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幣#隨著1999年10月第五套人民幣的廣泛使用,1948年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1955年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1962年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1987年發行的第四套人民幣都已經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基於人們對人民幣的獨有情懷,第一套至第四套人民幣便成為了人們收藏的對象。然而,在這些人民幣當中,2元車工人民幣的收藏熱情明顯要比其他面值人民幣熱情高得多,而且就目前的收藏價值來說,一張2元的車工其價值已經達到了兩三千元左右。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第三套人民幣車工兩元的價格如此之高呢?
另外,人民幣的印鈔紙是從蘇聯進口而來,且有兩種水印混用:五星水印和古幣水印。這一點同樣也是備受人們所關心的一個問題,因為我國人民幣歷史上很少有兩種印刷水印技術的幣種,而第三套車工兩元恰恰是其中的一個創新和例外。也正因為這一個例外和創新,它能夠成為第三套人民幣八珍之一也便理所當然。
第三套人民車工兩元正式發行是在1964年4月,人民幣圖案是由我國著名雕刻大師吳彭越用變幻的刀法變化表現出車床加工工人加工零部件的情形,其中的工人形象,神態,手勢以及眼神鵰刻到位傳神,寬敞的車間以及遠近不同的車床機器都處處體現出它的細節處理上的精湛性。單單從這一個方面來看,其歷史研究價值還是非常高的。
1960年2元紙幣,因票面車床工人形象,故又被稱為「2元車工」「車床工人」,屬於我國第三套人民幣,發行於1964年4月15日,於2000年7月1日停用;三字冠、七號碼;票面尺寸為135*57mm,採用正面背面凹印印刷工藝;正面主景為車床工人生產,主色黑、深綠;背面主景為國徽和數油礦井,主色黑、紅、淡綠;暗記:背面左下樹叢中有「2」和「R」。2元古幣車工補號冠號為907,五星水印補號為907、970、097。2元車工根據水印的不同,可以細分為兩種版本,一種是實心五角星水印,一種是空心五角星和古幣混合水印。一般空心五角星和古幣混合水印因發行時間早,存世量少,價格相對比較高。
第三套人民幣2元車工的收藏價格如今不同往昔了,對此很多藏友都是表示很理解的,畢竟隨著時間的流逝,存世量正在不斷減少,收藏價值也會很凸顯,現在第四套人民幣也已經退市,也帶來了一定的價格波動,第三套人民幣退市時間更加長遠,收藏價格自然不會遜色於第四套人民幣,現在很多人都還是很關注第三套人民幣,想要在合適的時機入手。
「物以稀為貴」的供求關係,這也導致了存世量越來越低的車工兩元帶來了升值機會,當然這其中也出現了炒作和投機並存的情形,這種不斷的炒作與投資也便造成了人民幣價格不斷翻滾上升的勢頭。
2元車工辨別技巧
一、看在其大包圍花格中是否有細白色的線條,如果是真的,那麼大裡面會看到有三條比較小的白色線條,如果是假的則沒有,反而有一條粗黑色的線條存在。
二、看銀行名稱上面是有比較小的白格子,如果是真的就會有,並且看起來像氣泡一樣,假的沒有,整個看過雲是一片綠黑色。
三、看國徽,如果是真的,在國徽中會有比較均勻,而且對稱的小白格子,如果是假的,小白格子會給人一種不對稱,不均勻而且有參差不齊的感覺,數量也會比較少。
於此同時,我們還需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商品的價格除了本身價值高低之外,還受到供需關係的影響。自1999年6月30日國務院號令取消第三套人民幣2元的發行以及2元人民幣使用頻率的降低,銀行方面對車工2元也採取了「只收不付」的態度,此時的2元也就漸漸退出了貨幣流通領域,隨著第四套人民幣都已經退出了流通舞臺,第三套人民幣在市場上的存世量更少了。
第一:存世量稀少,1992年銀行就針對「古幣水印二元車工」實行只收不付的政策,加之早年二元車工在我國的流通消耗量也是巨大的,回收銷毀也非常徹底,可見其存世量自然很稀少。
第二:市場消耗,自1997年錢幣收藏市場大熱,二元車工也算初露鋒芒,市場近20年的配冊、換手、收藏等消耗也是相當巨大的。
第三:錯版之爭,上世紀90年代後期,有報導說1960年版貳元紙幣中的漢字「貳」的二橫在上面,不是在下面,認為這是錯版幣。
我們相信,作為我國人民幣歷史上少有的兩種水印錢幣,第三套車工兩元在未來的錢幣收藏領域依然會創造高價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