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注意看這組建築,是不是和我們尋常看到的橫平豎直的建築不同?
請看Ta的線條,柔和、流動、蜿蜒,形似我們身處的大自然,山的脈絡、水的漣漪,還有女性的身體……
如果你的記憶力不錯,可能還會聯想到,裡約奧運開幕式上,超模吉賽爾·邦辰身後流動的光影線條,那是向「曲線之父」巴西建築師奧斯卡·尼邁耶致敬,向曲線建築致敬。
終其一生執著曲線設計的奧斯卡·尼邁耶已經故去,新一代新銳建築師在建築設計領域開創出一種新的設計方式,不用手繪,更可以讓這種建築線條接近大自然。
這組建築就是用這種設計方式設計出的,Ta名喚細胞大廈,設計者是一位荷蘭建築師,名字叫Rein,嗯,這個名字有點陌生,他用的這種設計技術,對公眾來說也有點陌生——參數化設計。
沒關係,一切創新的,起初都是陌生的,可是也許有一天真的改變世界,夢想總是要有的。
這位建築師設計為何與眾不同?Rein是誰?參數化設計是什麼?這種設計方式有何特別?且聽我們一一道來。
「我是Rein,不是Rain,我沒有他那麼帥,我是荷蘭人,我是建築師。」Rein自我介紹寥寥幾語,他的履歷也很簡單。
Rein Werkhoven,荷蘭fonyu studio豐於建築設計工作室創始人、首席建築師,中文名豐於瑞,曾任世界知名建築設計事務所UNStudio高級建築師、項目技術總監,2015年創立fonyu studio,主做參數化設計,在阿姆斯特丹和上海均有辦公室。
眾所周知,荷蘭這個西北歐小國有個大寫加粗的關鍵詞就是——設計,北京央視大樓設計者是荷蘭人,廣州地標「小蠻腰」設計者是荷蘭人,霧霾塔設計者是荷蘭人,大黃鴨之父也是荷蘭人……在這一票設計師朋友圈裡,Rein是典型的潛水者。
Rein並不care名氣,只care他的設計。
你以為建築師是怎麼做設計的?畫圖?NO!so old-fashioned。其實Rein的日常工作是這樣的:編程,編程……再編程。文章開頭那座細胞大廈,就是他通過編程設計的,是的,這就是當下最前沿的建築設計風格——參數化設計。
細胞大廈是怎麼設計出來的?這座參數化設計出的建築效果圖一公布,即被媒體、網友大呼「極具科幻感、未來感」, 細胞大廈是怎麼設計出來的?設計師Rein為我們做了簡單講解,上圖,請看這位鬼才建築師的魔性設計↓↓↓
這是一個骨狀的雕塑,由一個細胞發展而來。
一個人的生命由一個細胞孕育而成,一座大樓不也是一個生命麼?
是的,這是細胞大廈設計的最初靈感。
一個細胞長成骨骼,再生長為一座高層建築,一座有骨架、有皮膚、有溫度的建築。
這是典型的參數化設計作品,
先通過編程生成骨狀雕塑,再通過輸入隨機數進一步生成多種不同的建築形態。
隨機數催生了設計理念自由衍變,最終形成我們看到的這些建築。
骨狀雕塑則最後化為建築表皮,形成柔和流動的整體線條。
這是計算機藝術嗎? 當然不是!
編程不是計算機自己完成的, 建築師的設計理念決定編程的邏輯。
細胞大廈從雕塑到建築的設計過程演示圖 © fonyu studio插播一段關於參數化設計的三個速問速答:
1.什麼是參數化設計?
以人工智慧(AI)為驅動,顛覆傳統建築設計觀,設計師通過編程生成設計方案,所有與建築相關的數據、屬性都通過構建參數去關聯、調整……概括為兩個詞就是數學+美學,概括為一個詞就是建築設計界AlphaGo(阿爾法狗)。
2.和傳統設計區別在哪?
相比傳統設計的橫平豎直「方盒子」規則幾何形體建築,參數化設計的建築外形多為曲線、弧線,更有趣、更自然。這種設計方式不僅僅帶來異形的建築外立面,Ta還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篩選處理,真正實現我們一直追求的智能建築。
3.參數化設計有何特別?
「參數化設計的建築形態接近大自然,就像一座沙丘被風吹過之後形成的紋理,或者在風和重力影響下,一滴水落到葉子上的形狀。」解釋這種設計方式有何特別,Rein用了這樣一段很具畫面感的語言。是的,他的設計初心都源於自然。
一個細胞、一滴水、一片葉子、一座山、一片雲……這些大自然生命的形態,在他看來,都是設計靈感之所在,通過參數化設計,最終化為建築的形態。在Rein的設計裡,你會看到不規則的曲線、流線表現出的未來感。
AI編程設計的建築曲線有多美?一滴水的線條你見過嗎?如果不曾注意,不妨多看幾眼Rein另一個參數化設計的建築——一滴水展館↓↓↓
一滴水展館鳥瞰效果圖 © fonyu studio一顆巨型的水滴,落到草地上,
覆蓋著一個方盒形鋼結構,凝固成一座可以呼吸的建築。
請注意看,一滴水建築整體線條,
仿若水滴落下那一刻激起的波紋,隨機,自然,不規則。
一滴水展館效果圖 © fonyu studio穿過一條時光隧道,一個新的世界就在眼前。這道「時光隧道之門」是Rein本人非常心儀的設計,外形看似簡單,但可以通過光線形成魔幻的光影效果↓↓↓
時光隧道之門,各個角度光線形成時空穿越之感。
時光隧道光源在哪?
請注意看,這不是一塊簡單的金屬,
隧道內外都有細密的排孔,光線互相作用、熠熠生輝。
時光隧道之門效果圖 © fonyu studio老建築改造也可以用到參數化設計,這個百年老宅的庭院玻璃房,同樣出自Rein之手↓↓↓
誰說玻璃就是堅硬的、直角的,
在參數化設計的魔力下,它也可以是柔和的、流線的。
前衛的建築符號和古老的磚瓦,在這座中式庭院裡,產生新的化學反應。
庭院玻璃房效果圖 © fonyu studio久居鋼筋水泥叢林的你,可曾幻想在自然中辦公?每個樓層都是綠樹環繞,在每個樓層都被大自然擁抱。那麼,Rein設計的這個梯田辦公樓建築群可能滿足你的這些想像↓↓↓
梯田辦公樓效果圖 © fonyu studio梯田辦公樓,取形於中國梯田的地貌。
建築之間的錯落,宛如群山蜿蜒的脈絡。
樓與樓之間,通過廊橋互聯,
實現人和人,人和空間,人和自然的連接、溝通和互動。
Rein跨界室內空間設計,也是流暢、極簡,透著一股超前的科技感。最近他受深圳大疆無人機公司邀請,為大疆深圳旗艦店三四樓室內空間做了設計競賽方案,這套僅用10天做出的設計方案一PO出即驚豔眾人↓↓↓
乍一步入這個空間,一股科技風撲面而來,
極致乾淨的流線,加上部分細節的曲線處理,柔化室內逼仄的空間和整體視覺。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部分家具也都是Rein的原創設計,
在這裡,他的標籤是:極簡、科技、人性化。
大疆深圳旗艦店三四樓室內空間 競賽方案 © fonyu studio這些魔性設計背後有什麼故事?看完這些魔性設計,我們有必要把鏡頭切換回建築師Rein本人。
「Where are you from?」 「我是當地人。」
旅居上海的Rein習慣於用不那麼流利的中文,詼諧地讓人忽略他是外國人的標籤。
和絕大多數荷蘭男人一樣,Rein身材高大,穿著黑色的T恤,黑色是建築師的標配色,一雙淺藍色的眼睛清澈明亮,微微一皺,笑意瀰漫。
已經創立自己工作室的他,如今帶著一支「聯合國」設計軍團穿梭於荷蘭和中國兩地,相較於安逸的阿姆斯特丹,他坦言喜歡生活在更有煙火氣的上海,「在這裡,我每天都可以看到不一樣的地平線。」
時光倒流7年,那是2009年春日的一天,Rein和中國不期而遇,當日,荷蘭阿姆斯特丹,Rein像往常一樣走進他當時就職的UNStudio建築設計事務所,一個新的機遇砸到他頭上——你願意去中國嗎?
彼時,Rein作為職業建築師已經在荷蘭順風順水從事建築設計10多年,參與設計了荷蘭贊斯塔德市政廳(zaanstad city hall)、阿納姆中心交通樞紐(Arnhem Central)等一票歐洲經典建築,有著「歐洲最牛結構」之稱的阿納姆中心交通樞紐的屋頂,就是用「參數化」實現戲劇性起伏、動感的曲面。
Rein參與設計的荷蘭阿納姆中心交通樞紐,戲劇性流線型屋頂 © UNStudio彼時,在遙遠的中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參數化主義」風格的大型建築、廣州歌劇院正在建設中,這座建築的設計者就是伊拉克裔英國已故建築師、有「曲線女王」之稱的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扎哈的參數化設計讓中國人感受到流線型建築的視覺震撼力。
為什麼不把自己的設計帶到中國那片火熱的土地上去?
面對職業人生的新選擇,Rein沒有片刻猶豫,何況這次機會足夠有吸引力——坐標中國杭州,來福士廣場,總建築面積近40萬平方米的超大型商業綜合體。
就這樣,Rein的建築地圖從歐洲劃到中國。這一次,設計團隊發揮參數化設計實現逆天創意,將錢塘江潮湧的曲線化為建築的外立面。
一晃7年過去了,7年的光陰化作一座流線型雙子塔建築聳立在錢塘江畔。而Rein的建築師人生也已經拐向新的方向。Rein參與設計的杭州來福士廣場,建築外立面形似錢塘江潮湧 © UNStudio 建築設計AlphaGo到底神在哪裡?一個尋常周末,上海西岸,Rein坐在一間刻著fonyu studio logo的工作室裡,他的電腦桌面滿滿的數據代碼,如果不知道他是建築師,會被誤以為是一個碼農。此刻,他正著手設計一個全球競標的大項目。
fonyu studio是Rein創辦的工作室,誕生於2015年冬季,fonyu來自Rein的中文名字,諧音風雨,無形中暗合了眼下蕭條的建築市場。公司創辦之初確實歷經風雨,但目前勢頭不錯,聚集了一撥來自世界一線設計公司的高手,先定一個小目標——拿下眼前這個競標。
Rein參數化設計的荷蘭鹿特丹足球場 競賽方案 © fonyu studioRein在鹿特丹足球場室內大膽運用大紅色 競賽方案 © fonyu studio「I like to do crazy things.」創意、編程、建模,對於有著強大數學頭腦的Rein來說,堪比一個瘋狂的遊戲。他身上刻著西北歐男人的典型特徵,低調、內斂、堅韌,內心卻像長不大的孩子,在他的世界裡縱情玩著他的參數化設計。
由AI(人工智慧)驅動的參數化設計,傳說中的設計界「九陰真經」、建築圈AlphaGo,究竟神在哪裡?比如,畫一條線,Rein打比方說——
傳統設計,從A畫到B,這個線條是設計師主觀意念畫出的;
參數設計,你告訴電腦(在前期編程的基礎上),A和B的位置,電腦根據兩點之間的邏輯關係生成不同的線條,這些線條的形狀是你想像不到的;
你也可以告訴電腦,A的位置,B和A之間的大概距離,讓電腦自動生成更多顛覆你想像力的線條。(請腦補畫面感)
換言之,設計建築也是如此。
這裡起到關鍵作用的是隨機數。「何謂隨機數?隨機即不規則。」
「你看這些葉子,」Rein指著辦公室一盆綠植作了一個比擬,「沒有一片葉子是相同的,這就是不規則,這就是大自然。」
「大自然控制著世間萬物隨機規律性生長,建築也是如此。」
「那麼,完成設計的其實是大自然,對嘛?」
「可以這麼說,但是寫這個程序的是建築師,就是我。」Rein指了指自己,會心一笑。
確實,參數化設計只是技術,建築師的設計思維,才是一座偉大建築的真正源泉。和Rein的談話就在那個灑滿陽光的夏日午後,黃浦江畔,fonyu studio露臺之上。
這一天,空氣格外清澈,雲彩肆意地畫出一道道曲線飄蕩在天空,不斷變幻。「這也是參數化設計」,Rein指著天際作了一個比擬,「大自然就是設計師,他在編程呢。」
「直線是人為的,曲線才是自然的。」這是西班牙建築師安東尼奧·高迪(Antonio Gaudi)的經典語錄。
「吸引我的是大自然和人體的曲線。我從可愛祖國蜿蜒的群山和江河、天際浮動的雲彩、少女優美的體態裡找到了曲線的美麗所在。」 這是巴西建築師奧斯卡·尼邁耶(Oscar Niemeyer)的著作《曲線時代》的一句話。
是的,裡約奧運會開幕式上,超模吉賽爾·邦辰身後變幻的光影線條就是向這位已故建築師表達敬意。
而在新一代新銳建築師Rein看來,參數化設計,就是實現「手繪」難以實現的建築形態,讓建築的形體更接近大自然,真正回歸自然。
源於自然,歸於自然,這就是參數化設計的魔性所在。Rein參數化設計的雕塑 © fonyu studio略興奮地聊完建築和設計,Rein沉默地微笑著,把視線投向黃浦江對岸。
烈日之下,他的反光墨鏡投射出天邊一道道雲彩的曲線,江對岸三座上海超高層地標建築,以及不斷被刷新的城市地平線……
沉默,良久,他緩緩地說,「我也有一個夢,一個中國夢。」
「最好的想法可能來自最安靜的聲音,設計師應該活在未來。」蘋果首席設計官喬納森·保羅·埃維致敬賈伯斯時曾這麼說。
Rein可能就是這樣一位來自未來的設計師,我們在他的設計裡看到了未來……這就是Rein的Style,註定要在這個世界寫下他的存在。
(本文fonyu studio設計圖片來自www.fonyustudio.com,版權歸豐於建築設計諮詢(上海)有限公司所有,荷蘭阿納姆中心交通樞紐和杭州來福士圖片拍攝者是Jin Xing、Seth Powers、Hufton+Crow)(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