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紮——緬懷死人的藝術!卻登上巴黎時裝周,成為他們的珍品
我們國家五千年的文化傳承可以說是非常值得我們自豪的一件事,很多的歷史文化傳統代代相傳從未斷絕過。特別是在緬懷先人上有很多方式方法,不管是燒紙錢、紙紮都是我們老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種紀念方式。每到逢年過節家裡的長輩們便會領著年輕一輩,去給祖宗燒香磕頭、燒紙錢,也是讓我們能不忘本。
特別是紙紮沒到特殊時候是不會去買的,因為在很多人看來平白無故買這東西很不吉利,也有著屬於它自己的禁忌。因為存在著這種觀念,所以無論是多麼漂亮精緻的紙紮,在中國人眼裡都是忌諱之物,難登大雅之堂,畢竟是燒給「死者」在底下用的。
但是就是這樣一種讓人覺得晦氣的紙紮,在外國居然被認為是一種藝術,甚至紙紮還登上了巴黎的設計展覽!在這群老外看來,中國人居然還會想到給死去的人燒紙祭奠,這實在是太浪漫了。在法國巴黎的艾爾菲鐵塔附近,就有一座專門呈放紙紮藝術的美術館,讓全世界各地的人都能欣賞來自神秘東方的紙紮藝術。
這家美術館來頭不小,不僅是法國四大國家美術館之一。更是歐洲最大的非歐洲藝術博物館,更讓人意外的是,這場展覽居然被評為,「當季巴黎十大必看展覽之一」。其中最吸引人們駐足的就是來自中國的紙紮藝術,然而紙紮藝術之所以在國際舞臺大放異彩,離不開百年紙紮老店——新興糊紙店在時代洪流中傳承四代的堅持。
在當代紙紮除了老一輩人,很少會有年輕人去採購,導致此技術一度瀕臨失傳。但是有的人卻在各種不容易中默默堅持了下來,他們多年的辛苦付出,特別是年輕一輩將新時代的傳媒工具和其相結合,才讓這門藝術被更多的人認識。
皇天不負有心人,多年的堅守讓他們接到了巴黎設計周的邀請,一門面臨消失的手藝,突然引起世界的注意,誰敢相信?可事實卻是,展覽獲得了空前的成功,紙紮這門手藝在國際舞臺上大受歡迎。他們費盡心思的作品,不僅三年後再次登入法國國家級博物館,更被搶著收藏。
他們參加的這次展覽的藝術品,除了傳統的冥品,還出現了,許多緊跟時尚潮流的新型紙紮,鞋包、服飾、奢侈品,「購物天堂」裡的商品琳琅滿目。還有許多時下最新的高科技產品,以及各式各樣讓人眼花繚亂的美食製品,還有經常看到的交通工具,製作得異常精美不留心的還以為就是真的一樣。
很多外國遊客都覺得這是來自中國的藝術,非常值得一賞。但是知道緣由的中國人來到這間藝術館的時候,反而覺得有點滲人。試想一下,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四處街道都沒有人在,這時你眼前出現了一座美術館,裡面擺滿了各種奇形怪狀,色彩鮮豔的紙紮,甚至裡面的燈火時不時的就會閃動一下。此時此刻你走進美術館之後,那些紙紮人全部都瞪著你看,一種詭異的氣息油然而生。
當然這更多的是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在我們覺得詭異的紙紮,西方人覺得沒有什麼,甚至還覺得非常的好看,具有獨特的東方文化的氣息。西方人覺得,要是將這種充滿對逝去親人的紙紮藝術,賦予了恐怖氣息,甚至還將其歸於迷信傳說,是一種對逝去親人的褻瀆。
當參觀者們知道這些東西都將被燒掉時,他們感到非常不可思議,不過這些外國人又覺得,「人死後還能為他,準備這麼多精巧的東西,不得不說,中國人對待死亡的方式實在是太浪漫了」!在他們看來能夠對故去的前人以這種方式緬懷,太有心意了,讓他們覺得離去的人收到這種禮物肯定幸福又感動。很多人在展覽後都爭相地去購買這些紙紮,當作精美的藝術品進行收藏著。
四夕也覺得紙紮從來不是禁忌,它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與思念的掛牽。紙紮雖是曇花一現的複製品,但它們卻承載著對逝者的敬畏與懷念。隨著火焰消逝的,更有一份生者與逝去的先祖彼此依託的牽掛,和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期許。
本文由
創元工作室:四夕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