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乾
----大魚大肉後那一道清口小食
北方人喜食蘿蔔,又是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冬天的蘿蔔既是應季的蔬菜也是應季的水果,同樣蘿蔔還有順氣的藥效,常有俗話「常吃蘿蔔常喝茶,氣的大夫滿街爬。「、「冬吃蘿蔔夏吃薑,賽過醫生開藥方」,蘿蔔真是小人參。
北方的蘿蔔分為紅心蘿蔔,尤其北京最有名氣的心裡美,還有白蘿蔔,青蘿蔔。
今天講的蘿蔔是咱濟南土生土長的蘿蔔,在濟南有句歇後語「北園的蘿蔔----半青「主要形容一個人說話辦事不著調。當然今天不是講這個歇後語,講一講濟南人如何把青蘿蔔作出美味來。
濟南的蘿蔔多以青蘿蔔為主,90年代的冬天,濟南只有白菜、蘿蔔、土豆等主要蔬菜。所以只能在這些食材上做文章。一入冬,家家戶戶開始貯藏大白菜、大蘿蔔、大土豆。白菜與土豆幾乎為百搭菜品,做法有很多種,而青蘿蔔做法就不是特別多了。老濟南人基本都口重,做的菜也講究重油、重色、重鹽。我認為因為濟南人身材都比較魁梧,熱量需要量比較大,所以重油,油吃多了,必定膩,又重鹽,而且,曬鹽的技術也是山東人發明的,我驕傲。
從小,我們家的蘿蔔大多是媽媽用來製作蘿蔔乾鹹菜,每到冬天,媽媽就會買來幾百斤的蘿蔔,隨後即將拉開冬日美食大幕,清洗蘿蔔,將蘿蔔切成如同小手指粗細的條,再把鹽均勻撒在蘿蔔條上用手反覆揉搓,然後醃製並且「殺出」蘿蔔條中多餘的水分,靜置幾天後,蘿蔔條就開始慢慢的縮小變幹,然後挑一個風和日麗陽光充足的好日子,給蘿蔔乾們搬家到外面進行自然晾曬,經過幾天和陽光的親密接觸,這下蘿蔔乾就徹底失水了。再準備配料自己製作胡椒麵,做胡椒麵需要擀麵杖(呵呵,想到這個我就害怕,小的時候沒少被它打,現在屁股還疼呢)。來回的擀制也是個體力活,花椒的可以比市面上買的花椒麵要大一些,味道更醇厚一些。把擀制好的花椒麵均勻的撒到蘿蔔乾上,這樣大體上的蘿蔔乾就製作好了,媽媽就會放入家裡的大缸內,蓋好儲存,需要使用的時候,拿出來直接就可以食用了,整個製作周期需要看天氣,晴天多的時候大概兩周左右就可以製作完成,但非常辛苦,從洗蘿蔔,切蘿蔔,醃蘿蔔,曬蘿蔔最後到擀花椒麵,全是媽媽一個人的活,想想媽媽真的為了我們吃了多少苦。
現在認為蘿蔔乾的主要絕配就是粥,一口粥一根蘿蔔乾真的絕了。
小的時候不這樣想,蘿蔔乾就是個鹹菜,我還是更喜歡吃肉。那時候,生活質量沒有現在高,不能頓頓吃到肉,尤其是媽媽不在家的時候,父親不會做飯,不下館子的時候只能在家喝粥吃這鹹菜,父親很舒服的樣子,我缺因為肚子沒有油水難過。
記得有一次,母親又跟車不在家,父親晚上照顧我吃晚飯,父親打的粘粥,然後竟然給我說吃「咯吱」。「咯吱」是什麼我不清楚,一到飯桌跟前就哭了,又是蘿蔔乾鹹菜,還哭著說父親騙人。父親,笑著說,誰騙你了,你吃一口是不是「咯吱,咯吱」響,我當時傻乎乎的吃了一口「咯吱,咯吱」響,就樂了並且擦乾眼淚,愉快的吃了起來。現在想想,當時傻乎乎的自己都想笑,本來蘿蔔乾鹹菜不就是脆脆的,吃起來當然「咯吱咯吱」響了,想想現在的閨女,估計不可能這麼好騙了吧,呵呵。
隨著年紀的長大,工作應酬不斷的增多,飯局也多了起來,經過酒與肉的洗禮,也變胖了,而且隨著而來的身體狀況也大不如以前了,酒精肝、高血糖、高血脂,每年一到醫院查體自己都害怕,也就能好一周,又開始了新的洗禮。
過年,在家吃什麼都感覺沒有味了,看到媽媽的鹹菜缸。問母親今年做沒做蘿蔔乾鹹菜,母親很差異,「做了。「」晚上,喝粘粥吃蘿蔔乾鹹菜吧,我想這個味了。「晚上,我竟然出奇的喝了3碗粘粥,晚上也不感覺難受,整個胃裡暖暖的,也許,這就是父親當時的感受吧,「咯吱咯吱」的多舒服啊。
可這些年,母親的蘿蔔乾鹹菜越做越少了,在家裡排隊要蘿蔔乾的人也越來越少了,母親年過70了,再也沒法連續切幾天蘿蔔條了,看著越發心疼。蘿蔔乾可能就是家的味道,但我領悟的太晚太晚了,虧欠父母的太多太多了,從明年冬天開始,我也跟著母親學做蘿蔔乾。
希望母親大人長命百歲,再過30年我還想吃您做的蘿蔔乾。
往期精彩文章:
爆炒腰花今晚得補補
北京核酸檢測怎麼做?
大型翻車事故現場
每畝補貼2.79元,受災瓜農直呼「不夠路費」
遛狗不栓繩的後果
第一個驅逐主播的城市 竟然是杭州
打開朋友圈:慘慘慘慘慘慘慘慘
在美華人開始團結起來,拿起槍」組團「保衛自己的社區!
河北通往壩上草原的軋輪胎之路(上)
河北通往壩上草原的軋輪胎之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