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八荒」是玄幻劇裡的熱門梗,大概總結起來,這個詞跟「全世界」意思差不多,「四海」指海內之地,「八荒」指八個方向,合一塊指整個天下。中國自古以來便地大物博,古人認為陸地周圍有四個海圍繞。
《論語·顏淵》中早有了關於四海的描述:「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裡的四海已經有了天下的意思,那四海分別是哪4個海呢?現代通常指渤海、黃海、東海,南海,但古代通常只按方位分北海、南海、東海、西海,不同時期名單會產生變化,其中「北海」就是貝加爾湖。
是的,貝加爾湖在中國的古籍裡被稱為「北海」。《漢書》最早對貝加爾湖地區進行了明確記載,那時貝加爾湖是蘇武牧羊之地(有爭議)。貝加爾湖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它的現代名字來源於約1300年前庫裡堪人的叫法,翻譯成中文意思非常簡單:大量水。
貝加爾湖也的確對得住這個名字,它屬於因地殼斷裂活動而形成的斷層湖,早在2000萬年前就有了湖盆,隨後慢慢變成世界第一深湖、亞歐大陸最大淡水湖。中國第一大淡水湖是江西鄱陽湖,湖泊面積最大3150平方千米,但貝加爾湖湖泊面積高達3.15萬平方千米。
所以貝加爾湖也被讚譽為「像海一樣浩瀚的湖」,蓄水量足有23.6萬億立方米,等於地球上地表已解凍淡水總量的五分之一,等於中國所有湖泊蓄水量之和的33倍,毫不誇張地說貝加爾湖就是地球上最牛的淡水「大水缸」,我們也常常能喝到來自貝加爾湖的優質礦泉水。
貝加爾湖雖然被中國古籍記載為「北海」,而且與中國淵源很深,但如今已不屬於中國。最早在貝加爾湖畔定居的是肅慎人,肅慎人是今天滿族的祖先,大禹定九州時四方來貢,其中就有東北肅慎一族。
周朝時期,肅慎也歸中原管轄,周天子在詔書中說:「肅慎、燕、亳,吾北土也。」西漢到西晉時期貝加爾湖的名稱都是「北海」,曾經先後由匈奴與鮮卑佔領。古中國首次在貝加爾湖地區設置行政機構是唐朝初年的事,當時唐太宗滅薛延陀汗國,在北境設了瀚海都督府。
隨後,貝加爾湖地區相繼被突厥、回鶻、蒙古八剌忽部控制,元朝時被劃入嶺北行省。到了清朝初年,貝加爾湖一帶依然屬中國,直到1689年康熙帝與沙俄籤訂了《尼布楚條約》。其實貝加爾湖距離清朝帝都只有1500千米,距離莫斯科卻有4200千米。
甚至俄國人直到明末時期才知道有貝加爾湖存在,清初住在貝加爾湖畔的也是蒙古部落分支布裡亞特人。清朝統治者忙著與準噶爾作戰,又下意識覺得北境偏遠之地沒那麼重要,更不知道籤訂條約時沙俄已經因為對外爭戰耗損大量國力,沙俄卻明白清朝迫切需要穩定北方。
信息不對等,康熙、雍正兩代皇帝便因《尼布楚條約》、《恰克圖條約》將貝加爾湖徹底送了出去,沒有感到多少可惜。到現代社會,貝加爾湖的價值早已得到世界公認,它的水備受瓶裝水生產商歡迎,赴貝加爾湖旅遊的人也逐年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