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強大的人,總能在歲月浮沉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三不怕」,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1
不怕被人討厭,懂得拒絕別人,活得不糾結。
生活中被「不好意思」耽誤的人,不在少數。因為怕被人討厭而小心翼翼,基本上不拒絕任何人請求,過得無比累。
身邊處處可見這樣的人,對於別人的請求不太情願去做但又不好意思拒絕。
答應別人,自己的內心愉悅不起來;拒絕別人,又不好意思,難於開口說拒絕。
為什麼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會拒絕?
怕傷害彼此的感情 。
如果因為一次拒絕就傷害了感情,那這就不是真的感情。
前幾天遇到朋友老張,他說他有個同學,跟他借錢買房,他沒有借,結果好像對方很不爽,兩個人感情就疏遠了。
我告訴他:「那樣的感情,沒有也罷。因為對方只會顧自己的需要,從不會站在你的位置上替你想。」
很多人不拒絕別人,還因為害怕衝突,因為再好的拒絕方式也是拒絕,只要拒絕就是一種情感的衝突,很多人不敢面對這種衝突。
心裡全是氣,全是不爽,但還是和和氣氣接受別人的無理要求。
真正的強大,從不怕被人討厭,學會拒絕別人開始。
日劇《被討厭的勇氣》中有這樣一幕,女主蘭子在蛋糕店排隊買蛋糕,這時一個小女孩衝到櫥窗前興奮地喊,「我要吃草莓蛋糕!」
這時櫥窗裡只剩最後一塊草莓蛋糕了,雖然小女孩被媽媽拖回了隊尾,但排在前面的大人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其他種類。
氣氛十分融洽,直到排到蘭子這裡:蘭子買走了草莓蛋糕。
小女孩「哇」地一聲哭出來,周圍人驚愕地望著蘭子:這個人也太不懂社會規則了。
蘭子在吃下最後那塊草莓蛋糕後的內心獨白:「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可以主宰,我們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著。」
其實蘭子一沒有插隊,二有拒絕他人的權利,她沒有達到的社會規則是什麼?
是討人喜歡。你要討別人的喜歡,就要舍掉自己的喜歡。
現實中,很多人即使是委曲求全,也要經營好「討喜」的人設,即使很多時候他們並不樂於這樣做。
為了不讓別人失落,義無反顧地答應別人,這會讓他們有一種被需要的感覺,從而獲得別人的認同。
然而這種付出很容易讓對方變成了理所當然,不僅沒有得不到回報和理解,還變成了吃了不討好的事。
作家蔣方舟有句話說得很好,「真正能夠欣賞你的人,永遠欣賞的是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故作謙卑和故作討喜的樣子。」
三毛曾說過:「不要害怕拒絕別人,因為當一個人開口提出要求的時候,他的心裡根本預備好了兩種答案,所以你給他任何一種答案,都是在他意料之中的。」
懂得拒絕別人,就意味著你的時間和精力不會被他人隨意佔用,能夠很好得掌控自己的生活。
很多時候,拒絕可以不拉著臉,不說狠話,不動聲色地回絕更好。懂得這樣的拒絕,我們便可以減掉許多不必要的痛苦和煩惱。
如果能幫別人,就應該幫,但是如果很為難,就不要勉強,要在第一時間告訴對方你幫不了忙,這樣他們會趕快想別的辦法。
及時明確的拒絕,不僅不是傷害,更是對彼此的尊重。既不會勉強自己,也不會降低他人的期望值,讓他有時間有準備去尋求另一種解決方案。
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幫不了對方的忙,但是不好意思拒絕,反而希望通過拖延的方式,讓對方自己領會。其實這是一種害人害己的方式。
對方找你幫忙,沒有得到你明確的否定或肯定,就會抱有希望,覺得可以再爭取。這便耽誤了他去想其它辦法,很可能最後就因為你的拖延,影響了事情的結果。
我自己就經歷過類似的事。有一次,單位舉辦一個活動,需要弄一張海報,大概有四天的時間準備。朋友李良剛好在做這一塊,我心想來得及,就問朋友李良能不能幫忙做這件事。
當天,他給我的回答是:今天有點忙,明天回復我。我說沒問題 ,準備明天和他好好聊聊。
結果第二天我再找他的時候,他又說,今天還在忙,實在不好意思。我心想既然找他了,就別再找其他人了,時間也夠,就再等他一天。
到了第三天,我打電話給他,想好好聊聊這件事,結果他這時才告訴我實情:最近實在抽不出時間來弄,實在不好意思。
聽完他的話,我強忍著憤怒掛了電話。那時候我心裡就在想:以後再也不和這種人打交道了。
其實別人在找你幫忙的時候,肯定已經做好心理準備會被拒絕,知道你幫不上忙後就會去想其它的辦法。如果你明明幫不上忙,卻要給對方希望,既耽誤了別人的事,又讓自己失信於人,在別人那裡留下不好的印象。
拒絕別人並不會惹怒別人,答應了不去做,才會讓別人發怒。
不管什麼時候,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所以在你不忍心拒絕的時候,請認真想一想:我這樣做,是否反而耽誤了對方的時間?
拒絕別人,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千萬不要拖泥帶水。
乾脆地拒絕別人,不僅可以保護自己選擇的自由,也是尊重雙方的時間成本。
真正的強大,不是你擁有了多少,而是你敢於拒絕多少。
前段時間韓雪上了熱搜,原因是老相識的何炅和韓雪,他們一起錄過一期節目,錄完節目之後何炅請韓雪一起吃個飯,但韓雪拒絕了,說是要回家寫作業。
毋庸置疑,韓雪的自律極強。但能夠拒絕老相識何炅的邀請,說明她也是懂得拒絕的,能夠去做自認為更有意義的事。
太宰治曾在書中這樣寫道:「我的不幸,恰恰在於缺乏拒絕的能力。」
雖然有些時候,拒絕可能會傷害別人,可不拒絕傷害的將是自己。
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一定是會拒絕別人的人。
2
不怕別人的眼光,活出了自己。
多少人因為害怕別人的眼光,過得循規蹈矩,不敢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很多時候活成了別人期待的樣子。
每個在意別人眼光的人,都有一顆玻璃心。
為了成為別人期待的的樣子,他們不惜按別人的想法去做人做事。
一旦遭到別人的否定,內心便會極其不安。
畢竟生活是自己的,你無法,也無需取悅所有人。
你即使再努力,做得再好,也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
我們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著,同樣,他人也不是為了回應我們的期待而存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別人的意願歸別人,自己的人生歸自己,你不必活成別人喜歡的模樣。
前段時間,演員李若彤發了一條微博,引起眾多網友討論:「今天看到很多關於女性的討論,作為一個未婚的成熟女性,我的評論、私信,每一天都在收到這樣的問題,你為什麼還不結婚?我想說,為何一定要結婚?或許沒有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不結婚總比找錯了湊活湊活強吧!」
其實,李若彤發這條微博是有原因。
在這之前,舞蹈家楊麗萍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一段吃火鍋的視頻,有人在視頻下方這樣評論道:
「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讓你再年輕30歲,到了100歲,你的容顏難道還能保持30歲樣子,即使你再美再優秀都是逃不過歲月的摧殘,到了90歲,兒孫滿堂那種天倫之樂。」
這條評論,有上萬人點讚。
一直以來,楊麗萍的人生都是頗有爭議。
就像這條評論裡說的那樣: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就是沒一個兒女。
這件事持續發酵,不少女明星站出來聲援楊麗萍,於是便有了李若彤的那條微博。
這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每個人的人生也都是獨一無二的,這就意味著人生沒有標準的模板,不是到了一定年齡就要結婚的,也不是每個人都要結婚生子,兒孫滿堂的。
你是誰,不需要被別人來定義,也不需要活在別人的眼光裡。
你只要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就夠了。
天王劉德華剛出道時,曾經是一個跑龍套的演員。
有一次,劉德華和林子祥、周潤發等人一起去參與電影的拍攝。
在路上乘車時,眾人覺得時間很難熬,想找點樂子打發一下時間。
於是有人提議在車上唱歌,活躍一下氣氛。
劉德華自告奮勇地說:「我唱歌給大家聽,怎麼樣?」
這時候,不少人在暗中嘲笑,對他指指點點。
有人認為,一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夥,在香港樂壇的大佬們面前唱歌,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
然而,劉德華並不害怕別人的眼光,甚至對林子祥說:「我就翻唱兩首你的歌,請你多指教。」
劉德華唱完後,林子祥說:「你的嗓音很特別,很有磁性,以後有機會來我的錄音棚試試吧。」
此後,劉德華真的經常跑去林子祥的錄音棚試唱。
在林子祥的指點下,劉德華更是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了樂壇的新一代天王。
劉德華在一次訪談節目中,談起自己的這段經歷時,笑著說:「我當時臉皮可真夠厚的。」
因為不害怕別人的眼光,勇敢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劉德華的人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不會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眼光和評價。
因為他懂得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別人掌控自己的人生。
兩年前,我決定去嘗試自媒體寫作。
知道這事的人都在嘲笑我,投以質疑的目光,一個中年人發什麼瘋現在要去學自媒體寫作?寫文章需要有文字基礎,大學畢業都十多年了,現在才學是不是太晚了?
但是寫文章一直是我大學的業餘愛好,只是這些年沒有堅持下來而已,現在正巧趕上了自媒體時代,時間充裕,經濟條件也允許,正好可以嘗試一下。
雖然有很多人不解,但是我根本不在意,我覺得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好。
我沒有活在別人的眼光裡,不過分在意別人對我的評價,我只管去讀去寫,經過兩年多的不懈堅持,我的自媒體寫作已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過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就像戴著枷鎖前行,那樣會活得很累。
3
不怕丟面子,活出了裡子。
俗話說:「人要臉,樹要皮。」
愛面子是件好事,意味著一個人有羞恥心、有上進心。
但為了面子折了裡子,為了面子過不好日子,卻無疑是得不償失。
面子是世間最難放下,又最徒有其表的東西。
鄭淵潔說:「要面子的結果,大都是沒面子。」
越是在乎面子的人,越容易在人前丟面子。
因為面子是給別人看的,日子才是自己的。
古人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日子過的好不好,只有自己心裡最清楚。
當中的苦辣酸甜、家長裡短,都不足為外人道。
楊絳先生說:「我們曾經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面子再重要,也比不上過好日子。
一個人內心越脆弱,就越把面子當回事。
好面子,恰恰體現出一個人的膚淺與不自信。
俗話說得好:「死要面子活受罪。」
有的人被「丟面子」害慘了,例如項羽,他打了敗仗,頓感「無顏見江東父老」,便捨棄了自己的性命,自刎烏江。
有的人,明明知道對方說得對,卻因為怕丟面子,故意給別人一個難堪, 例如美國前總統伍德羅·威爾遜。他對助理豪斯說:「在我願意聽廢話的時候,我會再次請你來的。」
原因是豪斯給他的建議雖然很高明,但在諫言時自鳴得意,手舞足蹈,沒有顧及他的面子,其實後來總統採納了豪斯的建議。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地攤經濟挺火的,很多人蠢蠢欲動,但也僅僅是在心裡想一想而已,只是有這樣的想法,並沒有真的付諸行動。
為什麼呢?
有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怕丟面子,覺得擺地攤沒面子,要是被熟人看到了,就太尷尬。
有的人則將每一次的「丟面子」都看作是一種歷練 ,將每一次的「丟面子」都視為一種成長。
只有不怕「丟面子」的人,才能更好地成長。
《一代宗師》有句話:「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裡子。
而只有裡子,才能贏得真正的面子。」
面子是靠自己掙來的。
當你憑藉自己的努力,過上了好日子,面子自然而然也就有了。
李嘉誠曾說:「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懂事了;當你用錢賺回面子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成功了;當你用面子可以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是人物了;當你還停留在那裡喝酒、吹牛,不懂裝懂,只愛面子的時候,說明你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早已放下了面子。
自3月19日,羅永浩宣布進軍電商直播以來,網上就不缺失望嘲諷的聲音。
「你還是說相聲比較好」,「羅永浩你變了!」,「中年男人的妥協」……
身為中國第一代網紅,商界的情懷大佬,羅永浩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理想主義者代言人。
如今想靠直播撈錢,又有人站出來嘲笑:「老羅終於活成了他自己年輕時最討厭的樣子。」
但在時代的趨勢面前,在背著幾個億債務面前,面子又算什麼?
現在正好趕上電商直播的風口,放下面子,放低身段給曾經的友商小米帶貨,努力賺錢還債的老羅,丟人嗎?
弱者才在乎面子,強者都活成了裡子。
當別人還在網上冷嘲熱諷時,不要面子的老羅,已經在新賽道站穩了。
亦舒說:「面子是一個人最難放下的,又是最沒有用的東西。」
前段時間,蘇寧副總裁在朋友圈賣貨,引發網友熱議。
副總裁拋棄臉面,放下身段在朋友圈帶頭賣貨,這一點就有很多人做不到。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從不在乎面子。因為在他們看來,面子無用,是這個世界上最廉價的東西。
任正非常說:「我要的是成功,面子是虛的,不能當飯吃,面子是給狗吃的。只有不要臉的人,才會成為成功的人。」
對於渴望成功,「不要臉」這一點,他毫不避諱。
《華為工作法》中提到任正非曾經吃住都和員工在一起,甚至親自幫員工買晚飯,沒有一點領導架子。在員工面前不要面子,在客戶面前,也始終保持謙卑的態度。
任正非不僅自己「不要面子」,還鼓勵華為人發揚「不要面子」的精神。
華為能夠做到今天的高度,離不開「不要面子」的帶頭人,也離不開一群在世界各地踐行「不要面子」精神的華為人。
同樣躋身商界,成績斐然的俞敏洪,也是一個不要面子的人。
俞敏洪創業早期,曾有過一段「不要面子」的經歷。也正是這段經歷,幫助他擺脫了恐懼,為後來新東方的發展壯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那時候,他剛從北大出來,為了給培訓班招生,穿著破舊的軍大衣,拎著漿糊桶去北大貼小廣告。害怕碰到教過的學生,覺得以這樣的方式被他們看到,太丟人。
但沒有辦法,工作沒了,不招生就吃不上飯,只好硬著頭皮幹。果不其然,真的遇上了之前的學生。
「哎,俞老師,你在這貼廣告啊?」
「是,從北大出去自己辦個培訓班,自己貼廣告。」
出乎俞敏洪的意料,學生們並沒有看不起他,還主動幫他貼,還要在貼廣告的地方看著,不讓別人貼在上面。
成功後的俞敏洪回憶起這段經歷,感慨道:「這個世界上,只有不要面子的人,你才能成長。」
不要面子的俞敏洪,建成了中國教育培訓品牌「新東方」。
不被面子牽絆住,才會有真正的面子。
做人不要怕丟臉,丟臉不可怕,死要面子沒長進才可怕。
一個人,如果把面子看得太重,總有一天,會淪為最沒有面子的人。為面子所累,受面子所困,被過強的自尊心折磨,活得無比難過。
放下面子,人生才會贏得更多的機會,活得越來越精彩。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