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氣生財:上海老洋行的中國名字,帶和字的你能說出幾家?

2020-12-13 天袁地訪

本文作者布城馬丁,同步首發於「天袁地訪」微信公眾號。

洋行,一個已經被淘汰的詞彙

今天的人們在討論外資企業的時候,誰要是來個洋行、買辦這類的詞,那一定會引來異樣的眼光。這些詞,因為對舊時代蓋棺論定式的貶低而帶著些負面意味。洋行,說白了就是舊中國的外資企業,不過他們的剝削更殘酷無情,是中國人民背上的一座大山。買辦,說白了就是在這些帝國主義壓榨中國勞動人民的外資企業中的骨幹。至于洋行的普通員工,那是中國第一批無產階級啊,中國無產階級比民族資產階級的資格那要老的多了。

好了,收起歷史課本,這些已經被歷史歸檔的名詞和上海有著很大的緣分。在近代中國,上海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城市,它背後是富饒的蘇浙,往前看是長江的入海口,中國海岸線的中心點,距離太平洋西岸的幾個重要港口城市都不遠,而且它沒有沉重的歷史包袱,沒有思想頑固的地方保護主義(19世紀中葉至少還是這樣),誰都可以把這裡當成第二故鄉。

正因如此,許多洋行在上海誕生,或者積極到上海開設分行。而且許多洋行取了非常中國化的名稱,以至於不說洋行二字,簡直不知道這是家外資企業。

一瓶橘子水裡的洋行故事

天氣熱了,大太陽下面,很少有人能拒絕一瓶冰鎮的橘子水。說到橘子水,那就不免會想到正廣和。雖然正廣和已經離開軟飲料界的舞臺中央,而專心做礦泉水,但是這個昔日的飲料界大佬還是隨時準備回歸的。北京的北冰洋,西安的冰峰,瀋陽的八王寺,還有山海關,天府可樂,這些昔日被兩大美國可樂打倒在地的民族品牌正在復甦,而正廣和也在回來的路上。

不過說正廣和是民族品牌是有些牽強的,這個牌子是英國商人創立的。1864(5)年,英國商人Calbeck和Macgregor和Smith成立了一家經營酒和飲料的貿易公司。那些從歐美國家來的人,不免很想念家鄉的酒吧和酒窖,但剛開埠的上海卻很難釀造出那樣的酒和飲料,就算舶來品也是又貴又差,因此他們這家公司也算是把握到了一把商機。這三個人名連起來Smith,Caldbeck, Macgregor & Co. 也就是這家公司的名稱。不過當時在中國做生意的外資公司(洋行)特別喜歡取個在中國人心中熟悉的名字,因此他們也不能免俗地稱為廣和洋行。

不過,後來廣和洋行拆夥了,Smith帶頭開了一家老廣和洋行,意在暗示他才是廣和洋行的主心骨,Caldbeck與Macgregor則以牙還牙建立了一家「正廣和洋行」,正所謂「正本清源、和顏悅色、廣泛流通」。這是中國民間的說法,目前主要在馬來西亞的正廣和洋酒公司則有它們自己版本的歷史。史密斯是廣和洋行的創始人,John Macgregor和他的好友E.J. Caldbeck則是從史密斯父子那裡「承頂」了這家公司,並於1883年底正式命名為Caldbeck,Macgregor& Co.即正廣和洋行。1890年,正廣和洋行擴展業務至香港,並於1895年前後陸續進軍海外的華人社區,如新加坡、馬來亞的檳城、吉隆坡、怡寶等地。甚至在一百多年後,海外正廣和還拓展業務回到了它遙遠的母國,不過這一切和上海正廣和已經沒有關係了。因為公司名稱太長,因此常常簡稱為Caldbeck's。

正廣和的廣告摺尺(來自網絡,刻度在背面)

正廣和從中間商到供應商轉變是正廣和成功的原因,它創造出了子品牌Aquarius,意思是水瓶座,而中文名字則使用洋行的名字正廣和牌。

上海歷史博物館中陳列的正廣和汽水瓶

從1920年代中後期開始,正廣和逐漸名聲鵲起,但1937年淞滬戰爭之後,正廣和洋行的工廠因在交戰區,孤島外,這個品牌被雪藏直至1946年抗戰勝利後,中國商人將其生產復甦,原先的洋行雖然已經不注資生產,但仍通過品牌智慧財產權抽取大量的利潤,中國資本家本想借殼生蛋,通過讓渡利潤收支,來把正廣和的名氣做得大大的,將來可以坐享其成,但短短幾年山河易色,他們的如意算盤算是打空了。

49年後,正廣和變成了一個品牌,正廣和公司一度變成上海汽水廠,而後這些食品國營企業近二三十年不斷合併重組,目前正廣和的商標屬於上海光明集團屬下的梅林正廣和有限公司。那些上海小寧童年的回憶全都聚攏在光明集團的大傘之下。

今天馬來西亞正廣和的logo(來自caldbeck.com)

正廣和洋行離開中國大陸之後,繼續在海外以Caldeck, Macgregor & Co.的名義經營。如今,它們的徽章上仍然寫著1864創始的字樣。正廣和則作為汽水廠被大家記住了,卻慢慢地忘了這曾是一家洋行。

公和洋行,民國建築業的翹楚

今天的福州路四號,從外灘轉角進來,大塊巖石外牆的外灘風景線突然變得鄉村田園,這幢別致的大樓正是正廣和洋行當年的辦公場所,而設計者則是赫赫有名的公和洋行。

從外灘轉到福州路,很容易就能注意到這突出的英國鄉村式建築(2016.5)

正廣和公司大樓奠基的銘牌(2016.5)

正廣和公司大樓奠基的銘牌,奠基人:約翰·白利南爵士,奠基日期:1937年1月6日,承建方:新仁記營造廠,設計者:公和洋行(2016.5)

設計方公和洋行,別看名字接地氣,但也是一家英國公司,甚至今天還依然是很有影響力的建築設計公司,它正式的名稱是Palmer and Turner Architects。我們曾在數年前,撰文寫過公和洋行在上海天際線上的特殊貢獻,其中外灘建築群中,近一半的建築就出自公和洋行的手筆,而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滙豐銀行大樓、江海關大樓就是公和的手筆。

隱去了現代建築,外灘的各幢建築由誰設計?(務必點擊放大,底圖來自華聲論壇)

正廣和洋行和公和洋行的關係也應該非同一般,除了福州路的正廣和公司大樓,在今天通北路上的正廣和汽水廠也是公和洋行設計的。

關於公和洋行:【滬說】這家150年的建築公司設計了外灘天際線的半壁江山

值得一提的是,公和洋行如今已經悄悄殺回了上海灘。閱讀上文的連結就能讓你了解到,原來改名P&T 集團的公和洋行依然和上海有著不解之緣。

德和洋行,同樣的建築傳奇

在老上海的建築設計業有三家帶「和」字的洋行,除了最具實力的公和洋行之外,還有「德和」和「通和」。

先說德和,它與公和一樣,均是英國建築設計師開設的洋行,同樣也是能拿到大項目。在外灘天際線也貢獻了三處:字林大樓,日清大樓和臺灣銀行大樓,至少在數量上還是能佔到一定地位的。字林大樓上有大力神託舉的Art-Deco設計頗為獨特,臺灣銀行大樓的希臘神廟風格也是外灘建築群中小而精緻的獨特存在。

為友邦保險公司使用的字林大樓,及招商銀行使用的臺灣銀行大樓(左)(2007.6)

德和也是合伙人制公司,由雷士德、馬立師和詹森三位設計師聯合成立。其中雷士德是三個人中經歷最特別的。出生於鴉片戰爭時代的亨利·雷士德據說因兩位胞兄因同一種疾病夭折,故而折向遠東尋求發展機會,他的人生軌跡如上海開埠之後的飛速發展而同步展開。他加入美國人開的史密斯洋行,因太平天國運動後,江南破碎,唯有上海以租界之名保全,故而房地產大為興盛,他也因入對了行,加之洋行老闆Edwin Smith年老退休,由他繼承的房地產價值不斷提升,是他成為租界巨富。在1880年代,他曾在兩大租界的董事會裡都有董事職位。晚年的雷士德看準上海建築的大好發展形勢,與同胞成立了德和洋行,他們也在這次時代弄潮中獲益頗豐。

不過,雷士德並不是一個貪圖錢財肆意揮霍的人,甚至他過得相當節儉,頗有些清教徒色彩,他身後留下的雷士德基金會就拿來贊助有志於去英國求學的中國貧寒學子。雷士德及後人在上海也辦了一些學校,最有名的大概是虹口的雷士德工學院,

雷士德工學院昔日風貌

今屬於虹口區海員醫院,東長治路507號,軸對稱的Art Deco主樓風貌仍在。(中國歷史建築保護網)

別忘了通和洋行

通和,人們想到的就是政通人和,只有在政通人和的時代下才有建築業的黃金時代。20世紀初的上海,是大變局的中國內的一朵奇葩,縱然外面變化萬千,明明也是與時俱進,但上海卻緊步追向自己的繁榮巔峰,絲毫沒有被時代拖住發展的步伐。

通和洋行是中文名,而它註冊登記的名字為Atkinson & Dallas,是兩個英國合伙人Brenan Atkinson和Arthur Dallas聯名成立的。通和洋行設計建築在上海的留存還是不少的,如外灘天際線就有三座,如電報大樓(公和洋行一文中,筆者曾稱電報大樓為馬禮遜洋行設計,實則為通和洋行設計),旗昌洋行大樓(即輪船招商局大樓)以及最北端的東方匯理銀行大樓。

輪船招商局大樓是外灘唯一的紅色外牆建築(2007.6)

2017年平安夜,從右至左,輪船招商局大樓,電報大樓,通商銀行大樓、日清大樓。

其他今天還能見到的建築項目有河南中路上的五洲大藥房、廣東路上的永年大樓、漢口路臨近外灘的大清銀行大樓、原上海自然博物館的華商紗布交易所大樓等。

福州路河南中路口的五洲大藥房(2016.5)

Brenan Atkinson於1907年去世,安葬於上海,但他的墳墓在某個時代遭到破壞,屍骨是否得到保存,也不得而知。改革開放之後,為了紀念他為上海的貢獻,在萬國公墓外國人墓葬區給他留了一塊只有姓名,但沒有生卒年份更沒有墓志銘的地面石碑,算是魂安於斯。

中國近代史繞不過的怡和洋行

1984年怡和洋行將註冊地從香港轉到英屬百慕達群島

怡和洋行舊址

上海市黃浦區中山東一路27號

今天的北京東路外灘處處是遊人,中山東一路27號,人們進進出出,這裡是某名表的旗艦店,樓上是高級餐廳。而這裡就是赫赫有名的怡和洋行舊址。

怡和洋行是中國近代一個非常重要的洋行,它是滙豐銀行的主要發起人,而且這家洋行早在鴉片戰爭之前就在中國成立了。以創始人的名字William Jardine(廣東話音譯為渣甸)取名渣甸洋行。不過顯然在中國做生意,名稱很重要,所以後來改成怡和洋行就順口多了,況且還能與當年廣州十三行之一的怡和行有某種呼應。不過這兩家怡和行之間,沒有任何承接關係。

怡和洋行1843年進軍租界創立初期的上海,它今天的位置恰好是英租界最初劃定範圍的東北角,經過一個半世紀的發展,雖然上海這片土地上有著太多的後起之秀,但外灘這一獨一無二的地段,依然只可模仿——外灘源、北外灘、南外灘、XX濱江,卻不可複製。今天的怡和洋行大樓是1920年由馬海洋行設計的,從歷史照片來看有些不同,那是因為有關部門在這座大樓上加建了兩層,並取消了原有的樓頂花園。如果當事人目光能長遠些,怡和洋行大樓的樓頂花園可是上海風景絕佳的觀測點。

怡和洋行以鴉片貿易起家,挑起鴉片戰爭和要求割讓香港島都是怡和洋行的主意。不過,1872年後,怡和洋行換了一副嘴臉,放棄鴉片貿易,開始從事正常貿易以及投資交通,例如上海第一條鐵路淞滬鐵路即是怡和洋行投資建造的,南京大屠殺時,日軍在長江上轟炸了一艘怡和洋行的德和號輪船,造成船上6000多名難民中一千多人死亡。

怡和也涉足紗廠,在楊浦設有怡和紗廠(後改為上海第一毛條廠)。如果去楊浦濱江逛一逛還能看看怡和紗廠大班的住宅呢。

怡和紗廠大班別墅外景(文化雲)

禮和洋行:比德國歷史還早的德資洋行

1871年1月,普魯士皇帝威廉一世加冕為德意志皇帝宣告德意志民族國家的成立。但早在1845年一家由普魯士和薩克森王國(後來均屬於德意志帝國)駐廣州公使(Richard von Carlowitz)和友人所創辦的洋行就已經成立了,要說它是一家德資企業,那是比德國歷史還早。

Richard von Carlowitz像(wikimedia)

這家Carlowitz,Harkort & Co.(後來因為Harkort先生退出而直接改成Carlowitz & Co.) 取了一個相當雅致的中國名字,禮和洋行,估計就是取自論語中「禮之用,和為貴」吧。

禮和洋行起於廣州,後輾轉去香港,1877年來到上海,並在此發展起來。禮和洋行的總部在今天的九江路、江西中路上,距離工部局大樓非常近,與聖三一堂僅一街之隔。最近禮和洋行大樓修葺一新,儼然已經成為下一個人們趨之若鶩的文化場所了。

禮和洋行舊址

上海市黃浦區九江路168號

今昔禮和洋行大樓

和氣生財

上海租界收回已經快80年了,上海早已不是冒險家的樂園。 許多洋行的名字,若不是今人想要從中獲取一點什麼利益,早已沒有太多興趣去了解發掘。而歷史的發展本來就是隆隆向前,沒有方向,沒有憐憫,沒有大局觀。

90年代以來,在半個世紀的塵封之後,上海的這些昔日榮光被再一次發現,只是歲月的剝蝕,讓一切繁華的過去,血淚的教訓好像都變成了不可復生的寶貴回憶。19世紀到20世紀,上海見證了中西文化的大衝撞與大交融,從而誕生出一座遠東花都,而21世紀的上海究竟該向哪裡去,其實是個傷腦筋的問題。不過老祖宗的話總還是不錯,和氣生財,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讓才財雙進,不然守著一副空架子懷古,也不出一二代,我們的後代就不知道我們在懷念什麼。

相關焦點

  • 中國帶「上」字的城市名字,除了上海之外,你還能說出幾個
    特別是含有同樣語言的城市的名字,夥伴們知道多少呢? 今天的小編和夥伴們談談以「上」字開頭的城市吧!夥伴們想到的是上海嗎?可以說上海是小夥伴們眼中最熟悉的, 我可以仔細聽, 這在很多人眼裡是現代化的,經濟發達,而且是國際大都市, 這是我國第一個開放城市,直轄市,北上廣深,上海, 上海有這個優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來上海就是交通樞紐, 這裡也是很多小夥伴們的夢想!
  • 中國以「海」命名的城市,除了上海、威海,你還能說出幾個?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其中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就有663座城市,其中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名字,一個好聽的城市名字,也會被人熟知熟記。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說中國以「海」命名的城市,除了上海、威海,你還能說出幾個?
  • 我國名字中有「門」字的四座城市,除廈門外,你還能說出幾個?
    在文化底蘊極為深厚的我國,重名的現象還是非常多的,不光是人名,不同的城市名也有著相似之處,例如南京、南昌、南寧都有南字,上海、威海、海口都有海字。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我國名字中帶有「門」字的四個城市,除廈門外,你還能說出幾個呢?
  • 家中懸掛一個「和」字,和氣生財,和和美美一輩子
    和,乃中華文化之核心,更是國人的根與魂。在古代,「和」是國君治理天下的錦囊妙計,《國語·鄭語》稱:「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於百姓者也。」意思是說商契能把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除了治理天下之外,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少不了「和」,商人之間也講究「和氣生財」,一個家庭裡,更有「家和萬事興」的說法。有一句話說得好:「天和風雨順,地和五穀豐,人和百業旺,家和萬事興。」
  • 名字中帶「島」字的3個城市,除了青島,再說出一個算你「牛」
    導讀:名字中帶「島」字的3個城市,除了青島,再說出一個算你「牛」帶你日行三千裡,吃貨相見泯恩仇,RR帶你看世界,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靠臉吃飯的小R。其實小夥伴們都知道,我們國家的國土面積廣闊,也形成了很多個城市,在城市的過程當中,有很多城市的名字當中都有相同的字,比如洛陽,瀋陽,貴陽當中都有陽字,威海,上海,珠海當中都有海字,大概上是我們國家的一大特色了吧,也都源於發展歷史。
  • 名字裡帶有「香」字的水果,我一口氣說4個,你能說出幾個呢?
    平時去買水果的時候,大部分水果大家都是認識的,很多人現在也非常喜歡吃水果,畢竟水果的營養價值高,而且口感吃起來也很不錯,水果的種類可以說是越來越多了,雖然有些水果的名字有點相似,但是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很多水果的名字上都帶有「香」字,這些水果我一口氣就能說出4
  • 中國四大巧克力品牌,你應該吃過,但是你能說出名字嗎?
    中國四大巧克力品牌,你應該吃過,但是你能說出名字嗎?我們國家也是盛產巧克力的大國,雖然說我們國家的巧克力可能沒有美國的德芙,義大利的費列羅,日本的明治,瑞士的雀巢,但是我們國家的巧克力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因為我們的「中國製造」已經走向了世界了。
  • 《火影忍者》中只有六個忍術的名字帶「虎」字,你能說出幾個?
    在《火影忍者》中,忍術是忍者們戰鬥的最主要方式,而在作品中也出現了很多五花八門的忍術,這些忍術威力和作用不同,名字也不一樣。
  • 名字帶「龍」字的6個城市,除了龍巖,還能說出2個算你厲害
    方方格帶您看世界美景。大家都知道,我國擁有著眾多的城市,今天方方格準備介紹的內容與這些城市的名字有關,那就是名字中帶有「龍」字,然而這種類型的城市高達六座,除了龍巖,大家還能說出2個算你厲害。龍海作為福建省漳州市下轄縣級市,旅遊資源眾多,包括全國唯一的現代建築風格的普照禪寺、古時曾是軍事要地的南太武山、是以自然景觀為基礎,寺廟人文景觀為特點的紫雲公園等景點,呈現出濱海溫泉、花果生態和九龍江人文三大旅遊特色。
  • 我國名字中帶「黃」字的4座城市,除了黃山,再說出兩個算你牛
    導讀:我國名字中帶「黃」字的4座城市,除了黃山,再說出兩個算你牛帶你日行三千裡,吃貨相見泯恩仇,RR帶你看世界,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靠臉吃飯的小R。對一個人來說名字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雖然很多小夥伴們都說名字是一個代號而已,但實際上這個代號可是要跟隨人們一輩子的,所以從古至今人們對於名字也是非常注重的,當然不僅僅對於一個人來說,對一個城市來說,地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 怎麼能和氣生財
    我們中國人講究和氣生財,凡事以和為貴。
  • 名字帶「櫻」的水果,我能說出4個,我猜大家只知道櫻桃!
    既然看不到櫻花,我們不妨來盤點一下名字帶「櫻」的水果,我能說出4個,全認識的我服了!櫻桃帶櫻字的水果,大家一定和小編一樣首先想到的櫻桃了吧!櫻桃是春季上市最早的果品,故有「春果第一枝」的美稱。櫻桃如彈丸,小似珠璣,水汪汪,亮晶晶,非常誘人。它的營養價值極高,櫻桃既能補血,又能健脾益氣。
  • 中國「帶上字」三座城市,除了上海以外,其它兩座有著相似的規律
    中國文字經過幾千年的變遷,發展到今天,每個字所具有的意義都非常多,我們可以用同一個字在不同的環境中表現出不同的意義,雖然文字本身很獨特,但不可思議的是,它具有與文字種類相似的規律性。其實我們的文字有幾千萬,但是我們的名字文化卻出現了一個很有趣的情況,雖然每個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有不同的期待,但最終都選擇了相同的字作為自己孩子的名字,從小時候開始,很多人都遇到過和自己有著相同名字和相同文字的人吧,這不僅是人名,地名也經常重複,很多城市都使用相同的字,我們來看看幾個城市的名字以「上」開頭?
  • 白沙硬細支(和氣生財)多少錢一包?
    根據搭配不同單品不僅能顯得你清新甜美。導致魚湯的原始味道變差,所以不要把大蒜放入魚裡面。但是現在人們吃魚越來越多。那就更顯老了!或許有的女人只是為了生活中打理頭髮。但同樣也分為很多種不同款式。所以炒菜中加入生薑是必須的。同色系的穿搭為整體的造型增添了一絲高級感。這樣的綁帶涼鞋還能很好的修飾腿型。就越是耐看。有一種非主流的感覺。還能反襯出你曼妙的身姿。
  • 帶「白」字的寶寶名字(帶解釋)
    那麼如何給寶寶取個好聽的帶白字的名字呢?帶「白」字的寶寶名字(帶解釋)帶白字的寶寶名字(帶解釋)恭白「恭」字,本義是恭敬帶「白」字的寶寶名字(帶解釋)白駒駒字指少壯的駿馬,有時用以喻少年英俊的人;小馬,又指小驢、小騾。
  • 這幾款咖啡你能說出名字卻未必懂得區別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囧境?走進一家咖啡館,看到極具設計感的菜單上,寫滿了各種好聽的咖啡飲品名字,卻不知道每種飲品的區別。想詢問服務人員時,他們忙得要飛起來,根本無暇一一解釋給你,而你也因礙於面子,不會輕易開口詢問。
  • 帶「言」字的寶寶名字(帶寓意),妙不可言!
    帶「言」字的寶寶名字(帶寓意)【言若】(yán ruò)「若」字聽起來帶有古風詩意感覺,體現出女生文靜、優雅的一面,本身是指非常多,有如果、假如、如此的意思,延伸在人名裡指女孩文雅、有氣質,美好之義。推薦帶寓意的「言」字寶寶名字!【言桐】(yán tóng)「桐」字來自詩句「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非常富有詩意和感情基調。
  • 房子再豪華,也別忘掛上這一個字,寓意家庭親睦,和氣生財
    「和」字,寓意著和氣生財、和和美美、家庭和睦幸福、朋友和睦友善,這些美好的寓意,都是「和」字衍生出來的。在千年之前,其實很多先賢提出了以「和」為主題的和文化。一個「和」字,包含了許多發人深省的大智慧,凡是能將「和」悟懂並且付諸實踐的人,成就肯定不一般。而且,我們也肯定聽過這樣一句話:「天和風雨順,地和五穀豐,人和百業旺,家和萬事興。」
  • 電影、美劇、動畫、太空……這些主題咖啡館你去過幾家?
    主題咖啡館區別於傳統的咖啡館,一般具備獨特的風格,能吸引特定喜愛人群和小資派的光顧。因此,選擇主題咖啡館可以迅速獲得消費者信賴,市場潛力大。下面推薦的這幾家主題咖啡館,對電影、美劇和動畫發燒友們來說,非常友好,即使帶著孩子一起,也能安靜喝一杯咖啡。
  • 名字中帶有「京」字的3座城市,除了北京、南京,另一座會是哪兒
    許多城市之間,在名字上都有著一些相似之處,例如上海、珠海、威海的名字中都有海字,那麼說到名字中帶有「京」字的城市,你能說出幾個呢?首先就是我國的首都北京了,北京是一座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是我國的政治、文化、國際交往和科技創新中心,現位居世界一線城市行列,放眼全球也是有著極高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