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牛車網]
汽車漆面工藝對於普通車主來說還是很遙遠的「技術」,雖然天天開車,車漆就在眼前,但是這裡面的知識還真是耐人尋味。4S店的噴漆工藝雖然一流,但也不是原廠漆,所謂的原廠漆只是新車製造過程中噴塗的漆,出廠後原廠漆能保存多久完全是聽天由命了。千萬不要迷信4S店的宣傳,只要是補漆,就不可能還原原廠漆。
車的漆面在傳統塗裝工藝中被分為四層,共同對車身起著保護和美觀的功能,隨著工藝的提高,複雜的可以達到七八層。拿傳統工藝的四層來講,從裡到外依次是電泳、中塗、色漆、清漆。
一、電泳層(陰極電泳):
將經過前處理的白車身放在帶陽離子的電泳塗料中,給電泳槽底和壁板上的陽極管施加正電,給車身施加負電,這樣就會在陽極管和車身之間形成一個電位差,而帶正電的陽離子電泳塗料就會在電位差的作用下向白車身上遷移,最終吸附在車身上形成一層緻密的漆膜,這層漆膜就叫電泳漆,電泳漆經過烘烤爐烘乾之後就成了電泳層。
電泳層可以近似被認為是直接附著在車身鋼板上的漆層,所以也被成為底漆。電泳層與鋼板之間還有一個在前處理中形成的磷化層,磷化層非常非常薄只有幾μm。其作用主要是兩個,一個是防鏽,另一個是提高漆層的結合力。電泳層的防鏽能力是車漆四個漆層中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
二、中塗層:是一個介於電泳層和色漆層中間的漆層,用中塗塗料由機器人噴塗而成。它的功能比較簡單,有抗紫外線,保護電泳層,提高防鏽能力,並且兼顧漆面的平滑性和抗衝擊性作用,最後還可以為色漆層提供一些附著力。可看出中塗層其實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漆層,為電泳層和色漆層兩大功能性塗層起了一個連接作用。
三、色漆層:顧名思義就是有色彩的漆層,給我們提供最直接的顏色感觀在我們家用車中常用的車漆分為普通漆、金屬漆和珠光漆。對於汽車而言,車漆除了具有裝飾性外,還具有防腐、防鏽、耐高低溫、耐汙、耐衝擊等防護性能。因此,車漆不是像家具漆那樣只有簡單的一層,一般是由磷化膜、電泳層、中塗漆、色漆層和清漆層等組成。其中磷化膜和電泳層都屬於底漆,色漆層和清漆層屬於面漆。
普通漆:又叫色素漆,合成材質包括樹脂、顏料和添加劑。最常見的顏色有白色、大紅色和黃色。
珠光漆:又叫雲母漆,也是目前流行的一種汽車面漆。它的原理與金屬漆是基本相同的。它用雲母代替鋁粒。在它的漆基中加有塗有二氧化鈦和氧化鐵的雲母顏料。光線射到雲母顆粒上後,先帶上二氧化鈦和氧化鐵的顏色,然後在雲母顆粒中發生複雜的折射和幹涉。同時,雲母本身也有一種特殊的、有透明感的顏色。這樣,反射出來的光線,就具有一種好象珍珠般的閃光。而且,二氧化鈦本身具有黃色,斜視時又改變為淺藍色,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具有不同的顏色。
金屬漆:又叫閃光漆,是目前流行的一種汽車面漆。在它的漆基中加有微細的鋁粒。光線射到鋁粒上後,又被鋁粒透過氣膜反射出來。因此,看上去好像金屬在閃閃發光一樣。改變鋁粒的形狀和大小,就可以控制金屬閃光漆膜的閃光度。在金屬漆的外面,還加有一層清漆予以保護。金屬漆除了硬度高,還能表現車體層次美。金屬漆愈來愈普遍的另外一個理由,是它摻配了金屬粉末,有了金屬成分,漆的硬度增高,漆面變硬,就比較不容易被刮傷。
四、清漆層:就是車漆的最外層,一個我們能夠用指尖直接觸摸的透明漆層。清漆的作用主要是提高漆面光澤,提升質感,防紫外線,防輕微的刮擦。
二手車買賣判定這個車子有沒有出過事故,有一個很重要的檢測手段,就是看看這個車漆的厚度。如果這個車子出過事故、重新噴過漆的,那這個基本上它的厚度會在200微米以上,而一般新車原廠漆的厚度在90微米到140微米左右,越厚越不值錢。厚度是否均勻才是正確的衡量標準。
很多人認為車漆薄肯定不行,不耐蹭。萬一出現個刮擦碰,瞬間露底漆怎麼破?車子耐不耐刮,其實是和它油漆本身的硬度有關係,和它的厚度是沒有關係的。用了不同種類的油漆,它的硬度、耐刮能力也是不同的,比如說什麼金屬漆,加了金屬顆粒的硬度高一些,珠光漆加的是雲母粒,硬度也比普通油漆高那麼一點點。大多數車子的油漆,硬度都是在3H左右。
後補和原廠的區別
修復噴漆,雖然剛噴上的漆還是和原來一樣,亮麗如新,但用時間久了可能就會出問題,如脫落、起皮等,因為後噴上的漆肯定沒有原車漆好。先不說後噴漆的質量好不好,噴塗工藝就大不一樣,原車一般來說,首先是底漆,將車殼浸入糖漿般的漆槽,取出烘乾底漆;然後送入無塵車間,用靜電噴漆工藝噴上面漆,然後用200度左右的溫度烘乾,最後還會再上一層清漆。這樣,油漆工藝就大功告成了。而我們4S店或修理廠的噴漆,則遠沒有原廠漆的工藝標準高,一般送到修理廠直接就是鈑金打磨噴漆烘乾,並沒有除塵、脫脂、電泳的步驟,所以後補漆經常會發現細小顆粒、橘皮、以及附著力差等現象。
如果車上有劃痕,但是沒有傷及底漆,那是不需要補漆的,只需做一下拋光或者自己拿蠟使勁打磨一下,劃痕就會消失。平時每隔兩三個月也可以對整車做一次打蠟,以保護車漆,保持車漆的亮麗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