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金銘福邸小區21號樓的沈阿婆,今天可高興了,逢人便講:「到明年,我就可以下樓走親戚了」。一大早,老人早早起床,穿戴整齊,守在窗旁,激動地注視著樓下。老人告訴記者,自己年歲大了,加上身體不太好,平時很少下樓。樓裡馬上就要裝電梯,心裡特別開心。記者獲悉,9月30日,江川路街道金銘福邸小區21號樓加裝電梯正式開工,這也是江川地區首棟開工加裝電梯的居民樓。
據了解,江川路街道是個老舊住宅較為集中的街道,且老年人口多,居民加裝電梯的意願強烈。下有所呼,上有所應。隨著大調研的深入開展,街道積極引導,在居民意願強烈的鶴北四、東一、北街、安寧一等居民區,由居民區黨總支與小區業委會牽頭,對接施工方、開展居民意見徵詢以及擬定資金籌措方案等事項,居民自行動員、協調樓內其他業主。多方的努力終於結出碩果,金銘福邸小區21號樓加裝電梯正式開工,65號樓的電梯也進入了最後的建設審批階段。
老公房加裝電梯,被戲稱為「小區萬難事」第一名。隨著城市進入深度老齡化,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提升,不少有年頭的老小區都面臨著是否要加裝電梯的抉擇。
即使困難重重,鶴北四居民區黨總支與金銘福邸小區業委會本著友好協商、共同克服的態度,從意見徵詢到方案調整,想盡一切辦法一一解決問題。鶴北四居民區的居委幹部放棄休息日輪班接待隨時來訪居民的諮詢,向居民宣傳加裝電梯的政策和展示電梯安裝後的效果圖。一開始小區居民想法比較多,特別是低層居民不同意加裝電梯。面對部分居民的不理解,鶴北四居民區充分發揮居民自治功能,動員樓組長、想要安裝電梯的居民以鄰居的身份與樓道裡的其他居民進行懇切交流,讓居民來做居民的思想工作,打消其種種顧慮。
經過初步徵詢,有8個單元樓的業主達成了共識,一致同意加裝電梯。隨後,小區業委會組織全小區1260戶業主,就是否同意這8個單元樓加裝電梯進行了意見徵詢,結果超過2/3的業主同意。隨後,黨總支和業委會在這8個居民樓多次召開業主座談會,就加裝電梯相關事宜進行了深入探討。一名居民告訴記者:「雖然我年齡還不是很大,但是有時候買的東西多了,上樓還是很吃力的。現在有這麼好的條件和機會,我們就想要加裝電梯了。」居民區黨總支與小區業委會的細緻工作為電梯的成功開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眾所周知,加裝電梯涉及計劃立項、規劃審批、房屋安全認證、施工許可、質量技術監督、竣工驗收,流程非常複雜。雖然上海已經將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申請所需的公章從46個減少至15個,但大多數居民仍需要專業人士或機構進行指導。
江川路街道主動把舊樓加裝電梯的有關政策、操作流程進行梳理彙編,發給社區提供指導幫助。其中,辦理流程、需提供資料、辦理時限、受理地點和電話等一應俱全。
街道還引入第三方力量,邀請江川區域黨建聯建成員單位之一—上海三菱電梯有限公司電梯加裝專家針對樓院實際情況進行實地勘察,以專業的力量化解低層住戶關於採光、透風、噪音的憂慮;積極發揮社區法律顧問、調解員隊伍作用,與樓組長一起上門化解矛盾糾紛,講解有關政策法規,動員業主子女、親人、鄰居共同做工作,推動電梯加裝工作順利完成。
據了解,目前江川路街道已有4個居民區,共16個門棟已經通過了初步徵詢(90%以上業主同意),分別是:鶴北四8個、北街6個、東一1個、安寧一1個。其中安寧一居民區尚未開展全小區徵詢,其餘3個居民區都已經順利通過全小區徵詢(2/3以上業主同意)。隨著近日《閔行區住宅小區建設「美麗家園」三年行動計劃(2018B2020)實施意見》的出爐,對於一些共性問題,今後也將會出臺一些指導性的文本供居民參考。我們有理由相信,今後江川地區會有更多的老樓加裝電梯,造福更多的江川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