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神器「湯婆子」的前世今生

2021-02-23 一起午餐吧

在寒冷的日子裡,「美麗凍人」的姑娘們的必備品中一定會有「暖寶寶」。其實在很多人的生活記憶中大都還會有這樣的一個環保實用、樸實無華的取暖神器「湯婆子」的印象。就是這樣採用熱傳遞的純物理過程方式來實現取暖的器皿自古有之,它不僅在冬日裡溫暖了人們的身體,更成為了人們冬日裡不可或缺的陪伴,被文人雅士所讚頌。今天的午餐時間,我們就和北京閱讀季優秀領讀者、青少年博物館教育推廣人滕朝陽一起聊聊古人在寒冬臘月裡的取暖方式,聊聊人們現在日常仍在使用的自古陪伴人們的「湯婆子」!

在我們現在擁抱溫暖,笑傲寒潮的時候,古人是通過怎樣的過冬裝備來對抗寒冷的呢?當時的人們在考慮「穿暖」的同時還要想辦法增加熱源,用以取暖。聽北京閱讀季優秀領讀者、青少年博物館教育推廣人滕朝陽的講解,不由得感嘆現代人生活的幸福。

古人穿暖是第一要緊的。我們現在常說一層棉強過十層單,要知道棉這種禦寒的織物是在元明之後才在全國範圍普及的。即便是棉布棉花普及了,普通的百姓仍然是無法消費的。保暖效果好的獸皮製品也是有經濟實力的人才能享受的,普通百姓仍需要用粗麻質地的衣物對抗寒冷,在袍子裡填亂麻或蘆花取暖,保暖效果當然非常差,唐宋時期,貧苦百姓還有用紙填充衣服禦寒的,稱作「紙裘」。

考慮如何穿暖的同時,還要想辦法增加熱源,用以取暖。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直接點火取暖。人類從舊石器時代就知道了控制火、利用火,算來已經有上百萬年的歷史了。把火帶來的熱量加以控制,為過冬抗寒出力,我們的古人也是腦洞大開的。火盆和火爐是最常用的取暖裝備,人們還考慮如何讓整個房子都暖和起來,於是便出現了壁爐、火牆、火炕這樣的建築設計。老百姓利用做飯燒水產生的大量剩餘熱量就用來為房屋供暖了。王宮貴族們還會建築專門的取暖設施,考古學家就曾經在「鹹陽一號」秦王宮室遺址發現了三處壁爐,壁爐在房間內直接加熱。漢代的宮室中有椒房殿,據說是把花椒碾碎後,活在泥中,塗抹於牆壁,花椒性熱,塗在牆壁上有顯紅色的暖色調,也具有保暖的作用。北京的紫禁城也建有暖閣,明清皇家的供暖都是由專門的機構和人員負責。

天寒地凍時,讀書人使用的硯臺可能會被凍上,於是就有「抄手硯」發明出來,硯臺底下掏空,用以填充木炭保溫;腳冷的時候,座椅的腳踏板內也可以填充上木炭,來提升溫度。

 

除了要想方設法穿得暖和些、讓居住生活的房子暖和起來,古人還發明了許多貼身的取暖神器。比如,在眾多的取暖神器中,人們所熟悉的「湯婆子」是最受歡迎的。

 

湯婆子是一種自古就被人們發明用來冬季取暖的用具,一般以銅、錫製成,形狀有點像一個扁平的水壺。使用時,把熱水灌入其中,擰好蓋子,用布包起來,放到被子裡暖腳。可能有些聽眾會有這樣的體會,以前冬季取暖條件不是那麼好的日子裡,晚上睡到被窩裡那是要「一鼓作氣「的!

從歷史資料的記載來看,湯婆子的使用應該是從北宋開始的,但是實際上這種取暖工具應該還要早。有史料記載:「漢有溫壺,為注湯溫手足之器」。甚至有人推測史前時代的小口尖底瓶就是用來裝上暖水來取暖的。

北宋蘇東坡在給自己老家朋友楊君素的信中寫到「送暖腳銅缶一枚,每夜熱湯注滿,塞其口,仍以布單裹之,可以達旦不冷。」蘇軾所說的「暖腳銅缶」就是湯婆子。蘇軾的好朋友黃庭堅在詩文中也寫到了湯婆子,黃庭堅將湯婆子稱為「暖足瓶」。他的詩的題目就叫做《戲詠暖足瓶》「千錢買腳婆,夜夜睡天明。」這首詩中說到用「湯婆子」每天都能暖暖和和得睡到天亮。詩中還提到千錢買腳婆,這說明湯婆子的價格還不便宜。第二首:「腳婆原不食,纏裹一衲足。天明更傾瀉,頮[huì](意思為洗臉)面有餘燠[yù](意思為暖、熱)。這首詩的意思同樣簡單,意思是湯婆子不用吃東西,等到天明把裡面的水倒出來洗臉,還會有餘溫,不至於涼手,真是一舉兩得。

蘇軾、黃庭堅對於湯婆子的推崇,讓很多文人雅士成為這種取暖神器的擁躉。有人生病時用湯婆子驅寒,有人值夜班時用湯婆子伴隨,有人繼續像黃庭堅一樣寫詩讚美湯婆子,有人則為湯婆子寫了傳記,將湯婆子人格化,讚賞它「守口如瓶」,為造福人類建立了功勳。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還畫了一幅湯婆子的畫,大畫家曹雪芹更是在《紅樓夢》中數次提到了湯婆子。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畫的一幅湯婆子圖

文人雅士之所以喜歡湯婆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是湯婆子的實用功能,盛入開水,能夠很好地傳熱,焐熱被窩,與炭爐火盆等取暖設施相比,湯婆子既沒有火星引發火災的危險,也沒有煤煙引起的中毒危險,所以它還非常安全。其二,湯婆子被蘇軾、黃庭堅等文人雅士推崇後,特別是被文人賦予人格化特徵後,其文化內涵更加豐富,其中「獨喜孤寒士,有召即往」的特徵可謂一語雙關。寒士即可以指那些忍受寒冷的人,又可以只那些不被統治者重視,懷才不遇的失意文人。所以有了這層含義就讓湯婆子不再單純是取暖神器了,而是變成了一種文化含義深刻的雅器。

湯婆子主要是用來暖腳、暖被的。而手爐則是一種類似於暖手寶的取暖神器。最早的手爐出現於明晚期。當時,手爐是文人雅士几案上冬季常備的設置,用於暖手及疏通血液,以便書寫繪畫。到了清代,手爐傳入宮中,作為皇家御用品。手爐比較小巧,剛好是人兩隻手相對時組成的體積大小。以圓形、橢圓形為基本形狀。手爐結構分外殼和內膽兩層。外殼可根據需要用漆器、銅器、琺瑯等工藝進行製作和裝飾。製作考究的手爐上,一般有三陽開泰、龍鳳呈祥、牡丹富貴等吉祥圖樣。手爐的內膽為銅製,以備燃碳,架於外殼口沿之內。口沿上設鏤空蓋,以通風換氣。通過內外兩層的空氣傳導,使手爐暖而不燙。為了攜帶方便,多數手爐都有活動提梁。據記載,清宮取暖所用之碳稱為紅籮碳,紅籮碳堅硬耐燒,灰白不爆,還可根據需要隨意鋸截成段,使用極為方便,很適用於手爐。時至今日,在故宮所藏的個別手爐中仍可見殘留下來的灰白色碳灰。

 

由於湯婆子的原料主要是銅、錫,這都是非常珍貴的金屬。普通的老百姓一般消費不起。但是對於溫暖的渴望,激發了勞動人民的智慧,上個世紀,人們陸續發明出了搪瓷、白鐵或者陶瓷質地的湯婆子。還有更加「低配版」的湯婆子。改革開放前後,生活水平還不是很高,在沒有供暖的地方,人們把使用過的醫用生理鹽水玻璃瓶灌滿開水,放進被窩禦寒。

改革開放後,橡膠暖水袋、電熱水袋等冬日禦寒的產品被研發出來,其實在原理上和湯婆子是一樣的。湯婆子的「子孫」雖然繁盛了,也不再需要大價錢才能買到,普通人也能「冬懷湯婆子」,真正的湯婆子早就進入博物館了,湯婆子的一些文化內涵也逐漸地淡化在歷史的長河中了。今天借著這個寒冷的冬日,讓我們重溫湯婆子的溫暖,重溫湯婆子的人文。

 

 

北京交通廣播 

《一起午餐吧》

每周一到周五

中午12:00-12:30

我們在這裡,與您共進午餐

收聽往期節目精彩內容,請點擊本公眾號下方的「閱讀原文」按鈕

相關焦點

  • 家有湯婆子
    湯婆子是普通百姓家庭取暖十分常見的神器。採用錫、銅或陶瓷等材質製成。當年多數用銅皮衝壓而成,形狀扁圓,類似中等南瓜大小,頂端留有進水口,用蓋子螺紋緊扣,蓋子內有墊料,防止器內熱水滲漏外溢,二端有拎攀。還縫製外套,相似小布袋,袋口用繩子收緊,避免湯婆子直接接觸人的皮膚,造成燙傷,袋的材料大多使用舊壞棉毛褲,改制而成,歸物利用,因面料柔軟,使用時更感舒適。其實早在古代早就被當作取暖用具,「湯"是指滾水之意。"婆子"是戲稱老婆陪伴入睡意思。詩人也用"千錢買腳婆,夜夜暖到明"來歌頌湯婆子。
  • 湯婆子回歸了!
    眼看天氣越來越冷常常會凍手凍腳的人又要為取暖這事兒費心傷神了這種時候沒有個暖手的
  • 掖在心頭的記憶:溫暖幾代人的「湯婆子」
    冬天有了空調、電熱毯、熱水袋、暖手寶等各種取暖器材。但是在過去,科技不發達,天寒地凍的時候,用什麼驅寒取暖呢?「湯婆子」就是一種流傳近千年的「取暖神器」。   「湯婆子」到底長啥樣?9月6日下午,記者在市區頤景華庭小區葉琳的家中,目睹了一隻「湯婆子」的風採。這隻「湯婆子」裝在一個漂亮的布套中,布套是藍色的,上面印著花色圖案。解開布套,一隻銅製的「湯婆子」露了出來。
  • 網友PK取暖神器:寵物取暖自製蒸汽取暖齊上陣
    見習記者喻莉  抱著寵物相互取暖  進入三九寒冬,南方大部分沒有集中供暖。近日,一組曬南方取暖神器的微博走紅網絡,網友除了曬出平時經常用到的油汀、暖風機、熱水袋以外,還有人秀出自製取暖神器。  網友「悠悠小鴨_龔豔」說:宅在家裡,抱著我的取暖神器狗上網,還蠻愜意的。網友「飛簷走壁的奇蹟」說:家中暖氣不給力,抱著寵物貓取暖,走哪抱哪,效果非常好。  網友「米沙Misha」則說:將貓放在腳上取暖,恆溫低碳,手感很贊,真是取暖神器。該微博一發,立即引起300餘名網友轉發和回復,多名網友直言也曾用這種方法取暖,不僅增進了主人和寵物的感情,還能相互取暖,很實用。
  • 湯婆子
    清中期 掐絲琺瑯團鶴紋手爐 湯婆子與竹夫人,是古人冬暖夏涼的兩大寶貝,竹夫人指涼蓆。一年在蘇州,銅器店的老爺爺看我看中了那個全銅的湯婆子,就介紹說:「一晚上暖和呢!」當時也沒問他為什麼一個銅器可以保溫那麼久。只是想到,在冷入骨的江南,大早醒來時如果腳下的湯婆子還是熱乎的,那真是愜意。(跟我小時候喜歡天亮時又開一會兒電熱毯一個道理) 後來查了才知道,傳統款式的湯婆子是雙層的,所以持久。但究竟好不好用呢?
  • 馬未都|湯婆子
    湯婆子過去都是大戶人家的必備,入冬之後,再暖和的房間晚上進被窩也冷。
  • 前世今生測試:測你的前世今生是什麼樣的人,爆準!
    你相信前世今生嗎?前世種種,也許就是促成你今生命運的因果。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測出你的前世今生。...
  • 《俠隱閣》前世今生MOD怎麼使用 前世今生MOD使用方法
    導 讀 《俠隱閣》前世今生MOD怎麼使用?具體的使用方法是什麼呢?很多小夥伴還不是很了解。
  • 今生的夫妻是前世情人,今生的情人是前世夫妻:善待每一份相遇!
    今生之所以尋你而來,只因為前世的一份緣還沒有盡,所以今生來續前緣,是來還債的。 夫妻,是前世的情人。之所以今生做夫妻,是因為前世欠了你的情債,今生是來報恩的。所以才會今生跟你一起扛起生活的重擔,共同經歷生活一路的風風雨雨,忍受你的壞脾氣,照顧你,心疼你,呵護你,陪伴你,怕你冷,怕你熱,懂得你的不易,心疼你的安危,為的就是感恩你在前世修給她的一份深情的愛。
  • 蘆花做鞋、鍋中沐浴……江蘇人為防寒取暖,曾經這樣「腦洞大開」!
    今天,小蘇就送上一波記憶中的江蘇取暖「神器」,來看看有沒有你的童年記憶~傳承千年的「湯婆子」,有溫暖的回憶這個長得像地雷一樣的物件,是舊時不少江南地區冬天用來取暖的「湯婆子」。湯婆子宋代已有,其中的「湯」舊時指熱水,「婆子」則戲指伴人入睡的功用,蘇州人方言裡會把「婆子」說成「焐子」也是指它焐手的作用。
  • 古代的「暖寶寶」——湯婆子,你真的不感興趣嗎?
    不過,那時候的暖手袋可不叫暖手袋哦,它有一個特別的名字——也就是湯婆子。那麼,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湯婆子這個漢服配飾吧!湯婆子是一種家庭取暖用具,充滿熱水後放置在被窩裡面,就可以提高被窩裡面的溫度。湯婆子也叫作「湯捂子」,外面一般是銅製的或者是其他金屬製成的。在外觀上,一般會有些扁,不是像球一般圓潤。
  • 寒冬天冷,看中國古代有哪些取暖神器
    小雪節氣已過,寒冷的冬天已經到來,現代人有暖氣、空調、暖寶等取暖裝備,古人又是怎麼禦寒取暖的呢? 古代在沒有發明電的情況下,火就成為了取暖的重要能源。古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火為媒介創造出各種取暖神器,甚至有些一直沿用至今。
  • 認識催眠前世今生
    關於前世今生催眠療法        很多人可能對「前世今生催眠」這個名詞並不陌生,美國有位著名的心理醫生魏斯博士在給病人催眠治療無意中發現催眠可以開啟人前世封閉的記憶之門,通過找尋前世記憶可以解決今生的心理困困擾,身體不明不適,甚至可以化解前世仇恨,改變今生命運。
  • 前世今生與來世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小灰的自習室,ID:uptogetherup】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如果我有前世那我是幸運的如果我有今生那被思念重重纏繞痛苦而無奈的昨日因為它讓我沒有幻想只有悔恨的無法選擇讓我在無法自拔的痛苦中掙扎於是猛然醒悟我活在今生
  • 八字看前世今生
    其實生辰八字既然可以看到以往發生的事情,象祖上的狀況,父母的背景,五行六親中各個表現的不同形式,也包括因果定律,就可以找出前世遺留下的一些信息,比如一個人命局裡殺氣騰騰的【官殺旺的人】多是前世是個武將,也造了很多的殺業,今生在某個情節上必遭嚴重不順,尤其是先天就有疾病的,難以治癒的。今生必須戒殺或吃素,要不很難轉變。
  • 前世的糾葛促成今生的緣分
    點擊進入:靜境國學社前世的恩怨糾葛促成今生的緣分近年來,前世回溯療法逐漸流行,該療法的依據是人們今生的心理疾病和長期疼痛的根源往往來自於前世。通過讓患者在催眠入定的狀態下重歷前世的傷痛並解讀宿世的因果,今生的頑疾往往神奇地不治自愈。催眠不是睡眠,這種狀態很類似於《道德經》中所說的「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受試者在這種入定狀態下體驗的前世栩栩如生,邏輯連貫,絕非想像所能達到的真實。
  • 《俠隱閣》前世今生MOD怎麼用 前世今生MOD及使用方法教學
    導 讀 《俠隱閣》可以通過打MOD來增強遊戲的趣味性,前世今生MOD就可以讓玩家初始就擁有很強的勢力,還增加了往外的玩法
  • 【八字命理與前世今生】
    出生月份看你前世今生正月生之人(寅月出生)因果正月生人前年四月受胎,前世生於四川,做秀才,喜教人事,行善積德,愛顧莊民,舍己成仁,受人恭敬,大有慈悲。今世可以享足衣祿,榮幸之人。但此世不可驕奢,繼勵前世之態,後世不憂也。
  • 漲點知識|天寒地凍,古人有哪些取暖神器用來禦寒?
    小雪節氣已過,寒冷的冬天已經到來,現代人有暖氣、空調、暖寶等取暖裝備,古人又是怎麼禦寒取暖的呢? 古代在沒有發明電的情況下,火就成為了取暖的重要能源。古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火為媒介創造出各種取暖神器,甚至有些一直沿用至今。
  • 前世不欠,今生不見,今生相見,為了還債,來世再不相見
    一、前世相欠今生還債前世不欠,今生不見; 今生相見,為了還債,前世若無相欠,今生怎會相見。紅塵一夜冷雨,化為燭淚漣漣。來日青蓑竹笠,扁舟一夜江南,瘦顏孤釣雁翎。相見不如不見,來生不再相愛,前世不欠,今生不見,緣起緣滅只在一瞬間,既然不見為什麼還是相見呢?隨心,隨性,隨緣,這就是因緣,到底還是見了,前世不欠,今生不見,前世相欠,今生才見。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