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有鬃毛,母獅卻沒有,或許是雄獅總挨揍?

2020-12-13 騰訊網

雌性獅子不長鬃毛,雄性獅子長鬃毛,最本質的原因就是「僧多肉少」,有了鬃毛的獅子更具競爭力,久而久之個體的生存優勢會慢慢擴散為繁衍優勢,最後雄性獅子都有了帥氣的鬃毛。

獅子與其他動物的鬃毛

首先澄清兩點:

獅子在進化中演化出鬃毛並非必然,如果歷史再從來一次獅子不一定會有鬃毛,會出現鬃毛的必要條件是由於隨機的基因變異,有的獅子長出了鬃毛,可能當時鬃毛並沒有立刻體現出生存優勢,但也沒有生存的劣勢,因為大部分獅子是沒有鬃毛的。隨著鬃毛在種群中慢慢擴散,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擁有鬃毛的雄獅與普通的雄獅頻繁出現競爭,鬃毛突顯出其競爭優勢,優先獲得繁衍的權利,鬃毛的生長就成為了自然選擇的一個方向,當更長的鬃毛基因出現,優勢就越明顯,慢慢得雄性獅子的鬃毛慢慢演變得更長,成為了今天的模樣,從而使鬃毛成了雄獅的標誌。

鬃毛並非獅子的特殊標誌,自然界中有很多動物有鬃毛,例如加拿大貓(猞猁),雖然鬃毛沒有獅子那麼厚實與帥氣,但其臉頰上也有鬃毛,與其他貓相比,更加威嚴。

圖:我可不是一隻好惹的(>^ω^

還有與獅子相匹敵的老虎其實也有鬃毛,由脖子和臉部區域周圍較厚的亞光毛皮組成,只是沒有獅子那麼長、那麼突顯,因此我們會用「頸圈」和「臉頰鬃毛」來描述,它們使老虎看起來更令人生畏。

圖:你敢說我沒有鬃毛

獅虎豹中的豹也不例外,有的獵豹在幼崽時期的脖子、背部也會出現大量鬃毛,會在成長到成年時期消失,這意味著鬃毛對於獵豹的成長具有一定優勢,或者在其進化史上的某一時刻,其祖先擁有鬃毛,後期慢慢退化掉了。

鬃毛的生長情況與物種的生存空間、生存環境、生存習性等等因素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有些東西你有、我沒有,只能說明這個東西還不夠重要,不是必需品,如果有些東西每個人都有了,說明這個東西的優勢足以讓某個個體無法生存,被淘汰掉,下面我們回到正題說說獅子的鬃毛是怎麼回事。

暴力競爭

獅子是一夫多妻制,不僅如此,「僧多肉少」還體現在「微觀層面」。正常雄獅子一輩子會產生大量的「後代」細胞,而雌獅子不同產生的「後代」細胞是有數的。從「後代」細胞的結構分析,雄性的營養成分很少,在發育的過程中,會拋棄掉許多細胞質,只留下一個小尾巴,帶著一半的遺傳物質,旨在數量,不求質量。雌性的營養成分含量高,完整的一個細胞,擁有較完善的細胞結構,兩者組合成新個體後雄性的需要提供大部分的細胞成分,因此重在質量。除此之外,雄性會儘可能的稱霸更多的獅群,「分享」出自己的遺傳物質,然後不管不顧,雌性卻需要負責孕育與培育。

兩種不同的繁殖投入,造就了兩種不同的繁殖策略:

雄獅子傾向於廣撒網,儘可能多地四處播撒出種子。

雌獅子傾向於釣大魚,精益求精,儘可能得選中優質的「金龜婿」,培養出優質的下一代。

往往需要付出的資源更多,相對決策起來就會更加謹慎,而投入較少,門檻低,競爭就會更為激烈。

雌獅子的眼睛並不具備電子顯微鏡的能力,因此它分辨不出來誰的基因好,誰的基因壞。唯一的辦法就是你們自己打去,我誰也不幫,誰打贏了說明誰更有具競爭優勢。或許有可能,在歷史的進程中,有些「心地善良」的雌獅子來者不拒,或者選著了「失敗」的雄獅,於是又產生了下一代失敗的雄獅,然而在「僧多肉少」的背景下,雌獅子並無法抵禦其他雄獅的入侵,「吃軟飯」的雄獅也會被更強壯的雄獅趕出獅群,雄獅子進入一個新的獅群,它會殺掉其他幼崽,來保證自己的血統。

雄獅是唯一有很長又顯眼鬃毛的貓,在所有大型貓科動物中是唯一有規律地積極打架的喵。它們是唯一一個真正的社會群居貓科動物,獵豹雖然也群居,但是它們是雄性群居。其他貓只會在自己的領土上度過孤獨的生活,但只與少數鄰居接觸(比如一山不容二虎),而獅子則非常積極地奔波於各個獅群之間,希望在哪都能成為「扛把子」。

鬃毛的作用

從雄獅的這些唯一與特性中,可以了解到如果雄獅可以鍛鍊出「金鐘罩鐵布衫」,具備一定的「殺氣」,或者顯示出自己的基因更加優良,那麼就可以獲得優先的繁衍權利。

達爾文認為由於獅子爭鬥太頻繁,鬃毛可以一定程度加強獅子的防禦力,很多科學家認為獅子被咬到頸部容易致死。實際上,一般兩獅爭鬥時很少上來就動嘴都是不停的利用爪子不斷增加對手的傷痛,使其精疲力盡,動嘴一般都是最後的致命一擊。

從獅子的身體結構分析,獅子一般單手離地,因為其身體重量主要在前,雙手離地需要靠大量力量來支撐較重的前身,所以雙獅爭鬥,「拳頭」主要都是照著臉和脖子去的,要麼靠移動頭部散躲,要麼硬挨,鬃毛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與獅子相比,老虎結構較為勻稱,因此打起架來是下面這樣,可以利用身體移動進行散躲,落拳的位置範圍也大,當然主要兩虎打架的機率太小,不像獅子天天打。

有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骨頭上放上一些羊毛,通過負重傳感器來計算所承受的衝擊,發現具有羊毛的模型吸收能量的峰值更高,可以衝擊造成的減少傷害。(換句話說,有鬍子的更抗打)

除了保護手段之外,還有兩種可能性,一種類似於「氣質」,比如有些雄獅看到對手鬃毛更多,更長,覆蓋面積更大,可能直接慫了。也可以從上述角度考慮,可能是靠經驗總結,這個對手更抗打,還是換一隻欺負吧。

另一種也是「氣質」,通過昂首挺胸,讓帥氣的鬃毛順風飄揚,展示給雌獅子,展示自己抗打的能力以及這麼長的鬃毛,還如此「柔順」說明不長寄生蟲,自己很健康,類似於展示基因優良。

總結

獅子是社會群居動物,打架是家常便飯,鬃毛可以提高雄獅的防禦力,而雌性獅子主要精力在於孕育與培育後代,不需要競爭,自然選擇並不偏愛「長鬃毛的雌性獅子」,因此雄性獅子長鬃毛,雌性獅子不長鬃毛。

相關焦點

  • 好奇寶寶:為什麼只有雄獅有鬃毛,而母獅沒有?
    我想知道為什麼只有雄獅有鬃毛,而母獅沒有?-Emelia,6歲,斐濟。謝謝你,Emelia,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認為雄獅大量的毛茸茸的鬃毛是用來保護脖子周圍的區域,以防在狩獵和打鬥中被其他同類咬傷或抓傷。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家們開始意識到這個想法並不能夠很好地解釋該問題。
  • 雄獅的鬃毛為什麼那麼長
    雄獅跟母獅在體貌特徵上是有較大的區別,雄獅長有又長又濃密的鬃毛,小朋友們習慣的把雄獅的鬃毛,叫作「雄獅的頭髮」,真是非常形象。雄獅的鬃毛會從脖子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顏色有的較深,有的稍淺。母獅的毛髮就比較短了。雄獅為什麼會有這麼長的鬃毛呢?這是雄獅進化的結果。
  • 雄獅的鬃毛與戰鬥力有關係嗎?鬃毛的作用是什麼?
    雄獅的鬃毛與戰鬥力有關係,但不是決定性因素,戰鬥力的決定性因素是體型、年齡、身體狀況、戰鬥經驗和戰鬥意志。雄獅鬃毛的顏色與身體狀態和生存環境有關,通常來說,身體強壯的成年雄獅鬃毛顏色更深,也更濃密。喬治夏勒博士出在《塞倫蓋蒂的獅子》裡也認為雄獅濃密的鬃毛有表示雄獅身體狀況的作用。「鬃毛的生長率因個體而異,有些雄獅四歲時只在頸部有些短毛,而另一些雄獅則已經長出濃密的鬃毛……鬃毛隨著雄獅年齡增長而變長、變濃密,鬃毛使雄獅看起來很威嚴,是醒目的視覺標誌」。
  • 雄獅突然衝向母獅,母獅發出陣陣哀嚎,究竟怎麼回事?
    眾所周知獅子作為草原之王,其捕殺獵物的能力自然是首屈一指的雄獅突然衝向母獅,母獅因疼痛而發出陣陣哀嚎,而鏡頭記錄下整個過程,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趕緊去了解一下吧,大家知道獅子是一種群居動物,在不同的事情中,都有著明確的分工體系,而雄獅在獅群中,則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它的工作一般是負責領地的巡視,以及保護母獅和幼崽,而捕殺獵物的工作則,一般交由獅群中的母獅負責,由於雄獅的絕對權力,因此母獅們捕獲的獵物,都會先交由雄獅進行享用,然後其他家庭成員才能進食,而下面這隻母獅就因,一時貪嘴而發生了悲劇,視頻畫面中所顯示
  • 查爾斯頓雄獅聯盟第二集:查爾阿姨神勇無雙,養育查爾雄獅兄弟
    2012年1月兩個獅群再次發生戰鬥,查爾雄獅兄弟的母親戰死,查爾獅群再次減員。2005年出生的查爾阿姨成為了獅群裡僅存最後的成年母獅,她不得不獨自承擔起撫養這5兄妹的艱巨任務!河邊是最安全的,因為其他獅子不喜水轉眼間查爾雄獅兄弟已經1歲了,它們開始長出了鬃毛,唯一不變的查爾獅群還是喜歡在黑活動,還是喜歡在河裡遊泳。
  • 雄獅長有茂密的鬃毛,雖然霸氣,但至少會比老虎多出3個缺點
    導讀:雄獅長有茂密的鬃毛,雖然霸氣,但至少會比老虎多出3個缺點在貓科家族裡面,有兩個亞種是經常被人們談論,並且拿來比較的,那就是同為百獸之王的獅子跟老虎,老虎我們就很熟悉了,畢竟我們國家是老虎亞種品種數最多的國家,共有4種,分別是東北虎、華南虎、孟加拉虎和印支虎。
  • 危險突然降臨,雄獅奮力保護母獅,網友:我又開始相信愛情了!
    危險突然降臨,雄獅奮力保護母獅,網友:我又開始相信愛情了!動物之間的愛情有時候更感人,在殘酷的非洲大草原上危險突然降臨,雄獅奮力保護母獅,網友看後表示我又相信愛情了。一頭雄獅和它的女朋友並肩走在草原上,而在它們的身後一群黑牛氣勢洶洶的朝它們跑了過來,身強體壯的黑牛群看起來戰鬥力十足,即便是被稱為草原之王的獅子,此刻單打獨鬥也很難佔得上風,但是下一秒雄獅的動作卻感動了很多人。
  • 雄豹為何在頸部生有垂皮?和雄獅的鬃毛是一個道理!
    雌豹頸部是沒有垂皮的在動物王國中,垂皮在很多動物中被觀察到,尤其是鳥類、蜥蜴和有蹄類哺乳動物,更為常見。在成年雄性花豹中,發育良好的垂皮非常顯眼,尤其是超過7歲的個體,垂皮會很發達,可以說是鑑定雄豹年齡的最佳方法之一。
  • 母獅正在睡覺,雄獅突然跑來幹壞事,下一秒千萬忍住別笑!
    母獅正在睡覺,雄獅突然跑來幹壞事,下一秒千萬忍住別笑!在自然界中絕大多數的物種雄性都佔據著主導性的地位,而對於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霸主獅子來說,更是將這一幕體現的淋漓盡致。在獅群裡佔據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它們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就是捍衛自己的領土完整,一旦有其他獅子或者動物入侵的獅子的領地,此時的雄獅便會將它們驅逐。從而保證獅群的安全,它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即便是這樣雄獅也會有妻管嚴的時候,一頭母獅正在地上酣睡,而此時雄獅跑了過來想要幹壞事。
  • 《獅子王》,當家雄獅被打敗,可能帶著自己兒子外甥一起跑
    而T的另一個名字撒坦則是根據它殘暴的個性(殺敵對雄獅,殺前任地主的幼崽,殺母獅,殺自己哥哥的後代(一共兩次)。歷史上最著名的那對食人獅兄弟是查沃獅子,這個品種雄獅鬃毛就是非常短非常稀疏。因為查沃地區氣候比非洲其他地區更加炎熱,過長的鬃毛對獅子是個負擔,所以這一地區雄獅進化的鬃毛很短很稀疏。
  • 馬蹄吧雄獅聯盟第五集:坦克身材般的馬五,被稱為「戰神」的雄獅
    馬五教訓冥河獅群的母獅,很威武馬五在2016年,因為多次1挑3,或者1挑4,對陣保衛者雄獅聯盟,馬五由此得到了「戰神」的稱號。這個稱號目前也只有馬五得到,可不是隨便哪頭雄獅能得到這個榮譽,目前有且只有馬五得到了「戰神」稱號。保衛者雄獅聯盟的威名,我不用多說,雖然個體的實力都一半,但是組成聯盟就特別強!有點像全真七子的「天罡北鬥陣」,或者武當七俠的「真武七截陣」,單挑實力一半,團戰的實力確實超一流的存在!團戰中對付過莫瓦斯雄獅聯盟,壞男孩雄獅聯盟,賽拉提雄獅聯盟,馬蹄吧雄獅聯盟,馬特雄獅聯盟,沙河雄獅聯盟。
  • 「獅王組合」的雄獅們都有交配權嗎?
    在一個獅群中,大都只有1-2頭雄獅,剩下的成員都是由母獅以及幼崽組成,雄性在獅群中主要負責巡視領地,而母獅們則協同作戰捕獵獵物。作為群居動物,母獅們對小獅子的照顧可以說無微不至,從哺乳期開始,獅群中所有成年的母獅都會擔任任何一隻小獅子的哺乳者,半年後哺乳期結束,小獅子也有了進食肉食的能力,它們逐漸的會跟隨母獅狩獵,學習捕獵的技巧。
  • 雄獅為什麼要咬死6個月以內幼崽?母獅一生要經歷多少喪子之痛?
    獅子家庭結構 一般情況下,獅群是由1-3隻雄獅,再加上4-12個具有彼此之間具有血緣關係的母獅以及若干個小獅子組成。一個獅群通常有17頭獅子,但成員數量不固定,小一些的獅群大約只有8個左右,大型獅群也可以多達30頭。
  • 不朽的榮耀——雄獅壞男孩聯盟
    獅子作為貓科動物中唯一的社會性動物,他們之間的恩怨糾葛往往更加精彩,為了對抗危機四伏的大自然,母獅一般組成獅群互相合作,而出生在同一獅群的雄獅兄弟則在成年之後會被父輩驅逐,一起流浪,我們稱這樣的雄獅組合為聯盟。
  • 馬蹄吧雄獅聯盟第三集:馬三地位雖低,但仍不愧是愛家庭的好獅王
    但是最終還是跟著馬三走了,因為馬三也就只有跟馬五說得上話了,其它三個兄弟都有點強勢,跟馬三合不來,只能有馬五跟著了。馬三薑黃的分裂,應該是主動的,因為沒有交/配/權,沒有分裂之前,薑黃借著看望北隊三兄弟的緣由,去調戲北隊獅群的母獅,結果被馬四裂鼻一頓毆打,太沒面子了。
  • 雄獅大戰爭奪「獅王寶座」時,雌獅為什麼不幫忙?
    獅群的「主宰者」許多小夥伴說:雄獅是獅群的主宰者,它們被稱為「獅王」,對獅群有著絕對的領導權,這種群居的結構更像是我們人類古代的「父系社會」。其實,這個說法有一定的偏差,因為雄獅和母獅在獅群中各司其職,它們有著明確的分工,而這個分工並不是由誰決定的,而是一種習慣。
  • 兩頭令人聞風喪膽的食人雄獅:進化到沒鬃毛,吃到工人集體罷工
    會攻擊人類、甚至以人為食的猛獸,往往也是自然界一些實力偏弱食草動物畏懼的對象,比如陸地上有虎、豹、獅、白熊、棕熊、狼等,海洋裡有鯊魚、大王烏賊等。一般來說,這些動物將人列入食物名單,多半是偶然嘗過一次人肉後,便知道人也是合適的食物來源了。
  • 母獅長雄獅鬃毛算什麼?滿下巴都是絡腮鬍子才叫稀奇!
    最近,美國俄克拉何馬城動物園的一隻母獅出現了奇異的狀況,簡直令飼養員不知所措。「她」竟然長出一嘴的絡腮鬍子。動物學家們也為之震驚。以往,我們曾見過在脖頸上長著鬃毛的母獅。然而這種下巴上生出鬍子的情況還是有點太過稀奇。
  • 遊記:在這獅子王故鄉看到第一隻雄獅
    曾在電視上看到過母獅們捕獵的情景,先是一隻成年母獅帶頭走向獵物,然後家裡的其它母獅保持一定的距離跟著.它們都有著不同的分工,有打埋伏的,有分割包抄的,有佯攻驅敵入網的,而家裡那隻跑得最快的母獅必定是最終的追捕手,負責追擊並抓獲獵物.難道這母獅子們把我們當獵物了?
  • 流浪不是雄獅的專利,在某些情況下,雌獅也會選擇流浪生活
    如果小雄獅所處的獅王足夠強悍,一直沒有被打敗,或者足夠幸運,沒有其他的雄獅前來挑戰,那麼它只要對自己的父親表現出足夠的順從,就不會被趕走,而是會讓它加入守護獅群的「雄獅團」。另外,在獅群裡面,交配權並不是公平分配的,即便是同一個雄獅團裡面,也只有老大有大量的交配權,其他的雄獅成員沒有或者很少,這種制度,就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即便是留下來的雄獅,也不會與自己的血親產生後代。雄獅為什麼要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