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排序算法的重要性
排序是計算機科學中最深入研究的算法之一。有許多不同的排序實現和應用程式,您可以使用它們來提高代碼的效率。
你可以使用排序來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
搜索:如果列表是排序的,那麼在列表中搜索條目的速度會快得多。選擇:使用已排序的數據,從列表中根據項與其他項的關係選擇項更容易。例如,當值按升序或降序排列時,查找第k大的或最小的值,或查找列表的中值,要容易得多。重複項:在列表排序時,可以非常快速地查找列表中的重複值。分布:如果列表是排序的,那麼分析列表中項目的頻率分布是非常快的。例如,通過排序列表查找出現頻率最高或最低的元素相對比較簡單。從商業應用程式到學術研究,以及其間的任何地方,都有無數種方法可以使用排序來節省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希爾排序 ShellSort
希爾排序的實質就是分組插入排序,該方法又稱縮小增量排序,因DL.Shell於1959年提出而得名。
該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先將整個待排元素序列分割成若干個子序列(由相隔某個「增量」的元素組成的)分別進行直接插入排序,然後依次縮減增量再進行排序,待整個序列中的元素基本有序(增量足夠小)時,再對全體元素進行一次直接插入排序。因為直接插入排序在元素基本有序的情況下(接近最好情況),效率是很高的,因此希爾排序在時間效率上比前兩種方法有較大提高。
n=10的一個數組49, 38, 65, 97, 26, 13, 27, 49, 55, 4為例
第一次 gap = 10/2 = 5
49 38 65 97 26 13 27 49 55 4
1A 1B
2A 2B
3A 3B
4A 4B
5A 5B
1A, 1B, 2A, 2B等為分組標記,數字相同的表示在同一組,大寫字母表示是該組的第幾個元素, 每次對同一組的數據進行直接插入排序。即分成了五組(49, 13) (38, 27) (65, 49) (97, 55) (26, 4)這樣每組排序後就變成了(13, 49) (27, 38) (49, 65) (55, 97) (4, 26),下同。
第二次 gap = 5 / 2 = 2
排序後
13 27 49 55 4 49 38 65 97 26
1A 1B 1C 1D 1E
2A 2B 2C 2D 2E
第三次 gap = 2 / 2 = 1
4 26 13 27 38 49 49 55 97 65
1A 1B 1C 1D 1E 1F 1G 1H 1I 1J
第四次 gap = 1 / 2 = 0 排序完成得到數組:
4 13 26 27 38 49 49 55 65 97
下面給出嚴格按照定義來寫的希爾排序
關於排序算法,我總結了幾篇,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瀏覽下:
Python中的Timsort算法,Timsort算法的優缺點,中級python技術點
Python中的快速排序算法,快速排序的優缺點,中級python技術點
Python中的合併排序算法,合併排序的優缺點,中級python技術點
Python中的插入排序算法,插入排序的優缺點,中級python技術點
Python中的冒泡排序算法,冒泡排序的優缺點,中級python技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