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就有人催著我更新「冬季適用的面霜」了。因為冬天到了,大家在感覺上就要用面霜,乳液繃不住了。
這種「供需關係」其實非常好理解。乾燥的冬天,皮膚需要比夏天更多一點的油脂,實行「封鎖」和「包裹」,看起來也就更保溼了那麼一點。
如果你是這麼想的,其實應該從9月中旬開始就更換使用面霜了。我居住在上海,今年特別明顯感到一次換季的就在這個時候。(那北方就更不談了)
但如果僅僅是上述這種「供需」邏輯的話,面霜豈不是只有保溼一個功效了?通常賣得比精華還貴,憑什麼?因此,面霜肯定不是只能保溼,並由此推斷,根據季節更換使用面霜,就跟憑藉喜好選擇產品一樣,沒有錯,但不全面。
我是四季都會用面霜的,稍稍講究一點(也是職業需求),早上和晚上會分開用不同種類的面霜。這與所謂的「日、晚霜」沒多大關係,我會考量:白天晚上使用後的舒適度、產品主要功效、主要成分是否需要儘量僅在晚上使用,等等。
面霜,可能也是我同時打開在用最多的一個護膚品品類,沒辦法,這不是炫富,純粹是要「混口飯吃」,做不到用完一個再開一個。
今天寫的10款並不代表全都「真的好用」,也不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僅僅是我最近在用,覺得還可以、不差的十款產品。各有千秋、有各自適合的人群。那我把它們分成了「基礎保溼」、「抗老入門」和「抗老投資」這三個類別,在價格、年齡、功效上面多少都有點趨向性,可對號入座。
「 基礎保溼 」
指以保溼功效為主,可能會有如屏障修護、舒緩舒敏等效果的面霜。價格從一百多到三百多不等。
勃朗聖泉「小繃帶」
推薦給無數人的平價好用的繃帶霜,特點是「封閉修護」、「強化保溼」和「抗炎症」。質地雖然厚,但是特別適合所謂「痘痘爛臉肌膚」,還有「刷酸爛臉肌膚」。針對極幹天氣,皮膚有任何不適應症狀發生時,直接在晚上厚塗,緩解效果特別棒。
適合長期持有、家中必備,但偏向於「急救」一類。
TUNEMAKERS「神醯霜」
新晉網紅品牌,好奇之下和他們家的精華一起買來試用的。說實話,就是保溼功效,無功無過。勝在價格實惠、包裝和概念都還蠻吸引人的。
質地還蠻舒服的,看起來厚,取出來就能感受到是乳酪那種,塗開來比較舒服、不膩。看名字就知道裡面用的是神經醯胺,修護皮脂膜的;當然也有透明質酸、摩洛哥堅果油、角鯊烷等其他的保溼劑。從膚感上來看,更適合油皮、混油皮來用。推測可能是這樣一個場景:油皮、混油皮的屏障功能其實也挺容易紊亂的,畢竟祛痘、刷酸用的比較多,一直一直用太過「清爽」(控油功效)的產品,再遇到環境變乾燥,油皮也會幹。所以就需要有這麼一款霜來應對。相反的,大幹皮可能就有點不夠了。
整體用下來我覺著還不錯,各種不添加的概念也挺符合時下潮流的。
VERACOVA舒敏保溼面霜
這個是法國新品牌,國內也剛剛上。我前段時間跟他們創始人見面,他送了我一套產品,我回來就認真地用了一下。
品牌走的是Clean Beauty路線,相對高端一些,各種不添加(但他們家產品都是調香的,創始人認為行業如此發達,已經安全可以採用高級香料來規避敏感風險了,反而還能提供愉悅的使用體驗。我覺得沒毛病,Clean Beauty本身就沒有統一定義)。
這款面霜(這個系列)以保溼、舒敏為主。按壓出來是有點厚果凍、啫喱的質地,不像傳統的cream,非常輕盈、清爽。保溼效果處於中上水平,我個人覺得前面用濃度比較高的VC和VA會有點不夠,但如果搭配一些高保溼的精華產品,就剛剛好。
可能幹、油、混是選不同面霜的參考意見之一,但不是全部。
比如白天用的面霜,需要更多的是「好滲透」、「不粘膩」,否則就容易粘附空氣中的灰塵,讓皮膚不舒服、甚至過敏。晚上可以用得稍稍厚一點,讓它能慢慢滲透,滋養時間拉得更長了。
現在中文名字叫「霜」的產品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質地,奶酪、奶油、果凍、冰淇淋、豬油……(怎麼都是吃的)有時候還會「欺騙」你的眼睛,看到的和塗到臉上的完全是不同的感覺;看起來薄的不一定適合油皮,看起來厚的,反而混油皮用最好。所以,誰都別相信、包括我,看中的、喜歡的,自己去專櫃試,讓櫃姐幫你把臉擦一下,直接試在臉上,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抗老入門」
以下四款面霜的價格從600-1000元左右,我想來想去用「抗老入門」來形容比較合適。
面霜中的活性物質變多了(比如各種有抗老功效的「肽」),功能相應地也多了;更著重抗氧化、抗糖化,甚至開始有了促進膠原蛋白新生、緊緻肌膚的功能;膚感更加細膩,使用時還能感受到一些「附加值」(感官體驗)。
醉象「藍罐多肽」面霜
Clean Beauty的傑出代表品牌,正因為堅持「六大不添加」,所以他們家的產品可以不分膚質使用。
這個藍罐面霜,是薄薄的果凍乳質地,推開後會感覺更薄,滲透性很好。
功能上來說,它的「多肽」是真的多,9種信號肽,超強抗老了。而且,就它的質地和滲透力來說,完全可以當精華來用,我用了蠻久的,淡細紋、緊緻皮膚效果都不錯。
搭配上來說,如果全套都用的是醉象,那真的不需要思考什麼自己是什麼皮膚,能不能用這種問題,完全萬能百搭。如果你把它跟別的精華一起搭,那它就是一款比較薄的精華霜,大幹皮要麼在裡面滴幾滴植物油,要麼後面再用一個保溼霜。
資生堂悅薇珀翡「抗糖霜」
之前寫過,質地和膚感絕佳的一款面霜,是資生堂品牌的中高端線。這也就是我說的「附加值」很高的產品!
這種面霜呢,不大會有很顯著的before、after功效(至少我覺得拍照是拍不出來的),但卻會讓你自己每天用的時候捏、摸皮膚時感到有明顯的不同。皮膚變軟、變細,悅薇系列都有此效果;抗糖霜還多了一個提亮膚色的功效,不管是從抗糖化角度,還是從美白角度,都挺好的。
科顏氏「紫玻A」面霜
是我自打開它到如今,持續不斷一直在用的一罐面霜,幾乎見底了。
玻色因、植物元視黃醇,之前都介紹過,不多講了。再提一嘴該款面霜的膚感,太好了!
一丟丟就可以非常順滑地塗全臉,塗完之後皮膚上也不會有油膩和油光。我用在早上,15%VC之後,因為是植物元視黃醇,所以也沒什麼避光講究,後面塗一層這個面霜。皮膚一天都能緊緻、有光澤。
實在是一個今年非常值得力推的新品!
ELEMIS「骨膠原海洋霜」
啫喱果凍質地的一款面霜,屬於輕盈、化水的那一類,塗抹起來非常舒服,品牌特色調配的芳香味也有舒緩清秀的效果。
產品功效方面,個人認為是兩個方面,第一是強抗氧化功效,第二是深度保溼、淡細紋功效。
尤其是後者,三個藻類萃取物,粉團扇藻、小球藻、紫球藻,都有給皮膚補充大量「填充物質」(比如植物蛋白、不飽和脂肪酸、細胞外多糖物質等等),使用後首先是會感到皮膚水潤、充盈,這也就是我說的「深補水」,再用一段時間你會發現皮膚那些容易坑坑窪窪、乾癟、長細紋的地方,變得充盈起來,細紋也就慢慢淡掉了。這個跟大、中、小玻尿酸填充的道理有點像,但這個用是海洋植物中的活性成分,由研究說會更加有益於皮膚細胞活性的增強。
因此,很難單純地講這是一款抗老產品還是保溼產品,因為如果你只用一罐,甚至幾次的話,那就真的「只有」保溼而已啦!
「抗老投資」
三、五十克份量大於三千塊售價的面霜,確實貴,買的人少;但少不代表沒有,說不定銷量還很好。我把這個叫做「投資」,有些經濟能力允許的人,願意在這個上面花錢,相信日積月累的護膚能讓皮膚狀態始終在線;也有些經濟能力允許的人,並不願意花這個錢,她們覺得,還不如去做個醫美。終究,這種「高端」產品,就像好的茶葉一樣,附加值大於了剛需價值,更需要有懂的人來體會、品味。所以我也來寫一寫,意思是如果一樣要花這份錢,怎麼才能品出它的好來。
SISLEY「S面霜」
S面霜做得「很Sisley」,可以說是把品牌調性發揮到了極致,所以它也是高端線的產品。
我相信,諸如此類的品牌的客戶,都有對於Cream的喜愛,有點像「白脫」,蛋糕上面那層硬硬的奶油,吃到嘴裡口感豐沛,還能嚼幾下,隨後拌著蛋糕一起咽下。這種「滿足感」是任何清爽、透薄的「新品種質地」所達不到的。可以說,Cream愛好者,只認這一口。
成分功效方面,Sisley投入了對各種珍稀植物研究之大成,修護細胞,改善皮膚的彈性,使其緊緻、細膩。
香緹卡納米黃金能量充沛霜
此面霜我夏天打開時僅在晚上用了幾次,覺得甚油,那時是在用了果酸產品之後用,修護皮膚效果非常好。入了秋之後再拿出來,竟然發現它的質地發生了變化,也不知道是原來天氣太熱,還是什麼緣故,面霜上面一層油(真的是一層油)全部滲透到產品裡面去了。此時再塗到臉上,竟然半分油光都看不到(但還是感覺得到有油脂感的)。產品放一段時間竟然變清爽了,這實在讓人意外。
售價四千多的面霜裡,有納米黃金、有植物幹細胞技術、有各種各樣的抗老肽,它的特色在於,先讓皮膚處於非常穩定的狀態,解決炎症、乾燥、敏感什麼的,在用過一段時間後,緊緻、彈力的抗老效果就慢慢體現了。是個挺全能型的產品,因此也較難概括具體某一種功效。
黛珂AQ「綺甄面霜」
如果真要說什麼「貴婦霜」的話,一兩千塊的真別拿出來湊熱鬧了,有這瓶「萬元霜」坐鎮,誰敢稱「貴婦」?
面對這樣一件產品,好像講成分、講質地、講膚感都很蒼白,畢竟它已經是最好的了,任何一方面都應該最好。那我就從價值觀上面給大家講幾句:
作為KOSE集團的高端品牌的鎮牌之寶,無論為了彰顯江湖地位,還是對護膚品研發的精益求精之作,這麼一款產品包含的內容太豐富了。這個瓶子本身就是件藝術品,而配方、成分的運用也都是按藝術品的規格來打造的。所以從價值觀上面來正確審視,更多的就是欣賞,而不是酸溜溜地去說它跟幾百塊的面霜有什麼區別了。
那麼,萬元霜的使用感到底怎麼樣呢?非常非常的潤,只要一點點,就能讓皮膚變得非常滋潤、柔軟,是使用一次就能明顯感受到變化。當然我覺得,二十幾歲的姑娘們,皮膚膠原充沛得不得了的時候,也真沒必要去追求這種滋潤;努力地創造財富,等到了皮膚真的有需要大量的油脂的時候,一定有這麼一款頂級產品在等著你。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任何護膚品都要講求搭配,面霜也不例外。
質地上,水和精華已經挺滋潤的了,那面霜要能「壓得住」它們;功效上,精華訴求是美白抗氧化,那面霜不妨搭配一個抗衰緊緻修護細胞的……這其中,需要每個消費者自己去思考,而不是「種草」、「買買買」就結束了。
我就是隨便拿了10瓶面霜來寫這個選題,並沒有排名之說。很多之前反覆講過的經典產品,就不佔用篇幅了,比如在第一類中至少應該有珂潤的神經醯胺面霜;在第二類中,歐萊雅的小蜜罐完全可以安排上;第三類中,兩千多塊買一瓶VALMONT法兒曼的抗老霜「性價比」非常高(你可能看到這句話想罵我,但改變不了這就是事實)……
我已經不常寫這種清單式的選題了,因為我發現給大家選擇越多、越迷茫。即便這次寫到了,我也鼓勵你們能「按需種草」、「走進專櫃」,每一分花出去的銀子,不要只是手機前刷個臉、按個指紋就結束了,服務啊,去盡情地享受高端品牌帶給你們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