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
產業痛點:目前我國醫藥產業總體在政策導向下面臨轉型壓力,而我國傳統醫藥產業痛點主要集中於經營模式過於單一,線上監管滯後以及針對供應鏈管理的不足。亟需醫藥產業網際網路協同創新,優化信息流。
市場估算:2019年我國醫藥產業網際網路產業整體市場規模達到1,146億元,市場迎來快速發展期。預期未來三年保持29.2%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在2022年市場規模預期會達到2,460億元。
艾瑞調研:醫藥產業網際網路企業為各類醫藥企業搭建信息化平臺,助力醫藥企業協同創新,構建新型商業模式。調研企業中,超六成企業與產業網際網路企業展開合作,僅有16.2%的企業從未與其合作;藥企與醫藥產業網際網路企業合作的主要方向在於對零售商信息的掌握(64.6%)、運輸供應鏈(53.5%)以及銷售推廣(40.4%),目前合作服務主要集中於產業鏈的中下遊。
未來趨勢:醫藥產業網際網路企業藉助本身賦能醫藥全產業鏈的特點以及在AI、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加持下,未來將在大健康領域與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網際網路保險服務等一道構建「醫+藥+險」的全生態閉環。
中國醫藥產業痛點分析
醫藥產業面臨轉型困境,痛點集中於經營、監管及供應鏈
傳統的醫藥產業認為,對消費者需求的滿足依靠的是「藥品」這個產品本身,藥品從藥廠生產完畢後,其價值就已經恆定,下遊包括藥品分銷企業和零售藥店在內的流通企業是產品空間的轉移者,是藥品恆定價值的「分食者」。對藥品分銷的過度關注則導致了對供應鏈增值服務開展的忽略。我國傳統醫藥產業痛點主要集中於:1)經營模式過於單一;2)線上監管滯後;3)供應鏈專項管理的不足。艾瑞認為,市場亟需能夠全面協同融合創新,助力整個行業產業鏈升級並能夠符合醫藥企業高標準的供給平臺角色的不斷發力。
中國醫藥產業網際網路行業定義
網際網路賦能醫藥產業,協同融合創新服務醫藥產業升級
醫藥產業網際網路行業是以醫藥企業為中心,依託新一代信息通信網絡促進供給側與需求側的深度對接,通過資源數位化推動產業鏈上下遊的生產要素互通共享,實現產業互聯、平臺協同、要素融通,進而面向產業生態鏈、供應鏈的各類產業成員,提供醫藥生產全要素、醫藥製造全流程、醫藥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的產業協同互聯生態網絡。醫藥產業網際網路圍繞醫藥產業,驅動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深度互聯,推動生產和服務資源優化配置,促進位造體系和服務體系再造。
中國醫藥產業鏈概述
針對傳統產業鏈困境,產業網際網路服務商協助優化信息流
傳統醫藥產業的特點包括:1)技術密集:醫藥產業一直是多學科技術與應用高度融合的高科技產業集群;2)資金密集:研發、生產、上市都需要資本的高投入,根據阿斯利康等多家世界知名藥企披露,新藥上市平均花費15年,耗資8-10億元;3)風險聚集但具有高附加值。在政策大力推動下,傳統醫藥產業正面臨轉型壓力,終端銷售價格不斷降低。為了獲取生存空間,降低成本就成為傳統醫藥產業轉型的趨勢和選擇。醫藥產業網際網路企業能夠貫通產業鏈起點至終點各個環節的信息流,幫助藥企掌握更多上下遊信息,使藥企在產品設計、倉儲運輸、批發經營、銷售及下遊醫療服務中的成本及風險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中國醫藥產業網際網路市場規模
2019年市場規模突破千億元,市場迎來快速發展期
2020年我國醫藥產業網際網路行業市場規模預期將達到1,450億元,同比增長27.0%,其中,B2B類業務市場規模佔比最大,達到84.3%。B2B類營收主要包括渠道佣金返點收入、營銷銷售收入以及對上遊醫藥工業企業的推廣、投放收入等。由於受國家於2019年末放開對線上處方藥售賣的限制的政策影響以及2020年疫情的影響,艾瑞認為醫藥產業網際網路行業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同時市場將迎來快速發展期,預計市場規模增速也將不斷增長。
中國醫藥產業網際網路競爭力分析
搭建基礎架構為核心,倒逼上遊整合贏得發展空間
醫藥工業企業未來將與醫藥產業網際網路企業繼續深入合作,而醫藥產業網際網路企業也將在提高醫藥企業綜合創新能力、促進醫藥資源整合、供應鏈結構升級和跨界融合等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該類企業競爭力包括:1)能夠搭建具有標準化意義的倉儲平臺、供應鏈平臺以及基礎支撐平臺,短期來看不會有太明顯的效果,但長遠來看將成為該類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2)通過自身價值為上遊提供的能夠改善效率及收益率的整合議價能力,這種能力也將有效倒逼上遊醫藥企業進行整合,為自身贏得發展空間;3)為醫藥產業提供全套的醫療服務或支付服務以及智慧醫療的全生態鏈建設的能力。
中國醫藥產業網際網路商業模式
針對產業全供應鏈管理,三種新型商業模式實現服務盈利
醫藥產業網際網路除主要以賺取藥品差價費,廠家促銷和返利費及物流配送費等傳統商業模式之外,已在不斷探索新型商業模式。新興的商業模式目前主要包括供應鏈延展型商業模式,供應鏈分拆型商業模式及供應鏈創新型商業模式三類,通過對全供應鏈的管理來實現服務盈利。供應鏈管理是以市場和客戶需求為導向,供應鏈上各節點企業根據終端客戶的需求,本著合作共贏的原則、以增加市場份額、提升客戶滿意度、增強行業競爭能力為目標,通過與醫藥供應鏈中上下遊企業的協同合作,為滿足終端客戶需求而提供增值性的創新服務,並不斷地進行最終產品或執行方案的協同創新。
調研說明
醫藥企業提升對零售商掌握度的意義
近半數調研對象認為對提高企業銷售規模有積極作用
目前,調研企業基本都能掌握下遊零售商的藥品銷售、需求等情況,僅有5.1%的調研企業缺乏對零售商的把控。但是,企業對零售商的掌握程度有限,58.6%的企業持「非常了解」及「比較了解」態度。對於「提高企業對零售商的掌握程度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銷售規模」這個問題,48.5%的調研對象持樂觀態度,認為提高對下遊零售商的掌握程度能極大或較大的提升企業銷售規模;僅有不到一成的調研對象對此持相對悲觀態度,認為提高企業對下遊零售商的掌握程度對提高企業銷售規模作用不大;另有12.1%的調研對象對此問題持模糊態度。艾瑞認為,藥企與產業網際網路的合作也將隨著對提高下遊零售商掌控程度的需求增加而不斷增加。
醫藥企業提升對運輸供應鏈掌握度的意義
超四成調研對象認為對提高企業整體效率有積極作用
與企業對下遊零售商的掌握程度相比,企業對下遊運輸供應鏈的掌握程度更高,持「非常了解」及「比較了解」態度的企業佔71.7%。然而,關於「提高企業對下遊供應鏈的掌握程度對提高企業整體效率的作用」,持樂觀態度的調研對象高於持悲觀態度的調研對象(42.5%:16.2%),持不確定態度的調研對象佔9.1%。艾瑞認為,一方面,醫藥企業需要對藥品的流通標準負責,需要從正規渠道進行藥品的銷售,因此對藥品運輸環節的掌握程度較高;另一方面,醫藥企業已經意識到掌握藥品運輸供應鏈對企業自身生產運輸流程的優化、整體效率提升方面起到的積極作用。
醫藥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政策、人才、信息化水平成為影響醫藥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約八成調研對象認為影響製藥企業發展的核心因素是國家政策導向及藥企的人才儲備,六成調研對象認為信息化水平對醫藥企業發展至關重要。如醫藥企業通過信息化、數位化建設來進行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艾瑞認為,信息化水平增強可以促進醫藥企業發展標準化,實現企業內部工作流程的優化,減輕部分企業員工的工作量,甚至替代一部分員工的工作,從而提升企業整體的效能。
醫藥企業信息化實現方式
近六成企業正與醫藥產業網際網路企業展開合作
醫藥產業網際網路企業為各類醫藥企業搭建信息化平臺,助力醫藥企業協同創新,構建新型商業模式。調研企業中,超六成企業與產業網際網路企業展開合作,僅有16.2%的企業從未與其合作。在選擇合作企業時,八成醫藥企業看重產業網際網路企業是否有自己的客戶資源,希望藉助第三方平臺,與更多目標客戶產生交易。其次,醫藥企業看重的是產業網際網路企業的售後服務(69.7%)、品牌知名度(68.7%)以及平臺能覆蓋的企業類型(65.7%)。
與醫藥產業網際網路企業合作方向
藥企更傾向於產業鏈中下遊合作,對零售商了解需求超過六成
根據艾瑞調研結果,藥企與醫藥產業網際網路企業合作的主要方向在於對零售商信息的掌握(64.6%)、運輸供應鏈(53.5%)以及銷售推廣(40.4%),目前合作服務主要集中於產業鏈的中下遊,尤其是對零售商了解的需求超過六成,而對於偏上遊的新藥研發、臨床研究、規模化生產等合作意向則比較低。艾瑞認為,原因可能在於目前醫藥產業網際網路對偏上遊的信息提供及方案解決能力目前還偏弱,優勢服務仍在於供應鏈管理以及更下遊的運營、渠道、銷售、推廣等領域。
與醫藥產業網際網路企業合作內容
目前合作熱點集中於掌握信息,符合運輸標準為潛在方向
根據艾瑞調研結果,2020年中國醫藥企業與產業網際網路企業的合作內容主要聚焦於掌握實時銷量(80.6%)、推廣服務(77.8%)以及掌控藥品庫存情況(68.1%),現有合作內容中以掌握下遊信息以及增強推廣宣傳力度為主,對於符合藥品運輸標準的合作僅有43.1%。但是對於未與醫藥產業網際網路企業合作的藥企而言,其對符合藥品運輸標準的需求高達77.8%,位列潛在合作內容的第一位。艾瑞認為,這說明了醫藥產業網際網路企業需要進一步提高自己在運輸標準方面的服務能力,以增加其與更多藥企合作的機會。
未來合作意願與預算
已與產業網際網路企業合作的醫藥企業中,超六成會繼續合作
已與醫藥產業網際網路企業合作的醫藥企業中,近四成企業每年的合作預算為10-100萬。45.8%的企業未來會繼續與產業網際網路企業合作,且不斷加大投入。而對於暫未與產業網際網路企業合作的醫藥企業,未來是否會與其合作仍是未知數。艾瑞認為,對於這部分企業來說,如與產業網際網路企業合作,合作預算呈兩極化。其中,已與醫藥產業網際網路企業合作的藥企業務重心在於小規模創新及維護,因而合作預算並不多。但未與醫藥產業網際網路合作的藥企將更樂於展開更深層次、預算更多的合作。
賦能趨勢
賦能焦點位於產業中下遊,掌控下遊信息是未來合作熱點
根據艾瑞本次B端調研結果顯示,醫藥工業企業對於下遊銷售推廣的信息化應用最多,達到了72.7%,然而對於銷售推廣的合作意願則僅為40.4%,說明藥企對於銷售推廣方面自建平臺與產業網際網路合作意願基本五五開。相比而言,55.6%的藥企在掌握下遊零售商信息時採用了信息化手段,但藥企與醫藥產業網際網路企業展開合作,搭建掌控下遊零售商信息平臺的意願卻達到了64.6%,說明目前在此領域醫藥工業企業有著更多需求,是未來的合作熱點。除此之外,目前醫藥工業企業對於運輸供應鏈方面也與醫藥產業網際網路企業有較多合作。綜上所述,目前賦能焦點主要位於醫藥產業的中下遊的銷售推廣、下遊零售商信息的掌控以及運輸供應鏈的監測,其中掌控下遊信息將是行業未來的合作熱點。
技術趨勢
大數據、人工智慧加持,推動醫藥產業快速發展
當前,我國醫藥產業發展需要面對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更要面對在政策推動下的轉型壓力,而藉助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數位化便是可以推動醫藥產業快速轉型的一大助力。在醫藥產業網際網路與大數據、人工智慧的加持下,構建以患者為中心的藥療健康體系,並以此為基礎,不斷拓展醫藥外部產業鏈及供應鏈,並深入大健康領域中,讓醫藥產業網際網路的外延更加廣闊。醫藥產業網際網路憑藉大數據、人工智慧的加持還可協助政府、製藥企業等構築區域一體化信息系統與標準化管理體系,使整個醫藥產業因此受益而快速發展。
生態趨勢
著眼於產業痛點,「醫+藥+險」 生態閉環助力大健康發展
隨著醫療大健康行業的逐步發展,大健康行業整體的不可分割性愈加凸顯,痛點也愈加明顯,如單純的在線問診,醫藥線上購買並不能解決患者的真正需求,患者對於如何進行下一步診療、用藥等仍會心存疑問。醫藥產業網際網路企業作為擁有強大科技賦能能力的一類企業,在全生態布局上有著先天優勢,通過將原本醫藥治療鏈逐漸向上遊的支付、診療以及下遊的管理、複診提醒相結合,形成生態鏈的完整閉環,在增加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前提下還可獲知用戶對於大健康的真正需求,並作出調整,助力大健康產業整體的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