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留學到就職,我在日本待了15年,然後有了一個溫馨的小家,也順利拿到了世界上最難拿的綠卡之一「日本永駐」。
最大的感觸就是,作為一個直率的的山東妹子,剛開始遇到言辭含糊的日本人,內心真是太捉急了。

剛開始在日本上學的時候,比如在學校跟教授請教作業,我開始會說「先生、この論文を見てくれませんか」,說完之後發現氣氛會怪怪的,教授臉色也很不好看,後來才知道,在日本,像教授這樣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請求幫自己的時候,需要用反問請求的口吻以及敬體的表現形式,否則直接讓教授幫自己做某事,有種命令的口吻在,是非常不禮貌的,這是一種冒犯。
後來,畢業後我進了一家挺有名氣的貿易公司,每天的任務是各種商務翻譯以及客戶維護的工作,包括書信及其他商務禮儀。有一次很糗,在對應客戶的時候,在電話裡,客人說「○○を一箱(ひとはこ)」ください。我很開心地想一箱應該很多吧。但後來才知道,日本人的一箱是指的一盒,而【ケース】才是一箱。幸好前輩發現了問題,才沒有給客人發去一大箱東西,當時想想都直冒冷汗。
所以說,在日本15年,我最大的體會是:哪有什麼天生的高情商或語言天才,得體的口語都是基於對語言和異國文化的雙重理解,百鍊成鋼。

後來為了照顧父母,我們回國了。
然後來了蔚藍,負責指導學生的留學面試和口語提升,毫不謙虛的說,現在教學生跟日本人保持良好的關係、掌握得體的交際禮儀,對我來說是最擅長的科目之一。
然後我在工作中也發現很多同學其實不是日語基礎不好,而是沒有膽量開口,因為日本有很多不同於歐美和中國的地方,一些約定俗成的行為規則和行為程序大家不敢觸碰。
所以現在我除了指導學生日本大學院考研面試和口語之外,還指導學生赴日後的1V1口語提升。
相比於大家所了解的赴日讀研申請中針對於日本教授錄取前所用到的日語,比如:如何做自我介紹,面試模擬、答題思路,面試過程行為舉止等等中的口語指導,1v1口語提高班主要針對拿到offer後一直到赴日適應留學生活的前幾個月,模擬預測你會遇到的真實場景。
比如說大部分同學赴日後第一次見到教授的第一句話估計都是:はじめまして、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我不建議大家這麼說。因為之前多次的郵件或電話往來,我們和教授已經不是初次相識了。所以我們建議大家要感謝教授到現在為止對我們的幫助。」
我們可以這樣說「先生、こんにちは。いろいろお世話になりました。先生のおかげさまで、日本に來ることが決まりましたので、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沒有艱澀的語法,都是各位同學常見又好記的詞彙,卻說得自然恰當、充滿了人情味兒。
除了指導各位同學:第一次見到教授、前輩怎麼做自我介紹;辦理入學手續要用到的日語;在研究室發表演講應該怎麼說;和教授請教研究計劃如何修改怎麼說……在生活中更是事無巨細:怎麼去銀行辦業務;去超市購物;郵寄快遞迴國……
——就好像你上飛機之前,有人已經帶你把所有場景預演了一遍。
這個課程,是將我在日本留學和生活過年提煉的樣本,分享給各位同學,讓大家能在最快的時間融入到日本的新環境。把我當初走過的彎路,鬧過的笑話,講給你們聽,讓各位同學踩在我們的脊背上,看得更高,走得更遠。這,也是我們開發出這款神器的最終目的!
最後與大家分享一句話,與君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