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杜牧在他的《江南春》詩中,有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特別讓人記憶深刻。那種柔柔的朦朧之美,不知羨煞多少人。
而他在詩中所提到的四百八十寺中,你知道排在首位的是那一座寺廟嗎?它又有怎樣的卓爾不凡?它就是南京雞鳴寺,一座有這一千七百多年歷史的古寺。
南京雞鳴寺,又名古雞鳴寺。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雞籠山東麓,緊挨著著名的玄武湖。
相傳雞鳴寺的名字還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關。
一天,明朝皇帝朱元璋早朝,待眾大臣到齊後,皇帝朱元璋隨口念出一首詩「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三聲喚出扶桑日,掃退殘星與曉月。」震驚了眾大臣。自此朱元璋對「雞鳴」二字似乎特別有感覺。又因雞鳴寺本來身處雞籠山,當皇帝題寫名字時,「雞鳴寺」的名字便也順理成章。
雞鳴寺為什麼能成為四百八十寺之首,除了建寺時間較早之外,某種原因我想是由於朱皇帝和康熙皇帝的到訪,使雞鳴寺的影響力成為眾寺之最。
若非春天到此,寺內盛開的櫻花是看不到的。我是端午節前後來到這裡。
雞鳴寺雖然不大,但由於建寺時間長,文化底蘊還是相當深厚。首先,進入寺內的石牌坊,上面便有康熙皇帝題寫的「古雞鳴寺」四個大字。寺內無論是高高聳立的藥世佛塔,還是傳承久遠的鼓樓,其建築的精美程度真似巧奪天工。
「雞鳴香海」是供香客上香祈願還願之處。一顆顆虔誠的心已隨嫋嫋煙火上達天庭,美好心願又似這飄然在寺內的香火之氣,縈繞於天地之間。
我們感受了雞鳴寺的靜然和嫋嫋香火,到老門東見識一下古南京人的繁華和生活情趣。
古老的青石板路,高高的馬頭牆,青磚黛瓦,還有街上的人物雕塑,仿佛一切都在告訴人們老門東曾經在明清時期的繁華。
只有在遊人不多時,於古街中閒逛,用手觸摸斑駁的街牆,才能感受到它的歷史滄桑感。飄散於空氣中的古韻古香,只有用心體會,才能知曉被市井之氣所環繞的老門東,曾經人流如織,繁華如潮。
當然,對於老門東的熱鬧繁華,各類美味小吃似乎更具有說服力。這裡有響噹噹的沈記臭豆腐,真的是「臭」名遠揚。
蔣有記的鍋貼,薄薄的皮是雪白的,皮底下是金黃的。輕輕一咬,滿口流汁,真叫一個香。就是剛出鍋時有點燙,否則一口一個才叫爽。
賣雞鳴湯包的店鋪門前每次也是排起長長的隊伍。
若傍晚時分來此,在品嘗美食的同時,更能欣賞到瑰麗絢爛的3D燈光秀。
古老與現代交錯,歷史和未來碰撞。與時代接軌後,便釋放出無盡的魅力和遐思,使人回味,讓人難忘。
或許更多的老門東的故事,早已湮沒在樓臺煙雨中,等待今天的你去發掘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