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關於水果的謠言盤點!

2022-01-01 優牌網uopai

已到2017年,小優回顧了下去年發生在水果「身上」的那些事,覺得有必要總結下,所以準了「2016年水果六大謠言」大梳理!大家也可以鞏固下,不要再輕易相信一些所謂的網絡謠言了。

謠言:吃牛油果可以減肥,不僅扔掉護膚品,甚至可以淡疤。

真相:牛油果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容易讓人產生飽腹感。但是如果吃太多酪梨,累計的熱量也是相當多!同時,由於皮膚不是消化器官,能對水果吸收的能力,遠達不到治療作用。

謠言:楊梅、櫻桃等水果在浸泡鹽水後會爬出大量白色小蟲子,會致病,千萬不要吃!

真相:櫻桃和楊梅是最常受病蟲害侵襲的農產品。果蠅在果實表面產卵後,幼蟲會在果肉內孵化,而上市後用鹽水等浸泡便可爬出,這在不少消費者看來成為「水果泡出蛆蟲」的證據,引發不少擔憂。但是果蠅蟲害在南方楊梅產區比較普遍,楊梅進入成熟期後果實變軟,會吸引果蠅在表面產卵,採摘後擱置一天左右便會生蟲。如果個別不新鮮、散發出發酵味的水果,也會吸引果蠅。

目前對於果蠅蟲害並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主要依靠物理套袋和噴灑農藥進行控制,若果蠅已將卵產在果實內,則很難處理。儘管鹽水泡出白色幼蟲給消費者的感官衝擊較大,但實際上果蠅不會攜帶病菌,不會致病。

 

謠言:西瓜子是人們吃西瓜後吐出來的西瓜籽做的,人工生產且回收利用。

真相:首先,西瓜子並不在平常吃的西瓜裡的,有一種專門產瓜子的西瓜。其次,人工也完成不了市場對西瓜籽這麼大的供應量,有專門的取籽機來完成工業化生產。

謠言:個頭大、果肉空腔、顏色太鮮豔的草莓都打了激素。激素中的膨大劑會在人體內積累並致癌。

真相:草莓個頭的大小與其品種直接相關,和栽培管理也有很大關係。紅頰、幸香、章姬和鳳冠就比豐香大,以前市場上的品種以豐香為主,現在其他四種草莓的種植面積和上市量逐年增加,自然就給人們留下了草莓越來越大的印象。另外,現在種植草莓講究科學栽培,秧苗粗壯,再經過疏花疏果,果子自然也會增大。草莓在生長過程中可以長几茬果,第一茬果生長的時候植株正值「青年」,就像人一樣,結出的果子個頭特別大,口味也最好,之後生長出來的果子才會越來越小。

膨大劑是經過國家批准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並不屬於食品添加劑。其能促使植物細胞加倍分泌細胞分裂素,增加單位時間內植物細胞分裂的次數,同時還能促使生長素的分泌,使細胞長得更大。如氯吡脲,它屬於農業部登記批准使用的農藥品種,可應用於黃瓜、葡萄、獼猴桃、西瓜等作物,最大殘留限量值在0.05mg/kg-0.1mg/kg之間。長期的使用實踐證明,其對人體健康不會產生危害。

 

氯吡脲也被很多國家應用,比如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日本是氯吡脲的開發國,20世紀80年代開發,之後引進中國。

 

謠言:木瓜豐胸在古籍有記載,科學研究下來是木瓜酶和維生素A起作用。

真相:一個古老的謠言,但是經久不息,總是有人相信。其實胸部大小主要由於先天遺傳因素輔之後天的發育期營養,靠吃木瓜基本不可能。

謠言:荔枝幾乎都是用藥水浸泡的,具有弱腐蝕性,吃完後會引起孩子發燒,還可能引發手足口病。

真相:作為保質期最短的季節性水果之一,荔枝一直有著「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的說法,因此不少商家在採摘後會對其進行一系列保鮮處理。這種方式由於信息不對稱等因素,在消費者中被演變成「荔枝泡藥水可致病」的謠言廣泛傳播。

 

手足口病的主要傳播途徑靠口腔和呼吸道,感染者的呼吸道飛沫、口腔分泌物、糞便、皰疹內容物等都可能傳播病毒,所以吃荔枝並不會引發或傳播這種疾病。至於「荔枝泡藥水」,目前上遊荔枝產地及流通環節中,較常採用的是檸檬酸加食鹽兌水浸泡的方式,可將荔枝保質期延長至7-15天,以保證其從產地到運輸過程中的品質。


「 謠言:獼猴桃塗抹防腐劑138天不爛?用了防腐劑不敢吃?

 

謠言:消費者購買獼猴桃後存放138天未變質,實為被商家塗抹防腐劑,可保證3個月不壞。

真相:獼猴桃在0℃冷藏的條件下可以放置6到8個月不變質,不用添加防腐劑。對於長時間室溫下不腐爛的獼猴桃,可能是在採摘後進行了特殊保鮮處理,如利用1-甲基環丙烯果蔬貯藏保鮮技術,可以抑制獼猴桃釋放乙烯,使其長時間保存。這種保鮮方式安全可靠,對人體沒有害處。

 


網傳:柿子和酸奶同吃會致死!

真相:酸奶是以牛奶為原料,經過巴氏殺菌後,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發酵劑),經發酵、冷卻,灌裝的一種牛奶製品。它的蛋白質含量一般是2.5g/100g,雖然略低於牛奶的3.0g/100g,但是也有豐富的蛋白質。而柿子裡面含有大量鞣酸,又名單寧酸,它能使蛋白質凝固。如果一次吃進太多鞣酸,在胃酸的環境下,這些鞣酸和胃裡的蛋白質相互作用,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這也可能是「柿子和酸奶同吃會致死」這條謠言產生的原因,但請大家不要相信!因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柿子和酸奶一起吃不會形成毒素,更不存在致死的可能性!優牌網只是建議,這兩種食物不要一起吃,分開吃會比較好。

另外,關於「柿子不能與白酒同食」、「柿子不能與紅薯同食」等,目前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支撐。而且6月中旬採摘的柿子單寧含量為4%左右,到10月中旬其含量已經降到了0.26%,也就是說食用成熟柿子不用擔心這些問題。


 

網傳:無籽水果中含有大量激素,使用避孕藥處理可以達到無籽的效果,比如西瓜、葡萄、石榴等。此外,「頂花帶刺」的黃瓜也用避孕藥處理的話,可以保持新鮮,但是經常食用對人體有害。

真相:在所有水果謠言中,避孕藥涉及範圍最廣的添加劑,除了水果「中招」之外,許多蔬菜也紛紛上榜。實際上,無籽水果中大部分為天然無籽品種。典型品種無籽葡萄——無籽露,學名無核白,果粒較小,成熟時果皮呈黃白色且薄而脆,果肉呈淺綠色半透明,多用於晾製成葡萄乾。而另一部分則是通過人工雜交培育、使用合法植物生長調節劑等進行無核化處理。比如,無籽西瓜的培育是無籽西瓜使種子無法正常受精發育,最終形成無籽果實;無籽柑橘則是將自然形成的無核柑橘所在枝條進行嫁接,然後繁育產出。

 

避孕藥只有在進入人體後才能被人的響應識別機制所識別,進而調節體內各項生理指標,達到降低受孕效果的目的。而植物體內缺乏相應的受體以及信號途徑,作為動物激素的避孕藥無法被植物識別和起效,也就根本無法給植物「避孕」。所以說,無籽水果的產生和使用避孕藥沒有絲毫關係。

 

「頂花帶刺」黃瓜則是在黃瓜開花前用生長調節劑浸泡花骨朵,影響其正常開花,起到成果後仍然帶花的效果,同時增加結果率和產量,這種方式在山東等主要蔬菜產區較為普及。

目前,國內登記批准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共有38種,主要在瓜果、蔬菜、棉花、小麥等多種作物上使用,如防落素用於番茄保花保果;赤黴素則用於水稻、葡萄制種栽培;縮節胺用於抑制棉花徒長等。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農產品是安全的,不容易出現殘留超標的現象,這是因為大多數植物生長調節劑在使用後3-10天內可以完全降解。另外,國內在植物生長調節劑登記評價時,已經設定了100倍以上的安全係數,即便在種植時超規、超量使用也在安全係數控制範圍內,非常難達到有害劑的量。

 


推薦導讀:

優牌網橙汁測評-假期暢飲需謹慎!

優牌網公益測評——買橙子前必讀~

什麼!獼猴桃和奇異果竟不是同一種?

官方微博:優牌網uopai

優牌網官網:http://www.uopai.com  

相關焦點

  • 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
    傳播熱度:★★★★★真相解讀:據統計,這篇粗製濫造的謠言帖,收穫了千萬次的閱讀量,一些人對其中渲染的水產經營亂象深表擔憂,甚至連水產品都不敢吃了。經確認,謠言中的所謂「事發地」和「當事人」均和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沒有任何關係。事實上,2016年端午前後網絡中即出現類似傳言,當時所謂的懺悔人是「寧波餘姚人徐翠芹」。
  • 打蠟水果不能吃?木瓜可豐胸?水果謠言大比拼,你信了哪個?
    也罷,這些謠言跟真的似的,難怪婆婆會相信,只是難為了孩子吃不好水果。各位寶媽,你們遇到過這種情況嘛?關於水果的謠言,你們誤信了哪些?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生活中常見的水果謠言吧!其實,許多家庭都這樣做過,在幾十年前,生活水平不富裕的時候,我們可能連腐爛的水果都吃過,也堅強地活了下來。但站在科學的角度上,這種做法並不可取。
  • 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流言」榜發布
    傳播熱度:★★★★★ 真相解讀:據統計,這篇粗製濫造的謠言帖,收穫了千萬次的閱讀量,一些人對其中渲染的水產經營亂象深表擔憂,甚至連水產品都不敢吃了。經確認,謠言中的所謂「事發地」和「當事人」均和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沒有任何關係。事實上,2016年端午前後網絡中即出現類似傳言,當時所謂的懺悔人是「寧波餘姚人徐翠芹」。
  • 你知道這些關於水果的謠言嗎?
    又是一年水果上市的日子,愛吃水果的小編,今天在這裡給大家消滅幾個漫布了朋友圈的那些駭人聽聞的謠言,順道分享幾個吃水果的最佳時間,一起來看吧!真相:飯前半小時吃水果能夠增加飽腹感,但不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糖類,能在體內迅速轉化為葡萄糖而被身體吸收。
  • 一年半載·2017年中盤點 | 朋友圈十大謠言、十大流行語、熱點輿情事件
    真相:其實關於「和尚偷腎」的謠言在全國多個地區均出現過,只不過以前是文字版,現在變為了視頻版。經過調查,聶女士自小在貴州省長大,從未去過山東省,其出生先天四肢殘疾,長期在貴州各地街頭唱歌賣藝謀生,相關報導視頻及圖片是其於2016年7月份在貴州省遵義市丁字路口熊貓廁所對面街頭賣藝時被網民所拍。目前,貴陽警方已採集DNA樣本比對,結果確認貴州街頭賣唱女子與牟翠翠家屬無親緣關係。
  • 那些年被傳瘋了的關於貓的謠言!
    都9012年了,這些和貓有關的謠言依然在到處亂傳,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這些年被「呢奧腦次俺殘」們瞎傳的關於貓飲食方面的謠言。大量論證表明,乾糧最多只能「減緩」牙結石的形成,並不能「阻止」,想要保護貓咪牙齒的健康還是要經常幫助貓咪刷牙滴,這種投機取巧的謠言還是不要再信了
  • 闢謠| 2019年醫藥謠言大盤點,真相全在這裡!
    謠言 2019年10月,網上出現「偉哥配合流感疫苗可以殺死90%的癌症細胞」「偉哥+流感疫苗=抗癌特效藥 謠言 2019年初,關於「EB病毒引發重流感」的「衛生局通知」在朋友圈「泛濫」。
  • 2019年十大謠言盤點 被拐兒童只有0.1%被找回?
    當前,在社交媒體極速發展的時代,謠言誕生於社會的各個領域,其所影響的群體也往往具備多重身份標籤,易形成病毒化傳播。人民網「求真」欄目聯合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回顧2019年被輿論集中關注的謠言,綜合了謠言在新聞、論壇、博客、報刊、微博、微信、APP等方面的信息量與熱度值,盤點出十大網絡謠言。在這一年裡你是否聽信了這些謠言呢?
  • 微信年度十大謠言盤點 最愛用致癌致死嚇人
    早報訊 近日,微信謠言過濾器、微信安全中心發布報告盤點2015年度十大謠言,「微信朋友圈降權」、「打隱翅蟲會致命」、「倒著輸入銀行卡密碼能自動報警」等謠言上榜。而「兒童牛奶飲料致病」這條謠言排名健康類謠言榜首,「小龍蝦處理屍體」連續上榜多年。
  • 年終巨獻,2016年歐美好歌30首盤點!
    2016年 30首值得聆聽的歐美佳作 繼續為你盤點 2016年 EDM繼續席捲全球,眾多DJ紛紛邀約大牌實力歌手與之合作,打造了眾多佳作 2016年年度盤點下半部分 2016年 歐美流行歌壇上佳作眾多 今天 歐美音樂人來瘋 繼續和你盤點 2016年歐美流行歌壇最值得聆聽的30首佳作 第16-30首 來自美國紐約的DJ組合The Chainsmokers
  • 2016年爛尾的韓劇盤點(附劇情簡介)
    【電視劇推薦盤點】【電影推薦盤點】2016豆瓣高分韓劇盤點(8分以上)   2016年爛尾的韓劇:《奶酪陷阱》  導演: 李允貞  編劇: 金南熙 / 高善熙  主演: 樸海鎮 / 金高銀 / 徐康俊 / 南柱赫 / 李晟京
  • 關於手機的十大謠言,一個比一個坑爹!
    從功能機時代開始,關於手機各種各樣的謠言就從未斷絕,小編就和大家一起盤點這些年來的十大謠言,大家都擦亮眼睛別被忽悠了。
  • 2020年農產品十大謠言別再信!
    經確認,謠言中的所謂「事發地」和「當事人」均和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沒有任何關係。事實上,2016年端午前後網絡中即出現類似傳言,當時所謂的懺悔人是「寧波餘姚人徐翠芹」。據查,當時寧波餘姚市場監管部門對轄區內相關市場進行了檢查,並未發現網傳情況,且當地市場並未查到叫「徐翠芹」的經營戶。2017年上半年,網絡中再次出現類似「懺悔書」傳言,只是作者便成為福州倉山人鄭國強,其餘表述內容基本相同。
  • 2019年食品謠言大盤點,真相全在這裡!
    如「西班牙30多萬罐假奶粉流入中國」這條謠言雖然在2018年已經闢謠,但2019年出現後仍然還有一定的傳播度;另外,特殊人群還包括特殊領域或有特殊需求的人群,如「泡菜能治療禿頭」「吃一次肉相當於服用5粒避孕藥」等謠言可以說是針對垂直細分領域的謠言,這類謠言更容易引發「共鳴」。因此,特殊人群類謠言的有效闢謠的方式和渠道還需要繼續探索和深思。
  • 拼多多種水果損失6.5萬?河南老鄉酒後頭暈編謠言
    在本期闢謠中,多哥給大家講述一個關於拼多多APP多多果園背黑鍋的案例。話說2018年10月上旬,在微信群中流傳過這樣一條謠言,相信不少網友都見過:「天上不會掉餡餅,掉餡餅就是掉陷阱!我鄰居種樹的確得了水果!但是到她得到第三箱水果時,她綁定的銀行卡裡6.5萬元錢一分不剩。她老公不讓她種樹,她偏種,結果氣神經了,這是實事!你得到的水果越多代表你的手機已經中了木馬病毒。」
  • 空心菜有毒,核電廠爆炸相當於核彈,可樂能滅火……你不得不看的2016年爆款謠言
    2016年已進入倒計時。回望這一年,各種不靠譜的謠言從未停止。我們一起來看下2016年度十大科學類謠言都有哪些。
  • 關於草莓謠言背後的真相,還草莓...
    近期,各大超市、水果攤上開始出現草莓的身影。一顆顆鮮紅、飽滿的草莓讓人垂涎三尺。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草莓成了水果中的謠言重災區,「草莓被染色」「膨大劑草莓」等傳言讓人望「莓」卻步。為了讓大家放心吃美味,今天一起來看看關於草莓謠言背後的真相,還草莓「清白」。
  • 10年老茶客在線打假,關於紅茶的3大謠言,別再交智商稅了!
    《2》關於泡紅茶的謠言,在茶圈中屢見不鮮。想來,這位新來的朋友,遇到了一位神棍,而不是良師。只有神棍,才能臉不紅心不跳的顛倒黑白,侃侃而談。而真正懂茶的人,反倒是沉默寡言。她不會用多麼華麗的詞藻,口若懸河的話術,讓你深信不疑。而是用自己沉穩的泡茶技術,專業的茶知識,讓你不禁對她產生信任感和安全感。
  • 關於果汁「排毒」的7個謠言
    營養和飲食學會發言人,營養師喬伊·杜博斯特(Joy Dubost)認為,將果汁排毒看作是一種快捷的減肥方式無疑是期望過高了。她指出,如果想飲食更健康,那應該在平時飲食中多一些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杜博斯特建議,與其通過喝某些保健飲品來排毒,不如諮詢營養師制定健康的飲食計劃,這樣會對身體健康帶來更長遠的益處,也更有助於減肥。
  • 關於草莓謠言背後的真相,還草莓「清白」
    近期,各大超市、水果攤上開始出現草莓的身影。一顆顆鮮紅、飽滿的草莓讓人垂涎三尺。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草莓成了水果中的謠言重災區,「草莓被染色」「膨大劑草莓」等傳言讓人望「莓」卻步。為了讓大家放心吃美味,今天一起來看看關於草莓謠言背後的真相,還草莓「清白」。謠言:牛奶草莓是用牛奶澆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