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視鏈」之流行:公眾媒體的促狹、偏頗與非良善

2021-02-19 耕叔說

在這個時代,當一件世俗的事情被以齷齪的方式公開談論,那麼這件事情本身就是可疑的。「鄙視鏈」論之流行正在此列。

我對在坊間熱度不減的「鄙視鏈」話題抱以警惕,在於它從一開始出現時就帶著先天的促狹與偏頗,是一種非出於良善原則的議程設置。

基於對京滬一些相親角現象的觀察,媒體得出了「中國式相親鄙視鏈」的結論。

相親自然是一種雙向選擇,既是選擇,也便要有條件。這大概是不必否定的世俗人心。但「鄙視鏈」論者粗暴地將不予選擇的條件等同為鄙視。

門當戶對的相親市場,雖然世俗,但沒有錯。我想知道的是,即使以媒體的眼光來看,真的存在沒有條件的婚戀嗎?

論及世事,有個詞會被不斷提及,那就是公序良俗。「鄙視鏈」固然是一種惡俗,但如果把它換成基於對等條件的雙向選擇,是不是又近乎於良俗了?

在私權領域,人們在法律框架內,按照自我的意願與人性的需求進行取捨,是值得尊重的權利所在。此為大義。除此之外的任何改變與強加,可能都是災難的源起。

媒體要以怎樣先入為主的心態俯視那些出入相親角的人們,才會總結出這樣一條偏頗而非基於專業主義的鄙視鏈?媒體的此種議程設置之功,令人唏噓。

這正是伯納德.科恩說過的:在多數時間,媒介在告訴它的讀者該怎樣想時可能並不成功,但它在告訴它的讀者該想些什麼時,卻是驚人地成功。

隨著「相親鄙視鏈」成為一次成功的議程設置,一種偏狹的「鄙視鏈」論居然成為一種流行的觀察與言說方式。

在京滬一些相親角的「鄙視鏈」之後,人們又「發現」了成都等地的「相親鄙視鏈」。更多的媒體則饒有興趣地發起討論,如「你在生活中都遭遇過哪些所謂的鄙視鏈?」

可怕的是,在眾多人的參與討論之下,「鄙視鏈」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一種解釋世界的方式,而「我」永遠都是那個被鄙視的人。

這一場在私域發起的病毒話題,儼然成為一次全社會性受害者心理的集中展示。但人們能夠僅僅因為感覺受到了鄙視,所以就認為這根本就是一個互相鄙視的世界嗎?

當某人說到因為學歷問題不被用人單位錄用,或因為禮節問題而被人指責,進而由此引以為鄙視之時,我由衷感受到的恰恰是,公眾媒體「亂入」私權領域所造成的言說亂象。

在這其中,真正製造混亂的是,以鄙視與否這樣的道德標準,用於原本可以用法律標準與公共治理、權力倫理來界定的諸多社會命題。

比如,有些人展示的被鄙視的情形,已經涉及到地域、性別、信仰方面的用工歧視。將這種法律問題僅僅歸類於「鄙視鏈」,反而是一種輕率與推卸。

而在所謂「鄙視鏈」背後,恰恰有著階層固化、社會板結、資源不公的因素。舍此而僅僅將指責指向每一個體,甚至直斥相親者為「賣兒賣女」,已經更像是洗地之論了。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媒體更熱衷於發動「相親鄙視鏈」這類有涉私域的話題,挑動情緒,製造熱點,卻在諸多公共話題上一味選擇性迴避,這都是顯見的事實。

不久前人民日報也發表評論指出,「真正嚴肅的新聞正在流失,真正深度的思考日益稀缺,這才是更需要警惕的。」

人民日報所指出的,自然不虛。原因何在,也不言而明。但對於許多本應具備公共意義的議程設置而言,總還是可以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吧。

類似「鄙視鏈」這種偏狹而非良善的議程,還是少一些的好。首發新京報

相關焦點

  • 「音樂圈鄙視鏈」的本質是什麼? - 鈦媒體APP
    實際上,在音樂消費者中,也常年存在一條「音樂消費鄙視鏈」,無論音樂地區、流派、樂器、唱法,都成為樂迷們秀優越的方式。無處不在的音樂圈鄙視鏈有人曾總結出「史上最全音樂圈鄙視鏈」,將「鄙視鏈」這一令人哭笑不得的怪誕現象梳理得十分明晰。
  • 留德華鄙視鏈
    鄙視像條食物鏈,是個繞不開的怪圈。在這個怪圈中,每一個人都在鏈條的最末端。網上這個對於「鄙視鏈」的解釋讓我不禁陷入思考。幾年前,我主持過一場歐洲華人旅遊業內部討論會。這次討論會聚集了來自德國、奧地利、法國、義大利、以及東歐各國的華人旅遊業從業人員,大家共同探討行業相關話題,內容包羅萬象,氣氛融洽。
  • 網際網路鄙視食物鏈大全:玩豆瓣的鄙視玩天涯的
    鄙視像條食物鏈,是個繞不開的怪圈 當「頭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的狂放達人嵇康用「文人相輕,先輕後重」探討學術爭論之道的時候,他沒有想過,這個詞日後會成為文人之間爭風吃醋、相互「踐踏」與傾軋的託辭,更沒想到,這場遊戲會擴撒到生活的各個層次,成為一條條「相輕」的「食物鏈」。
  • 網際網路鄙視食物鏈大全
    鄙視像條食物鏈,是個繞不開的怪圈 當「頭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的狂放達人嵇康用「文人相輕,先輕後重」探討學術爭論之道的時候,他沒有想過,這個詞日後會成為文人之間爭風吃醋、相互「踐踏」與傾軋的託辭,更沒想到,這場遊戲會擴撒到生活的各個層次,成為一條條「相輕」的「食物鏈」。
  • 出來混,一不小心就掉進了鄙視鏈
    原創 歲生 印客美學太陽之下無新事,人多的地方就有了比較,就有了高低之分,鄙視鏈也就應運而生。小時候我們總是被拉來和別人家的小孩比較,長大了我們混的各種圈子也是逃離不了鄙視鏈的束縛,就連你呼吸的空氣都是有鄙視鏈的。
  • 真正的表迷,沒有「鄙視鏈」
    [腕錶之家 鐘錶技術] 「鄙視鏈」這個詞,很多年前就有了。而且各個領域都有鄙視鏈,不光是汽車、包包、名表,就連手機、電視劇、遊戲都存在鄙視鏈,讓我很驚奇。在網上,名表也有「鄙視鏈」。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奢侈品鄙視鏈」,大致意思是:愛馬仕》香奈兒、迪奧、LV》GUCCI》賽琳、巴黎世家、芬迪、PRADA、紀梵希》阿瑪尼、範思哲。網上流傳的奢侈品牌鄙視鏈。奢侈品中的鄙視鏈還比較簡單,汽車的鄙視鏈我就「不懂」了。
  • 娛樂圈鄙視鏈:臧鴻飛說出了音樂鄙視鏈,秦昊闡述了影視鄙視鏈
    不管你相信不相信,萬物皆有鄙視鏈的說法,在《吐槽大會》時,連話都講不清楚的臧鴻飛卻講述了音樂圈裡面的鄙視鏈,他告訴觀眾們,玩古典音樂的始終都瞧不起玩爵士音樂的,而玩爵士音樂的卻又瞧不起玩搖滾的歌手,而喜歡玩搖滾樂的歌手卻始終看不上玩流行音樂的歌手,那麼你們知道玩流行音樂的歌手最看不起的是哪一類人嗎
  • 鄙視鏈:網際網路中的傲慢與偏見
    三大網際網路巨頭仿若站在了國內網際網路的尖端俾睨群雄,勢不可擋。福利好、掙錢多、前景廣讓BAT成為了網際網路公司鄙視鏈的頂端——雖然孤獨,卻尤為光榮。十年是個坎。國內的AB站用戶標榜為小眾二次元人群,自購版權和自製低成本網絡劇,自然是看不上優酷土豆愛奇藝這些國內主流視頻網站。郵件:Gmail> 163 mail> QQmail某科技博客總編輯在微博上宣稱不歡迎使用QQ郵箱和163郵箱發送的求職簡歷——但事實上,這兩者是國內用戶規模最大的電子郵件服務。
  • 地產投資圈六大「鄙視鏈」
    俗話說,「文人相輕,自古而然」,鄙視就像食物鏈條,是一個繞不開的怪圈。鄙視,被人鄙視,鄙視多少人,又被多少人鄙視,都是你與某個行業最核心價值的距離。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視鏈。其實投資崗,也是有鄙視鏈的,而且早已有之。
  • 學歷鄙視鏈:不想承認,卻真實存在
    顯而易見,拋開所謂能力先不看,赤裸裸的學歷「鄙視鏈」隨處存在,學歷越高,差距越大。人口紅利的衰減,你能值多少錢,學歷就是起點。傳說越熱門越掙錢的行業,越注重第一學歷,難道真是高考定終身?那雙非本科考研還有什麼用?但你不得不說,現實就是現實。
  • 奢侈品鄙視鏈算什麼,見識一下你從沒想過的板類運動鄙視鏈
    但這部劇實在是太熱門了,又牽扯出一件被大家津津樂道的事情,那就是貴婦太太圈的奢侈品鄙視鏈。即使你沒看過電視劇,但下面這張圖,你一定見過。大家可能不看都不知道奢侈品還有鄙視鏈吧,上海貴婦圈的太太們合影,人手一隻
  • 鄙視鏈新玩法 迷你世界比我的世界畫質好 MC玩家反手一個光影模組
    生活中到處可見鄙視鏈,我們生活在由各個鄙視鏈構成的世界中。比如寵物黨的鄙視鏈裡,與其說是在為貓貓狗狗分等級。私人造型師>少有人知的文藝小會所>有小魚乾送的服務型美容院>普通美容院>家裡的剃頭推>不修邊幅。
  • 「搖滾看不起流行,流行看不起說唱」,你在音樂鄙視鏈第幾層?
    他說,「不是誕生在網絡環境下的歌曲就不是好歌曲」,「音樂無好壞之分」,「山珍海味不一定好,酸辣土豆絲也不一定low」。其實關於觀點,李榮浩在節目裡和對網友的評論回應中已經說的很全面了,但他還是花時間寫了一條長長的微博,像是補充說明。《午夜兇鈴》的原著作者鈴木光司曾經講道,「如果你說花美,就會有人說『也有不美的花』。
  • 挑剔精的洗髮水鄙視鏈
    鄙視鏈底端:快捷酒店同款洗髮水從最早的一小袋洗髮水到如今固定在牆上的擠一擠帶色啫喱狀洗護二合一濃稠到加了水也化不開一坨坨在頭上其實自己把背後「made in China」的小標默默摳掉鄙視鏈中上遊:專業美發線的洗護品牌走專業線的你總是覺得超市太low屈X氏爛大街絲X蘭流於俗氣只有專業美發線才配的上你這頭已經稀薄脆弱的秀髮
  • 中國蹦迪圈鄙視鏈
    很久之前我寫過一篇《中國富二代鄙視鏈》,感覺大家好像蠻愛看這種「鄙視鏈」系列的,畢竟寫一篇「鄙視鏈」總能讓人由淺入深的去了解這個圈子。 他們的喜好正是國內韓國電音文化流行的根本原因,事實上,韓風派對就是由這一個階梯的人傳播到國內的電音圈、蹦迪圈的。
  • 中國酒友鄙視鏈:喝茅臺的鄙視五糧液,喝五糧液的鄙視汾酒
    中國酒友鄙視鏈:喝茅臺的鄙視五糧液,喝五糧液的鄙視汾酒生活中的嘈雜 ,讓很多事情發生後,失去了最原始的模樣。更多的開始追逐物質層面,從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能讓我們感受到,小到首飾包包,大到名車別墅。這無疑給人們帶來了滿滿的優勢感。當然這背後的鄙視鏈也隱形的如影隨行著。
  • 動物有食物鏈,程式設計師有鄙視鏈
    與時俱進是現在社會的進步起源,新的詞彙也在不經意間逐步增加,於是「鄙視鏈」這個詞彙就出來了。鄙視鏈的定義是什麼?
  • 中國「方便麵」鄙視鏈:口味超200種,香菇燉雞卻在鄙視鏈底部?
    方便麵的口味確實是奇珍百態的,但百態的同時也必然會帶來所謂的派別林立的局面,而這就是所謂的「鄙視鏈」形成的原因所在---所以,這期內容我將帶大家好好了解國民的方便麵鄙視鏈。01中國方面便鄙視鏈版圖首先站在方便麵鄙視鏈最頂端的當屬兩款全宇宙通殺的口味:紅燒牛肉麵和老壇酸菜面!
  • 從愛馬仕WOC說起,到奢侈品鄙視鏈
    電視劇《三十而已》,又將奢侈品鄙視鏈這件事推到了輿論之前:愛馬仕看不起Chanel;Chanel、Louis Vuitton和Dior相互鄙視,然後一起看不起Gucci;最後Gucci看不起一眾設計師品牌比如:Celine、Givenchy、Saint Laurent Paris。這個鄙視鏈真實存在嗎?
  • 測繪鄙視鏈曝光,正視不傷害
    時值現代,鄙視竟然已經變得公然、無畏、無所顧忌。 直至漫延、擴撒到生活的各個層次,成為一條條「相輕」的「食物鏈」。 於是,誕生了鄙視鏈。 尤其在網絡社會中,時常會生出的一種自我感覺良好,而瞧不起他人的現象。鄙視像條食物鏈,是個繞不開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