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賺錢不積極,頭腦有問題!辛苦一年的果農朋友即將在12月迎來豐收,所以賣果絕對是最核心的農事。
銷售工作固然重要,但種柑橘是長期事業,不是一錘子買賣,小編在這裡還要提醒大家,採後勿忘管理!
整個冬季都是柑橘樹勢恢復、營養物質累積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病蟲害防控的關鍵節點,良好的冬季管理能為來年的豐產、優質的果品奠定基礎。
果實管理
覆膜防寒
採收前
控制水肥:採前20~30天適度控水能提高柑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控水以葉片微卷為參照;採前不要施用速效氮肥,以免影響轉色、抽發冬梢。
提升果品:比較常見的問題是轉色慢及轉色不均勻,可通過提高光照條件、增強營養等加以改善。具體方法包括拉枝撐果、鋪反光地膜、噴施磷鉀源庫+海精靈生物刺激劑(葉面型)等。
果實採收
採果要做到先熟先採,弱樹先採,分批採收,儘量提早採收。這樣有利於留樹果加快生長,由小果變大果,還能促進採後樹勢恢復,促進花芽分化。
此外,採果時要選擇合適的天氣,久雨或大雨之後,最少間隔1~2天才開始採果。
留樹保鮮
樹冠噴施2,4-D+咪鮮胺+海精靈生物刺激劑(葉面型)或胺基酸葉面肥,噴藥時要注意控制好用藥濃度並做到噴施周到均勻,使每個果實都噴有藥物。
冬季氣溫在0℃以下地區,果實留樹保鮮應該進行樹冠覆膜,防寒越冬。
土肥水管理
冬肥
冬肥應重施有機肥,輕施複合肥,配合生物菌肥,重視補充中微量元素。同時,還應根據柑橘樹勢、土壤特點等合理安排。
每株成年結果樹開溝埋施腐熟有機肥10~20斤、平衡型複合肥3~5兩、磷肥2~3兩、生物菌肥2~3兩、中微量元素肥1~2兩。
中庸樹採後施用,掛果量大的採收前一周下;留樹保鮮10月左右多已下過一次底肥,在12月中旬時可再淋施一次有機液肥,以補充果實長時間掛在樹上所消耗的養分,穩固樹勢。
下冬肥時翻出來的蠐螬
土壤管理
全園深翻:下冬肥時結合全園鬆土,有利於土壤保水、保溫,並可切斷一些過於淺層的根群和破壞蟲害的越冬場所。注意翻土時不能過深,應在滴水線處翻土5~10cm,打碎土塊並整平覆蓋根系,避免根系遭受凍害。
冬季培土:有抗旱保水,提高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生長,恢復樹勢的作用。同時,還能提高柑橘抗病蟲能力、除蟲、滅草和防寒等功效。培土需在秋冬至春季萌芽前進行,以幹的火燒土、塘泥、河泥等沃土為主,培在樹盤周圍,厚度2~4釐米。
水分管理
冬季過於乾旱容易誘發紅蜘蛛危害,並不利於花芽分化形態分化。土壤含水量最好保持在23~25%,如果過度乾旱,可灌跑馬水或淋水。
修剪清園
冬季修剪
橘園在採收後,不宜馬上進行修剪,通常在粗清園一次後進行,目的是防止剪口感染病菌。
修剪:剪除病蟲枝葉,疏除介殼蟲、枝天牛、潰瘍病和煤煙病的病葉、枯枝和殘果;除淨果園周圍雜草並把病蟲枝一同帶出園外燒毀。修剪傷口及時塗抹油脂,封閉傷口,保護傷口癒合。
清潔:全面剷除雜草及附近寄生植物,徹底清除地衣、苔蘚、枯樁和爛果等;挖除黃龍病病株,挖除天牛、樹脂病等危害的死樹或樹幹;摘除樹上越冬蝶蛾蛹及介類。
整形:採用大枝修剪技術,鋸除直立性大枝,「開天窗」降低樹冠高度;疏刪過密交叉大枝,用繩索拉開直立枝,使樹冠開張。
藥劑清園
柑橘採收後是防治病蟲害的關鍵時期,此時期的害蟲多轉入枝幹裂隙處,葉片腋芽縫隙處或在葉片處綴葉過冬,停止了活動。而柑橘冬季生長緩慢,葉片老化、抗藥力高,可使用較高濃度藥劑殺滅主要病蟲,如紅蜘蛛、鏽壁蝨、介殼蟲、瘡痂病和炭疽病等。
第一次:粗清園,採果後即噴施45%晶體石硫合劑150倍液,殺菌又殺蟎。
第二次:修剪後進行,可選用99%礦物油乳劑、95%機油乳劑100~150倍液、松脂合劑8~10倍液、或松脂酸鈉水劑,單獨噴施。病害發生較多的果園,應另加其它殺菌劑,還可加有機磷類藥劑,兼防蟲害。
第三次:春芽臨近萌發之前進行,再進行一次藥劑清園。
幼樹管理
冬梢
若冬梢抽發較多、較整齊,主要是增強營養,促熟防凍。可加大水肥,淋施磷鉀源庫+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根施型),葉面配合噴施磷鉀源庫800倍液。
若冬梢零星抽發,可暫不處理,待春季放梢時再剪除。
冬肥
每株施腐熟有機肥4~6斤、平衡型複合肥1~2兩、生物菌肥1兩,平地建議採用環形溝施,山地可採用條狀溝施。
明年掛果:在最後一次梢老熟後就可埋施冬肥,通過斷根控梢促花,減少出冬梢的可能性。
明天不掛果:有機肥的投放時間比較寬鬆,幼樹可以下一次比較重的速效肥料刺激長梢,然後在溫度下降後把未老熟的梢短截,這樣的做法可以最大程度的擴大樹冠,而且可以明顯減少來年的去蕾工作量。
(文章來源:農業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