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為網絡流行語,指那些擅長學習,成績突出的學生;學渣指臨時抱佛腳,突擊式學習的群體,一般是學生的自嘲方式。
執筆:歐陽比文
這陣子清華大學的本科生獎學金評比風起雲湧,不少人驚訝地發現,這些清華才子「有顏有才」,堪稱「神仙打架」,是我等學渣和學酥所不能及的。
「我們是清北永遠得不到的寶寶!」看著時代的弄潮兒,再自嘲一下,感覺也蠻有趣的。其實就像歌裡唱的那樣,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不信看下課桌對比就知道了。
學霸書桌VS學渣書桌,外觀上有「雲泥之別」
魯迅為了督促自己進步,在書桌上刻下了一個「早」字,用來勉勵自己,時時早、事事早。
80後自打學習了《三味書屋》之後,桌子上莫名多出了很多個「早」字,但這個座右銘只淪為了形式,卻沒刻在心裡。
先來看看學霸和學渣的書桌吧,差距一目了然。學霸書桌表明乾淨整潔,書本擺放整齊劃一,上哪門課拿哪本書,非常有規劃性。
學渣的書桌特別「接地氣」,外觀破損不堪,估計上課時沒少走神畫鉛筆道,或者拿小刀各種做「試驗」,還有些廢紙屑也寂寞地躺在上面,無人理睬。
學霸書桌整齊,學渣書桌宛如「雜貨店」
而從書桌裡的「內容」來看呢,對比就更加明顯了。
★學霸的書桌裡,有各式各樣的參考書,黃岡版、人教版……會分門別類地擺放整齊。有各科目花樣繁多的筆記,一筆一畫全是心血啊,一般人我還不借給他!
另外,學霸們常常有個共性,那就是喜歡攢廢筆芯,寫字多用筆自然廢,一個月下來收穫頗豐,整整齊齊放好,就像是旁觀自己奮鬥的「見證者」,很有成就感。
★學渣的書桌裡內容可豐富了,有各種拆包的零食、調料包,梳子鏡子小卡子,情書漫畫小紙條。總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藏不到,宛如一個雜貨店。
至於文具呢也是不忍直視,被戳成篩子的橡皮,被轉掉無數次沒了滾珠的原子筆,碳素筆轉頭就沒,總之經常「不在線」。
網友看過之後會心一笑,多啦A夢是你嗎?你的口袋咋啥都有呢?
測一測,你處於這些層級中的「第幾層」?
學無止境,真正的學霸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姑且還是以成績和名校來衡量吧。
根據2018年教育部發布的數據估算,當年全國高考生有975萬人,約有13.2萬人可以進入985院校學習,有39.2萬人進入211大學學習。
還是以2018年距離,當年河南、四川、山東、廣東等高考大省,985/211的錄取率低得可憐,競爭程度空前激烈。
看過了學霸的真實實力,還有這幾種自嘲式的「學習等級」,看看你處於哪一級?(排名不分先後,請自覺對號入座)學霸和學渣不再贅述,你懂的!
★說說學酥吧,是外表學霸,內心學渣的人,常被稱為「儀式性學習」,平時看著像模像樣,一遇到難題就頹了。
美其名曰學習,其實各種搞副業,只是將書打開,筆拿好,然後拍個照,發表下說說,購購物,快到點才開始著急。
★學魔:走火入魔了,每天不刷題會「死掉」,成績不見得最好,但打雞血的狀態一直是極佳的。
★學痞:平時盡看人玩了,讀小說、追劇,上課犯困下課瘋玩,成績仍然很好,中上遊。
★學弱:這類學生非常讓人心疼的,每日點燈熬油,身體不堪重負,但成績真的不敢恭維。
學渣和學霸,相差的不僅是書桌這麼簡單
從學霸和學渣的書桌對比中,我們還能看出來一個孩子的規劃性。規劃性強,目標感佳的學生,不僅生活上很有條理,在學習上也是一絲不苟,具有持之以恆的精神。
反觀學渣,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收納習慣,做事情常常是亂成一團。從這個角度來說,看書桌基本上也能看出孩子的性格和學習特點來。
就連班主任老師都說,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別總盯著孩子的成績不放,從日常的學習習慣、性格養成就要入手了。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