歷史學家們透露說,他們有了一個驚人的重大發現。在畢卡索20世紀早期畫的《藍色房間》這個作品下面隱藏了一幅畫像。多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懷疑這幅畫是否真實存在,直到最近,運用了強大的技術才足以探測到它的真實面目。
  • 看不見的城市---巴黎之奧賽美術館
    春天,讀卡爾維諾的《看不見的城市》時萌發的這個想法,當時恰好在旅行社工作,看別人去過很多城市,羅馬、巴黎、開羅、威尼斯、東京等等,每個城市都有其獨特的景觀及文化意象,城市,完美的融合了歷史、文學、藝術建築等等,有時我想,但假如我去了那個城市,會最先去哪個地方?
  • 百幅馬蒂斯與畢卡索作品被困在了澳大利亞
    位於坎培拉的澳大利亞國家藝術館館長尼克·米茨維奇(Nick Mitzevich)表示,「我們有來自全球的23家藝術機構的借展作品,包括倫敦泰特美術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巴黎畢卡索博物館的近100幅馬蒂斯與畢卡索作品。」在新冠疫情迫使藝術場所關閉大門前,坎培拉國家藝術館是展覽「馬蒂斯與畢卡索(Matisse&Picasso)」展示的地方。
  • 畢卡索與巴塞爾美術館的故事
    今天我想分享一個畢卡索與瑞士巴塞爾美術館的故事️️。✨五十多年前,巴塞爾的藝術界風起雲湧。由於財政緊張,收藏家魯道夫·施特赫林(Rudolf Staechelin)打算出售租借給巴塞爾美術館(Kunstmuseum)的兩幅畢卡索的作品(很有可能售往國外)。巴塞爾的年輕人發起了一場抵抗運動,說服該市居民投票贊成花費超過600萬法郎購買這些畫作。
  • musée Picasso | 巴黎畢卡索美術館館藏珍品
    >畢卡索美術館位於瑪萊區的一條小街上,館內共藏有3000餘件畢卡索作品,從畢卡索的繪畫到雕塑,以及書信、草圖手稿和拼貼畫等,種類非常繁多。畢卡索美術館門口的海報 素描手稿篇 畢卡索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室內場景,巧妙地表現出了19世紀末科學大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科學與宗教之間的關係。1897年,也就是畢卡索16歲的時候,完成了這幅《科學與慈悲》的創作。這件高近2米,寬約2.5米的力作是畢卡索在學院繪畫時期最有代表性的力作。無論是畫法還是題材,這件作品上有著濃厚的法國現實主義題材繪畫的特點。
  • 挪威國家美術館不只有名畫,還有雕塑、傳世名畫「吶喊」
    1/序言 北歐之行,回味無窮。風景獨特,景色優美。語言不通,交流受限。勤加學習,風景以待。 挪威國家美術館位於挪威首都奧斯陸奧爾斯夾特大街13號,收藏了各種古代與現代挪威及國外藝術作品,是挪威的美術館。挪威國家美術館初建於1837年,當時並不對外開放。
  • 遊覽博物館,奧賽美術館,欣賞自帶仙氣的雷諾瓦畫作
    在奧賽美術館收藏的近代畫作真的是非常非常多。昨天小編帶大家欣賞了莫奈的睡蓮和日出圖。他是當之無愧的印象派大師,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莫奈有一個老同學兼鐵哥兒們也是十分有名的印象派畫家。這個人就是雷諾瓦。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在奧賽美術館,欣賞自帶仙氣的雷諾瓦畫作。
  • 畢卡索畫作全集.珍貴!
    它不僅標誌著畢卡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畢卡索是位多產畫家,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37000件,包括:油畫1885幅,素描7089幅,版畫20000幅,平版畫6121幅。在1999年12月法國一家報紙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他以40%的高票當選為20世紀最偉大的十個畫家之首。
  • 美術館價值1.8億畢卡索名畫被撕毀 原型是畢卡索的情人朵拉·瑪爾
    美術館價值1.8億畢卡索名畫被撕毀 原型是畢卡索的情人朵拉·瑪爾時間:2020-01-06 10:3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美術館價值1.8億畢卡索名畫被撕毀 原型是畢卡索的情人朵拉瑪爾 最近 畢卡索名畫被撕一事引發關注 事情發生在倫敦的泰特現代美術館 一名男子把一幅價值
  • 梵谷畫作被盜!警方發現這些細節…這些被盜走的世界名畫,現在...
    ▲事發後的拉倫辛格博物館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疫情的原因,所有博物館的員工都居家隔離,因此安保系統也「罷工」了。前有畢卡索傳世之作在英國泰特美術館被人破壞,昨天梵谷的作品又被偷走,讓人不得不去思考一個問題,歐洲博物館的安保系統靠譜嗎?例如發生在2003年的「廁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