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和權力常常光芒奪目,讓人趨之若鶩,但在時間面前卻脆弱不堪,轉瞬即逝;思想乍看樸實無華,卻俘獲了人性,跑贏了時間。
偉大的哲學家們非常善於將自己思想的精粹凝練成寥寥數語,字符輕巧,卻意重千斤,值得人們反覆品讀和思考。
蘇格拉底
1.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
2.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快樂的豬,一種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樂的豬。
3.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度過。
4.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在能把握的幸福。
亞里斯多德
1.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
2.每天反覆做的事情造就了我們,然後你會發現,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3.幸福是把靈魂安放在最適當的位置。
4.真正的朋友,是一個靈魂孕育在兩個軀體裡。
約翰·洛克
1.你擔心什麼,什麼就控制你。
2.學到很多東西訣竅,就是不要一下子學很多的東西。
3.權力不能私有,財產不能公有,否則人類就進入災難之門。
洛克的《政府論》膾炙人口,因此很多人都以為他是一位偉大的政治理論家,反而忽略了他其實也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並且洛克的哲學思想是他政治理論和權利觀念的基礎。
洛克哲學的集大成之作是《論人類的認識》,他在書中探討了人類認知的邊界。當時,科學的興起讓人們變得十分自負,認為沒有科學和理性解決不了的問題。洛克的「知識論」似當頭澆了一盆冷水,讓人們清醒起來。
可以說,洛克及其哲學同時挑戰了古典哲學的奠基人亞里斯多德,和近代哲學的變革者笛卡爾和培根,深刻地影響了後世的哲學思想,並對今天的道德觀、倫理觀和教育方法亦有裨益。
大衛·休謨
1.恨也罷,愛也罷,思想、感覺、觀察也罷,無非都是在領悟。
2.當我們專注地研究人類生活的空虛,並考慮榮華富貴空幻無常時,也許我們正在阿諛逢迎自己懶惰的天性。
洛克扛起了挑戰理性的大旗,休謨將它揮舞到了極致。
休謨發現人類總是頻繁地在很多問題上產生衝突。一開始他也樂觀地以為科學和理性足夠解決這些衝突,結果他發現科學和理性強調觀念的聯繫,卻與現實生活脫節,而且人類的認知實在有限,無法應對複雜的現實狀況,更無法預判未來並「開藥方」。
基於對理性的懷疑和人類認知的理解,休謨完成了他偉大的哲學著作《人性論》的撰寫和修訂。這本書深刻地影響了亞當·斯密和邊沁,並為現代人思考和探討道德、經濟和政治問題時給出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思想理路。
康德
1.自由不是讓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麼,就可以不做什麼。
2.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標準;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
3.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康德一生都待在他出生的小鎮上,埋首書齋,潛心鑽研,看上去很刻板,但他卻創造了哲學上的「哥白尼革命」。康德顛覆了人類傳統的認知模式,就像哥白尼看待地球和太陽的關係一樣,去理解人類理性和經驗的關係。
自康德起,哲學再次融合成為一個完整的學科體系。康德哲學就像一片廣闊的海域,匯聚了此前所有哲學的支流,經過智慧的循環,變成降水潤澤後世。
而且,康德審慎和批判的哲學思維,很多來自於他對現實政治和道德問題的思考。
國內康德研究權威鄧曉芒教授在《句讀》一書中指出,康德常常引用政治、歷史和法律術語來解釋哲學,因此他批判的哲學問題,都能在現實中找到投射。譬如,哲學中的「獨斷論」,就被康德比作政治上的「專制主義」;「懷疑論者」就像「遊牧民族」一樣。
黑格爾
1.一個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須如歌德所說,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麼事都想做的人,其實什麼事都不能做,而終歸於失敗。
2.只有那些躺在坑裡從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會再掉進坑裡。
3.存在即合理。
叔本華
1.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成為自己。誰要是不愛獨處,那他就不愛自由,因為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是真正自由的。
2.沒有相當程度的孤獨是不可能有內心的平和。
3.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4.大多數人在需求未得滿足時陷入痛苦,在需求已得滿足時陷入無聊,人生就在這痛苦與無聊的兩端像鐘擺一樣擺來擺去。
尼採
1.我感到難過,不是因為你欺騙了我,而是因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
2.其實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嚮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3.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4.不能聽命於自己者,就要受命於他人。
弗洛伊德
1.沒有所謂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認真的成分。
2.精神健康的人,總是努力的工作及愛人,只要能做到這兩件事,其它的事就沒有什麼困難。
3.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想要的沒得到,二是想要的得到了。
維根斯坦
1.一個人懂得太多就會發現,要不撒謊很難。
2.不要玩弄另一個人內心深處的東西。
3.對不可言說之物,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