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荀子》中有云:「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萬難以堅持為答案,百折不撓的精神必定會使有志之士取得成功。
01
科學於每個人而言都是神秘的,而科學研究則是在揭開神秘的面紗
,古今中外那些為此不斷探索的科學家們都為人類社會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無論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還是「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
每個傑出的科學家都有著自己的領域,並且在自己的領域有所建樹。在近現代的科學家中,大多數都出自名校,
但在進入名校之前,其實很多人都有偏科的現象,可由於某一學科太過優異也會被諸如清華北大等名校破格錄取。
▲王德民青年時期照片
1955年,有一位同學的高考成績十分優異,數學100分,化學96分,物理98分,高考全科成績差點滿分。這位同學填報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和清華大學水利系的志願,
按理來說這樣的成績應該是清華北大隨便上的吧,
可是他卻被這兩所名校拒收了。被拒收的原因就在於他是一個混血兒,
在那個尚對混血兒存在偏見的年代,還不能被大眾所接受。
那麼被拒收的他後來境況如何?
▲北京大學校門照片
這位同學就是王德民,1937年2月出生於河北省唐山市一個中瑞混血高級知識分子家庭,
父親是北京同仁醫院的副院,母親是中央外貿學院的一名老師。
但因為是混血兒,小時候的王德民玩伴很少,只能經常一個人在家看書,但這也為他後來優異的成績奠定了良好的學習基礎
。王德明從小就會英語,在家也主要用英語交流,所以對於漢字就比較生疏,直到小學四年級王德民才開始學習中文。
02
由於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十分困難,加上又是博大精深的中文,所以王德民前期學習十分困難,
等到中學時期中文變得熟練後,王德民的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高考也拿下了近乎滿分的好成績。可即便如此,也被清華和北大拒收了,最終王德民進入了北京石油學院的鑽採系採油專業。
▲王德民工作照
《莊子·漁父》中寫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王德明自己也曾說過,自己是被石油選擇的,而不是自己選擇了石油,
雖然王德明沒有如願以償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但是他仍然十分努力,滿分5分的功課就能拿到5分。王德明除了在學習方面十分突出,他還十分注重鍛鍊,還成為了學校運動隊的主力人員,果然應驗了那句話,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
▲石油開採照片
03
1960年,王德明從學校畢業,他沒有選擇的很多人都希望的留校任教,而是選擇了去開採石油,
他不想將自己拘束在一份穩定的工作之上,
而且他知道當時石油的開採對於我國未來的發展是何等的重要,關乎著所有我國人民的利益,
所以他認為自己的價值應該體現在石油開採這項工作之上。就這樣,
意氣風發的王德民主動請纓,去往了位於荒漠的大慶油田。
王德明被分配到採油地質室測壓組,那是油田最基礎的崗位。王德民每天要和普通工人一起幹活工作,由於當時條件十分艱苦,很多重活都需要依靠人力完成,即便如此他也從來沒有後悔過自己的選擇。
▲王德民工作照
王德明還曾經參加過松遼石油會戰,在這期間他發現了國外石油理論與我國實際情況之間的差距
,此時我國的石油工程要想繼續發展,就必須從根本上做出改變和調整。
為了這一目標,王德明苦心專研,結合大慶油田的實際情況,算出了最合適的公式「松遼法」。
這種算法不但簡單易操作,而且精確度很高,並且這種方法大大增加了大慶油田的採油率高出美國很多,這讓國外的石油專家也十分佩服。
▲大慶油田照片
1963年,王德明被評為油田的科研標兵,同年他還研究出了一套多油層試抽和油水井分層測試工藝。
1970年,王德明和同事們研製出了偏心配水器。1983年,王德明成為了高級工程師。1986年,王德民成為大慶油田的總工程師。
可以說,王德明為我國油田開採作出的貢獻是十分巨大的,他推動我國的石油事業快速發展,短時間內就追上了大多數發達國家。
結語
對於王德民,很多年輕人是因為他英俊出眾的外貌而得知,但是仔細了解過他所經歷之事就無不折服於他的才華。他潛心鑽研,幹一行愛一行,就算不是自己最初所希望的事業,也在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不斷追尋,這才是年輕人們應該學習的。容貌終會老去,而內心的強大將會永恆。
參考資料:
《荀子》
《莊子·漁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