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戲骨漸漸的大家都叫不上來他們的名字,可是一說作品和角色,絕對是響噹噹的存在。
《保密局的槍聲》這部影片,是很多爺爺輩或者是爸爸輩喜愛的影片,劇中無論是主演還是配角都是一流的演員,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劉嘯塵的扮演者陳少澤嗎?
這部影片無論從劇本還是主演來看都創造了奇蹟,在不算富裕的年代創造出了6億人次觀看的票房神話,還獲得了文化部優秀影片以及小百花獎的獎項。
而主演陳少澤也備受關注,在這之後他還出演了很多優秀的影片,可是在39歲的時候卻選擇息影,未免很多人覺得很可惜,但是陳少澤無悔自己的決定。
如今已經73歲的他,仍然活躍在藝術道路上,積極帶動周圍的藝術氛圍,時不時還擔任大型活動的主持人,整個人的狀態和活力就像40歲的樣子。
其實陳少澤之所以能走上藝術之路,離不開家裡的影響,父親和爺爺輩的人都是出自上海藝術之家,而且對京劇情有獨鍾,閒來無事的時候總會哼兩曲。
陳少澤也受其影響,從小對藝術埋下了濃鬱的根,高考的時候,陳少澤在為專業選擇,老師提議他可以遵從自己的內心走,於是他報考了上海戲劇學院的表演系。
大學這幾年,陳少澤虛心求教學到了很多自己從未了解過的知識,大學畢業後他憧憬著自己的演藝路,可是造化弄人,因為當時的社會正是遭遇動亂的年代。
陳少澤也受其影響,事業被停滯了,但是好在痛苦和悲傷總會過去,三年後陳少澤終於如願的進入上海青年話劇團做一名話劇演員,他的滿腔抱負也有了用武之地。
不管什麼角色,只要自己接到了,就用百分之二百的精力對待,1978年一部《戰鬥在敵人的心臟裡》的小說被改編成電影,這個意見還是導演常彥提出的。
一開始這部影片定名《黎明之前》,可是通過討論和探討,常彥覺得這個名字不很合適,於是和導演組的人甚至還請假了小說作者,最終把電影名字定位《保密局的槍聲》。
聽起來像是一個情景,我想這與當時國內盛行的話劇有關係,大家對話劇很熱衷,所以一些片段影片也起類似的名字,就是為了更加吸引人。
而發掘了陳少澤的是電影的副導演馬世達,他本身也是一名優秀的演員,在偶然機遇下見識到了陳少澤的演技,他覺得陳少澤很適合這部劇。
於是通過層層關係找到陳少澤,問他想不想演這個角色,陳少澤一聽是常彥導演的劇,他二話沒說就同意了,因為陳少澤覺得和有才華,有新意的導演合作,創造出的作品一定差不了。
後來,陳少澤經過劇組其他人員的挑選後,正式被確認是男一號劉嘯塵的扮演者,而常彥之所以也會用陳少澤,這其中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陳少澤是地道的上海人。
因為這部劇的背景就是在上海,為了最大程度的還原電影本身的純粹,他全劇用到的演員都是上海人,所以陳少澤就這麼巧合的成功了。
其實每一段成功和成名,除了有紮實的實力,還有一點就是運氣,趕上好時機和好的時代背景,一批演員就會節節高升,所以陳少澤的成功也算運氣咯。
劇中他有一句最經典的臺詞,那就是"我代表人民,宣判你死刑。"這句話直接成為了他的名言警句,更是被很多人爭相模仿的一句話,影片播出後創下了票房神話。
一眾演員也跟著走紅了,陳少澤的人氣簡直更上一層樓,後來他還接拍了《血與火的洗禮》《潛網》《特區姑娘》《為明天祝福》以及《江南藥王》。
其中更是和全民女神劉曉慶合作一部影片,陳少澤的人氣和熱度達到了頂峰,但是他的心裡一直有一個空缺,直到1986年,39歲的陳少澤才找到缺失的地方。
這一年,他被調任擔任了上海青年話劇團的團長,身兼重任,陳少澤更加明白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如果說做演員是一份熱愛和嚮往。
那麼這個團長的位子就是一種責任和使命,他每天面臨大量的公務,總是做不完的工作,可是他不知疲倦,為人民把好每一層關,為他們提供高質量的作品。
他要把青年話劇團發揚光大,讓年輕人喜歡話劇,喜歡藝術,而不是崇洋媚外熱衷於是洋東西,陳少澤覺得這比他做演員更有意義,所以在當紅時期,他毅然息影。
身為一個公眾人物,紅對於他們來說可能很多人都嚮往,更甚至覺得當明星不就是為了紅,這沒什麼不可說的,但是陳少澤身在那個年代,他經歷過動蕩也享受過萬人追捧。
他看過我們很多沒有看到的東西,在事業的抉擇上,陳少澤更願意做一個默默無聞的奉獻者,所以他轉戰幕後工作,給話劇事業添磚加瓦。
所以再後來,我們看到陳少澤的作品就很少,最難忘的恐怕只有這部《保密局的槍聲》的影片了,這麼些年,他一直默默的貢獻著自己的一切。
閒暇時刻還會擔任節目主持人或者是大型活動的現場主持人,和一些年輕輩的人交談沒有一點前輩的架子,甚至連小區舉辦文藝活動,陳少澤都會踴躍參加。
雖然73歲,可陳少澤卻長著40歲的臉,站在那裡全身抖擻,看起來狀態極好,能保持年輕的容貌和硬朗的身體,這一定離不開陳少澤的心態。
都說心態好,80歲也能像18歲,這句話一點也不假,所以好心態也是保持年輕的秘訣,雖然沒在螢屏中留給觀眾更多的精彩,可是他帶來的影響卻是源遠流長的。
最後向所有類似陳少澤這樣優秀的老戲骨致敬,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娛樂圈,不忘經典致敬經典是我們一生最偉大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