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同的視角,專注身邊有趣味的花果樹木,鮮活你的每一天!
玉蕊天中樹,金閨昔共窺。
落英閒舞雪,密葉乍低帷。
「美人捲珠簾,深坐顰蛾眉」。透過串串細碎小紅花,猶如珠簾身後若現若隱的美人!看到這一幕,叫誰不憶長安?
玉蕊花,唐長安城廣植這一傳統名花,由此可見一斑。
「流傳千古詩句,芳得萬般寵愛」。玉蕊是我國唐代中葉極負盛名的傳統名花,但因栽培不普遍及時代的變遷,後來卻失傳了。
玉蕊有月下紅美人之美稱。作為庭園觀賞花木栽培,始於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而以國都長安唐昌觀的玉蕊最著名。據宋代宋敏求的《長安志》載:「安業坊唐昌觀舊有玉蕊,乃唐昌公主所植」。考之唐昌公主為唐玄宗李隆基之女,其生卒年未詳,但推斷其植樹之舉當在公元750年前後。
紅花玉蕊,別稱玉蕊、水茄苳,玉蕊科玉蕊屬常綠稀灌木狀或小喬木。
高可達20米;小枝稍粗壯,直徑3-6毫米,樹皮開裂,乾燥時灰褐色;有明顯的葉痕;頂芽基部有少數至多數苞葉。葉常叢生枝頂,有柄,近革質,全緣,託葉小,早落。
穗狀花序,頂生,通常長而俯垂,螺旋狀排列與枝頊狀花序生於技頂,總梗基部常有一叢苞葉;花莖5~8釐米,疏生,苞片小而早落;花芽球形;萼筒倒圓錐形,花開放時撕裂或環裂,裂片具平行脈;花瓣4,雄蕊多數,花絲在芽中摺疊,花葯基部著生,常在芽中已縱裂;花盤環狀;花柱單生,線狀,子房2-4室,長達70釐米以上,往往一個花序軸上的許多朵花同時開放,花期長達半月之久,粉紅色的花朵排成一長串,散發特別濃香氣,非常吸引人。春末夏初開花。
果大,外果皮稍肉質,中果皮多纖維或海綿質而兼有少量纖維,內果皮薄;種子1顆,種皮淡褐色,膜質;胚直,常紡錘狀,無胚乳。
其莢果覆質地輕,有一層很厚的纖維質果皮,莢果成熟掉落水中能隨水漂浮,以此傳播種子至它處,這與我們熟知的椰子有相同之處。
秋季果熟,鮮藍色的累累果實亦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常生於濱海地區林中,廣泛布於非洲、亞洲和大洋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中國臺灣、海南等地也有分布。在日本琉球群島,很受歡迎。
玉蕊花有晚間開放,白天閉合的特點。
落在草地裡,真是應了「花開花落逝亦美」的詩意!
紅花玉蕊具有很強的耐鹽性。在潮水經常浸沒的地方也能正常生長,砂育苗時,鹽分能促進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喜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土壤,但也具較高的耐旱和耐澇能力。適應性強。對氣候、土壤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我國南北各地均可栽培,無論肥沃或貧瘠、乾燥或溼潤的土壤,均生長良好,且生長較為迅速。
玉蕊蕭條跡更塵。脫落的花柱在月光的映射下,形如流蘇,隨風飄忽,此時難以給人一種「月下美人」的感受,但更增添了幾多惆悵,幾分神秘色彩。
玉蕊全是都是寶。不僅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應大力發展栽培,以使這一傳統名花重放異彩。
紅花玉蕊是一種優良的園林觀賞花木,尤其適合於賓館酒店擺設。它枝葉繁茂,樹姿優美,花朵豔麗,且具芳香,花期較長,莢果亦有不俗的觀賞價值。還具抗煙塵、抗有毒氣體的環保作用。據文獻記載,古時候,其樹皮纖維被用來製做繩索,木材當作建築之材;玉蕊還有藥用價值,根可煎熬湯藥退熱,莢果亦可止咳。
更多精彩圖文,敬請關注「與時俱新」,堅持每天上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