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化故事 踐行文化傳承 ——第二屆延安文化傳承博覽會開幕速寫

2020-12-18 澎湃新聞

聚焦文傳會 | 講好文化故事 踐行文化傳承 ——第二屆延安文化傳承博覽會開幕速寫

2020-10-16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幾回回夢裡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千聲萬聲呼喚你,母親延安就在這裡!」

10月15日,第二屆延安文化傳承博覽會在延安開幕,作為參會城市代表,湘潭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曉理在開幕式致辭中,深情吟誦詩人賀敬之《回延安》的詩句。「眺望寶塔山,漫步延河邊,追尋著毛主席的足跡,我們倍感親切。」周曉理說。

延安是中華民族的聖地,黃帝、黃土、黃河文化在這裡交融,延安也是中國革命的聖地和新中國文藝的搖籃,延安的養分不僅孕育了偉大的毛澤東思想,也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形成了得天獨厚的革命文化。

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在以金延安文化園區鐘鼓樓為中心設置的3.5萬平方米展區內,主題形象館、城市交流館、文旅企業館及文化藝術館裡,絡繹不絕的市民遊客如潮水般湧動著。

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貴陽苗藝蠟染展臺,一幅幅洋溢著民族風情的精美蠟染畫讓觀展遊客讚嘆不已。「我喜歡陝北民歌和二胡,接到文傳會發來的邀請以後特別振奮,特意準備了許多體現陝西特色的作品。」蠟染傳承人青林海表示,蠟染是一種古老的仿染工藝,貴州苗族、布依族、仡佬族等民族都擅長蠟染,自己是仡佬族人,常年在外宣傳推廣蠟染畫。「我們在土布上染色作畫,洗後不會掉色,還可以防蚊。這次活動讓我更加深入了解了延安,我也想讓延安人民了解蠟染,了解我們少數民族的文化。」青林海說。

講好文化故事,踐行文化傳承。2019年,第一屆延安文傳節暨藝術節的舉辦,展示了延安的文化產業發展成果,進一步擴大了延安與國內重點文化旅遊城市的交流合作,也為全國各地特色文化提供了廣闊的展示平臺。

從「走遍中國,回望延安」到「弘揚延安精神,堅定文化自信」,第二屆延安文化傳承博覽會的主題,以更加明確的導向回應習近平總書記「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關切。

在黃龍縣展位,20歲的賀強手持剪刀,在對摺的紅紙上遊走,不一會兒,一隻貓頭鷹就出現在了觀展的市民遊客眼前。幼時看奶奶剪紙,被那些花鳥魚蟲、飛禽走獸深深吸引,賀強從8歲起,開始了自己的剪紙生涯,12年來,他用壞了50多把剪刀,先後創作出8000多幅作品,不僅剪出了心中的憧憬與美好,也剪出了一個剪紙新星。「民間傳統文化底蘊深厚,有它獨特的魅力,我要還要繼續努力,將剪紙技藝發揚光大。」賀強說。

榆林市定邊縣巧大姐民間手工藝專業合作社帶來了100多種手工藝品參會。負責人段彩霞告訴記者:「來自全國各地的特色文化和藝術大師都聚集到了延安,我們希望通過文傳會的平臺向大師學習,也希望有機會讓大家深入了解我們陝北的特色文化。」

據了解,為了宣傳展示旅遊資源內涵,加強參展企業之間交流與合作,本屆文傳會還將對參展企業推選的商品開展評選活動,推出一批具有標誌性、實用性、工藝性、觀賞性且便於攜帶的特色旅遊商品,並設置最佳文化傳承旅遊商品獎項加以表彰。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自2019年第一屆延安文化傳承博覽會舉辦以來,延安文藝紀念館、魯藝紅色文化體驗區以及一大批紅色旅遊及戶外拓展訓練基地等項目順利落地、建成,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之下,聖地延安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正在新時代的前進號角中迸發歷久彌新的生命力。(陝西日報記者 劉 印 記者 班 姣)

往期薦讀

徐新榮:做大做強扶貧產業 落實落細工作措施 確保脫貧成效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網絡強市 | 不見面的網上審批、不跑腿的政務服務、不打烊的智慧政府!

智慧聖地|陝西延安:打造智慧延安·城市大腦的「陝西樣本」

信用城市 |

責 編 | 吉 潔 編 輯 | 高 飛

來 源:根據延安日報綜合整理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聚焦文傳會 | 講好文化故事 踐行文化傳承 ——第二屆延安文化傳承博覽會開幕速寫》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向青少年講好文化傳承的故事
    向青少年講好文化傳承的故事,成為中青報加快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和傳播重點。首先,為黨育人、服務青年,需要更多的文化自信。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如何將黨的文化理論創新同古今歷史(包括黨史、團史等)相結合?
  • 「傳承民族文化,弘揚信義精神」2020中國·賒店第七屆關公文化旅遊...
    ·賒店第七屆關公文化旅遊節,在賒店古鎮山陝會館盛大開幕!「傳承民族文化,弘揚信義精神」是賒店老酒身為豫酒老字號企業的使命和責任。傳承千年歷史的古法釀造工藝,從出窖、拌料、上甑、量質取酒、打量水、攤晾、撒曲、入窖、封窖的每一步都包含了匠人們沉甸甸的「信義」精神。
  • 講好文化傳承故事
    黃志偉的作品《五子登科》生肖鼠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王名潤攝影報導)1月9日,「非遺璀璨·薪火相傳」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志偉師徒作品展在佛山市順德區容桂街道九九多一文化生活館拉開序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志偉攜40餘位弟子,用師徒聯展的形式集中展示石灣陶塑精髓,講好文化傳承故事。據了解,黃志偉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正高級工藝美術師,曾被授予「中華傳統文化傑出傳承人」等稱號。
  • 傳承好中醫藥文化瑰寶
    原標題:孫鋒:傳承好中醫藥文化瑰寶 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為中華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貢獻,中醫藥學在實踐層面強調養生、「治未病」,這一理念早已深深融入了國人的日常生活。但與此同時,傳承發展什麼、怎樣傳承發展、如何發揚光大中醫藥文化和產業這些問題也擺在繼承者面前。
  • 傳承黃河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
    傳承黃河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河南洛陽著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光明日報通訊員 智 慧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黃河文化的豐富內涵,為我們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提供了重要遵循。
  • 百年古村傳承忠孝文化
    □文、圖 信息時報記者 陳武東  通訊員 陳俊鵬 謝銳堅 茶山宣    12月12日,作為「文化四季·四季如歌」2020茶山南社傳統文化季——孝德文化體驗月的主要活動,2020年南社第四屆忠孝文化節暨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南社齋醮
  • 傳承紅色基因 建設新時期文化強國
    尋根問本,不忘初心——  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非常關注,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
  • 講好儒學故事 傳承文化經典
    它具有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源自公共圖書館學術講座、專家傳承文化經典和學者接地氣解讀等幾大特點,是多方合作講好儒學故事的範例,是我們追求文化自覺、建立文化自信的精品案例。《孔子·儒學·儒藏:儒家思想與經典》是國家圖書館系列公開講座的衍生品。
  • 活化傳承非遺增強文化自信
    12月22日,在廈門市同安區呂厝社區,一場非物質文化遺產盛宴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民眾競相趕往觀看。當天,中馬「送王船」聯合申遺成功暨閩南海洋歷史文化論壇在廈門同安開幕,同時,第152屆同安區呂厝「送王船」文化節也精彩上演。
  • 中國(臨沂)文化用品博覽會開幕
    琅琊新聞網訊 11月26日,第五屆中國(臨沂)文化用品博覽會開幕式在臨沂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此次博覽會時間為11月26日至11月28日,是臨沂市舉辦的高規格專業化大型文化展會
  • 國際儒聯文化傳承與文明交流互鑑座談會在北師大召開
    12月18日上午,由國際儒學聯合會主辦的文化傳承創新與文明交流互鑑座談會在北京師範大學召開。國際儒學聯合會會長劉延東出席大會並發表致辭。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校長董奇、副校長張凱等出席座談會,會議由程建平主持。
  • 傳承匠心精神 助力文化強國
    作為傳承300餘年的老字號品牌,榮寶齋始終堅守「誠信為本,榮名為寶」的核心價值理念,形成了強大的品牌影響力。通過傳承、傳播傳統書畫藝術及以「木版水印」「裝裱修復」為重點的非遺技藝,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榮寶齋積極踐行責任擔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多次組織線上義拍,累計籌集善款1250萬元。經過藏品結構調整,成交了全年拍賣市場書畫板塊首件過億元藏品,提振了藝術品市場信心。
  • 弘揚傳統文化 當代國學智慧傳承人物
    (原標題:弘揚傳統文化 當代國學智慧傳承人物) 周納羽,山東青島膠州人
  • 中國故事:建成文化強國傳承不可缺
    》節目述評  中國故事,國際表達。2035年,是黨中央首次明確建成文化強國的時間表,實現這一既定目標離不開頂層設計,也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參與,更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傳承。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不是穿上漢服、唐裝,背幾句古詩詞、彈幾首古曲,舉辦幾場國學講座、成立幾所國學學堂,祭拜黃帝陵、古名家紀念等形式上的表現,就實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最多只能算是回顧而非文化創新;文化強國主要在於挖掘傳統文化精髓和古代文化經典傳承,結合現代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全面實現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莊嚴承諾。
  • 國際儒聯文化傳承與文明交流互鑑座談會在北京師範大學召開
    12月18日上午,由國際儒學聯合會主辦的文化傳承創新與文明交流互鑑座談會在北京師範大學召開。國際儒學聯合會會長劉延東出席大會並發表致辭。國際儒學聯合會會長劉延東出席大會並發表致辭  與會人員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重要講話,深情回顧了國際儒聯成立
  • 吉林省第四屆生態文化藝術節開幕
    19 日,由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吉林省生態環保志願者協會、搜狐網吉林融媒體中心、吉林生態文明網、中鐵置業集團長春公司聯合主辦的吉林省第四屆生態文化藝術節在中鐵城盛大開幕。
  • 文化惠民 非遺傳承 泰山區第十四屆金秋藝術節開幕
    (郝輝)初秋時節的邱家店鎮北王莊村,碩果纍纍、瓜果飄香,產業興旺、村富民豐,文化惠民、鄉愁鑄魂,繪就了一幅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9月10日下午,泰山區第十四屆金秋藝術節開幕式暨文旅嘉年華泰山區非遺巡展在這裡正式啟動。
  • 體驗扎染樂趣 傳承非遺文化
    體驗扎染樂趣,開發勞動創意課程,既傳承非遺文化,又讓學生從中感悟勞動之美。昨日,記者從莆田市仙遊縣書峰學校了解到,該校的特色勞動教育項目豐富多彩,獲得省級榮譽稱號的肯定。據悉,近年來,書峰學校抓住契機,秉承「因地制宜、宜農則農」的原則,精心謀劃勞動特色教育新思路,科學定位發展特色,確立了以「傳承青黛扎染技藝」為目標的學校勞動特色創建項目,並以此為切入點進行系列勞動教育;同時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貫通融合,為奠定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打下基礎。書峰鄉是全省聞名的「青黛之鄉」,青黛種植歷史悠久。
  • 文化傳承,生生不息
    傳承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傳承的目的。我們既要做文化命脈的維繫者,又要做文化發展的推動者。在文化傳承上,應該是繼承傳統而又超越傳統,探索現實而又面向未來,循規蹈矩而又離經叛道。 文化傳承就是讓文化流傳下去,經久不衰。
  • 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節目項目」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以及《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