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關於電影的故事,100期關於的回眸世界影史,世界影史百年經典,帶你從小白變身電影達人。大家好我是曉初姑娘。歡迎來到世界影史百年經典系列100期,上一期我們聊了,電影史上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月球旅行記》對於電影拍攝和製作的影響。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月球旅行記》對於電影內容改編與創作的影響。在《月球旅行記》之前,電影是一門魔術照相術,可是當人們看到《月球旅行記》的電影當中天文學家,乘坐著自己研製的炮彈登上了月球表面,他們不小心用雨傘驚擾了月球上的生物體,然後經歷了一系列的重重的危險再重返地球。
大家就知道了原來這些連貫在一起的魔術照片其實是在講述一個登月的故事。哇,原來電影可以來講故事的。而這個故事呢,它的內容其實是可以來自於戲劇或者是文學文本的。《月球旅行記》就是梅裡埃根據同名的科幻小說改編的。當然在原著小說的基礎之上,梅裡埃進一步添加了許多他對於月球的想像。
據說在拍攝之前,梅裡埃已經設計好了每一個畫面當中應該呈現的內容是什麼。也許,這正是現代電影當中分鏡表最初的由來吧。是的,在《月球旅行記》之後呢,西方的電影創作者,他們普遍地認識到,原來電影是可以從文學和戲劇當中去吸取內容來進行改編和復刻。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月球旅行記》是如何開創了科幻電影的先河,我想現在觀眾對於科幻電影並不陌生,特別是喜歡看好萊塢大片的觀眾,科幻電影是最受歡迎的電影類型之一了,而科幻電影最早的開山之作。大家注意並不是斯坦利·庫布裡克的那一部《2001太空漫遊》。
是的,最早的第一部科幻電影是喬治·梅裡埃的《月球旅行記》。《月球旅行記》只有14分鐘,但是對於100多年前的觀眾而言呢,它具備了異常豐富的想像力還有非常超前的意識,影片當中第一次出現了身著太空衣的人類登上了月球,人們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北鬥星,也看到了通過疊印的方式出現在天幕上的星星神、土星神、火星神,看到了人類在與地球上的生物體進行了爭鬥,然後又重新回到了地球。
而這些呢,都為現代科幻電影特別是現代的科幻太空電影樹立了一個標尺。科幻片的導演在看過《月球旅行記》之後呢,紛紛腦洞大開,2012年現代電影大師馬丁·斯科塞斯更是一部《雨果》向喬治·梅裡埃以及《月球旅行記》表示的敬意。
在喬治·梅裡埃的回憶當中,《月球旅行記》的製作費用,僅僅是三萬法郎。然而,就是這樣一部只有三萬法郎的電影作品,它對於世界電影史的發展都具有了跨時代的意義。所以關於《月球旅行記》,我不想去研究它的電影文本,因為它的史學意義它對於電影使發展的意義已經完全超越了這部電影本身的內容和技法。
《月球旅行記》它為電影插上了夢想的翅膀,開啟了電影發展的新紀元。在《月球旅行記》之後,電影終於發展成為了一門藝術。
如果你喜歡世界影史百年經典100期系列之《月球旅行記》,歡迎訂閱、轉發,我們下期節目將聊一聊由羅曼·波蘭斯基執導的驚悚片《水中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