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上周末,《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的票房已經達到了259億日元,觀影人數1939萬,排名日本影史第三,目前排在它前面的只有262億的《鐵達尼號》和308億的《千與千尋》。
《鬼滅之刃》在日本火到什麼程度?
《鬼滅之刃》系列的受眾群體十分廣泛,從7歲至70歲的各個年齡層,不分男女,老少通吃。
儘管動畫版在夜間播出,但其劇情並不複雜,孩子們也能看懂。
而炭治郎與禰豆子之間的兄妹羈絆,則收穫了大量女性粉絲。
至於老一輩二次元的成年男性,面對如此國民級的動漫,自然也毫無抵抗之力。
就連日本首相菅義偉在國會發言時,都會引用《鬼滅之刃》的招牌臺詞來回答議員的提問:「請讓我使用『全集中呼吸』答詢」。
《鬼滅之刃》是今年日本最賺錢的IP之一,它的周邊商品滲透到了日本國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有人戲稱,「鬼滅」系列已經成為日本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
《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2020年10月16日在日本上映,改編自日本漫畫家吾峠呼世晴創作的漫畫作品《鬼滅之刃》,是2019年播出的TV動畫的續篇,講述灶門炭治郎和炎柱煉獄杏壽郎與十二鬼月中的下弦之壹魘夢作戰的故事。
影片上映首日票房超過12億,次日超過29億。
上映三天,票房就突破了46億日元,並刷新了多項日本電影的票房紀錄,成為了日本電影史上開映最強的電影。
從下表可以看出,《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上映首周末三天的上座率分別為:51.1%、76.9%和77.4%。也就是說,在那個周末,日本六大院線的所有開售該片的影廳,除了前兩三排,其餘的都被坐滿了,相當恐怖的上座率。
影片公映10天後,票房就已經突破了100億日元。
由於它太過火爆,以至於當你走入一家影院時,會讓你誤以為這裡只放映《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這一部電影。
有的影院甚至為其開設了專門入場通道,而同時在映的影片,則被統一稱為「其他作品」。
259億日元相當於16.3億人民幣和2.48億美元,《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成為了今年全球最賣座的動畫電影,而達到這個數字,它只用了39天。
不出意外的話,該片很快就可以超越262億的《鐵達尼號》,到時排在它之前的就只剩下308億(未統計重映數據)的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得主《千與千尋》了。
之前有日本記者打擾正在撿垃圾的宮崎駿老爺子,問他關於《千與千尋》將會失去票房第一寶座的看法,宮崎駿的回答中提到了「通貨膨脹」,這似乎有種不服氣的感覺。
也有人說,這幾部片子由於相隔的時間太久,並不能放在一起比較。
可我們從收入、物價和購買能力的角度來分析一下,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
近二十年來,日本的物價和平均年收入都沒有太大的變化。
根據日本國稅廳的調查,1999年,日本人的平均年收入為461萬日元,到了2019年,日本人的平均年收入是436萬日元,相差並不是很多。
《千與千尋》和《鐵達尼號》的觀影人次分別為2350萬和1702萬,通過計算,它們當時的票價約為1300日元和1500日元,而《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的票價為1400日元左右。
這樣的數據對比之後,可以說,這三部影片並不是不能放在一起比較的。
《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首先離不開前期漫畫和TV動畫的超高人氣對於本片票房的助推。
該系列的人物、故事都具有鮮明的日本本土色彩,是傳統文化和現代觀感的結合。背景又是浪漫的大正時期,因此很吸引人們觀看。
同時幽默詼諧的風格也偶爾穿插其中,近些年日本動漫中這樣的作品並不多見。
而在製作水準方面,得益於飛碟社(ufotable)的功力加持,《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要比其他類似年貨的動漫衍生劇場版精良許多。據說影片每6秒鐘,就要使用300張原畫。
另外,疫情期間很多海外影片撤檔,特別是好萊塢眾多大片集體宣布延期,讓這部電影在日本上映後少了許多競爭對手,也促進了它的票房高漲。
還有一點,也許是因為該片的「殺鬼」題材,迎合了飽受疫情影響的觀眾抗擊新冠病毒的心理需求,希望早日驅散這籠罩全世界的鬼魅般的疫情。
總之,種種因素的疊加,讓這部電影就像他的名字「無限列車」一樣,仍在繼續狂飆,一個又一個紀錄正等待著它去打破。
(註:數據及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文由印記電影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光映美好,影留印記,歡迎關注印記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