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 綠色發展 安徽建工建築工業提速升級

2020-12-26 央廣網

快速布局建築工業化,加速轉型升級,搶奪發展先機,安徽建工集團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11月28日,位於長豐吳山的安徽建工北城工業有限公司舉行開業投產儀式,標誌著安徽建工集團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再邁出新步伐。成熟的肥東基地、投產的吳山基地,即將建成的蚌埠基地,三個智能建築工業化基地鼎足而立,安徽建工集團省內建築工業化龍頭地位更加凸顯。  安徽建工北城工業有限公司是安徽建工集團2014年率先進軍建築工業化,投資建設肥東安徽建工建築工業公司後,建成的第二個工業化生產基地,也是安徽建工大力推廣綠色建築與智能建造技術,全面布局建築工業化的關鍵「落子」。

總投資2.2億元的安徽建工北城工業公司,擁有4條PC構件綜合生產流水線,配有國內先進的全封閉攪拌站、試驗室,可實現年產預製構件5萬m3和管片5萬m3的生產規模。在建設速度上,北城工業公司採用自行設計、施工的EPC總承包模式,僅用了8個月時間實現投產。在智能建造方面,進行了優化創新,全面升級自行研發的數字智能化管理系統,引進更加現代化的倉儲物流設備和技術,升級智能化倉儲物流管理,大幅提升倉儲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打造了一個更加智能的現代化建築工廠。

近年來,安徽建工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搶抓國家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政策機遇,率先進軍建築產業化,堅持發展智能建造,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安徽建工在肥東建設安徽建工建築工業公司,2017年被評為首批「全國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2019年成為國內首家通過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裝配式建築企業。公司立足合肥,快速開拓市場,市場已經覆蓋滁州、全椒、明光、蚌埠,輻射蘇州等地,吸引了一批大客戶。

技術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安徽建工集團主編參編10餘項裝配式建築標準,其中國家、行業標準3項,榮獲安徽省科技進步獎2項,取得45項專利(發明專利8項),牢牢把握核心技術。在配套技術方面,形成以塔式起重機、調式頂撐斜撐、可調式外掛架、配套護欄升降機、安全門等富有推廣價值和經濟效益的運用成果。

智能建造科技增效。2020年建築工業公司通過產學研合作研發Smart一PC智能產業化工廠管理信息系統取得軟體著作權,《網際網路+裝配式建築工廠協同製造平臺技術》獲安徽省重大合理化建議獎和「建設行業網際網路發展優秀實戰案例」。智能建造全面提升企業發展效能,使得建築工業公司的產品在市場上叫得響、吃得香,搶得先機。

建築工業公司的成功實踐,北城工業公司的快速起航,為安徽建工打造建築工業化產業基地集群,提供了示範和樣板,將大大提升集團建築工業化、智能建造的發展速度和質量。

作為「十四五」轉型升級重點之一,安徽建工獲批建設綠色建築與裝配式建造省級重點實驗室,並將建成省內多個產業園區、立足安徽、輻射長三角的產業基地集群,形成涵蓋科研、設計、生產加工、施工裝配、運營等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實現裝配式建築工程總承包、科技研發、專業設計、工程施工、物流運輸、施工裝備、檢測及全過程諮詢、人才培養系統性和協調性發展。(汪利民 馮雷)

相關焦點

  • 合肥打造建築工業化「安徽一號站」
    11月29日,記者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安徽建工北城工業公司在吳山正式開業投產,這標誌著全省建築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該項目對標雄安新區設計理念,在合肥打造建築工業化和智能建造「安徽一號站」,綠色環保和智能化等水平超出目前市場5年以上。
  • 安徽寶業:踐行綠色建造理念 讓城市有「顏」更有「品」
    十分鐘生產一面牆,六天裝配好一層樓,「像搭積木一樣蓋房子,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這種新型建造方式在安徽已隨處可見。裝配式建築「建造」兩字的背後,實則是一場建築業的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作為傳統建築企業轉型升級的成功典範,安徽寶業建工集團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積極布局裝配式建築領域,發揮自身優勢,延伸產業鏈條,從而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 加速裝配式建築業務布局 安徽建工的「樂高」工廠計劃
    安徽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H:600502)是行業內較早涉足裝配式建築的企業之一,2014年即在合肥肥東成立安徽建工建築工業有限公司,建設裝配式建築生產基地,主營混凝土建築部品部件的設計、生產加工、裝配式施工等,基地總佔地面積192畝,可實現年產16萬立方預製構件的生產能力。
  • 上海建工著力打造綠色科技示範樓 將綠色理念融入建築全生命周期
    這是上海建工在上海本地開建的又一綠色建築經典樣板,有助於推進我國建築產業現代化探索能力,提升建築產品和施工過程的綠色環保水準。  資料顯示,該建築項目落腳於上海普陀區桃浦智創城,總建築面積11509平方米。上海建工把綠色理念與技術貫穿於該項目的策劃、投資、設計、建造和運維全生命周期,將其打造成為可感知、可觸摸的綠色建築示範工程。據悉,該樓宇項目計劃於明年9月竣工。
  • 市政府與安徽建工集團、廣電集團、徽商集團舉行座談會
    12月10日下午,市政府與安徽建工集團、廣電集團、徽商集團舉行座談會,就深化合作進行深入交流。市長操龍燦,安徽建工集團董事長趙時運、安徽廣電集團董事長李樹、安徽徽商集團董事長潘友華,副市長方能斌,市政府秘書長吳慶華參加。
  • 第一屆「工匠精神·綠色建造」河南省裝配式建築十佳企業、十大...
    新理念引領新時代,新時代展現新發展。就裝配式建築行業而言,如何在新時代的建設行業創新發展中譜寫新篇章?如何促進建築產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探索新道路?如何更加深入地了解裝配式建築的建造方式創新,培育產業新動能,加速智能工業化建築人才的培養?
  • 優路教育助力建築行業產業升級
    作為一場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牽頭主辦,石家莊鐵道大學承辦,北京環球優路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總冠名單位,多家知名單位協辦的高起點、大規模、高規格的建築行業經典賽事,優路杯」全國BIM技術大賽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三屆。 作為建築業信息化發展的基石,BIM技術貫穿建築業的全生命周期,利用自身可視化、模擬性等優勢實現了工廠化生產、精細化管理。
  • 「惠」綠建【No.2】|智能建造,裝配式建築的發展新路徑
    今年7月2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印發《關於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 到2035年,我國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取得顯著進展,企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產業整體優勢明顯增強,「中國建造」核心競爭力世界領先,建築工業化全面實現,邁入智能建造世界強國行列。
  • 智慧建造迎來時代發展熱潮高交會建築科技創新展助力企業搶佔市場...
    為推進建築工業化、數位化、智能化升級,加快建造方式轉變,推動建築業高質量發展,2020年以來全國各地政府針對智慧建造、建築工業化等問題,也同步發布多個指導文件。在各指導文件中提到,到2035年的發展目標,將實現我國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取得顯著進展,企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產業整體優勢明顯增強,「中國建造」核心競爭力世界領先,建築工業化全面實現,邁入智能建造世界強國行列。
  • 上海建工分拆子公司建工材料獨立上市
    本次分拆完成後,建工材料仍為公司控股子公司。根據公告,分拆之前,上海建工主營業務包括建築施工業務、房產開發業務、城市建設投資業務、設計諮詢業務和建材工業業務等五大業務板塊,本次分拆的主體建工材料主營業務為預拌混凝土、預製構件等材料的生產銷售,屬於建材工業業務板塊, 與公司其他業務板塊之間保持高度的獨立性。
  • 數字科技賦能,加速推動綠色建築和健康人居環境建設邁向高質量發展
    今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的《綠色建築創建行動方案》提出,到2022年,當年城鎮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面積佔比達到70%,星級綠色建築持續增加,既有建築能效水平不斷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斷完善,裝配化建造方式佔比穩步提升,綠色建材應用進一步擴大,綠色住宅使用者監督全面推廣,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綠色建築創建活動,形成崇尚綠色生活的社會氛圍。
  • 住建部明確湖南為綠色建造試點
    記者12日從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住建部辦公廳正式印發《關於開展綠色建造試點工作的函》,決定在湖南省、廣東省深圳市、江蘇省常州市開展綠色建造試點,促進建築業轉型升級和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綠色建造是採用綠色化、工業化、信息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的新型建造方式,提供優質生態的建築產品,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工程建造活動。住建部提出,三個試點地區應通過積極探索,到2023年底形成可複製推廣的綠色建造技術體系、管理體系、實施體系和評價體系,為全國其他地區推行綠色建造奠定基礎。
  • 「中國長三角建築塗料(塗裝)綠色發展峰會」隆重召開
    9月25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一市三省的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籤署了 《 長三角地區建築業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戰略協作框架協議 》 ,這對於長三角地區建築行業區域信息共享,消除行政壁壘,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改善營商環境有著重大的意義,對長三角建築塗料(塗裝)的發展和相互合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長三尾建築塗料(塗裝)聯盟必將對今後長三角區域的建築塗料(塗裝)及配套行業的發展起到引領和推動作用」。
  • 北京建工與山東棗莊市政府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12月16日,北京建工與山東棗莊市政府籤訂北京建工智能建造產業園及智慧城市運營配套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棗莊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張宏偉,副市長邵士官,北京建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樊軍,總經理郭明星、副總經理石萌共同參加籤約儀式,邵士官、石萌分別代表雙方籤約。
  • 裝配式建築成趨勢,優路教育助力建工學員職場進階
    本網10月23日訊 關鍵時刻,裝配式建築再次發揮作用。在今年疫情防控工作中,裝配式建築憑藉自身高效便捷、規模化、產業化的優勢,短短十幾天時間,就促使火神山、雷神山兩座大型醫院快速落地建成,有效地緩解了醫院病床緊張的情況,對疫情防治工作來說可謂功不可沒。裝配式建築作為綠色建築的一部分,從2015年開始大規模引入。
  • 上海建工何以進入世界500強?
    近五年來,上海建工各項指標更是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穩健的業績也支持著穩定的高分紅,平均分紅率在40%以上,位列建築國企前列。 1、靠服務國家戰略、拓展海外市場 除了立足上海,上海建工還在對接、融入和服務中國(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雄安新區建設、海南自貿港建設等國家戰略中,不斷實現機會升級、能力升級、挑戰升級。
  • 裝配式建築迎來新發展窗口 中國建築領跑智能製造
    薛克慶表示,公司始終重視以裝配式為代表的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近年來,國家層面大力倡導新型建築工業化,以裝配式建築為代表的新型建築工業化取得快速發展,建造水平和建築規模明顯提高。中國建築始終是新型建築工業化領域的領軍者和踐行者,具備從科研、設計、生產製造、施工等全產業鏈競爭優勢,在鋼結構建築、裝配式混凝土建築等細分領域均有廣泛布局,在技術體系、智能製造、快速建造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 安徽晶宮綠建集團:裝配式建築引領城市綠色風尚
    本報安徽訊(晶萱 張杰) 作為國家倡導的裝配式建築施工的踐行者,安徽晶宮綠建集團緊跟時代步伐的同時,積極響應國家高質發展號召,在裝配式建築施工領域大顯身手,公司時刻遵循「控制汙染、節能降耗、美化環境、安全健康」的環保理念,生產出預應力疊合板、各類裝配式建築構件等環保產品,除了能滿足市場質量
  • 上海建工(江蘇)鋼結構:從建築鋼構向裝備製造升級 衝刺全年應稅...
    上海建工(江蘇)鋼結構公司落戶海門後,充分依託上海建工集團的市場優勢,企業規模不斷擴大,今年1至10月,公司實現應稅銷售15.25億元,總量創歷史新高。年初疫情發生後,上海建工(江蘇)鋼結構公司作為海門首批覆工復產企業,立刻承接了上海金山衛生防疫中心項目的鋼結構生產。進入二季度,公司又先後承接了上海龍東大道、虹橋樞紐、上海國際會展中心維修工程等鋼結構生產的任務。在擴大傳統建築鋼構生產規模的同時,公司開始向橋梁、海工、工業模塊等裝備製造高端市場轉型。
  • 江西:公共建築原則上採用鋼結構裝配式建造
    近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自然資源廳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全省裝配式建築發展的若干意見》。》(贛府發〔2016〕34號)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示範引領,依靠技術創新,積極推動建造方式變革,全面提高建築工程質量和施工效率,裝配式建築發展取得較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