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以糖代謝障礙為主,同時伴有蛋白、脂肪的代謝障礙,水及電解質等多種代謝絮亂,患者多是呈現一種多尿、多飲、多食和消瘦乏力的症狀,即是我們日常中所說的「三多一少」症狀。
我們可以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合理控制總能量的攝入,控制其每天攝入的糖類、脂肪、蛋白質營養素的含量。
第一, 監控糖類總能量的攝入。控制糖類的食物選擇,營養學上將糖類分為單糖、雙糖、低聚糖(寡糖)和多糖。因其消化吸收快,能迅速增加血糖的作用,患者忌食富含單糖、雙糖的食物,如蔗糖、糖果、蜜餞、水果或白糖及其糖製品等;應選用吸收較慢的多糖類食物,如含澱粉的薯類、豆類、穀類,尤應注意食用含澱粉的根莖、蔬菜、豆類時替代一部分主食,如黃豆、綠豆或豆類製品等其他食物;應選擇血糖生成指數低的食物。注意含有澱粉較多的根莖類食物,注意適當增加粗糧和麵食的比例;增加可溶性膳食纖維的攝。具有降低血脂,控制餐後血糖上升和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葡萄糖耐量等作用,可選擇含可溶性膳食纖維較多的食物食用,如魔芋、麥麩等。
第二, 應強調患者對食物蛋白質中的質量,可以選用一些含有營養價值較高的動物性蛋白質或豆類;如奶類、瘦牛、豬、羊肉、豆腐、豆漿等食物。
第三, 在選用脂肪類食物時也應注意其引發的心血管疾病及高脂血症,嚴格控制脂肪的攝入,限制飽和脂肪酸的吸收,可適當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如牛油、豬油、奶油等但不應該超過飽和脂肪酸總能量的10%,花生、核桃等堅果類儘量少吃。
第四, 適當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可適時添補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柑橘、橙等水果,因其水果中含有較多的單糖類物質,可增加血糖升高,因此,儘量少吃或不吃。
在降糖的過程日常飲食中,建議患者養成合理的進餐習慣,適當地添加所需食物,預防低血糖反應,不飲用含糖的飲料、酒,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飲食和降糖藥物。生活或許很難,但我們依然要健康快樂地過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