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信仰,信的是什麼?

2020-12-12 中成書院養生

傳播國學 傳承國醫 弘揚國粹 共鑄國魂

經典傳承 美好有約

你對自己民族的信仰了解有多少?是什麼樣的力量才能讓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之巔數千年而不倒?又是什麼樣的力量推動著中華民族從跌落的谷底中迅速爬起?中國人,難道真的就像「某些人」說的那樣沒有自己的信仰嗎?

從世界歷史來看,一個有信仰的民族,往往具有更加強大的生命力和戰鬥力。因為在同一個信仰下,民族更加容易團結,更加容易具有凝聚力。

這也是西方,以及世界大部分地區,都那麼注重宗教信仰,那麼注重宗教文化的主要原因了。但是放眼世界的信仰,都比不過中國人的信仰,而且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中國人的信仰那是世界最偉大的信仰,是中國五千年長盛不衰的秘密所在,為何這麼說呢?原因就在以下兩點。

1、敬天

中國人信仰天,但是天在中國人的觀念裡並非人格化的神。中國人是敬仰天道的,中國古代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存在著大量祭祀天地的儀式,現存北京的天壇就是古代祭祀天地的場所。中國人祭祀天地是為了禮讚創生萬物之天地,以天的名義來規範人間之行為。

天之道在中國人看來是善的,中國人常雲天理、天道、青天、朗朗乾坤、人在做天在看等等,這個頭上之天便被賦予了強烈的道德意蘊,成為道德的來源、道德的標準。

2、法祖

從其他世界宗教來看,信仰都是來自於神靈,比較虛幻,而我國無論儒家,還是道家,還是佛教。其實都不能算是中國人最本真的信仰,中國人最強悍的信仰就是信仰祖宗。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敬仰聖人。聖人不是神,聖人是文明的覺悟者和開闢者,聖人是以先覺覺後覺,以先知覺後知。成聖也是中國古代人特別是讀書人的理想。聖人是感悟天道之人,聖人不僅僅是一個道德楷模,同時也是對人類文明做出巨大貢獻的人物,如堯、舜、禹、周公、孔子等等,後世之人為敬仰其道德功業而廣建廟祠。

立德立功之祖先則是自家之聖人,成為鞭策自身之動力。中國人以光宗耀祖為榮,以辱沒門楣為恥,而自己本身也會成為歷史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想成為後代子孫引以為傲的資本和效法的榜樣,懼怕言行不當而辱沒門楣,這些對於中國人的言行形成了規範與激勵的作用。

能夠站在祖先的肩膀上,能夠在祖先的基礎上不斷的發展。這樣使得中華能夠不斷的自我循環,實現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實現國家的不斷強大。

如果喜歡,請點擊右下角「在看」與轉發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滿溢的動力~

版權聲明:部分圖文來源網絡,侵刪。

—— 國學經典傳承聯合發起單位 ——

喜馬拉雅 華夏出版社

山東大學百年學堂 陳李濟大健康

貴州無憂酒業集團 鳳起集團

山東邁瑞醫療 浙大249基金會

山東省齊魯幹細胞工程有限公司

子曰酒店 中成書院

………………………………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的「信仰」是什麼
    信仰不同在什麼地方呢?信仰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最顯見的一種必然是宗教信仰,宗教的拉丁原意即為通神,所以宗教在西方的意義可以理解成神教,印度、西方、伊斯蘭等的宗教都強調有神論,例如印度教的三大主神、基督教的耶穌、伊斯蘭教的安拉、猶太教的上帝等,所以宗教一詞在他們那裡的解釋類同於尊神的教體。
  • 中國人的信仰有什麼獨特之處?
    1、什麼是信仰在仰慕西方的公知們眼裡,信仰就是一神教信仰,不信神就不是信仰,他們比照一神教杜撰了一個所謂的信仰的定義,認為只有對超自然超社會堅定不移的相信,才是信仰,這種比照一神教量身定做的定義本是就是非常荒唐的。
  • 中國人的信仰有什麼特點?
    中國人的信仰有什麼特點我們中國人信仰天道人倫,這和一神教信仰有很大的差異,以至於讓某些人認為中國人沒有信仰,這其實是一種誤解。一神教信仰有明確的人格化的信仰對象,入教有明確的儀軌,日常生活有具體的要求,需要向教會交納一定的費用,如什一稅,如天課等等,中國人的信仰與此明顯不同,下面就具體說一下有什麼不同。1、是在和自然的鬥爭中形成的三大一神教就其形成過程來說,都帶有明顯的人為的痕跡,都是人主動創造的。
  • 中國人最大的信仰是什麼
    中國人最大的信仰,是自己的祖先。我們知道世界有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這三個宗教是世界上好多人的信仰。我們華夏民族,從古到今,沒有一個統一的宗教信仰,我們常說的佛道儒,看似是三個宗教,儒家不能叫信仰,他是一個學派,佛教是印度傳入,被儒家改良後的佛教,道教是土生土長的,他起源與道家思想,本身沒有統一的教義,流派眾多,內部都不能統一,所以更不能一統全國。
  • 文化|中國人為什麼沒有宗教信仰?
    經常聽到外國人說到中國人的文化時,說中國人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他們說錯了嗎?其實客觀地講,並沒有錯。從世界歷史上來看,200多個國家,絕大部分都有屬於自己的宗教信仰:以色列有猶太教;印度有印度教;歐洲還有基督教;另外,阿拉伯世界也有屬於伊斯蘭教的信仰。唯獨中國,在幾千年的歷史中,竟然沒有形成統一的宗教信仰。
  • 中國人的信仰是「現實」
    多年前,聯合國出版一部電子多媒體出版物,介紹世界各國風土人情,中國人的「宗教信仰」一欄是:「中國民俗」。這應該是一個公認的說法。根據這一說法,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沒有宗教信仰不等於沒信仰。簡單說,中國人信仰「現實」!
  • 豈能說中國人沒有信仰
    現在社會上有的中國人,認為國人沒有信仰的說法與看法,是不妥的,也是不符合事實的。中國人的信仰,是隨著社會變革與發展,將信仰分為總目標、宏觀與微觀、遠期與近期、高端與平淡層。當代中國人的信仰不是高談闊論,而是有豐富內涵的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的融合體。把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社會實際相結合,崇尚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高度結合。
  • 《天道》信仰是什麼?有信仰的人和無信仰的人差別大嗎?
    時代變了,信豐利益至上的人都被社會毒打了,試想一下,這樣的思維在改革開放之初,把中國股市搞得烏煙瘴氣,賺得盆滿缽滿,人是需要信仰,但唯獨不能信仰錢,因為錢本身無用,只有交換和消費的時候,價值才是立體的。霜花漫山林,飄零似客心,早知原是夢,不做醒來人。都說中國人沒有信仰,是真的嗎?
  • 愛因斯坦《上帝之信》賣出天價:信仰的背後,歸宿在哪裡?
    近日,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於1954年親筆寫下的「上帝之信」在紐約被拍賣,成交價高達289萬美元。愛因斯坦並不信上帝,這一點從信中明白無誤的表露。在這封用德語寫給同為猶太裔的哲學家埃裡克·古特金的信中,愛因斯坦說,「『上帝』這個詞對我來說不過是一種措辭和人類弱點的產物,《聖經》也只是匯集了一些古老而原始的傳奇故事。
  • 中國人為什麼不需要上帝——「陰陽」思維與古代中國人的信仰
    特定的思維結構不僅塑造了特定的知識和科學,而且也直接塑造了一個特定民族的信仰體系和意識形態。從信仰上看,而古代中國人一般不需要外在的寄託而能坦然面對生死,處理日常事務。他們追求的也不是外在的徵服,而是內在的超越。
  • 中國人為什麼沒有信仰,還能那麼團結?
    最大的不同就是印度幾乎全民信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宗教信仰已經深入到印度人民的社會和文化中,廣泛影響著他們的生活,而在中國,這兩者對人們的影響卻非常小,因此,中國也曾一度被世界調侃甚至嘲諷是一個"沒有信仰的國家"。
  • 喪失信仰,中國人陷入充滿屈辱感的虛無與犬儒
    搜狐文化:中國人的信仰因何遭到破壞?  李勞:信仰並不是什麼神奇的東西,只是一個由價值觀、人生觀構建的新年系統。「我是誰」、「我往哪裡去」「我和別人和這個世界有什麼關係」——解決了這三個基本問題的理念體系,在我看來就是信仰了。當然,我們一般說的信仰是善的信仰,是以不危害他人生命與幸福為區分界限的。  中國社會原來盛行儒釋道,後來有馬克思主義廣泛流行,都曾主宰中國人的大腦。但後來,社會發展受阻,之後又進入消費主義的亢奮狂歡,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發生畸變,人們本就不堅實的信仰體系發生崩塌。
  • 為什麼西方人總認為中國人沒有信仰是可怕的?英國教授給出了答案
    面對這個問題,他直言:中國人的信仰一直被西方誤解,中國人的信仰不是相對於某一種宗教而言的,他們的信仰早已融入生活本身。其實,信仰更直觀的是一種希望,是人們精神寄託的產物。歐洲國家普遍信仰上帝,他們有統一的希望,他們相信人生而為人,認真地活著,努力幫助別人,不違背道德法則,死後可以上天堂,可以得到解脫。
  • 中國人缺乏信仰嗎?為什麼信教的人很少?
    反觀西方國家,對他們來說,沒有宗教信仰,道德就無法建立。而且,宗教戰爭幾乎貫穿了其整個歷史。這是什麼原因呢?筆者認為,這是由於中國人已經將宗教與哲學融為了一體。儒家以家族倫理為基礎的學說,決定了中國人最看重的是血緣關係。對中國人來說,可以不祭天,但是絕對不能不祭祖,由此形成了一種祖先崇拜。幾千年來,儒家思想在中國一直佔據主導地位。儒家思想集理性與道德於一體,它證明了人類不需要依靠神靈,憑藉理性的力量,也可以建立完整的倫理道德體系,獲得長久的幸福。
  • 這才是中國真正傳承了五千多年的信仰
    周邊的人有的信基督徒,有信佛教,有的信伊斯蘭教,少部分人信中國傳統的道教。 在中國是宗教自由,什麼教到了中國都能和諧相處,他們各有各的上帝、佛主,這些教派都讓信徒有一個目標,為這個目標活著。為了追求這個目標,遇到任何問題都向上帝或佛主訴說,請求賜予幫住,通過這信仰的過程來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這也一種思想寄託。可這些信仰其實都有一個統一的方向,希望人人向善,說出自己想要的,不斷日日重複訴說,在想像中得到了賜福,而信心百倍的去努力行動,得到成功了,就是保佑了。
  • 中國人愛拜神佛像,上帝借教徒之手愛迪生創造光,聽白巖松談信仰
    中國人大都是不信仰基督教的,認為那是西方人的宗教,認為是崇洋媚外的行為,認為中國人應該信佛教,那才是中國人傳統的信仰。其實佛教是源自印度流傳過來的,成立時間只有2千多年歷史,基督教成立就有4千多年歷史,也是不到兩千年傳入中國的。
  • 我們真的沒有信仰嗎?不,我們有,還很強!
    曾幾何時,我一度也認為自己沒有信仰,甚至羨慕那些信仰基督教等各類宗教的人,感覺他們的精神有依託,內心有歸屬,有所信,有所敬畏,感覺好好。但自己什麼都不信,感覺精神沒有依託,想去信某種宗教,但也信不起來。
  • 信仰到底是什麼?
    「信仰」這個詞在很多人看來是虛無縹緲,只是一種心靈慰籍的存在。我們國內真正有信仰的人很少,不像一些西方國家那種深入骨髓的「信仰」理念,但是隨著最近一部電視劇《安家》裡邊的一個故事,讓我對「信仰」有了新的認識。
  • 中國人為何只敬神,不信神?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已知無神
    而這樣的獨特之處在於,我們中國人,向來是只敬神,不信神的。 信神在世界上是具有普遍性,這樣獨特的中國人一定要他人嗤之以鼻:「你們中國人沒有信仰。」西方的宗教,大抵都有一個至高神。基督教有耶和華,伊斯蘭教有穆罕默德,猶太教的唯一神雅威。總而言之,都有一位高高在上,視萬物為芻狗的神仙。
  • 雙贏就是中國人贏兩次,西方的零和思維不理解中國人,是上帝的鍋
    什麼是零和思維?就是雙方博弈,一方得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吃虧,一方得益多少,另一方就吃虧多少。之所以稱為「零和」,是因為將勝負雙方「得」與「失」相加,總數為零。這個理論是不是很熟悉,跟上學時學的「質量守恆」、「能量守恆」一樣。有種說法,西方人能產生「科學」,是因為思維簡單、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