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如今拍不出《霸王別姬》和我無關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在《道士下山》之前,陳凱歌沒有任何一部電影的內地票房超過2億人民幣。他也曾多次對媒體說過,看著中國影市的票房數字飛漲,自己不可能不動心。在這一點上,他的新片《道士下山》已然為他了卻心願了,該片雖先後遭遇「房祖名吸毒事件」及「過審風波」等突發變故,但依然乘風破浪爭取到公映機會,並在上映後的四天裡取得了2.6億票房,《道士下山》輕鬆創下陳凱歌電影生涯最高票房紀錄。

  如今的陳凱歌,不同年齡層的人可能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或許對於年輕人而言,第一次聽到陳凱歌的名字還是11年前那場《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對《無極》的惡搞鬧劇;而對於《無極》之前的陳凱歌電影,大眾的記憶裡也應該只有一部《霸王別姬》。陳凱歌自己曾笑言,如今的年輕人即便去看《霸王別姬》,多半也不是為了他,而是為了張國榮。陳凱歌所不知道的是,在《道士下山》口碑不盡如人意的當下,「陳父代拍《霸王別姬》」的老舊傳聞再次在影迷圈發酵,「除了《霸王》再無名作」成了很多人相信這一陰謀論的充足理由。

  而對於熟悉陳凱歌與第五代導演電影的人來說,陳凱歌或許還是那位傲氣蓋天、不可一世的導演。即便他後期的作品遭遇過口誅筆伐,但仍有不少知識分子認為他是中國電影界的最後風骨。不得不說,在今年侯孝賢衝擊坎城金棕櫚獎未果之後,陳凱歌還是華語電影界唯一一位金棕櫚得主。而在贈予他巨大光環的《霸王別姬》之外,《黃土地》與《孩子王》也都是華語影史上分量極重的電影;他在《霸王別姬》之後拍攝的歷史題材影片《荊軻刺秦王》與短片《百花深處》同樣有著不可忽視的藝術價值。「除了《霸王》再無名作」這句話,對於了解陳凱歌的影迷來說是不值一駁的笑談;而「陳父代拍《霸王別姬》」的傳言更是早有多方闢謠:鳳凰娛樂曾在一個月前專訪了《霸王別姬》出品人徐楓,關於此謠傳做了堅決的否定。

  其實,坐在記者面前受訪的陳凱歌既沒這麼狼狽、也沒有那般神聖。他在談及《道士下山》的拍攝時,會像所有商業片導演一樣為自己使用「後轉3D」找尋理由;而對於《道士》原著小說的改編以及對武戲的呈現方法,陳凱歌也坦言了他與原作者徐皓峰的諸多分歧。然而在談到他的整個電影生涯與藝術創作原則時,陳凱歌仍然肯定了「文革題材電影」的重要性。他一方面承認自己礙於審查無法投拍《延安最後的口紅》(即江青傳記類電影),一方面也表達了對於這類電影缺失的遺憾。

  另外,這次專訪還涉及長久以來觀眾最為關注的一些內容:比如陳凱歌對於民國年代戲的看法,對於老北京文化逝去的懷念,甚至還有一些關於張藝謀的詭異傳聞。陳凱歌本人就像他的作品那樣,遠非一兩句褒貶就可以蓋棺定論。就在陳凱歌結束《道士》宣傳不久,他正式接受了上海大學電影學院的「院長聘書」,或許,他對記者說的「自己想先歇一陣」就是在指這段即將踏上的育人之路吧,如此,一切關於陳凱歌的影壇爭議也可以告一段落。

  這正是,霸王遠去,道士下山。

談20年武俠片現狀:除《功夫》都不盡人意

鳳凰娛樂:前不久,你在那篇微博長文裡說「武俠片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何出此言?

陳凱歌:因為從很早的時候,香港武俠片是以金庸、古龍小說為故事基礎的,其中也不乏傑作。但在近十年以來,也就是李連杰版的《黃飛鴻》(1991)以後,總之就是逐漸的吧,我們的武俠片無論在創意還是在功夫上都顯得比較老套。唯一的例外是周星馳的《功夫》(編者註:《道士下山》的武術指導谷軒昭出自袁和平班底,而袁和平也是《功夫》的動作指導,同時,在《道士下山》中出演的陳國坤、元華、林雪等人也都是《功夫》的主要演員),那部還挺好的。但整體上來講,這些年的武俠片都是不盡如人意的、老套的。

鳳凰娛樂:具體來說,你覺得這些武俠片的問題在哪裡?

陳凱歌:最無聊的地方就是不知道為什麼而打。其實問題就出在「文武戲」的結合上。我們需要在劇情上提供充分的內容:角色為什麼打?為誰而戰?這些問題解決了,觀眾才看得進去。像《道士下山》裡面就有一場戲很精彩,那是元華與陳國坤的「師徒對決」,我們寫成「師父提出要和徒弟比武」,這首先就在戲劇上把「文武戲結合」的問題解決了。

  另外一個問題是,我感覺「一拳一腳的打法」和「套招」已經滿足不了當今觀眾在視覺上的需求了。以前的李小龍是個例外,因為他是天才,但如今如果想讓演員姿勢漂亮,不加入一些電影手法是不可能完成的。那麼這種手段就包括了「電腦特技」及「吊威亞」。我很奇怪,現在有些導演開始主張「武戲不用威亞」了,這種說法也是稀奇。我想說,如果不用威亞,很多動作在實現上都將會非常困難。(記者:徐皓峰的前兩部片子就沒用威亞。)是吧,他是沒用過。

鳳凰娛樂:徐皓峰對於武學的理解有自己一套系統,包括在《道士下山》這部小說裡,所有關於交手的描寫基本都是一到兩招,沒有過多回合的描述。你對原著的武戲部分進行了「奇觀化」改造,但是否會擔心有違原著所呈的武術理念?

陳凱歌:我也注意到你說的這個事兒。小說裡的人物好像都是伺機而動、一招斃命的。但問題是電影要怎麼呈現這些。舉例來說,在他小說裡,有個人可以雙腳離地貼在牆上,這個人物我們也拍了,只是沒往正片裡放,這個動作不用威亞它是拍不了的,那人還說「我還不用手扶著牆」,要拍這種動作你說你可能不用威亞嗎?其實這都不僅僅是威亞的問題了,而是你到底要在武戲中融入什麼理念的問題。比如說,什麼是禪定?什麼是在安定中達到一種平和?就像《功夫熊貓》傳達的理念一樣:「Peace」,其實是在講一種「平和」。反正你看了電影就明白了,我們在這方面是有創新的。

談對原著改編:與徐皓峰不同 電影需交待過程

鳳凰娛樂:除了武戲,你對原著進行整體改編時是如何構想的?比如,小說後半部分「怪力亂神」的東西有很多,甚至出現狐狸精和納粹,你取捨這些元素的標準是什麼?

陳凱歌:我一直說,徐皓峰在這本《道士下山》裡寫了兩個小說:前半部分是「風俗小說」,後半部分是「志怪小說」,即唐朝那種志怪書,所以就有了你說的這些東西……那麼,當時我們在確定改編這部小說時,我就和本片的合作編劇張挺說,這小說的後半截咱們不能碰,因為只要一碰這些情節,這片就變成神怪電影了,它距離我們設想的方向太遠。

鳳凰娛樂:不拍神怪是不是也有審查上的顧慮?

陳凱歌:當時倒沒考慮審查,而且我覺得要能把神怪拍好,說不定在審查上反而還沒現在這麼多事兒呢。

鳳凰娛樂:這部小說的另一個特點是,除了何安下,出場的人都像走過場一樣,幾頁的篇幅然後非死即失蹤,在這方面你的改編態度是什麼?

陳凱歌:我覺得這個小說結構其實是一條蜈蚣的形狀,這條蜈蚣的軀體是何安下,其他人則是蜈蚣的腳,密密麻麻有一堆,兩三頁紙就消失了。當然,作為一部電影來說,觀眾要看這種劇情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每個角色的出場時間都太短,這可不行。所以我們做的工作其實是「合併」,也就是把不同的人物合在一起。

  舉例來說,張震演的這個「查老闆」一角,小說裡他是和林雪演的這個人有仇,他的妻子被林雪霸佔,最後他又借「天雷」把林雪殺掉了(編者註:原著中實際上是何安下殺死了該角色)。但當時我感覺這個人物很孤立,所以就讓他跟周西宇(郭富城飾)變成了一組人物,讓他們有了那麼點兒情誼,變成了那麼一個關係。這樣就讓這兩個男人在戲裡的基礎非常結實,也把人物本身豐富了、鮮明化了,而對於不需要的人,我就儘可能的給他刪掉。

鳳凰娛樂:其實從《霸王別姬》到《道士下山》,你對原著的改編幅度都很大。

陳凱歌:我倒想碰到一部現成的小說是根本不用改,拿來就可以直接拍的,但一直就沒遇到啊。

鳳凰娛樂:那像拍《道士下山》,你做出的這些改動有和徐皓峰聊過嗎?

陳凱歌:沒有,我們君子之交淡如水的。

鳳凰娛樂:你自己看過他導演的電影嗎?

陳凱歌:看過《箭士柳白猿》,(記者:「柳白猿」那個角色也在《道士》的小說出現過)對,但我們沒有用。

鳳凰娛樂:那你對他的電影作何評價?

陳凱歌:他是有自己風格的,就像你剛才說的,他的動作戲完全是一招制勝,沒有打的過程,這個得很大勇氣才敢這麼拍。只是觀眾可能會看著奇怪,人家會問:「哎!這怎麼就過去了?」所以他這方面跟我的想法不是特別一致,我認為打的過程還是需要表現出來;因為電影其實就是看過程的,不是看結果。

鳳凰娛樂:徐皓峰也談過很多次他對3D技術的反感,他認為3D是「雜耍」、違反電影本性,《道士》是你第一部3D片,怎麼看待他這番言論?

陳凱歌:原來挺認同的,拍完《道士》就不同了。我過去確實覺得電影就該是2D的,沒3D什麼事兒。但這部戲的投資人說了:「你這不行啊,3D的票價貴啊!」所以,咱得從實際出發,我也就接受了。

陳凱歌:而且我自己也覺得3D很好看,尤其表現武戲時,當景深被適度擴大後,人在凌空飛起來後就有了奇幻的感覺。所以在視覺上,我感覺3D也是可以接受的。反倒我現在覺得2D電影看著很平,沒3D那麼生動。

鳳凰娛樂:這部戲用到3D攝影機拍攝了嗎?

陳凱歌:沒用。因為光用2D攝影機就已經拍得夠久了,要還用3D拍,那得給整個電影拍攝帶來多大難度啊,還不得拍一年啊!

鳳凰娛樂:話說回來,你自己想在《道士下山》中放入的理念是什麼?

陳凱歌:淺顯的說,我就是寫一個小孩兒跟成人世界的衝突,這個小孩就是王寶強。因為他是在廟裡長大的,他不知道俗世是怎麼一回事,他所學的這一套也是跟世間法則相違背的。他學的東西到了世界上都不好使,於是他要怎麼生存?所以我基本就是寫出這個衝突來。那麼我最後在這部電影裡無非是想說:「人總要成長,而成長就要付出代價。」

鳳凰娛樂:有媒體說道教協會在審片環節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見」,導致本片遲遲沒剪完?

陳凱歌:這件事兒廣電再三叮囑我們不能提,不好意思。

談民國與傳統缺失:對老北京的逝去頗為不忿

鳳凰娛樂:即便不算以「大後方」為背景的《黃土地》,《道士下山》也是你第四部涉及民國時期的電影了。現在很多中國導演都對民國情有獨鍾,姜文也是這樣。你為什麼始終對民國有如此大的興趣?

陳凱歌:《道士下山》不是一部關於民國的電影,它的時間與歷史背景也真的一點兒都不重要,只是它的故事恰巧發生在民國,視覺上可能需要一些當時的特徵而已。這部電影沒想要描寫什麼民國時代的人生百態。《道士下山》也不能完全按照寫實的「年代戲」手法去拍,我們拍的不是那種電影。另外,我也從沒看到過哪一部關於民國的電影真的把「民國味道」給拍出來了。

鳳凰娛樂:你是指你的電影沒有,還是所有導演的電影?

陳凱歌:所有的電影。因為它是一個非常艱巨的工程。我反而覺得要是楊德昌拍民國題材,肯定比我們拍的都好!因為他就是民國!他們臺灣電影人與民國是一脈相承的,而我們這邊都是「隔牆窺望」,所以我們要想把民國拍好太難了。我舉例來說,你知道中山裝為什麼會那樣設計兜和扣子嗎?那是代表「仁義禮智信」和「政府五院」,可一解放,全變了……所以我們根本找不到那個時代的精髓。而至於說,我以前的那些電影,那也只是因為題材涉及到了民國時期而已,我的目標指向從來都不是民國本身。

鳳凰娛樂:京劇元素也一直貫穿你的很多電影,《道士》的預告片裡也出現了與電腦特效結合的《挑滑車》段落。對京劇的情有獨鍾,可以看作是你對傳統文化的懷念嗎?

陳凱歌:我個人認為京劇特別了不起,其實我在《梅蘭芳》裡已經給京劇下了定義:「京劇就是給中國人做樣的。」你該怎樣去做人,全在京劇裡。但在當下的時代,大家並不想去照著某個「樣兒」去學,你明白嗎?現在的人會說:「你憑什麼給我做樣?一邊待著去!」

  所以我說句很多京劇界的老朋友不愛聽的話:「京劇的時代真的過去了。」而且與京劇配套的那個環境也不存在了。陳紅老開玩笑說,去影院應該讓人給沏壺茶。但現在誰給你沏?去影院都是拿著快餐和爆米花去的!但如果是去戲園去聽戲,您能說您能拿著爆米花去嗎?那是聽人家唱啊還是聽你吃啊?所以京劇已經與當下中國人的生活不配套了。再說聽戲還得有閒情逸緻,北京話那叫「咂摸味兒」,所謂「百轉千回」。但現在還可能嗎?你在那兒搖頭晃腦的,不定誰就提醒你一句:「轉悠什麼呢?該上班了吧你!」現在生活節奏太快,都沒那閒工夫了。

  其實我(對京劇)也沒什麼太大懷念,因為時代就是這樣,過去的就過去了。畢竟懷念太多,世界在你眼裡就會滿是暮色蒼茫,但如果你要著眼未來,那才會曙色將起嘛。但我確實對老北京的消失頗為「不忿兒」!

鳳凰娛樂:你還會拍攝類似《百花深處》的題材嗎?

陳凱歌:現在挺難的了。但我覺得北京人原來是一種特殊人群,而現在已經沒有「北京人」這個概念了。我作為北京人走大街上人家衝我打聽哪條街怎麼走,我自己居然也不知道!也就是說,「北京人」的這個族群身份已經消失了。

鳳凰娛樂:北京人不都在國安和首鋼的主場嗎?

陳凱歌:嗨(笑),但你要明白一事兒:北京人的概念是什麼?過去北京人特愛自我標榜:愛聽戲、愛遛彎兒、愛養鳥兒、愛閒呆著,您這幾樣兒現在北京人哪兒還有啊?他沒這身份了!那可是從明朝那會兒600年沉下來的底子!沒了!

鳳凰娛樂:這恐怕是個全球化的問題,不只北京這樣,上海、廣州甚至國外城市都是。

陳凱歌:沒錯兒!但上海咱沒住過咱不是特了解。我是北京生人,所以我只知道北京人什麼操行!但雖然是操行,可我特有親近感。

聊影史軼事:張藝謀被UFO抓走那晚我也在

鳳凰娛樂:這次《道士下山》國際版預告片上對你的介紹還是「曾執導《霸王別姬》」。之前有媒體採訪讓-雷諾,他非常反感記者還跟他聊《這個殺手不太冷》,他說這就像他已經跑了10000米,你卻還老和他聊第100米的事,後面的工作等於都被抹殺了一樣,你有沒有這種心態?

陳凱歌:唉,所以你看我這人從來不主動提這片子,只是說,如果媒體來問呢,我也不太介意。因為有些事兒別人是說不清楚的。其實對於《霸王別姬》,我還是想說:「時代力量是大於個人力量的。」不是說我現在就拍不出來了,是現在這個環境決定了電影不能再這麼拍了。你說我硬扛,那是扛不過去的!所以我也並不認為我的創作力相比《霸王別姬》時就有所衰退,我不這麼覺得,因為我是個每天都在學習的人,我時刻都在關注電影發展到了什麼階段、應該怎麼去拍……我有我自己的標準,所謂「時者,勢也」,所有的事兒都別脫離了實際。

鳳凰娛樂:你的意思是,如果你現在是個年輕導演,或許你的代表作就是一部商業電影?

陳凱歌:也許根本就走投無路了!因為我充分意識到「時者,勢也」這個問題,只有時機到了才能做事兒。所以,不要莽撞的說我一定要如何如何,因為胳膊擰不過大腿。

鳳凰娛樂:現在有很多老片重映,你覺得《霸王別姬》還有大規模重映的可能嗎?

陳凱歌::我覺得是有這個可能的,雖然重映與否我自己無法完全做主。我可以說一件事:在政府官方選擇的「中國電影百年百佳」的片單裡是沒有《霸王別姬》的,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這部電影的價值。

鳳凰娛樂:今年鳳凰娛樂在坎城採訪了《霸王別姬》的出品人徐楓,她談到當年和你合作的很多事。比如《霸王別姬》之後《風月》的失敗,她說其實當初你想拍《風月》的願望是遠超《霸王》的。現在回頭看,怎麼評價這兩部電影?

陳凱歌:那會兒我在拍《風月》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有一種執著,但同時這個執著也讓我無法看清楚自己應該怎麼做。也必須承認,徐楓在一定程度上看得比我更清楚。但我從不後悔我做過的事情,我覺得《風月》也有一個非常好的表達:即一個人是如何被社會扼殺的。它與《霸王別姬》其實很不一樣,《霸王》更想說大背景下風雲壯闊的人生。但《風月》則非常注重探討人與社會的關係,二者非常不同。

鳳凰娛樂:在《風月》過後,徐楓提到她希望你去拍李碧華的小說《延安最後的口紅》(即《江青傳》),她還說至今這個導演合約都在,但你是不是因為某些顧慮而沒有拍?

陳凱歌:這怎麼拍得了啊!今天也拍不了啊!那確實是好故事、好題材,這些大家都能看得到。但問題是我要怎麼實現?實現不了啊!

鳳凰娛樂:有傳言甚至說當時演員都選好了:王菲飾演江青、張國榮飾演毛澤東,是這樣嗎?

陳凱歌:那是徐楓自己個兒想的,我沒有參與。

鳳凰娛樂:那你有沒有覺得,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下,像《延安最後的口紅》和《上海生死劫》這樣的題材已經不僅僅是面臨過審與否的問題了,它們或許也正在失去應有的市場價值?

陳凱歌:這個問題問的真好,你讓我想想啊……我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是不是失去價值了呢?嗯,一定程度上是的。但我也感覺到,如果這類題材能夠拍出來,而且是按照一個正確的方式來拍,其實對大家還是有作用。因為我是文革那個年代出生和長大的,但文革卻已經完全被歷史忽略了。其實應該有一些能讓大家去接觸那個年代的電影問世的,因為也只有那樣,大家才會對今天的生活更加珍惜,然而這卻是一塊缺失。

鳳凰娛樂:你提到的「正確的方式來拍」是指什麼方式?

陳凱歌:我是感覺到了什麼時代就做什麼事,還是那句話:「時者,勢也」。有一些題材我是很想拍,也很有興趣,但它時機不成熟時,你要硬做,它也成不了。我希望中國電影在過了目前這個「工業關」之後,能夠讓從業者在題材上有更多的選擇。現在我們先在品質上努力做好,至於那些,將來有機會吧。

鳳凰娛樂:你總是提「時者,勢也」,其實借《道士下山》書裡那句話說:「不擇手段的人是豪傑,不改初衷的人是英雄」,你覺得你與《少年凱歌》裡的自己有變化嗎?

陳凱歌:其實……你讓我借一部電影談吧,就是《刺秦》。《刺秦》這部電影其實想說什麼?一句話歸納就是:「卑鄙的手段永遠不可能實現崇高的理想。」嬴政企圖用殺戮來完成統一,這種事業不可能是高尚的。為什麼我要提它?因為電影對於我而言是崇高的,而你讓我不擇手段,我做不到。所以我不是一個不擇手段的人。

鳳凰娛樂:你很早就提出來的《沙門空海》目前有進展了嗎?徐克已經在《狄仁傑》裡拍出了唐朝的「鬼市」,你看過嗎?

陳凱歌:那些我沒看。《沙門空海》其實一直在搭景,搭了五年的景,現在還沒搭完。(記者:你的下部電影會是這部麼?)應該是,但等《道士下山》順利發行之後,其實我想先歇會兒了。

鳳凰娛樂:最後想問你一個詭異的傳聞:就是關於張藝謀被UFO抓走的事。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在《黃土地》片場張藝謀被抓走過五分鐘,記憶還被洗沒了;還有一種說法是在《大閱兵》的開機前發生的。恰巧這兩部電影你都是導演,這個傳聞是不是真的?

陳凱歌:(沉默了5秒)那件事發生的當天晚上……其實我也在。

鳳凰娛樂:是《黃土地》還是《大閱兵》?

陳凱歌:《大閱兵》。

鳳凰娛樂:你親眼看到UFO了嗎?

陳凱歌:(搖頭)我只能說我不知道。(編者註:「張藝謀目擊UFO事件」詳情可參見張藝謀文學策劃周曉楓撰寫的《宿命:孤獨張藝謀》一書)

  本文系鳳凰娛樂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陳凱歌《霸王別姬》之後再無佳作,所以這部影史經典真的是代拍?
    1、李誠儒和陳凱歌互懟再次引發《霸王別姬》代拍傳言 最近李誠儒在某綜藝節目現場,和陳凱歌懟了起來。直言說《無極》很爛,凱歌導演後面的電影都不看。
  • 《霸王別姬》真是陳凱歌拍的嗎?為何他一做編劇,就變成敬明
    陳凱歌導演在這檔節目上也被吐槽了太多次,《無極》再度被拉出來挨批,原本覺得陳凱歌有點慘,但後面一連串節目下來,真的想問一句,陳凱歌應該就是另一個郭敬明吧,這兩人真的太像了。在某一期battle上,陳凱歌自編自導了一場戲《F小調幻想曲》。胡杏兒出演帶資進組的富婆,王鏘飾演和富婆對戲的小鮮肉,張海宇飾演的是拍他倆這場戲的導演。
  • 當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成為往事,當再憶張國榮與程蝶衣
    圖片源自電影《霸王別姬》這兩則消息,無疑讓很多人翻閱起對電影《霸王別姬》的印象,對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不瘋魔不成活」的記憶。不例外,我也一樣,也期望能在大陸影院看見重映。是陳凱歌迄今為止拍過最好的電影,沒有之一。甚至,到後來,當陳凱歌拍出《無極》《道士下山》,與巔峰之作《霸王別姬》作品的鮮明對比。人們開始認為,新世紀的陳凱歌是"假"的。提起他,能想起的也只剩《霸王別姬》。其實,那不只是陳凱歌自身導演下電影史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於華語影壇更是如此。
  • 《霸王別姬》後再無陳凱歌:金玉其外,米水其中
    說實話,我也看不上陳導的《無極》,15年後我依然看不下去。這藝術水平和觀眾口碑,終究不是自信和損人能撐起來的。、而且自負容不得批評,技巧、勤奮和專注當然值得敬佩,但時代感、歷史感甚至陳凱歌自詡的哲理思辨、藝術高度都談不上,加工出的成品很配不上優秀的工具,甚至直到現在還停留在《霸王別姬》的遺蹟裡,細心的朋友會發現第一季的《海洋天堂》裡面的魚缸、第二季剛播出的《f小調幻想曲》裡的鏡子,都是《霸王別姬》中用過的老技巧。
  • 《霸王別姬》為何是陳凱歌難以逾越的高峰?答案在這裡
    恰好那時陳凱歌的《邊走邊唱》上映,蘆葦和李碧華也當了觀眾。電影放映結束,現場叫好聲一片。蘆葦卻私下和李碧華說:「我是邊看邊想,想他到底要說啥,看完也沒想明白。」李碧華偷笑說:「我是邊看邊睡。」看完這部電影,蘆葦做了一個結論:陳凱歌做導演可以,千萬不能讓他碰劇本。
  • 陳凱歌影史地位最高的電影並非是《霸王別姬》,是沒有高清版的它
    《霸王別姬》是唯一一部華語金棕櫚,同時也是豆瓣華語片的top1。但論影史地位《霸王別姬》遠遠不是華語第一,甚至都不是陳凱歌的第一。陳凱歌最受認可的是主旋律的女性電影《黃土地》,無論國際國內地位都比《霸王別姬》要高。
  • 《霸王別姬》往事,張國榮:我喜歡演一些悲劇人物
    但是,在對面坐著的時候,陳凱歌的顧慮很快打消了。他回憶說:「這個人有一種卓爾不群的感覺,一點都不諂媚,很自然,很真實,和這行裡絕大多數人完全區別開來,何況那時在我感覺香港是花花世界,那麼喧囂熱鬧裡保持乾淨,一定是比單純環境下的乾淨可貴很多。」
  • 《霸王別姬》的那些臺前幕後:張國榮有沒有搶尊龍的角色
    它錯過奧斯卡,是因為奧斯卡評委認為《霸王別姬》已經得到了金棕櫚和金球獎,又沒有見到陳凱歌關於此片的人和宣傳活動,所以他們以為《霸王別姬》已經不需要這個奧斯卡獎了。
  • 蝴蝶君:他錯過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卻成就「雌雄不分」宋麗玲
    事件的主人公是前法國駐北京大使館外交官伯納德·布爾西科和中國京劇演員時佩璞。02京劇大師時佩璞和布爾西科的故事,後來被拍成了電影《蝴蝶君》,由《末代皇帝》的主演尊龍飾演蝴蝶夫人(電影中的名字是宋麗玲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和大衛·柯南伯格《蝴蝶君》最為出名。而且據說,陳凱歌是先找了尊龍飾演《霸王別姬》的程蝶衣的,但是當時因為尊龍有一些負面新聞,才放棄了尊龍,請張國榮飾演了程蝶衣。才成就了哥哥不瘋魔不成活的程蝶衣。
  • 回顧經典《霸王別姬》,那年清秀的小豆子,如今已經成為尹治大叔
    在《霸王別姬》中,給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小豆子在演戲的過程中,說的那句「我本是女嬌娥,並不是男兒郎」。這也讓扮演小豆子的演員讓人難以忘懷。拍完這個鏡頭後,所有在場的員工都為他鼓掌。 另外一個是,小豆子在唱《思凡》這段戲的時候,從一路紅燈到綠燈,那種精神著實讓人敬佩。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那句讓大家印象深刻的那句話:「我本是女嬌娥,並不是男兒郎」。他唱的是旦角,但他沒法改變的是早就固定在心裡的性別。最後他總算唱對了,便入了戲。但這也是他人生中不幸的開始。
  • 《霸王別姬》詳細介紹及經典評價,收藏起來慢慢看
    [19] 蝶衣戒菸一節,第一次拍完陳凱歌就說可以了,張國榮不滿意,要重拍一遍。連續拍了幾次之後,他砸玻璃砸得太狠結果把手指削去一塊肉,大家都很緊張,他笑著說沒關係,這一回終於拍好了。[20] 張國榮為人也十分隨和。拍戲他是最按時到場的演員,從不耽誤大家的時間。如果趕上拍腳步聲,胳膊,腿等鏡頭,堅持不請替身,他認為身體的每個部分都是通心的,是有感覺的,局部鏡頭也是某種情緒。
  • 陳凱歌第一任妻子59歲近況,幾度結婚,如今卻滿頭白髮盡顯滄桑
    陳凱歌導演相信沒有人不認識吧?畢竟現在也是國內知名的導演了,而且張國榮的《霸王別姬》就是陳凱歌執導。在視頻其中,可以看到,如今已經59歲的洪晃,完全沒有了顏值一說,滿頭的白髮更加是盡顯滄桑,給觀眾的感覺就是一副老奶奶的形象,但是你卻想不到她除了和陳凱歌結過婚之外,還不只是一次的和別人結婚,可謂婚姻方面是曲折許多了。如果你對於洪晃不是很了解的話,其實她還拍過《一步之遙》,只不過因為心在老態更顯,所以看不出而已。
  • 心胸狹窄的陳凱歌,算哪門子大導演?
    分析一下這段話:「不好意思,受評論影響,沒看過」這一句說完後,李成儒自己應該也覺得話說重了,趕緊往回挽,緊接著說「但是自己看過《霸王別姬》,看了有七八次」,李成儒原意是想誇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特別好,但偏偏多說了句「好電影就是要多看」,然後又說「《霸王別姬》的標準太高,陳凱歌導演接下來的電影,我都沒敢看,現在的電影形式大過內容。」
  • 陳凱歌導演的這張嘴
    又有一集,在點評郭敬明組的李濱和金婧表演的《親愛的》時,陳凱歌讚賞兩位演員的細節處理: 李濱的一個轉身,一個眼神,表達出了這個人物的心事重重;而金婧戳米飯的動作,說明她的心事也並不少。這一細節許多觀眾都沒看出來,陳凱歌一解讀,觀眾更加理解了表演中的深層含義。連郭敬明都眼含熱淚,哽咽起來,感激陳凱歌對自己在這場戲中的認可。
  • 說說陳凱歌吧?石璽彤和姜雲升是真的?熱巴現在不是有男盆友了?
    The first question:1爆姐說說陳凱歌吧,看了《演員請就位》那麼久了覺得他真的很討厭,他這個人到底是有實力的嗎,當了幾十年導演了就出了部《霸王別姬》,而且還聽說霸王別姬是他爸幫他導的?Information你也不能因為一檔綜藝就把人家一輩子的功績都給否定掉,他私生活這塊咱們可以猜猜樂見(也見了不少),但電影領域這一塊還是別瞎說,《霸王別姬》是巔峰沒錯,可他後來的《梅蘭芳》《搜索》也都很不錯的;至於說《霸王別姬》是陳凱歌爸爸拍的,這就純粹瞎說八道了,拍《霸王別姬》
  • 吳天明:蘆葦、張藝謀和陳凱歌的共同大哥,時光匆匆再難找回當初
    多年後大哥小弟們即使再相見,終究是難以找回從前時光的影子,電影界再也沒有"第二部"《霸王別姬》。一、張藝謀和陳凱歌齊聚北電二十歲的張藝謀在紡織廠工作,每天面對數不清的襪子時,他就在思考自己的未來:要這麼面對襪子過完一生嗎?年輕氣盛的他不甘心將大好時光浪費在工廠裡,張藝謀決定去賣血換錢。
  • 經典電影《霸王別姬》,背後的神秘女作家
    電影《霸王別姬》是由張國榮、張豐毅等主演,陳凱歌導演的一部經典影片。電影中的程蝶衣也在哥哥張國榮的演繹下成為了永遠的熒幕經典……《霸王別姬》於1993年01月01日在香港上映,上映後隨即獲得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最——金棕櫚大獎。
  • 陳凱歌有霸王別姬,爾冬陞有旺角黑夜,郭敬明有什麼?
    一個藝人想要長久待在娛樂圈裡,是必須有自己代表作的,最新一期《火星情報局》中,金星老師就闡述了這個觀點,之後順利引發了王一博粉絲和蔡徐坤粉絲的互撕,其實,應該有代表作的不只是這些小鮮肉,還有那些知名導演們,比如郭敬明!
  • 張國榮首看劇本《霸王別姬》:我就是程蝶衣!再回味他的瘋魔與劇照
    陳凱歌導演的電影《霸王別姬》,自1993年上映以來,其在華語電影史上的地位始終不可撼動。 它是第一部榮獲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的中國影片,並且是唯一一部同時獲得坎城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
  • 陳凱歌《寶貝兒》涉及代孕,播出後遭到全網抵制:別以身試法
    不久,人民法院報更是發微博點名了陳凱歌的作品,陳凱歌的這種行為完全就是在違法的邊緣徘徊。下午,這部作品的製片人發微博為陳凱歌洗白,稱這部作品一開始就是講反代孕的,本來拍的是警察最後到了代孕所裡把所有人一鍋端的情景,但因為被告知這種事都是發生在國外,所以就全部被刪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