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統籌做好畢業、招聘、考錄等相關工作,讓他們順利畢業、儘早就業。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體,高校如何破解今年的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本期由「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中國江蘇網、新江蘇客戶端聯合推出的「就業先鋒行·大家談」,邀請到揚州大學黨委副書記葉柏森,介紹學校以就業指導服務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力促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作為全國首個通過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高校,疫情發生以來,揚州大學充分運用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規範,全時全效開展「雲就業」工作,全心全意為畢業生預約美好生涯。
政策「置頂」,持續優化就業工作機制
無論環境如何改變,揚州大學堅持將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抓手,將其納入內涵建設重點工作的思路從未改變。學校持續優化頂層設計,將政策「置頂」,從設計、部署、督查到考核,精心謀劃、全力推進。學校將就業創業納入年度「十件大事」,並將今年確定為「就業質量提升年」。校院聯動,黨政協同,全員參與,確保就業工作體系高效運行。
疫情背景下催生高校畢業生工作新形態,學校積極應對,在繼承以往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優化升級考評機制,確保就業工作規範化、標準化、精準化開展。
在下達學院年度發展業績量化指標時,34項指標中就業工作的權重增加到6.9,僅次於高層次人才考核權重。同時,學校進一步強化就業與招生、培養環節的有效聯動,促進教育供給側改革,在調整招生專業及計劃,轉專業、導師招生等工作中明確高質量就業要求。
數據加持,持續改進就業服務質態
如何精準了解到每個學生的實時就業狀況?如何掌握每個學院的就業服務節奏?面對這些難題,學校通過大數據「雲監測」,真正做到了就業服務無死角。
學校通過畢業生就業思想「月調研」、就業狀況「半月報」、就業數據「周預警」、信息上報「日日清」,形成就業大數據,並進行科學研判,加大反饋,強化指導,充分實現了就業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精準到人」。
疫情防控期間,學校還根據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質量管理體系的規範和要求,持續改進了一些就業服務的標準化流程,建立起網絡招聘會「前期對接—資質認證—信息服務—精準推送—簡歷收集—在線面試—在線籤約—滿意度調查」的「八步法」流程,以及線上就業諮詢「預約—來訪—記錄—歸檔—回訪」等「五階段」服務,健全線上就業標準化流程,提升精準服務效率。
學校根據省招就中心提出的網上簽約、雲宣講、在線面試等線上「一站式」全流程服務要求,及時啟用就業手續線上審批流程,「學生不跑腿,信息來跑路」的全時場景應用不斷出現。
對於特殊群體畢業生,學校也及時為他們的美好生涯送去關懷,強化畢業生「雲幫扶」,確保就業服務「不斷線」。針對湖北籍畢業生,開展「一人一策」的線上生涯發展指導服務,確保實現離校前就業率高於學校平均水平;針對建檔立卡、少數民族、殘疾人和「零就業家庭」等特殊群體,組織開展線上就業培訓、崗位推薦、經濟資助、心理援助等,給予有效的幹預和幫助。截至目前,學校共向458名特殊群體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68.7萬元。
信息「刷屏」,持續提升就業指導水平
學校創新打造「雲課堂」,提升畢業生的就業核心能力。疫情防控期間,學校上線「職業發展教育」「達職」「雲梯」等職業教育與訓練平臺,在微信公眾號上開闢「『就』在江蘇」「『就』在揚州」「『職』等你來」「就業政策指向標」等專欄,先後發布相關信息1000餘條。
與此同時,針對畢業生求職焦慮、迷茫等多發,專門組織2名心理諮詢師專職開展就業心理諮詢與指導,7名全球規劃師專職開展生涯規劃諮詢與指導,開設「『欣』語解憂,與你相識」微文專欄。100餘名職業指導師,4名省核心就業能力培訓講師,全員參與線上就業指導與服務。這些「刷屏」的信息「乾貨」和貼心服務,受到了畢業生的普遍好評。
疫情防控期間,學校還通過開展「戰『疫』職升機」線上沙龍、「職升機」工作坊等活動,提升就業工作人員「雲能力」;組織開展「TTT2」(高校就業指導教學認證培訓)線上訓練營等活動,60餘名就業工作人員通過了培訓,切實提升了就業工作人員「雲指導」能力。
效能加碼,持續擦亮就業工作成色
在全國「24356」校園聯合招聘服務啟動前,學校舉辦的首場校園網絡招聘會就已率先上線。近年來,來校招聘的單位已經形成一個共識,「跑十家不如走這一家」,想招的人才在揚州大學都能找到。學校精準組織的各類「雲招聘」活動,疊加綜合性大學學科專業齊全的校情特色,讓很多招聘企業省時省心,事半功倍。
學校開展的「鄉村振興」專場招聘會上,許多財務、會計和機械製造專業的畢業生通過「蹭會」也找到了工作。此外,校友企業專場、師範類、工科類、醫藥衛生類等線上13場招聘活動,吸引了近2000家用人單位參與,提供職位10萬+,人均崗位16個,吸引近5000人次畢業生參加,投出簡歷3萬餘份。
學校不斷加強一流本科專業和高水平學科建設,先後向社會輸送50多萬名高素質人才,不僅高質量服務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重大戰略,更以專業產業的高契合度吸引「省內學生學在揚大,全國學生留在江蘇」。僅2019年,學校省內招生佔比75.47%,留蘇就業佔比79.24%,以人才淨流入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添薪注能。今後,學校將以升級版的標準化、精準化就業指導服務,為促進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圓夢美好生涯作出更多「揚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