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每月1000塊生活費真的夠嗎?

2021-12-28 首都教育

最近,廣州一女生嫌1000塊大學生活費少與父親發生爭吵,引發熱議。

父親認為,相比起自己當年的300元生活費,女兒1000元的生活費已經翻倍了。而女兒則認為,時代不一樣了,不光是吃飯花錢,社交方面也需要支出。

據「廣州校園團隊」的計算,按最低標準在校大學生每月的開銷如下:

餐費

雖然全國各地的消費水平不同,但是總體一頓10-15元樣子可以吃得不錯。我們按照早飯4元,中飯/晚飯12元的標準來計算:

早餐:食堂 4元×30=120元午餐:食堂 12元×30=360元 晚餐:食堂 12元×30=360元 偶爾喝杯奶茶、吃點水果、買點零食:100元

月總支出=120+360+360+100=940元

以上不代表最終數據,萬一叫了外賣、吃了夜宵呢

日用支出

話費+網費+水電費=200元

雜費:日常用品+理髮+文具+其他=100元

月總支出=200+100=300元

社交費用

大學期間少不了聚會聚餐,這裡按100元/月計算。

總計

以上是最基本的開銷了,而且是按較低的標準計算的,總計:940+300+100=1340元

這樣看來每月1000塊生活費似乎可以接受,但是要堅持一個月:不生病、不買衣服、不買化妝品、不報名考證、還有不談戀愛。

以上這幾點對大部分大學生來說是不現實的。雖然是被貼上「佛系」標籤的一群人,但也不可能做到無欲無求,並且花錢本身就是彈性很大的一件事。

2020年末,騰訊教育聯合麥可思開展了大學生消費情況研究。

據數據顯示,在校大學生每月平均花銷為1734元(不含學費、家庭與學校間往返交通費)。

其中,女生每月花銷為1708元,男生每月花銷為1750元。父母和親戚提供是大學生生活費主要來源。

除基本夥食費外,包括零食、飲料、營養品等在內的其他食品消費是大學生每月消費佔比最高的一項,其次為包括鞋服、首飾、化妝品、美容美髮等在內的形象消費,第三位是戀愛、聚會等在內的社交活動。

可以看出,每個人的消費水平是不一樣的,並且學校所在城市、學校類型、所學專業、家庭條件、興趣愛好.這些因素都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你的生活開銷。

一起來看一張網友總結的全國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統計圖。

調查顯示,近七成大學生能夠理性消費,平時習慣對生活費用進行規劃,分清所需產品的輕重緩急;多數大學生能夠正確認識校園貸等非法貸款的危害,很少「花明天的錢來圓今天的夢」。受訪大學生對「貨比三家,買最需要和性價比高的商品」認同率達67.8%,大部分會拼單、拼團購買商品,關注網購平臺促銷活動等。

  「花唄」「借唄」「京東白條」等便捷的小額借貸平臺,迎合甚至刺激了部分大學生「先消費,再分期還貸」的觀念,一些大學生通過負債借貸維持超前消費。與此相應,炫富、揮霍等消費行為在大學生中時有發生,「名媛」「土豪」等詞語風行網絡,成為個別大學生羨慕不勞而獲生活的「幻想目標」。

  數據調查顯示37.8%的學生都對生活費沒有什麼計劃,拿到錢都是需要什麼買什麼,但是還是有22.2%的學生有存錢的習慣,每月都只花一部分,剩下的作為生活費,還有24.4%的學生拿到錢會先制定一個計劃,避免到時候亂花錢,剩下的15.6%的人一拿到錢就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但會使自己的消費行為陷入無底洞,拆了東牆補西牆。

  從青年自身看,受成長曆程、身心特徵等影響,尚未形成健康健全的科學消費觀。當代大學生成長在我國改革開放深入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的歷史時期,大部分從小處於衣食無憂甚至相對優渥的生活環境中。他們多為獨生子女,在父母長輩的寵愛中長大,愛惜物力、節約金錢的意識淡薄。加之當代青年注重自我展現、個性表達,導致了對個性消費、符號消費、高端消費的青睞。因此,很多大學生未能形成完整、穩定、科學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隨機消費、衝動消費、跟風消費現象突出。

  從家校教育看,對大學生消費狀況與消費心理關注不夠,引導缺失。在家庭中,家長對孩子需求的一味滿足滋長了消費攀比心理;在學校,對學生文化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處於主要位置,教師對學生的消費狀況和消費心理缺乏關心和重視,針對性教育不足,對艱苦樸素傳統的教育普遍淡化。

  從社會影響看,消費文化發生整體性變化,享樂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有所抬頭。隨著科技發達、信息通暢、渠道多元,時尚的形成和流行更為快捷,影響更為深入。與其相應,大眾消費文化快速變化,從追求「物美價廉」到注重「彰顯身份」,從量入為出到超前消費、借貸消費。在拜金主義、物質主義等思潮裹挾中,大學生的心理認知與價值判斷受到強烈衝擊,消費行為失範時有發生。

 從網絡環境看,網購平臺智能化發展助推網絡消費普及,消費主義網絡滲透力增強。隨著5G網絡的應用和完善,網購平臺蓬勃發展,通過「集贊、秒殺、砍價、紅包」等方式刺激消費,並藉助算法推薦適合大學生口味的商品。同時,網際網路為消費主義思潮滲透傳播提供了快捷隱蔽的平臺,部分商家倡導「超前消費」「享樂消費」,打著消費共享的幌子,把控網絡消費話語權;一些平臺提供的「先購物後付款」消費體驗同「校園貸」「網貸」「裸貸」等非法借貸現象相互交織,容易誘發大學生的非理性消費行為。

一,把資金進行分類。一般分為兩類,一類作為消費資金,一類作為儲蓄資金。要逐漸延長消費資金的可用日期,衣食住行娛樂費用,哪個單項費用超支就從其他費用中支出,直至養成習慣,不用儲蓄資金為止。如果能有節餘,可每月抽出100元存入零存整取或基金定投,一方面能獲得收益,另一方面可強制儲蓄。

二,要養成記帳習慣。這個習慣應該從一上大學就開始培養。記帳可以幫助自己了解每天用了多少錢?是怎麼用的?看似微不足道的記帳,對於掌握收入與支出的平衡、提高理財意識和理財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對於大學新生來說,記帳並不難,但貴在堅持和總結提高。

三,取錢限定金額和次數。這主要針對一些不能堅持記帳,但還要控制自己支出的學生。可以採取每月多次提款的辦法,每次從銀行卡裡提取現金時要限定金額,並不斷控制提取數量,直至提取費用的次數、金額不超過目標額為止。

四,樹立勤儉意識,合理消費,避免盲目攀比面子消費是中國特有的消費現象,但是對於大學生來說,由於正處在純消費階段,經濟來源多數要靠父母,這樣的「面子」,大可以不要。

作為學生

你一個月的生活費是多少呢?

快來評論和小編分享一下

轉載請註明來源「首都教育(ID:bjedunews)」。

本文部分素材綜合自廣州校園、光明日報等。

編輯:一縷陽光

相關焦點

  • 大學生一個月多少生活費合適?
    大學生一個月三千元生活費會不夠用嗎?或者說大學生一個月多少生活費才算夠用?像這樣的話題底下的回答總是五花八門,畢竟一萬個人眼裡有一萬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過法。
  • 在上海讀大學,一個月3000塊生活費,在大學生中屬於什麼水平?
    孩子上大學,給孩子一個月多少生活費,可以說是很多父母的困擾。這不,近日就有家長給我留言:「我家孩子到上海讀大學,一個月給她3000塊生活費,她說上海消費水平高,錢不夠用。我親戚家的孩子在杭州上大學,一個月生活費才1500塊,沒聽他說不夠用什麼的。所以我不知道該不該再給孩子增加生活費,希望你能幫我分析下,在上海的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3000塊錢屬於什麼水平?」根據星主的認知和經驗,在上海這種一線城市,大學生一個月3000塊的生活費是屬於中上偏上等水平。我們可以先來看一份調查大學生生活費的數據。
  • 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出爐!消費水平可分為4個檔次,網友:真實
    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出爐!消費水平可分為4個檔次,網友:真實。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很多家長關注的話題。從成為大學新生進入校園,到大學成功畢業。不知道多少家長為了培養孩子,而傾盡家財或「負債纍纍」。
  • 高校生活費調查:大學生一個月要花多少錢?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6日電 隨著各大高校陸續迎來開學季,大學生的「開學裝備」和消費水平再次成為輿論熱話題。近年來,伴隨著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大學生的日常開銷也隨之水漲船高。動輒上萬元的電子設備、每月上千元的生活費,讓不少家長感慨「壓力山大」。上大學一個月多少生活費才夠花?不同地域間的學生有何區別?
  • 家庭條件一般的女大學生,用兩個月生活費買個奢侈品包包合適嗎?
    我那個年代上大學,父上和母上只給我300塊錢生活費,其餘的短缺部分全靠自己當家教掙錢。我的室友是個超級掙錢狂人,她畢業時居然攢下了一萬塊的巨款!(哼,我才不告訴你們是哪個年代!)如果要回答題主這個問題,需要了解兩個小問題:1. 現在大學生一個月平均生活費是多少?2. 多少錢價位的包包算奢侈品?1. 中國在校大學生月均生活費是多少?
  • 大學生「生活費」排行榜出爐,五個等級差距大,多數人都在第四級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每月生活費都在1200元左右,個別同學的生活費在2000元以上,這部分是少之又少,下面看看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名,看看各等級的差距,你在哪一個等級呢?多數人都在第四級。
  • 今年大學生「生活費」排名出爐,共4個檔次,你屬於哪個呢?
    對於不少大學生來說,今年的寒假馬上又要開始了,一年的課程也要結束了。很多人說大學生活是比較奢侈的,不僅需要學費、書費,學生平時的花銷其實佔了更大的百分比。今年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不少同學都在家上了一學期的網課,第二學期才去了學校,那麼學生的生活費會不會有所減少呢?
  • 2020大學生「生活費」排行榜來了,你排第幾?網友:天地之差
    「媽,1000塊錢真不夠,能不能再多給500呀?」對於一個大學生而言,1000塊錢似乎是有些少了! 一個大學生只要1500的生活費,確實是一個中等偏下的水平了。在2020年大學生的生活費等級表當中,1500元也只能處於第二階段的普通水平。
  • 大學生「生活費」分5個等級,3級以上無壓力,1級日常開銷都夠嗆
    畢竟離開了父母的庇護,很多事情都要靠大學生自己解決,雖然家裡每個月都會打生活費,但怎麼花才夠用,這才是學生們關心的事情。前段時間就有人做了調查,並把大學生的生活費分了等級,其中3級以上的可以說是毫無壓力了。
  • 大學生上學該給多少錢?「5個等級生活費」出爐,看看你在哪一級
    每到月底,航航就會雷打不動的向媽媽"討要"生活費。作為新入學的大一學生,媽媽說他的生活費越長越高,從每月的1500元已經漲到了2500元,未來還有長高的趨勢呢。雖然有很多大學生已經開始勤工儉學,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賺取生活費,然後幫助家裡節省一部分開支。畢竟從年齡來說,大學生普遍都已經成年,他們有能力去兼職。當然也有部分父母覺得,就算成年是大學生,依舊也逃不開"學生"這個頭銜,因此還會繼續發生活費。
  • 大學生「生活費」等級表出爐,4個檔次差距大,你家孩子哪一級?
    大學生「生活費」等級表出爐,4個檔次差距大,你家孩子哪一級? 第一檔:800元左右 很多大學生看到這一檔覺得這也太少了吧,怎麼說每個月的生活費也要1000元以上吧。但其實不然,別看這800塊錢,單拿出來很少,但是算一下,一年也能達到一萬塊錢呢。
  • 大學生「生活費榜單」來了!每個月花多少錢?家長和學生都要有數
    對於父母而言,家有大學生真是喜憂參半。「喜」孩子終於進入了理想的高校深造,多年的願望終於得以實現;「憂」孩子的生活費真的太高了,這對於大多數工薪家庭來講可不是個小數目。前段時間,大學生「生活費榜單」新鮮出爐,直觀地向大家展示了現在大學生的日常花銷,能夠為學生和家長提供參考。根據榜單顯示的信息,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省份的大學生花銷差別較大。
  • 高校生活費可分5級,每月生活費一千的大學生,是屬於什麼級別?
    家長該給孩子多少生活費,一方面要根據家長的經濟承受能力來決定,另一方面要看孩子在哪個地區就讀大學。地理位置越偏僻、經濟越落後的地方,大學生的生活費應該會更省一些;而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都市就讀大學,大學生的生活費就自然會更高一些,否則很容易不夠用。
  • 企業每月發1000生活費,合法麼?答案來了
    有農民工告訴筆者:「自從條例實施以來,企業的確每月開始發錢了,可每月發的只有生活費,也就1000多塊錢。他們說其餘的還是在年底結清。這樣算不算違規啊?這樣的做法合法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在保障農民工工資條例的第十四條中,有這樣的規定:企業與農民工之間對於工資方面應有書面約定,包括具體發工資的計算方法,時間,周期,工資構成等。
  • 女大學生嫌父母給的生活費少,列出清單明細:每月至少4000元
    作為父母都會把最好的東西提供給孩子,為了讓孩子更有面子,有些時候家長給孩子提供的東西,早就已經超出了自理能力範圍,但是家長還是硬著頭皮強撐著,可是家長的這種畸形的教育方式,有時候真的是害了自己也害了孩子啊!
  • 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行榜」出爐,實力懸殊,剛上大學就拉開差距
    孩子離開了父母之後,開始了一段自己獨立掌握生活費,愛怎麼花就怎麼花的時候。根據報告顯示,各個城市地區的大學生的生活費還是有所差異。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行榜」出爐,實力懸殊就有這麼一個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行榜新鮮出爐,這中間的實力差距懸殊,不僅讓網友們感嘆,剛上大學就拉開差距。
  • 大學生真實調查數據揭秘:你每月生活費多少?1000?1500?還是……
    主要經濟來源的調查結果2.月生活費金額的統計月生活費金額為1001-1500元的人數最多,有442人,佔總人數的44.92%;月生活費金額為500元以下和2000元以上的人數較少,分別有35人和70人。
  • 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2500少嗎?網友:大神200多元可以用一個月!
    現在的物價上漲特別快,大學生的生活費也是水漲船高,有網友提出疑問,自己一個月僅2500元的生活費,算少的嗎?沒有想到有大神一個月生活費才200多元,一起來看看詳細情況吧!如果食堂吃膩了,出去打牙祭吃素冒菜一次,每次5元,這樣每月共用283元。
  • 大學生生活費一覽表,「月光族」的習慣原來是從大學養成的!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大學生入學報到,一般都是孩子第一次離開家長獨立出遠門,也是第一次離開=家長獨立生活。但是作為無經濟能力的大學生來說,生活費都是家長資助的。貧民窟——800元一月多少人的觀念還停留在,大學生一個月花800塊錢就足夠了?其實現在很少有大學生能做到一個月只花800塊錢了。
  • 「天哪,每月給老公500塊算是家暴!」
    沒錯,杭州市婦聯在剛剛發布的一份杭州市反家庭暴力工作的調研報告,明確指明——「老婆每月給老公500塊生活費算是家暴!」聽到這句話,每月只給老公200塊生活費的小萌媽露出了蒙娜麗莎的微笑。每月只給老公100塊生活費的趙麗姐,長舒了一口氣。每月只給老公50塊生活費的樂樂媽,手上的戒指更加閃閃發亮了。-2-嫁漢嫁漢,穿衣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