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五發射」:中國執行地外行星探測發射任務的裡程碑

2020-12-14 歐洲時報官方

【歐洲時報特約記者陳貫之、萬依7月23日報導】「這是中國執行地外行星探測發射任務的裡程碑。」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型號設計師錢航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簡稱「胖五長五」,網友稱之為「胖五」)在中國海南文昌發射場點火起飛,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轉移軌道,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探測火星之路充滿坎坷

人類探測火星起步於20世界60年代,2020年之前實施了44次火星探測任務,只有8次成功著陸。

根據發射要求,「胖五」需要託舉火星探測加速到每秒11.2千米以上的速度,完全擺脫地球引力,將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除此之外,火星探測任務需要建立火星離地球比較近的位置關係,此間的時間窗口足有26個月。「除了本次中國發射,阿聯已經發射,美國馬上也會在這個時間點發射。」錢航說,火星探測發射時間都會在這個時間點,錯過就要等到2022年。

目前中國已經完成了發射任務,後續經過7個月長途跋涉,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環繞飛行,等待合適的著落點。「目前來說,火星探測還是很困難,比如著陸期。」錢航表示,火星探測仍有難點。

錢航表示,環繞器分離後著落器和巡視器開始工作,此時會有一個7分鐘自主著落過程。巡視器就是人們常說的火星車,在火星表面行走探測。「探測器自主著落的過程是最具挑戰性的一步,整個過程被稱為「黑色七分鐘」。若本次任務成功,中國將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首次通過一次發射就實現」繞、落、巡「三個工程目標的火星探測國家,第二個實現火星車安全著陸和巡測的國家。

為什麼選擇「胖五」?

長徵五號火箭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系統構成最複雜的運載火箭。在此基礎上,探測火星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時間窗口,節省燃料亦是重要一環。「探測器本身重量存在約束關係,只有『胖五』才能夠完成這項任務。」錢航表示,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地火軌道只能承載兩噸,而本次「天問一號」探測器重量達到5噸。不僅如此,「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比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重了一頓多,是目前中國發射最重的探測器。

「無論火箭還是探測器,都是中國自己研製,採用自己的東西,核心技術由自己設計研發。」錢航說,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研製成功讓中國航天水平大大提升,在原有運載能力基礎上從8噸提升到25噸。通過這次發射任務的實施,中國具備了發射探測器進入行星的能力。

另外,本次火星探測成功發射標誌著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研製性發射變成工程應用型發射。長徵五號火箭副總設計師婁路亮表示,長徵五號火箭共飛行三次,長徵五號B火箭飛行一次,均屬於嚴執行發射。本次發射是「大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代表了中國運載火箭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是中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標誌。

未來中國將在火星建無人科考基地

送完「天問一號」後,長徵五號火箭還將繼續完成探月任務。錢航表示,預計到明年初,長徵五號系列火箭還將有兩次發射任務。年底前,長徵五號將把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上太空,實現對月球表面的採樣返回;明年年初,長徵五號B火箭將發射空間站核心艙,未來還會將建立空間站。

長徵五號的國際合作一直在路上。「可以發現,在長徵五號火箭的頂部有很多合作機構的標識,我們也希望加強國際合作。」

相關焦點

  • 「胖五」已執行發射三類任務,媒體:長徵火箭家族的實力擔當
    2020年7月23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意味著被暱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掌握了新的「絕技」。
  • 「胖五」今年第二次執行發射,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
    「胖五」今年第二次執行發射,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圓滿完成!】今天12時XX分,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也就是胖五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經過約2000多秒的飛行後,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胖五」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今年第二次執行發射,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
  • 「探火」任務為何要用胖五發射?
    7月17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拍攝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 新華社發(張高翔 攝)17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 嫦五成功發射!Get這次任務的重點……
    我國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探月工程 「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 嫦娥五號將執行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今年最具「分量」的發射探測器重達8.2噸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全長近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是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由於芯級直徑大於其他長徵火箭,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被親切地稱為「胖五」。
  • 奔月在即,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發射,將運送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實施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擇凌晨升空?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錢航博士解讀有以下原因: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五」要選在凌晨?看完你就懂了→
    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順利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運送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最複雜的航天任務,為了盡全力保障本次任務,中國航天名副其實的「夢想號」、運載能力最強的「胖五」——長徵五號親自上陣,護送最複雜的航天探測器——嫦娥五號,力圖保證「嫦五」順利落月,帶回月球第一抔土。
  • 「胖五」發射嫦娥五號為何要選在凌晨?
    此次發射正值凌晨破曉時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型號設計師錢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揭秘了「胖五」選擇在凌晨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四點原因。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採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送入太空。 駱雲飛 攝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
  • 中國「探火」任務為何非「胖五」莫屬
    7月17日,被稱作「胖五」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垂直轉運至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的發射區,計劃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稱,這次任務將是「胖五」的首次應用性發射,也是我國運載火箭首次執行地球-火星轉移軌道發射任務。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我國的「探火」任務非「胖五」莫屬?
  • 發射失敗2年之後再戰太空,「胖五」已抵達發射區
    中國火箭發射成功率一直穩居全球第一,在重大航天任務中,中國火箭發射失敗是比較少見的,國人也因此而自豪。不過,中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在2017年執行第二次發射任務時火箭在升空320秒後發生了故障,發射失敗。
  • 圓滿完成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任務 「胖五」天津總裝團隊凱旋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而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便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在濱海新區天津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以下簡稱天津大火箭基地)「誕生」的。
  • 未受連續兩次發射失利影響,大國重器豎立海南,「胖五」再戰太空
    今年是一個航天發射任務特別繁重的年份,其中與空站間建設相關的發射任務、火星探測任務和嫦娥5號工程是重中之重。將於5月5日左右發射的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再次引起了國人的關注,不只是因為前兩次發射失敗,而是將要發射的被稱為「胖五」的重型火箭是大國重器,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也有著極為重要意義。
  • 剛剛轉運的「胖五」火箭發射平臺 創下三個國內「第一」
    7月17日上午,執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胖五」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已垂直轉運至發射區。隨之,有著「大火箭座駕」之稱的活動發射平臺也在其飛行任務中亮相。來自「胖五」火箭抓總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的消息稱,這套發射平檯曆經多年研製,創下三個國內「第一」。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火箭和平臺設計專家對此進行科普解讀。
  • 三戰三捷,「胖五」成就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第一功臣」
    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這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完美收官,作為此次承接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下文用「胖五」代稱)火箭,功勞自然不少。
  • 長徵五號「胖五」發射成功!一文讀懂為什麼這麼多會熱淚盈眶?
    2016年11月,我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運載火箭實現升級換代,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是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關鍵一步。
  • 「胖五」發射「嫦五」,這次「廣寒宮」探索之旅,將創造五個首次
    帶著「特產」回來11月24日凌晨,身強體壯的「胖五」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再一次從文昌航天發射場刺入蒼穹,帶著「五姑娘」嫦娥五號探測器飛向遠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這一次的「廣寒宮」探索之旅和以往有哪些不同?這位嫦娥「五姑娘」從「月宮」瀟灑走一回後,還能捎點「特產」——月壤,再次回到地球母親的懷抱。
  • 「胖五」發射「嫦五」,這次的「廣寒宮」探索之旅,將創造五個首次!
    文/陳婧 11月24日凌晨,身強體壯的「胖五」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再一次從文昌航天發射場刺入蒼穹,帶著「五姑娘」嫦娥五號探測器飛向遠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 這一次的「廣寒宮」探索之旅和以往有哪些不同?
  • 「胖五」歸來 ,2020年計劃完成長徵五號B首次發射
    原標題:「胖五」歸來 ,2020年計劃完成長徵五號B首次發射   2019年12月27日,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實踐二十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發射「嫦五」的「胖五」來自這個神秘的火箭家族
    日前,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胖五」送「嫦五」出徵,真正進入倒計時!有著「大火箭」「胖五」等暱稱,長徵五號作為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可完全不是「虛胖」,而是靠譜、備受信任的「壯」!
  • 長徵五號火箭驗證發射軌道 已做好嫦娥五號發射準備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今天(11月17日)上午,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經過此前發射任務的磨合,長徵五號進行了改進和完善。在前期總裝、測試等系列工作完成後,目前長徵五號已經為即將執行的嫦娥五號任務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