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母親死後,為何不願與丈夫合葬,而要獨自葬在它處?

2021-01-12 騰訊網

電視連續劇《甄嬛傳》的主角甄嬛的原型,就是清乾隆皇帝的母親鈕祜祿氏(滿語"鈕祜祿"漢語譯做"狼")。

鈕祜祿氏,又稱崇慶皇太后(1693年-1777年),滿洲鑲黃旗人,是清朝四品的典儀官凌柱之女。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鈕祜祿氏十三歲時,被指婚給當時26歲的雍親王(即後來的雍正皇帝)府邸,陪伴雍王胤禛。

康熙五十年(1711年),鈕祜祿氏生弘曆,即後來的乾隆皇帝。

雍正元年,鈕祜祿氏被封為熹妃,雍正八年,她被雍正封為熹貴妃。

雍正十三年,鈕祜祿氏的兒子弘曆,即乾隆皇帝即位,乾隆帝尊她為皇太后,上徽號曰崇慶皇太后,因此歷史上稱她為「崇慶皇太后」。

《甄嬛傳》的主角甄嬛

崇慶皇太后一生享盡了榮華富貴,她壽數之高(86歲),在清代皇太后中居於首位,在中國歷代皇太后中也是極為罕見的。但她死後(1777年),卻是撇下雍正,獨自葬在了泰東陵(雍正皇帝於1735年去世,葬於清西陵之泰陵)。

崇慶皇太后為何不與雍正合葬呢?她為什麼不與雍正一起葬在泰陵呢?要知道,身為乾隆生母的她,是完全具備與雍正合葬的資格的。

這大概要從崇慶皇太后剛嫁給雍正那會兒說起了。

崇慶皇太后出身於滿洲鑲黃旗鈕祜祿氏,她的父親叫凌柱,在朝中地位不高,是四品官員,在雍正還沒登基的時候,崇慶皇太后的出身算是低的了。

1704年,鈕祜祿氏,即後來的崇慶皇太后,嫁給時為貝勒的雍正之後,多年不受寵,十多年都只是個格格,也就是侍妾,只比丫鬟的地位高一點而已。

《甄嬛傳》的主角甄嬛

有一次,雍正得了時疫,很是嚴重,差點喪命,鈕祜祿氏是唯一一個敢去照顧雍正的人。

在鈕祜祿氏的精心照料下,雍正漸漸康復,從那以後,雍正對她稍微好了一點,但也僅僅只是好了一點點而已。

嫁給雍正七年後,鈕祜祿氏終於生下一子,也就是弘曆。據說康熙特別喜歡孫子弘曆,還親自教導弘曆,直稱讚鈕祜祿氏是有福之人。

可即使這樣,鈕祜祿氏也沒有受到雍正特別的待遇,依然是格格身份,地位卑微。

雍正不寵愛鈕祜祿氏,鈕祜祿氏也不刻意爭寵,就這樣,她平平淡淡走完大半生。雍正去世了,她依然活得好好的,還當上了熹貴妃。

鈕祜祿氏

鈕祜祿氏唯一的兒子弘曆當上皇帝,即乾隆皇帝以後,鈕祜祿氏被尊為崇慶皇太后,弘曆非常孝順她。

雖然沒能得到丈夫的寵愛,可鈕祜祿氏卻享受到了兒子的孝敬,成了大清最尊貴的女人。

作為後宮女人,能混到鈕祜祿氏這個地步,那是屈指可數的。

鈕祜祿氏這一生什麼都不缺了,福、祿、壽她都有,以86歲高壽善終。

但鈕祜祿氏不想和雍正合葬,死了還要受丈夫(雍正)管束,被他冷落,乾脆自己獨自葬在泰東陵,做泰東陵的老大,那才爽呢!

就這樣,鈕祜祿氏死後(1777年),卻撇下雍正,獨自葬在了泰東陵。

相關焦點

  • 甄嬛原型乾隆皇帝的生母死後為何沒和雍正皇帝合葬?她不願意嗎?
    甄嬛原型是乾隆皇帝的生母孝聖憲皇后。她是整個大清朝難得的有福的皇后,她得到了雍正皇帝和兒子乾隆皇帝的愛。然而她死後卻沒有和丈夫合葬。是她不願意和皇帝合葬嗎?孝聖憲皇后沒有葬進雍正陵寢的原因是她兒子給她另建一座陵墓。第一個拒絕與皇帝合葬的皇后是孝莊皇后。孝莊皇后是皇太極的莊妃,名叫布木布泰。她因為兒子福臨當了皇帝,她被封為皇后,皇太后。兒子死後孝莊太后,輔佐孫子康熙皇帝。她成為太皇太后。
  • 乾隆的母親原來是個漢家宮女,甄嬛死後卻不與雍正合葬
    這個小姑娘還要服侍家裡的大大小小的人,這個小姑娘就是後來我們乾隆皇帝的母親,這個小姑娘進府以後一直都沒受到雍正的待見,因為她長得五大三粗,並不好看,後來的一件事改變了她的命運,有一年北京鬧傳染病,四阿哥胤禛也得了傳染病,全府上下每一個人敢靠近他,只有這個小姑娘敢靠近他,天天熬湯煎藥給雍正,後來雍正的病好了之後,就非常的感激她,就寵幸了她,公元1711年她生下了乾隆皇帝。
  • 為何宋慶齡不願與孫中山合葬於中山陵?原因令人動容
    皇后是那麼的愛著皇帝,然而皇帝卻因為她所做的事情表示要和她死生不復相見,最後還讓身為皇后的她沒能夠和自己合葬。被稱為國母的宋慶齡女士和孫中山先生之間的愛情為很多人所羨慕,然而就是有著這樣美好的愛情兩人,當宋慶齡在安排自己後事的時候,卻堅決表示不和孫中山先生合葬。美好愛情「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 甄嬛的歷史原型嫁給雍正還是乾隆的生母,為何卻拒絕和雍正合葬?
    而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劇情描述,也讓不少「信以為真」的觀眾朋友們開始認為,劇中甄嬛的歷史原型,即歷史上乾隆皇帝的生母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不願葬入雍正的泰陵地宮與雍正合葬,就是因為她與果親王胤禮的「私情」,使她或感覺愧疚,或感覺憤恨,進而再不願面對雍正,於是,這才有了讓其子乾隆皇帝為她修建一座獨立的陵寢,也就是後來的「泰東陵」。
  • 雍正皇帝後宮佳麗無數,為何只選烏拉那拉皇后和年妃與其合葬?
    合葬是我國自古以來就存在著的悠久傳統之一,顧名思義,它指的就是夫妻二人死後安葬在一起。據考察,早在原始社會時期,我們的祖先們就已經有了合葬的行為。到了西漢中期,合葬逐漸盛行,直至今日,合葬依然是許多人支持的安葬方式。要說我國古代誰合葬的規模最大,那無疑是帝王了,他們的陵墓擁有巨大的規模,參與合葬、從葬者也是人數眾多。那麼,為什麼雍正皇帝只選擇了兩個人與他合葬呢?
  • 宋慶齡為何要與保姆同葬,也不要與孫中山合葬中山陵?
    因為愛著孫中山,宋慶齡一生守寡不二嫁,並且也因為一生都把愛給了孫中山一人,她選擇死後即使與保姆合葬也要回到父母的身邊,盡她生前未盡的虧欠父母的那一份孝道。
  • 乾隆皇帝死後,嘉慶皇帝是如何處理乾隆的50多位妃子的?
    乾隆皇帝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風流皇帝,後宮佳麗三千,令人驚奇的是像這樣一個風流皇帝,竟然非常的高壽,在位60年,活到了89歲,在古代帝王中都名列前茅。那麼,在乾隆皇帝死後,他的兒子嘉慶皇帝是如何對待乾隆的50多個妃子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死後居然和她葬在一起
    據說歷史上的純貴妃是乾隆很喜歡的妃子,而且為人十分和善,在後宮的地位也很尊貴。而且還為乾隆生下了三個孩子,可以說是後宮裡面非常幸福的女人之一了。可是關於純貴妃死後的事卻是一段大新聞,我們知道皇家的墳墓分帝陵和妃陵。皇帝和皇后如果去世了會合葬在帝陵,而如果嬪妃們死後則會葬入到妃陵。那麼,純貴妃死後葬入妃陵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和她同葬在一起的人我們卻非常詫異。
  • 皇帝那麼喜歡如懿,為何卻要在她死後羞辱她?看永基手裡拿的什麼
    故事講述了乾隆跟烏拉那拉·青櫻從小一起長大,感情深厚,之後經歷種種宮廷算計和陰謀以及彼此的不信任,感情破裂,但彼此心中卻都還記得當初那份感情。但是結局卻給大家留下一個疑問,那就是乾隆那麼喜歡如懿,為何卻在她死後羞辱她,將其以貴妃的頭銜與純妃合葬,葬禮也很潦草。答案就在永琪的手裡。都說人將死之際,自己是有感覺的,如懿就在那一日清晰的感覺到了。
  • 乾隆皇帝上臺以後,為何對自己的皇后,下手會那麼狠?
    首先需要說一點,雍正皇帝的皇后是烏拉那拉氏。乾隆皇帝的第二位皇后也是烏拉那拉氏,這兩個烏拉那拉氏的女人是表侄女與表姑的關係。乾隆皇帝登基之後,冊封富察氏為皇后,冊封烏拉那拉氏為嫻妃。乾隆皇帝與烏拉那拉氏的關係應該不是很好,在電視劇甄嬛傳中,甄嬛的話說的很明白「娶回來養著就行了。」乾隆的其他妃子陸續剩下了兒女,可是入宮比較早的烏拉那拉氏卻一點動靜都沒有。由此可見,乾隆不喜歡這個女人。
  • 不顧反對嫁給孫中山,宋慶齡死後卻不願意葬在中山陵,只因這句話
    孫中山五宋慶齡兩人感情向來交好,理論上兩人死後應葬在一處,但實際上宋慶齡死後,並沒有葬在中山陵園,而是囑託後人將其葬在了萬國公墓的宋氏墓園。這就不免讓人疑惑,為什麼宋慶齡沒有與孫中山合葬,而是選擇與自己的母親為伴、長眠於上海?關於這其中的原因,一直以來有許多的推測。
  • 清朝帝後陵多被盜過,乾隆母親「甄嬛」 崇慶皇太后墓被盜過嗎?
    崇慶皇太后是雍正皇帝的孝聖憲皇后,也就是乾隆皇帝的母親,大家所熟知的電視劇《甄嬛傳》中的熹貴妃就是崇慶皇太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二十三日,崇慶皇太后因病去世,乾隆四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崇慶皇太后的梓宮葬入泰東陵地宮 。
  • 在農村,離異女人死後葬哪裡,答案令人心酸
    但是在農村,有一類女子,她們去世後葬到什麼地方,卻成了一件難事。那就是,離異的女子。我們的傳統,講究的是「落葉歸根」,要有一個歸宿,可是,農村離婚女子,她們的「根」究竟在哪裡呢?娘家?還是,前夫家?農村有這樣的風俗:女不葬入娘家墳。無論一生都未嫁過的女人,還是出嫁的女人,死後,都不允許葬入娘家祖墳,娘家祖墳是兒子兒媳才能去的地方。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沒有葬回娘家祖墳的理由。
  • 歷史上,「如懿」沒有與乾隆合葬,是因為乾隆從來沒有這個打算?
    而如懿則與太后合謀,先是讓江與彬用藥將乾隆迷暈,隨後讓太后在乾隆床前故意將秘立太子之事傳到衛嬿婉的耳中,衛嬿婉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十五阿哥永琰成為太子,她不惜鋌而走險,想要將立嗣的紙條放入秘盒之中。只不過這個時候乾隆醒來,發現了衛嬿婉的行徑,而愉妃的到來則直接宣布了衛嬿婉的死刑,最終衛嬿婉被乾隆唾棄,而如懿則再度在乾隆心中佔據重要位置。
  • 延禧攻略純妃墓被打開,揭開出一段皇室醜聞,乾隆皇帝極力想隱瞞
    清朝的皇家陵墓葬在眾多朝代的皇帝中是比較豪華的,裡面葬著包括乾隆在內的5位皇帝、十三個皇后還有130多名妃子。不過這個皇家陵墓葬已經被盜墓賊挖掘,所以建國後考古學家對這個陵墓葬再次進行挖掘,畢竟國家是有規定的,未經挖掘的墓葬是不能隨便挖的,即使是用來考古也不行,看來考古學家還是沾了盜墓賊的光了。
  • 北京公主墳葬的是究竟是哪位公主
    順治帝的母親孝莊皇太后就將孔有德之女孔四貞收為義女,封為和碩公主,她也是清朝唯一的一位漢族公主。相傳,她死後就被葬在了北京西郊。第二種說法,此公主是元帥金泰的妻子。相傳,漢人金泰從小被滿族人所收養,因立下戰功被封為元帥。一次,他在遊園時偶遇公主,兩人一見鍾情。然而,一些忌妒他的朝中老臣卻故意誣陷他,向皇帝數落他的種種不是。
  • 「魏瓔珞」第一子,在四歲就意外夭折了,乾隆把他與皇后兒子葬一起
    說起魏瓔珞大家都很熟悉了,在大熱的清宮劇《延禧攻略》中以她為主角,而她的原型就是歷史上乾隆有名的妃子,令妃。她的一生極具傳奇性,一個正三旗的包衣出身,本是富察皇后身邊的一個宮女,但是她卻在眾多宮女中脫穎而出,在富察皇后死後成為了陪伴乾隆一生的人,一路從貴人到嬪再到妃,她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足以看出乾隆對她的重視。
  • 甄嬛的原型:乾隆生母熹貴妃,拒絕與雍正合葬,她的野心有多大
    熹貴妃,鈕祜祿氏,也就是乾隆的生母,雖然有人懷疑她不是乾隆生母,但也沒有確鑿的證據,所以,這裡還是按照正史中的來。歷史上的熹貴妃出身也是不錯的,她十三歲就進了雍正的王府,雍正登基後封她為熹妃,隨後又晉升為熹貴妃,但雍正生前並未封她為皇后,而是在雍正死後,由於乾隆登基為帝,作為生母的熹貴妃自然就是皇太后。
  • 她只是一名宮女,卻先後7次懷上乾隆皇帝的龍胎,死後葬入皇陵
    沒有宮女不想成為皇帝的妃子,但是能夠成功的寥寥無幾,令懿皇貴妃魏氏就是少有的幾個成功者。令懿皇貴妃魏氏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她生前7次為乾隆皇帝懷上龍胎,生了6個子女,死後被葬在勝水峪皇陵皇陵,生前深受皇帝寵愛的她,死後也是備受殊榮,就連她的兒子也成為皇帝的繼承人,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令懿皇貴妃的出身比較普通,進入皇宮後,也只是內務府的包衣奴才,也就是我們所了解的辛者庫人。
  • 她是甄嬛的原型,卻沒有甄嬛的運氣,直到兒子乾隆做了皇帝
    要知道,當時作為繼承人的18歲的弘曆(乾隆爺)和弘晝卻連貝子都不是。可以想見,如果福惠能堅持下來,那乾隆爺的位子能不能保得住,還兩說著呢。 乾隆二年(1737年)敦肅皇貴妃的金棺隨同雍正皇帝、孝敬憲皇后的梓宮同時葬入泰陵地宮。但40年後,百年之後的鈕祜祿氏卻堅持不與雍正帝老公合葬,自己一人孤零零葬在泰東陵。這其中是否有啥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