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和改造的選擇中,東郊記憶的前身紅光電子管廠是個幸運兒

2020-12-18 dinhoidinh

似乎每個城市都有幾個舊廠房改造後的文創街區,最早被大家熟知的要數北京的798了,而去過成都的朋友,東郊記憶一定不能錯過。在感受成都「慢」的同時,在東郊記憶裡你還能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老成都。

東郊記憶被稱為「 中國的倫敦西區」,前身是原國營紅光電子管廠,後來改造成成都東區音樂公園,直到2012年11月1日才升級更名為東郊記憶。這裡主要分為東郊記憶館、星光牆、火車頭廣場、錦頌東方藝術展覽中心等幾大部分。

可以說東郊記憶的老廠房是那個年代的時代標記,那時候整個國家都在埋頭搞生產,在城市的邊緣建起了一個又一個的工廠,而二八大槓、紅磚房、大煙囪、水塔,乃至重工業的綠皮火車……似乎也成了那個年代的標誌記憶。

而八零後的孩子們也多是在這些廠房和生活區內長大的,記憶中沒時間陪我們的父母工作的工廠大概都長那個樣子吧。時代變了,生產技術落後就必然被淘汰,工人下崗了,那麼廠房呢?大部分是閒置的。在被推平重建和改造保留兩種結局中,東郊記憶的前身國營紅光電子管廠是個幸運兒。工業遺址的魅力就是讓人們在憶往昔中感受時代的變遷。

東郊記憶保留了許多原國營紅光電子管廠的建築,像高聳的水塔、灰撲撲卻一柱擎天的瞭望塔,在樓房間「穿梭行走」的管道,外牆斑駁的樓房等等,十足的工業風。

老廠房當然少不了大煙囪了,記憶中爸爸的工廠也是有一座大煙囪,似乎像一個工廠的老大哥一樣矗立在哪兒,監督著每個廠區的工作。

東郊記憶裡邊匯集了大批的時尚機構、文化藝術機構,所以走在裡邊,時尚元素和藝術元素隨處可見。

雖然建築是舊的,但是畫在上面的塗鴉卻賦予了新的生命力,瞬間變得炫酷起來。

在這些老廠房裡邊,還建起了生活美學館。一個個構思巧妙的家具和生活用品打開了新世界,原來生活還可以這樣美。

這裡還有一條記憶長廊,記載了這個園區發展的前世今生,令人無限回憶。

在園區隨便瞎逛,就逛到了火車頭廣場。這裡展示的是 四川 境內第一批蒸汽式火車頭和兩節綠皮車廂。雖然現在人們出行都是動車高鐵了,但記憶裡想起的總是那咔嚓咔嚓的軲轆聲和慢悠悠的綠色身軀。

最後要說的就是拍照的事了。這裡不愁找不到好的拍攝點,記得穿得青春一點,記得笑容張揚一點,記得pose隨意一點,整條街最靚的仔就是你啦!

當人們走進這裡不僅僅是為了喝個飲料,或是拍幾張發朋友圈的照片,而是體驗另一種成都「慢」讓身體和心靈都慢下來,看著歷史巨輪碾壓的痕跡,思考當下的生活……

【小貼士】

門票:免費

地址: 成都 市成華區建設南路中段4號(近 成都 工業博物館)

相關焦點

  • 6個自駕遊景點攻略推薦,成都周邊2日自駕遊去哪裡好玩
    這裡除了被改造成攝影工作室的房間,還是有很多本地居民住在這裡,每天面對這麼多人在他們家門口「擺拍」,他們也沒有很厭煩什麼的。二、西村大院西村大院位於成都青羊區貝森北路1號,是一個集運動、休閒、辦公為一體的創意園區。那個最著名的樓頂跑道就在這裡!整個大院圍繞著大片的綠茵草地而建設,周圍一圈排布了眾多的創意店鋪和工作室 。
  • 貴在行走丨在舊廠房中品讀「工業符號」
    大紅燈籠高高掛,林立的紅磚廠房和具有工業符號感的建築物保留著五十年代原蘇聯援建的風貌,隨處可見的領袖語錄和各種標語口號,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經濟和政治的遺留產物,數十米高的煙囪讓人無法想像當年有著怎樣震耳欲聾的轟鳴……如今,這裡已經大變模樣,由原紅光電子管廠舊址修建而成,進入東郊記憶景區大門,仿佛置身於另外一個世界,這裡沒有車水馬龍,沒有城市喧囂,只有屬於你自己的世界——這裡處處都是前蘇聯援建的辦公樓
  • 尋找身邊老物件 這裡有城市發展中留下的溫度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以前我們家附近就是這個樣子……」此前,一場特別的展覽在成都市成華區府青路街道文德社區舉行,展出的老照片和老物件,都是由當地居民提供的,喚起了不少來參觀的居民的熟悉的回憶。隨著城市的發展變化,周邊面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保留的一些痕跡,依然能看出曾經這裡的工業輝煌,也是這裡一代人的青春記憶。今年,由文德社區發起、成都小籠包助聾公益服務中心承接的社區文化項目「回歸-你我身邊的文德記憶」,致力於通過收集社區老舊物品、挖掘居民故事,保留下本土文化,喚起居民的共情。
  • 來東郊記憶,一起「比心」!
    「寂靜」已經過去東郊記憶藝術區的熱鬧已經回歸久違的「玩笑話」、麻溜的四川方言......滑滑板、拍抖音......在東郊記憶藝術區有老成都的煙火氣也有年輕人的朝氣與活力5.20即將到來東郊記憶藝術區新一輪活動已經開啟想要「告白」就趁現在 「比心2020」作品徵集
  • 廢廠房大改造,整個城市的創意全在這裡
    但這片土地並沒有一直荒廢下去,早在1999年政府就將這裡進行藝術改造,成為了臺北市最新的文藝地標。因是製酒的工廠,到現在好像還依稀聞得到淡淡的酒味。園內的樹木和廠房一樣有著滄桑感,卻又顯得如此親民。臺北大大小小的展覽都會在文創園舉辦,你總能碰上一個你喜歡的展覽。
  • 去成都的時候,不要再擠寬窄巷子和春熙路啦!
    ①——東郊記憶東郊的記憶是在紅光電子廠的舊地址上改造的,裡面有很多以前的蘇聯辦公樓,還有紅磚工廠,還有以前留下的列車頭還有鐵軌,在古老的記憶裡,有很多新的東西和動漫中的元素,時尚與傳統的結合,是川版的798。
  • 綠野遺蹤,尋訪廣安華鎣「三線」建設時期紅光儀器廠遺址
    因此當「詩與遠方」群裡彈出的紅光遺址採風活動時,就如送上了秋天裡的第一杯奶茶,溫馨中又讓人瞬間充滿了活力。只有那一片雜草叢生中的旺盛生機和滿目瘡痍的破敗舊樓,形成非常強烈的視覺對比。或許只有曾經生活於此的人,才會有更深刻的感悟,那段記憶中永不褪色的崢嶸歲月。
  • 被低估的重慶小眾景點:鵝嶺二廠文創園,前身是民國印鈔廠
    重慶鵝嶺二廠文創園雖是一個新的景點,但卻有濃厚的歷史韻味,這得益於它內部的那些建築。曾經,這裡是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的印鈔廠,所以修建了許多高大的廠房,在歷史的進程中,後來又轉型成印刷廠。隨著重慶的快速發展,這些老廠房就荒廢了,是全部拆掉重建,還是保留下來再改造,它正在等待著蛻變。
  • 《少數幸運兒》又跳票了 玩家等不及可選擇退款
    《少數幸運兒》又跳票了 玩家等不及可選擇退款 時間:2018-01-20 11:08:13 來源:3DM新聞組-druiber
  • 東郊記憶改方艙醫院?權威闢謠來了
    不過細節各有出入:一位網友發布的視頻中,疑似鍾南山院士的男子在火車上,字幕稱「12月7日鍾南山趕到四川成都」。另外兩名網友發布的視頻中,疑似鍾南山院士的男子在室外與他人鼓掌互動,字幕稱「2020年12月8日 成都」。
  • 老四川的記憶:生產魚雷機、瞄準設備、射擊儀的348廠
    從1965年開始,在四川的華鎣山區先後布局了十餘家軍工企業,今天我們來講講其中的國營紅光儀器廠(348廠)。國營紅光儀器廠,軍工代號為348廠,1965年10月開始在廣安縣祿市公社猴兒溝原廢棄煉鐵高爐基礎上開工建設,1966年8月投入生產。因紅光廠的進駐,該地誕生了新的地名紅光,並一直沿用至今。
  • 「復·始——後傳統藝術季」將亮相成都東郊記憶藝術區
    由藝文立方(成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的「復·始——後傳統藝術季」將於9月20日亮相成都東郊記憶藝術區。本次藝術季的展覽場地坐落於成都東郊記憶——國際藝術展覽中心。作為園區內最大的多功能展覽場館,總面積約5000平方米。
  • 上個世紀40年代,沒有人不想進廠
    而說到廠,在重慶老一輩兒心裡,最能馬上勾起回憶的便是|重鋼廠|。重鋼廠的前身是漢陽鐵廠。在1938年3月,逆江而上,遷渝重建,實現了中華民族鋼鐵工業的戰略大轉移。重鋼廠,見證著中華民族鋼鐵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史。
  • 昔日舊工廠今朝夢工廠 國棉五廠為青島人留住鄉愁與記憶
    從小眾打卡勝地到時尚藝術街區,紡織谷利用老國棉五廠饋贈的老廠房,活出了新的「藝術人生」,並為城市源源不斷地輸出著「生活美學」。 改造升級是老國棉五廠沒落中的希望 紡織被譽為青島的母親工業。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中國紡織業一直有「上青天」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