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高交會」)在深圳拉開帷幕。在同方展臺(展位:1A28),一幅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圖上,涵蓋智能建築、軌道交通、數據中心、區域能源、冰蓄冷等領域的建設成果,均可看到同方智慧節能產業的身影。作為致力於智慧、綠色、健康的新型城市化科技服務產業集群,智慧節能產業緊跟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需求,發揮產業集群的協同優勢,盡顯大灣區的「智」造魅力。
作為「中國科技第一展」,本屆高交會不斷湧現出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創新產品。伴隨新型城市化建設的持續深入,一批國家重點發展的新興業態也走上了產業化道路,並登上了高交會的舞臺。此次,同方智慧節能產業聚焦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重磅展出護航「城市生命線」的智慧管廊解決方案及產品家族,吸引眾多觀眾前來互動。
綜合管廊指在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信,燃氣、供熱等各種工程管線集於一體,實施統一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2013年以來,國務院高度重視綜合管廊建設,在全國設立了25個試點城市。據預測,未來綜合管廊需求將超3萬公裡。面對新興業態的迅猛發展,同方洞悉到綜合管廊的提升和發展空間,通過構築智慧化的運維管理手段,實現「城市生命線」的安全運行。
軟硬體一體化 搭建全天候運維體系
伴隨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尤為重要。同方智慧建築與園區公司總工程師吳悅明說:「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是把原來最基層的感知數據化打通,把信息系統的每個節點和環節進行數位化建設,實現萬物互聯。在綜合管廊領域,對於城市管理者來說,一個大數據平臺不僅要提供數位化資產,還要能構築數字孿生的全方位建模,生動直觀地反映地下真實情況,實現更精準、精細、精確的運維管理。」
本屆高交會,同方展出的「智慧管廊軟體平臺UTM3.0」,將數字孿生的概念運用到綜合管廊中,搭建數位化仿真模型,首次實現BIM+3DGIS的三維可視化應用,通過高精度設備定位、邊緣計算算法等,將人員定位精確到0.3米,實現宏觀視角下的三維監控,和微觀視角下的設施管理。滿足高達百萬臺以上設備的綜合監控能力,兼具毫秒級的響應速度,將解決「設備數量多、運維風險大、應急處置難」的三大傳統運維痛點,促進智慧決策。
(邊緣計算單元ECU)
在管廊展示區,一款同方自主研發的「邊緣計算單元ECU」同樣是展會的一大亮點。作為一款基於自主產品Techcon04系列可編程控制器研發的控制系統設備,該產品可實現環境設備監控、安全防範、消防和通信的統一監控、高效協同、應急處置等,實現終端設備的全面感知與雲端管控的深度連接,配合「智慧管廊軟體平臺UTM3.0」,以軟硬體一體化形式,為管理者搭建7*24全天候、智慧化的動態運維體系。
立足用戶需求 服務城市管理者
同方智慧節能產業本部副總經理王志強說:「綜合管廊是『十三五』時期重要的新興業態。同方在細分行業積累的大量經驗,能為管理者帶來高附加值和管理提升」。目前,「智慧管廊軟體平臺UTM3.0」已成功應用於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永興河北路綜合管廊項目,對全線五艙的運維提供技術保障,聚力打造新國門形象。在四川遂寧河東新區,「邊緣計算單元ECU控制櫃」,助力15個智能化系統實現互聯互通,為國家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保駕護航。
同方基於在智能建築、軌道交通、城市供熱領域的技術成果與行業積澱,在智慧管廊解決方案及產品家族中得到協同創新。緊跟國家發展戰略,緊抓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同方將攜手城市管理者,共同搭乘尖端科技的快車,為城市智慧、綠色、健康發展增添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