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跑鞋大盤點:慢跑 & 日常篇

2021-02-18 跑野大爆炸

離2021年就剩十幾天的時間了,相信大家也發現跑野開始了對2020年的跑步運動進行年終總結。

跑鞋是這幾年備受熱議的一個話題,越來越多的跑者開始喜歡研究跑鞋,隨著科技在這個行業的迅速提升,這塊的競爭也日益激烈,有些品牌「上位」了,也有些品牌在努力做出變化。

我們把跑鞋分為三類,盤點2020年推出的新款跑鞋,把跑野認為值得一跑的推薦給大家,並選出獲得2020年跑野之選的跑鞋。

先為大家推薦的是慢跑&日常類跑鞋,雖然這些跑鞋沒有競速碳板跑鞋那麼亮眼,但卻是所有跑者必不可少的一類跑鞋,也是每年銷售量最多的一個分類。在這個分類中,希望你能找到一雙或多雙適合日常通勤,慢跑甚至LSD的跑鞋。

前掌厚度:22mm

後掌厚度:30mm

跑鞋重量(US9):272g

在2020年剛開始的時候,耐克開始強勢推出React Infinity Run,並大膽地以減少受傷風險為賣點做宣傳,但也有不少人不清楚這是與Structure 22進行的對比實驗得出的數據。

加厚的React中底以及穩定的後跟設計讓Infinity Run有了舒適的腳感,再加上有多種配色可選以及Nike的品牌屬性加成,讓很多跑者喜歡上了這雙跑鞋。

當然有部分腳型不適合Infinity Run(中足偏窄)的鉤子粉也可以選擇耐克的萬金油Pegasus 37,慢跑上速度皆可。這款鞋即將推出第二代,不知道會發生哪些變化。 

前掌厚度:24.5mm

後掌厚度:32.5mm

跑鞋重量(US9):315g

Triumph 18——勝利18是Saucony的頂級緩衝款跑鞋。

採用全掌PWRRUN+的TPU中底材料,這個材料Saucony研究開發了5年,提供了出色的緩衝性能同時又不會柔軟洩力,鞋墊下方薄薄的一層PWRRUN+也是Saucony多年提升腳感的訣竅。

勝利18的鞋面延續了Saucony的優良傳統,內裡採用的是FORMFIT動態適應系統,讓鞋身適應大多數跑者的腳。

   

前掌厚度:34mm

後掌厚度:38mm

跑鞋重量(US9):295g

我們儘量沒有選擇一個品牌的多雙系列的跑鞋,但Endorphin Shift啡迅也確實值得推薦,與勝利18不同,啡迅的中底材料是自家調校的PWRRUN。

雖然是EVA材料,但啡迅僅靠中底厚度和形狀實現了SPEEDROLL滾動推進科技。這也讓啡迅有了超越常規慢跑鞋的特性:可以慢跑也可以藉助比較明顯的向前滾動的趨勢跑一些慢跑之後的加速跑。

前掌厚度:30mm

後掌厚度:38mm

跑鞋重量(US9.5):345g

在其他品牌瘋狂加速著材料開發時,美津濃的節奏有些過於沉穩了:終於在今年終於推出了MIZUNO ENERZY系列中底材料。

WAVE SKY NEO並沒有常規的WAVE板材,而是讓兩種不同密度中底通過波浪構造相互作用帶來緩震與穩定,上層中底為U4icX,下層為全新的MIZUNO ENERZY,MIZUNO ENERZY core材料嵌上層中底內。

這樣的三明治中底堆疊讓WAVE SKY NEO的腳感極佳,但一體式的鞋舌鞋面讓這雙鞋出乎意料的緊,建議想要嘗試這雙跑鞋的跑者加半碼或一碼選購。

CLIFTON系列依然是HOKA ONE ONE適用性最為廣泛的跑鞋,上至其精英運動員賽中,下至大體重跑者的慢跑,都有CLIFTON的身影。CLIFTON 7的厚底,嵌入式鞋床與滾動感依然是它的性能優點。今年的CLIFTON 7升級並不是特別大,大底中底都延續上一代的設計,鞋面主要更改了後跟的設計,鞋提有了一個尖尖的屁股。CLIFTON推出的配色顏值都很不錯,也能看出這幾年HOKA ONE ONE被時尚品牌集團收購之後的戰略轉型。 1080 v10應該是今年國內的New Balance推廣的最為用力的一雙跑鞋了。1080是New Balance旗下最經典的緩衝型跑鞋,這一代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中底改用了Fresh Foam的升級版Fresh Foam X,鞋面也創造性地改成了飛線式鞋面,鞋子比上一代更輕,達到了270g左右。受訪大體重跑者給予了1080 v10很不錯的評價,很適合日常穿著,跑稍微長一點的距離也比較舒服。但還有一些跑者反饋前掌的鞋面偏軟,支撐性不足,裡程久了,中底的性能會略有下降。 這是本文中唯一一雙國產跑鞋,也是唯一一雙碳板跑鞋,並且有兩片碳板。但請記住這是一雙慢跑鞋,主打的就是日常慢跑。絕影的雙層碳板——弜科技的作用也是為了提升鞋子的緩衝性能,再搭配上回彈出色的E-PEBAX䨻中底材料,都讓絕影的腳感與傳統慢跑鞋有所不同。另外還配有減配版絕影Essential能夠讓更多好奇弜科技的跑者嘗試。由於鞋子的製造材料(碳板+䨻)以及工藝都讓鞋子的成本增高,所以絕影的售價不低,另外也希望下一代能在鞋面上有所改進。 有別於Kayano主打穩定支撐作用,NIMBUS才是ASICS正統的緩衝跑鞋,NIMBUS 22比前一代更軟,也更符合現如今跑者的需求,在剛剛上腳時就能有舒適的體驗。在Nimbus 22也能看到日本品牌在跑鞋變革浪潮中的倔強,堅持一個系列的初心,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做改動,以不變應萬變。 不管風起雲湧,ULTRABOOST依然是adidas的王牌跑鞋,銷量大,推廣力度足夠,更重要的是,ULTRABOOST的全掌boost中底材料+馬牌大底橡膠依然是非常吸引大眾跑者甚至是普通群眾的配置。適合日常慢跑甚至「走路舒服」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屬性,而ULTRABOOST 20的顏值依然在線,而且還不斷的推出聯名,夏季版本,冬季版本等等。這幾點都是這雙adidas跑鞋能夠獲得提名的原因。 獲獎理由:極具創新的雙碳板與兩層䨻的組合,誰與爭鋒?獲獎理由:雖然1299的定價讓人有些望而卻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量大多配色的型號逐漸地下調價格,現在甚至可以用低於400RMB的價錢買到,還等什麼,拿起手機買買買!獲獎理由:在各個方面的體驗都很舒適,尤其是勝利18的全掌PWRRUN+中底,讓鞋子有了恰到好處的回彈與緩衝,並且耐久性優於傳統的EVA材料,確實也很符合「跑者的頭等艙」的宣傳口號。今年你最喜歡穿哪雙鞋慢跑呢?來分享一下你的選擇吧。敬請期待下一篇跑鞋盤點:進階 & 速度類跑鞋。


相關焦點

  • 2018年度「重量級」跑鞋大盤點
    而在跑鞋界,對鞋重的認識就比較全面和清晰,各大品牌對一些側重於保護的「重量級」跑鞋的重視程度超過了輕量跑鞋,業內也經常把300克(US 9碼)作為「重量級」跑鞋的分界線,這些「重量級」跑鞋往往可以提供全面的保護,比較適合進行長距離慢跑訓練。對於一些資深跑者來說,這類跑鞋用作放鬆跑和恢復跑都是不錯的選擇,而對於普通跑者來說,這類跑鞋用作日常主力跑鞋會得到很好的保護。
  • 2018下半年新品跑鞋盤點:5大品牌大PK
    網易體育8月16日報導:2018年業已過去大半
  • 亞瑟士哪款跑鞋適合慢跑?
    「老中青」三代,各選一雙簡單介紹一下——Gel-Kayano主要科技:GEL緩震膠、Metaclutch後跟穩定、Flytefoam中底、Duomax防外翻穩定支撐適合足型:正常足/外翻足建議體重:正常體重/大體重(男子80公斤以上,女子65kg以上)適合人群:入門級的慢跑者,日常跑步健身/慢跑訓練用鞋;如用於馬拉松,建議完賽時間在500-600間選手穿著
  • 跑鞋|慢跑伴侶 Saucony Endorphin Shift
    但由於時間關係,我們當時並沒有出關於Endorphin Shift的測評,本期,自然是彌補這一遺憾,填補上Endorphin系列測評的最後一塊拼圖,讓我們來看看這雙更貼合跑者日常慢跑的
  • 盤點2020年極具性價比的跑鞋,入手不虧!
    那麼2020年,整個國內市場上究竟有哪些極富性價比的跑鞋呢?阿迪達斯 波士頓(Boston)9波士頓9絕對是「萬金油」跑鞋了,只要你不是純萌新,但凡跑過一段時間的人都可以很好地駕馭住它的。它的下限要求很低,上限發展也很高。在預算不夠的前提下,如果沒有其他更合適的跑鞋,它甚至可以被穿上馬拉松的賽場。
  • 跑步的人穿什麼樣的跑鞋——Nike篇
    屬於頂級緩震型跑鞋,具備非常優秀的包裹感和緩震性能,不過鞋款略顯「笨重」,而且回彈和支撐性都偏弱。適合正常足、正常步態的跑友進行日常休閒慢跑。全掌外露的半透明氣墊是亮點,外觀時尚,非常適合時尚穿搭。適合正常足、高足弓人群進行日常休閒慢跑和訓練,鞋款的緩震性非常好,但是大底不耐磨,不建議長距離跑步。Lunar Glide 9
  • 跑步健身,但專業跑鞋太貴?日常慢跑,買這3雙更實惠
    每天晚上慢跑、間歇跑,跑上個幾十分鐘的,也就這樣了。但這都不是瞎穿鞋跑步的理由,為了膝蓋,不求多專業,起碼得有一雙像樣的跑鞋。那麼,今天我就針對這一情況,為大家推薦幾款實惠好用的跑鞋。李寧 嵐作為李寧在夏季的一款主推跑鞋,李寧嵐的定位是緩震系跑鞋。Lightfoam材料作為中底,擁有良好的緩震功能。而這一材料,也在很多其他李寧跑鞋的身上經過了市場的考驗。
  • 慢跑之王—Asics亞瑟士跑鞋選購指南
    ASICS的名字取自著名的拉丁格言「AnimaSana in Corpore Sano」,以其中每個單詞的首字母拼合而成。作為一雙日常慢跑鞋,在重量上300多克是不錯的設定。GT-10002的中底流線感很強,清晰的彎曲槽的設計使得其與國內的運動鞋有很大的區別,作為基礎款,滿足了跑步新人日常慢跑的需求。
  • 【經驗】慢跑之王:Asics亞瑟士 亞瑟士跑鞋選購經驗
    作為一雙日常慢跑鞋,在重量上300多克是不錯的設定。GT-10002的中底流線感很強,清晰的彎曲槽的設計使得其與國內的運動鞋有很大的區別,作為基礎款,滿足了跑步新人日常慢跑的需求。 比較適合運動量比較大,體重也比較重,腳跟內側先磨損或者是前掌內側先磨損的人。08和09連續兩年,GEL-KAYANO 14 和15分別被《跑者世界》(Runner's World)評選為年度最佳跑鞋。
  • 比NB還NB的慢跑之王—Asics亞瑟士跑鞋選購指南
    ASICS的名字取自著名的拉丁格言「AnimaSana in Corpore Sano」,以其中每個單詞的首字母拼合而成。 作為一雙日常慢跑鞋,在重量上300多克是不錯的設定。GT-10002的中底流線感很強,清晰的彎曲槽的設計使得其與國內的運動鞋有很大的區別,作為基礎款,滿足了跑步新人日常慢跑的需求。 GT-10002 冰帆海淘價¥583 國內售價¥990
  • 盤點4款性價比國產跑鞋,全都不超400元,跑步也可以不燒錢
    其實任何一項運動都可以燒錢也可以節儉,像跑步除了衣服、鞋子、跑鞋這三件套,其他配件是可有可無的,而跑鞋的價格也可高可低,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選到適合自己的跑鞋。下面我們就盤點出4款非常經典的國產跑鞋,它們的價格適中,在跑步圈也具有很不錯的口碑,很有可能就是你想要的!
  • 從慢跑到競速一應俱全,不可錯過的New Balance跑鞋矩陣 | 內有福利
    就具體的性能表現而言,Propel緩震出色但回彈稍顯不足,鞋重的問題使Propel更偏日常慢跑訓練穿著。而Rebel輕量回彈,42碼鞋重193g,媲美頂級馬鞋的重量,相較適合進行一些較快速度的練習,如節奏or漸快等。除卻上述鞋款,FuelCell系列中相較還不錯的新品鞋款是今年推出的Prism。
  • 夏季清爽跑鞋推薦---PUMA篇
    今天為大家帶來PUMA旗下適宜酷熱天氣穿著的跑鞋系列
  • 跑鞋別亂買,不同跑鞋對應不同人群,那些年亂買鞋的習慣該改改了
    除開越野跑鞋外,一般來說我們都把跑鞋分為競速、訓練和慢跑三大類。其中,訓練和競速跑鞋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相似性的,最大的區別前者較為注重提速和使用壽命,而後者可以為了提速效率捨棄使用壽命。好,接下來我們詳細說說這三類跑鞋各自的特點。競速跑鞋顧名思義,就是和速度有關係的跑鞋。這類跑鞋從設計之初,就是抱著如何儘可能提高跑者速度的理念的。
  • 推薦 | Running Warehouse 2020最佳跑鞋評選
    近日,Running Warehouse* 評選出了迄今為止他們所認為的2020最佳跑鞋,雖說有一些最佳我個人並不是很苟同,但是也分享出來給各位做個參考,看看是否也是你心中的最佳跑鞋。* Running Warehouse是全美最大的跑鞋網站,通俗易懂的說就是國外買跑鞋的首選可能不是品牌的官網而是 Running Warehouse。
  • 慢跑、快跑、比賽!三種不同場景,跑鞋你該這樣選
    我們今天就從跑鞋說起。慢跑、快跑、比賽,三種不同的運動場景,你該這樣選擇——01 慢跑鞋適用人群:初級跑者/普通跑者使用場景:日常休閒跑步/恢復跑配速:跑鞋特徵:鞋跟多數垂直於地面,與慢跑鞋有非常大的差異;鞋底較厚,鞋幫和鞋身都具有一定的硬度,對於足部有非常好的保護和支撐作用。
  • 暢跑雲端:2020年On(昂跑)跑鞋矩陣及挑選攻略
    2012年:4月,On發布Cloudracer競速賽跑鞋。10月,On登上《華爾街日報》,被譽為革命性的跑鞋。2017年:7月,Cloudflash和 Cloudrush兩款競速跑鞋相繼問世,再次強調On提升運動表現的設計核心。其中, Cloudflash榮獲ISPO2017年度運動產品大獎。11月,Cloud全新升級,同時發布針對日常跑步及訓練而設計的全新鞋款 Cloud X。
  • 2020年brooks—brooks跑鞋
    今天是2020年的12月26日22:30分,時間如梭,坎坷艱難的20020年即將成為過去,我們即將迎來嶄新的2021年,希望在新的一年裡,多一些快樂
  • 星光璀璨,如星閃耀:2020李寧星耀跑鞋實測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巖小胖_小巖2020年1月1日,新年伊始,入手新年第一雙跑鞋,鞋如其名,有PU亮光包膜的加持,閃耀如星。顏值沒的說。前言,李寧星耀屬於春季跑跑鞋,從材料選材上,相對冬季跑鞋透氣了很多,輕薄很多。相對於夏季跑鞋,鞋身重量整體相比會偏重,但相對包裹性強。
  • 20公裡以內日常訓練和慢跑:ASICS亞瑟士 fuzeX 跑鞋評測
    而今天的主角,這fuzeX跑鞋,相信很多跑友就不太了解了。這fuzeX其實是今年年初發布的全新系列,突破了以往鞋款的外型,主打時尚設計與功能性,並且鞋子的中底是全新研發的材料——fuzeGEL這種材料是亞瑟士緩震膠的一種全新形態,官方說法是為了那些追求多功能、不同可能性的跑友們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