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90%的鑽石都是中國產的「人造鑽石」?天然鑽石不保值了?

2021-02-25 每天一堂珠寶課

一直以來,鑽石都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代名詞,渾身上下都透著一個字:「貴」!長期以來,鑽石的開採和售賣幾乎都被壟斷,所以市面上鑽石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不過現在,高高在上的鑽石遇到了點麻煩事——近幾年,人造鑽石越來越受歡迎,甚至開始擠佔天然鑽石的市場。

就連壟斷了鑽石行業半個多世紀的公司戴比爾斯,也開始放下身段賣起人造寶石,只不過這價格堪比天然鑽石——每克拉售價高達800美元

而把這家老牌的鑽石壟斷公司逼到這個份兒上的,不是別人,正是「made in China」的人造鑽石

在中國,人造鑽石技術一天比一天成熟,大量的成品流入市場,這些人造鑽長得和天然鑽石几乎一模一樣,甚至更亮更通透,嚴重影響了原本的鑽石市場。

一開始戴比爾斯還對其進行打壓和抨擊,後來也妥協了:既然擋不住,那我們也開始賣人造鑽石

說好的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你卻悄悄賣起了人造貨!這年頭,連鑽石都信不過了嘛~

就在前幾天,名媛帕裡斯·希爾頓跟男朋友,因為一枚22克拉的大鑽戒撕的不可開交:今年年初,她的男友用這枚鑽戒求婚,當時可是狠狠地炫富+秀恩愛。

可現在,帕裡斯悔婚了,不想嫁了,男朋友想把戒指要回去,可帕裡斯卻堅稱:這枚戒指不是男朋友買的,是珠寶商送我的!

看的出來,帕裡斯是真的很喜歡這枚大鑽戒,據說,為了防止弄丟戒指,她特地訂做了3枚同款人工鑽戒,平時出門的時候只戴人工鑽石的戒指,真正的戒指被她藏在家裡欣賞。

這樣「狸貓換太子」的招數,要不是她本人曝料,根本沒有人注意到,如果論裝飾作用的話,人造鑽石的確可以很好得代替天然鑽石。

只不過,這種代替只是暫時的,人造鑽石再像天然鑽石,本身的價值跟天然鑽石還是有著天壤之別,連帕裡斯這樣的名媛,都捨不得把前任的戒指還回去,看來大家還是更看中天然鑽石呀!

那麼,人造鑽石和天然鑽石之間的差距,究竟有多少呢?

除了生產過程是人為製造的之外,人造鑽石的成品,跟挖出來的天然鑽石,模樣、成分、結構是完全一樣的,都是純粹的碳結晶。

常見的人造方法,就是靠超高溫加熱加壓的方法,在實驗室裡模擬出天然鑽石形成的環境,讓碳種子結晶成鑽石,相當於用人為的手段速成鑽石

雖然人造鑽石的市場越來越廣,但它依然還處在珠寶市場的底層位置,世界鑽石銷售巨頭公司——戴比爾斯家的產品,就分成3個層次:

處在最高層次的,是那些大克拉的用於收藏的天然鑽石;

△戴比爾斯家的世紀之鑽,重約54.77克拉

下一個層次,就是各種訂婚鑽戒,當然,這些鑽戒用的也是天然鑽石;

而最低的層次,就是他們今年剛開始售賣的人造鑽石。

人造鑽石的目標客戶,主要是沒太大經濟實力的年輕人:他們喜歡鑽石,可又承受不起天然鑽石昂貴的售價,於是轉而用人造鑽石代替。

雖然成分能靠人為的方法造出來,不過天然鑽石還是不同於人造鑽石的,畢竟一個是天然形成的,一個是人為速成品

鑽石之所以風靡全球,除了營銷之外,更因為它的稀有性和天然性,正因為形成年份的久遠,和天然形成的不可控性,才讓品質高、克拉數大的天然鑽石變得如此難得。

△鑲著「非洲之星」大鑽石的女王權杖

人造鑽石雖然能做到一模一樣的復刻,但過於完美也就失去了那份天然的珍貴性。

光靠肉眼,很難區分兩者,在人造寶石剛出現的那幾年,鑽石商會用強力磁鐵區分:因為人造鑽石的內部有培養過程中殘留下來的金屬結晶,用強力磁鐵能把它吸起來,而天然的鑽石是不可能做到的。

不過隨著人造鑽石技術越來越發達,如今的人造鑽石內部,殘留的金屬結晶越來越少,強力磁鐵已經不再百分百靠譜。

好在,鑽石的證書上都會註明究竟是人造還是天然。不過市面上套證之類的套路還是太多了,如果要買天然鑽石的話,復檢是一定要做的,而且最好自己經手復檢,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風險。

第一次出現人工鑽石,還是1953年的事情:在那年,瑞士一家名為ASEA的公司製造鑽石成功,第二年,美國的通用公司也成功合成出了鑽石。

那個時候的人工鑽石,品質還是相當差的,根本不能用來做首飾,直到1970年,美國的GE公司合成出了寶石級的人工鑽石,只不過顏色特別黃。

到了1988年,世界鑽石巨頭公司戴比爾斯合成出了一顆重達14克拉的寶石級鑽石,除了尺寸大之外,透明度也相當高,而且顏色也變成了淺黃色,跟天然鑽石越來越接近了。

寶姐覺得,人造寶石研發的最大動力,可能就是鑽石的價格了……因為天然鑽石實在太貴了,為了能低價買到鑽石,肯定有人想不斷研發人造鑽石的方法呀!

目前,市面上天然鑽石的替代品,主要有下面這3類。

合成鑽石也就是寶姐在前面提到的人造鑽石。人造鑽石的合成方法有2種:

一種是用天然鑽石做成1毫米大小的籽晶,再通過高溫加熱加壓的方法,讓碳不斷在這個籽晶胚子上結晶,最終變成一顆碩大的鑽石。

另一種是純化學手段,通過對天然氣和氮氣的加熱加壓處理,慢慢沉積出鑽石。

無論是哪一種合成的手段,做出來的鑽石都是一樣的

如何區分:

合成出來的鑽石,只有珠寶鑑定中心專業的儀器才能測試分辨,哪怕是專業鑽石賣家,單純靠肉眼比對、放大鏡、鑽筆測試什麼的,都是無法區分。

△在一堆鑽石裡混入一顆人造鑽石的話,你根本發現不了

因為它本身的所有成分和結構都跟鑽石一樣,是純碳材質,所以連GIA和IGI都能給這種合成鑽石出具鑽石鑑定證書,而證書上面的名稱,翻譯成中文是實驗室培育的鑽石

在我們國內,公立鑑定機構對合成鑽石的標準相對比較保守,證書上會寫上合成鑽石,備註名稱為實驗室培育鑽石

莫桑鑽很多人都熟悉,鑽石最有名的替代品之一。嚴格來講,這個莫桑鑽是一種仿鑽,跟鑽石的成分並不一樣,硬度也只有9.25,是通過加熱石英巖和碳的混合物做出來的。

因為長得跟鑽石很像,所以莫桑鑽早早的被人拿來冒充鑽石,不過由於成分的原因,在切割打磨的時候,只要溫度一高,這個莫桑鑽就會發黃,還得靠後期改色優化才能售賣。

如何區分:

即使經過處理,莫桑鑽的白也跟天然的鑽石不一樣:它看起來有種迷之塑料感的慘白,沒有天然鑽石閃閃惹人愛的通透感。

當然,如果怕看走眼的話,復檢證書是最直接有效的證明~

別看它的名字花裡胡哨的,本質上跟莫桑鑽一樣也是仿鑽,我們國內一般叫它「水鑽」,施華洛世奇飾品上那些像鑽石一樣的東西,就是用的這個。

不過,千萬別以為它是什麼好東西,它的成本相當低廉,不僅硬度不如天然鑽石,甚至連合成鑽石跟莫桑鑽都比不上。

而且戴一段時間之後,這個合成立方氧化鋯就會發暗變醜,一點也不「恆久遠」!

如何區分:

合成立方氧化鋯的密度大,拿在手裡會特別沉,有經驗的鑽石賣家用手一掂量就能認出來;除此之外,在證書上也會明確標註出它本體的名字。

雖然戴比爾斯向「人造鑽石勢力」低了頭,不過大部分一線生產商對人造鑽石還是持抵制態度的。

為了對抗人造鑽石,世界八大鑽石生產商組建了DPA聯盟,今年足足花了6000萬歐元,只為宣傳天然鑽石,而明年,這個聯盟還會繼續投入同樣的錢用於宣傳。

而從鑽石市場的整體來看,雖然人造鑽石對珠寶行業有一定的衝擊,但總的來說,大家還是更買天然鑽石的帳,原因主要有這2點:

人造鑽石做的再漂亮、再像天然鑽石,也始終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因為能夠批量化生產,它根本不能保值,只能用在工業上,或者在低端的珠寶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戴比爾斯家的Lightbox Jewelry系列已經算是賣的比較貴的人造寶石了

這樣的情況也不僅僅出現在鑽石界,人造的藍寶石都運用這麼多年了,那些奢侈腕錶的耐磨表面,基本都是用的藍寶石鏡面,有些表的零件都是人造藍寶石的,大家對這一點也早已經習慣了。

可是呢?你有看到天然藍寶石降價嗎?不僅沒降價,反而一年比一年賣得貴!

人們喜歡寶石,正是因為自然形成的不可複製,而人工合成的寶石,失去了天然寶石的獨一無二。

除了獨特性之外,天然鑽石之所以能夠保值,主要還是因為它的產量低,尤其是能達到珠寶級別的寶石,更是相當難得。

而人工合成的鑽石相對來說太容易獲取了,毫無保值的功能。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天然鑽石都能保值,想要讓手裡的鑽石具有保值能力,需要符合下面這3個條件:

(1)首先,要符合鑽石的4C的標準,也就是說克拉數、色澤、透明度和切工都要過關,具體可以參考:【科普】鑽石的8大誤區!千萬別花了大價錢,卻買了便宜貨

(2)沒有經過任何優化處理;

(3)如果鑽石是天然彩鑽的話,那克拉數稍微小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

天然鑽石之所以這麼火,女人絕對是重要的推動力,一句「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廣告詞,讓鑽石成了結婚的必需品。

人造鑽石能不能買?當然能,雖然指望靠它保值應該不太可能,不過考慮到有些人造鑽石的品牌,將來說不定會走施華洛世奇的路線,用設計和創意論價值,人造鑽石也是有逆襲的可能的~

目前來看,人造鑽石的售價要比天然鑽石低很多——這也是為了保護現有的天然鑽石市場。

然而,人造鑽石品牌肯定會想方設法把它賣出個好價錢,以後人造鑽石的價格,還是有水漲船高的可能性。

不過,人造鑽石的價格一旦上漲,天然鑽石的價格更得漲啊!畢竟對肯花大價錢買天然鑽石的人來說,她們更多的是買的身份和價值,肯定不會為了貪便宜去買人造的。

相關焦點

  • 世上90%的鑽石都是中國產的「人造鑽石」?天然鑽石不保值了?
    在中國,人造鑽石技術一天比一天成熟,大量的成品流入市場,這些人造鑽長得和天然鑽石几乎一模一樣,甚至更亮更通透,嚴重影響了原本的鑽石市場。雖然成分能靠人為的方法造出來,不過天然鑽石還是不同於人造鑽石的,畢竟一個是天然形成的,一個是人為速成品。鑽石之所以風靡全球,除了營銷之外,更因為它的稀有性和天然性,正因為形成年份的久遠,和天然形成的不可控性,才讓品質高、克拉數大的天然鑽石變得如此難得。
  • 被中國"人造鑽石"緊逼,全球巨頭放棄只賣天然鑽石
    (De Beers)作為全球鑽石市場強大的壟斷者和操縱者,一直擔心中國大量生產的人造鑽石會使其利潤縮水。即使沒有一張標籤證明它來自於「天然」的產地,那又如何呢?「中國製造」人造鑽石據日經新聞2018年8月2日報導,隨著技術的進步,實驗室製造的鑽石早已用於工業生產。中國的實驗室不僅能夠製造較小的、黃色的寶石,還可以製造較大的、無色的寶石,並拓寬了它們在珠寶行業的用途。
  • 未來天然鑽石與人造鑽石可以做到共存嗎?
    而從科學角度來看,人工鑽石與天然鑽石沒有區別,都是碳元素構成,硬度也都是摩氏10,物理特性和化學成分沒有區別,但最關鍵的是還是消費者的認知。 人造鑽石近兩年的發展速度極為驚人,不僅因為本身價格相對天然鑽石低很多,更是因為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和意識的改變。
  • 有了人造鑽石,你還會買天然鑽石嗎?
    你可能想像不到,如今全球人造鑽石的市場規模已經高達百億元。而其中最大的出口國就是中國。2020 年,我國人造鑽石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一半以上。貝恩諮詢報告更是顯示,珠寶級的實驗室培育的鑽石原石產量約為 600 萬至 700 萬克拉,中國產量達到 300 萬克拉。 那麼問題來了,人造鑽石的發展對於我們買鑽石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 天然鑽石與人造鑽石究竟是「博弈」還是「共存」 ?鑽石巨頭De Beers終於妥協了
    隨著鑽石礦藏資源的枯竭,人造鑽石又稱培育鑽石、合成鑽石,正在彌補天然鑽石的供應短缺。而從科學角度來看,人工鑽石與天然鑽石沒有區別,都是碳元素構成,硬度也都是摩氏10,物理特性和化學成分沒有區別,但最關鍵的是還是消費者的認知。人造鑽石近兩年的發展速度極為驚人,不僅因為本身價格相對天然鑽石低很多,更是因為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和意識的改變。
  • 河南人造鑽石進軍珠寶市場
    人造金剛石除了可以做成媲美天然鑽石的首飾,利用其聲、光、電、熱等方面的特性,還可以在半導體、醫藥、化妝品等方面大展身手,對人造金剛石產能大省河南來說,新技術、新工藝的轉換升級將為這些企業打開下遊應用的空間。  璀璨的「實驗室培育鑽石」原石產自河南  一顆一克拉的天然裸鑽,如果顏色、淨度、切工都還不錯,價格在10萬元以上。
  • 人造鑽石與天然鑽石已無差別,你還會買天然鑽石嗎?
    我們只需要做一個實驗就知道,如果我們手裡拿著鑽石,只需要輕輕用力就能夠在絕大多數的金屬上劃出痕跡。但是反過來,絕大多數的金屬都沒有辦法在鑽石上留下痕跡。正是因為鑽石強大的硬度,所以我們又將鑽石稱為金剛鑽,以此顯現它的金剛不壞之軀。鑽石這種堅硬的品質,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而言,往往並沒有什麼實際的用途。
  • 人造鑽石怎麼樣?為什麼無法與天然鑽石相比
    不如天然鑽石珍貴稀有天然鑽石的珍貴稀有是人造鑽石無法比擬的。每一顆天然鑽石都是在極其嚴苛的條件下形成的,是大自然孕育了幾十億年的瑰寶,而且每一顆天然鑽石都帶有不同的大自然的印記,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在工廠生產出來的千篇一律的人造鑽石,顯然不具備珍貴性和稀有性。人造鑽石怎麼樣?
  • 分享 | 未來,人造鑽石會衝淡天然鑽石市場嗎?
    而最近幾年,Swarovski、Ada Diamonds 等都在加大對人造鑽石的投資。甚至於,戴比爾斯都開始賣人造鑽石了,一克拉大概是800美元,不僅跟天然鑽石几乎無差,價格還如此美麗。這個消息不禁引起了一陣非議:人造鑽石的量產,是否會影響天然鑽石的市場,最終天然鑽石也會變成便宜的大路貨?
  • 中國製造打破世界「鑽石騙局」,河南產全球70%鑽石,成為白菜價
    但您可能不知道的是,鑽石並非全是天然的,而且許多都是人工培育的,現在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人造鑽石,如果是您,您會怎麼選擇?為什麼鑽石如此昂貴?"鑽石恆久遠,一顆永存"這個經典之作來自於國際一線鑽石品牌 Debiles,自1993年引入中國後,它在十多年間成功地在人們心中生根。
  • 令人嘆為觀止的中國人造鑽石,改變了世界鑽石行業的格局
    2018年9月,作為全球鑽石珠寶行業的龍頭老大—戴.比爾斯公司,宣布旗下新成立的人造鑽石品牌「Lightbox」正是在美國官網售賣。這個消息一出瞬間轟動了珠寶屆,戴.比爾斯公司不是一直強調鑽石的天然性嗎?怎麼賣起了人造鑽石?其實他們之所以這樣做也是迫於無奈,具體來說是被中國人造鑽石逼的。
  • 人造鑽石批量面世!一周就能種1克拉,鑽石還是愛情象徵嗎?
    但人造鑽石在近幾年實現了商業化生產,製作工藝的提高使人造鑽石可以與天然鑽石相媲美。人造鑽石批量面世,會顛覆傳統的鑽石市場嗎?年輕人還會為愛情付出高昂的費用嗎? 最近,在「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科技創新創業匯報會」上,一項重要的科研成果吸引了媒體的目光,連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都對這項技術進行了報導。是什麼成果這麼受關注?
  • 法媒:中國人造鑽石「以假亂真」
    法國新聞廣播電臺1月2日報導,原題:中國人造鑽石「以假亂真」  鑽石被認為是永恆的象徵,人們在選購鑽石時特別看重它的顏色、光澤、純度和尺寸。然而,在中國一家珠寶店內,閃閃發光、鑲嵌於首飾上的鑽石並非開採自地下,而是人工合成的「人造鑽石」。人造鑽石沒有一丁點天然的地方,純靠人類加工而成。
  • 人造鑽石價格越做越低,鑽石會不會賣成玻璃價?
    一直以來,天然鑽石以開採難度大、產量少而價值飆升,而合成鑽石卻完全沒有這方面的顧慮。美國加州一個合成鑽石公司Diamond Foundry曾經宣稱自己兩周內就能在實驗室裡種出數百顆鑽石,且每顆都在9克拉以上,質量絲毫不遜於天然鑽石。不為時間和開採成本所阻撓的低價人工鑽石橫空出世,無疑會對傳統鑽石造成巨大衝擊。
  • 中國是人造鑽石大國,但在中國為什麼火不起來
    鑽石的開採和源頭批髮長期被國外巨頭壟斷,戴比爾斯一家壟斷了全球九成鑽石交易,通過成功的營銷,使鑽石達到最高品牌溢價,一克拉高達幾萬元。鑽石是一種純碳無素組成的礦物,碳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非常廣泛,石墨甚至木碳也是碳無素組成,只不過是形成的條件不同,最終產生的物質大相逕庭。
  • 空氣鑽石問世?人造鑽石離我們很近,但也很遠
    ,是愛情的代表,是人們結婚必備禮物首選,每一位魅力女性都無法抵抗鑽石的「誘惑」。從科學角度來看,人工鑽石與天然鑽石沒有區別,都是碳元素構成,硬度也都是摩氏10,物理特性和化學成分沒有區別2019年,人造鑽石的產量也增加了15~20%,其中大部分增長來自中國。美國是當前最大的人造鑽石消費市場,約佔全球市場的80%。中國目前是人造鑽石的第二大市場,約佔全球的10%。
  • 人造鑽石,也能「一顆永流傳」嗎?
    人造鑽石又叫培育鑽石,是模擬天然鑽石結晶的過程而生產出來的鑽石,其成分及性質和天然鑽石都一模一樣,兩者之間只有通過特殊的儀器才能區分,靠眼睛無法區分。 近幾年,人造鑽石市場已經迎來大爆發。 人造鑽石市場迎來大爆發 買人造鑽石還是天然鑽石?
  • 深度 | 人造鑽石 VS 天然鑽石,象徵價值和真金白銀之間,哪個更適合為永恆代言?
    人造鑽石的興起已經對傳統鑽石開採商構成了強烈威脅。全球最大鑽石生產商 De Beers 每年公布 10 次銷售數據,最新數據顯示,最近一個銷售周期鑽石原石銷售額為 2.5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銳減 53% ,創 2015 年第 10 個銷售周期以來的新低。在巔峰時期,該公司共經營全球 19 個鑽石礦,生產全球超過 80% 的鑽石。
  • 「人造鑽石」是不是鑽石
    消費者吳某起訴「裕華金行」,認為廣告中「奧地利名貴鑽石」應該為天然產品,由於受了誤導才買了一隻,後了解到其所謂「名貴鑽石」為進口人造鑽石,覺得受了騙而提起訴訟。「裕華金行」聲稱,產品說明中「近百粒奧地利名貴鑽石」並沒有說是天然鑽石,行業中稱人造鑽石都為鑽石。(《揚子晚報》1994年4月22日)消費者吳某認為,鑽石是鑽石,人造鑽石是人造鑽石,二者不是一回事,鑽石一定是天然產品。
  • 國內一半以上人工培育鑽石為河南造,「人造鑽石」錢景漸顯
    現象|國內一半以上培育鑽石由河南生產「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國際一線鑽石品牌戴比爾斯的這句廣告語,也在中國文化中生根,寄託了人們對於婚姻的美好願景,讓眾多消費者為鑽石買單。但你可能並不知道,鑽石並不只有天然的,也有人工培育的,而且目前國內一半以上培育鑽石都出自河南。從1958年鄭州「三磨所」成立,河南超硬材料產業集聚度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