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集團大力推動科研人才創新 攜手頂級學府為中國科研發力

2020-12-17 大眾要聞

在大力推動科技技術進步及創新研發這一方面上,中植集團一直都不遺餘力,以實際行動促進科研交流與分享,在不斷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的同時,也在為中國科技競爭力的持續提升貢獻力量。日前,第五屆「復旦—中植科學獎」正式啟動,該獎項是中植企業集團與復旦大學合作設立的獎項,目的是為了促進科研交流分享,通過搭建全球視野下的交流與分享平臺。

作為一家多元化經營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中植集團一直以來都密切關注科學技術創新領域,並依託集團所掌控的豐富資源及廣闊的人脈圈,不斷為科研建設工作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案,「復旦—中植科學獎」的設立便是其中的代表。

據悉,「復旦—中植科學獎」的評選非常嚴格,始終堅持「優中選優、寧缺毋濫」的原則,候選人須為在世的相關領域科學家,不限國籍,其原創性、基礎性和突破性的科研成果能顯著推動人類社會進步,提高人類生活素質及精神文明,並能代表當今全球科技創新的最前沿水平,評選流程歷時半年之久,體現出了獎項的權威性。

中植集團表示,設立「復旦—中植科學獎」的目的是通過搭建科技創新的國際研討、交流和分享平臺,匯聚來自全球的頂尖科技人才,激發科研創新精神,儲備更多先進的科技人才,為中國的科技力量的提升提供充足的力量。作為一家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中植集團在儲備科研力量,促進技術人才的培訓中,也在逐步拓寬集團業務,持續秉承科技創新精神,不斷領銜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復旦—中植科學獎」的設立外,中植集團在科研創新及人才培訓上更是與眾多頂級學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比如,此前中植集團捐資支持北京大學開展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研究,為一流人才隊伍建設,促進產學研的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助力。隨後,中植集團更捐助了北京大學成立北京大學國家金融研究中心,布局學術研究,為中國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而出力。

未來,中植集團將持續發力科研人才建設,攜手更多機構及學府,不斷開啟新的徵程!

相關焦點

  • 讓青年科研人才脫穎而出(創新談)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就要重視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要高度重視青年科技人才成長,使他們成為科技創新主力軍。
  • 中植集團助力科技創新 國際頂尖科學家獲頒「復旦-中植科學獎」
    「復旦-中植科學獎」由復旦大學和中植企業集團於2015年4月合作設立,獎項設立的初衷是獎勵在原創性、基礎性和突破性科技創新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科研成果能顯著推動人類社會進步,並能代表當今全球科技創新最前沿水平的科學家。獎項旨在通過搭建科技創新的國際研討、交流和分享平臺,集聚全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提升中國科技競爭力,為世界頂級科技獎項儲備人才。
  • 深圳先進院:引領新型科研機構自主創新的新旗幟
    以深圳先進院為代表的新型科研機構,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基礎源頭創新、產業協同創新,不斷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打造華南智力高地,推動創新成果快速走向市場,成為區域創新的重要源頭,逐步走出一條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 海鎂集團與東北大學協同創新促進科研成果儘早轉化為生產力
    日前,東北大學工業窯爐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張衛軍等行業專家一行蒞臨遼寧海城鎂礦集團有限公司,就海鎂集團與東北大學聯合建立菱鎂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進行洽談,確定了研究院初設的六個研究課題時間表和進度安排。
  • 創新科研模式,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創新體系 清華大學第十八次科研...
    王志剛強調,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充分發揮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作用,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 康婷:以科研破局構建創新產品體系
    康婷集團董事長劉小兵表示,康婷集團始終堅持以「專注健康、關愛生命、造福人類」為使命,內守初心,以科研破局,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加速轉化科技成果,促進業績高增長,為集團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源頭活水。該技術團隊已吸引多位高端技術人才,由來自德國和中國的博士、碩士和資深工程師共同組建,他們均擁有多年國際性大型晶片企業的工作經驗。與此同時,在國內康婷集團總部組建完成了轉化實驗室,主要負責對接研發部門進行新產品轉化、生產線建設、質量體系建立等工作,加速科研成果轉化。
  • 度小滿金融獲批「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加碼「硬核」人才培養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成立,將成為度小滿金融培養金融科技高端人才的重要平臺,進一步提升整體科研實力,探索人工智慧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前沿應用。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是指在企業、科研生產型事業單位和特殊的區域性機構內,經批准可以招收和培養博士後研究人員的組織,是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的重要紐帶,已成為企業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載體,在引領和推動企業自主創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科研美膚新力量,梵蜜琳×廣妝科研實驗室開業典禮圓滿舉行!
    活動上,品牌創始人美琳女士表示,一直以來,梵蜜琳都秉持「讓美更簡單」的使命,將產品的品質保障與科技創新放置在首要的位置,除了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設備以外,也儲備了一批專業的科研人才,後續也都會將品牌營業額的百分之十投入到產品研發中去,讓更多的人體驗到科研美膚的力量。
  • 滴滴獲批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加速高新技術產學研融合
    近日,在北京博士後工作助力「兩區」建設推進會上,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正式授牌,授予滴滴建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資質。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是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的重要紐帶,已成為企業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載體,在引領和推動企業自主創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上海財經大學:立足時代 紮根中國 推動人才工作高質量創新發展
    近日,教育部研究發布《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就落準、落穩、落好《總體方案》改革部署,樹立正確人才觀,推進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提出指導意見和具體舉措。上海財經大學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總體方案》與《意見》,以深化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為抓手,立足時代、紮根中國,推動人才工作高質量創新發展。
  • 科技引領 才聚東莞②|建設重大科研平臺引育人才 積極搶佔前沿科技...
    今年11月初成立了松湖資材產業孕育中心,在推動新材料科技中國產業化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近年來,東莞大力建設中國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南方先進光源等重大科研創新平臺。這些重大科研創新平臺的引入,成為我市集聚人才的「強磁場」。
  • 利亞德:「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批設立,科研實力將再創新高
    利亞德:「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批設立,科研實力將再創新高 2020年12月25日 14:0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近日,利亞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經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 中國營養學會「2020營養科研基金創新論壇」在京召開
    12月5日,中國營養學會"2020營養科研基金創新論壇"在京召開。會上,"2020年度中國營養學會—飛鶴體質營養與健康研究基金"資助項目發布,這是中國飛鶴持續三年攜手營養學會共同設立該基金。飛鶴體質與營養健康研究基金自設立以來,科研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為改善國民體質貢獻了強大力量。論壇上,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馬愛國高度肯定了飛鶴體質營養與健康研究基金設立的重要意義,作為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推動者,感謝大家為營養學科發展所做的貢獻和對青年科學家的支持,並向獲得資助的學者表示了誠摯的祝賀。
  • 湖南省科學技術廳等6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推動...
    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真抓實幹中彰顯擔當作為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真正做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指導實踐,努力推動科研院所改革,自覺把科研院所改革工作放到創新型省份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大局中去謀劃,加強協同創新和體系化布局,為建成創新型國家展現擔當作為
  • 愛思唯爾卓越科研論壇聚焦科研挑戰 推動中國青年研究者成長
    近日,愛思唯爾在北京舉辦2017愛思唯爾中國卓越科研論壇。此次論壇以「發現身邊的挑戰」為主題,致力於為在學術研究領域剛剛起步的年輕科研人員指引正確的科研道路。活動吸引了來自北京各大高校及研究機構的近百名學生及青年科研人員前往參加。
  • 阿拉丁:以進口替代為己任讓科研創新更便捷 成為一流的科研試劑...
    直接客戶中有以中國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等為代表的科研院所;有以普門科技、藥明康德、藥石科技、深天馬A、億緯鋰能、信立泰、新和成及碩世生物等為代表的各戰略新興行業內創新型企業群體(覆蓋220餘家A股上市公司);有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為代表的眾多高等院校(覆蓋全部985工程大學、90%以上211工程大學)。  問:公司主要合作的第三方電商平臺有哪些?
  • 醫療界101項創新科研成果將造福患者
    會上,廣州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劉石副主任致歡迎辭時表示,開發區一直以來高度重視人才引進及智慧財產權應用,並不斷推進創新交流及產學研轉化的步伐,結合廣州優質的醫療資源以及紮實的產業沉澱,積極打造大灣區生物醫藥生態圈。
  • 日本處境尷尬,其教授表示中國學生有幹勁,科研人才紛紛投入中國
    我國能夠獲得今天的發展,離不開對優秀人才的重用。而面對優秀的人才,不管他們來自於哪個國家,我國只會看他們的實力,不會以國籍去判斷。11月24日,據《環球時報》的報導,最近《日本經濟新聞》發文表示,不少優秀的日本研究人員開始向中國流動,尋找在中方開展研究活動的動向引人注目。
  • 曾潤海:如新重視科研創新堅持為消費者提供科技領先的優秀產品
    如新在不斷創新的基礎上,將科技融合到產品中,從而把這種科技上的進步通過產品傳遞給消費者。  當前,中國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不斷提升,國內市場也面臨著改革升級。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我們一如既往的把創新作為如新集團的戰略核心,實施「創新驅動成長戰略」。通過不斷的創新,我們實現了產品質量、服務品質等方面的全面提升,以更好地滿足中國市場和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
  • 康婷集團|榮膺典範,創新再出發
    本次評選活動由西青區總工會主辦,根據天津市總工會《關於進一步規範創建勞模(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的意見(試行)》的要求,旨在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樹立典型,使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真正成為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