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企業拖欠工資、農民工討薪困難問題長期存在。臨近年底,拖欠農民工工資又到了高峰期。12月14日,北京市司法局發布公告,即日起至2021年2月,市司法局將開設「一窗口、一線、一網」,助力農民工維權。
據介紹,北京在市、區公共法律援助中心開通農民工專門窗口,各法律援助民辦非企業單位發揮服務農民工品牌效應,組織熱心公益、業務過硬的律師參與專項維權服務。
「12348」熱線平臺也會開通農民工維權服務專席,為通過電話進行諮詢的農民工朋友,提供專業解答和指導意見。而對屬於北京市管轄的農民工欠薪糾紛、來電群眾有法律援助、調解需求的,專席人員還會引導農民工朋友申請法律援助、人民調解。
此外,農民工群體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法律諮詢,北京法律服務網(bj.12348.gov.cn)會加強值班律師的配備,快速高效的解答農民工朋友們提出的相關問題。
在此期間,各法律援助機構還會簡化審批手續,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者和申請支付勞動報酬、工傷賠償的農民工,依法免於經濟困難審查。開闢綠色通道,加快辦理進度,將法定審批時限縮短至3個工作日,有條件的當日受理、當日審批、當日指派。對於訴訟時效、上訴期即將屆滿等緊急情況的,依法給予先行援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底是《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正式生效後的第一個年底。2020年5月1日,《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正式施行,是我國第一部保障農民工工資權益的專門性法規。
《條例》規定,農民工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通過銀行轉帳或者現金支付給農民工本人,不得以實物或者有價證券等其他形式替代;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與農民工書面約定或者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規定的工資支付周期和具體支付日期足額支付工資。
對於農民工從事較多並容易產生拖欠問題的工程建設領域,《條例》也有特別規定。施工總承包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帳戶,專項用於支付該工程建設項目農民工工資;分包單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由施工總承包單位先行清償,再依法進行追償。
對於建設單位未按約定及時足額向農民工工資專用帳戶撥付工程款中的人工費用等情形,相關部門可以責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項目停工,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劉軍勝認為,實踐中拖欠農民工工資,工資支付責任不明確、工資支付不規範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欠農民工工資未能實現根本治理,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拖欠農民工工資的違法成本過低。對此,《條例》都有所涉及。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事關社會公平正義、和諧穩定和政府公信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
記者注意到,北京市人社局每季度會公布一批存在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用人單位。根據2020年通報的內容,涉及麻辣誘惑、神舟長城等多家企業。2019年,北京共對116家用人單位的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進行了社會公布,將6家拖欠工資的用人單位列入「黑名單」,通報了54家用人單位及264名個人在工程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不良信息,對1680家用人單位進行了行政處罰並公示,
對於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的用人單位,北京市31個行政部門建立了聯合懲戒機制,凡是被對其在政府資金支持、政府採購、招投標、生產許可、資質審核、融資貸款、市場準入、稅收優惠、評優評先等方面實施聯合懲戒措施。
北京市司法局表示,會加強與勞動仲裁部門對接及溝通,對部分企業開展用工法治體檢,從源頭上減少勞動爭議。各級各類調解組織加強對屬地農民工欠薪案件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對群體性、疑難複雜的案件,完善群體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開展各類普法活動,使廣大農民工在遇到討薪難題時知道如何方便快捷地獲得公共法律服務,引導農民工尋求法律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